•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经》文字考辨及相关医史文献探讨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内经》文字考辨及相关医史文献探讨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前言
《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
《内经》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讨论和分析了医学科学最基本的课题——生命规律,并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两千余年来,历代医家正是在《内经》所提供的理论原理、应用技术及其所采用的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使中医学术得到持续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以及人民的身体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也是《内经》之所以被历代奉为“医家之宗”的重要缘由。及至今日,《内经》对中医学术的研究发展及临床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当前我们重新审视这部古老的经典,它的学术价值又在哪里呢?

一、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内经》作者自觉地吸收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哲学思想,作为理论的支柱,并与医疗经验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升华,形成了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学说及疾病防治学说,为中医学奠定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二、确立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
《内经》要求每一个医生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概指自然环境种种影响因素;“人事”,泛指社会人际之事,大而至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等,小而至于病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家境遭遇及个人经历等,这些内容均与人体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之中,指导人们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治疾病和预防保健等医疗实践活动。《内经》三才医学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

三、《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
《内经》所阐述的中医学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这是中医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
在治疗方面,《内经》提出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因势利导、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标本缓急、补虚泻实、寒热温清、预防与早治等原则。在治法方面,除了针灸和药治外,还广及精神疗法、按摩、导引、药熨、渍浴、术数等方法。这些说明了《内经》治法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其中有些疗法,如针灸、按摩、导引、精神疗法、饮食疗法等,已引起中外学者的重视。
正基于此,金元时代的医家张子和曾说:《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

四、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总览《内经》,其内容远不止涉及医学一个学科,它还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对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内经》对中医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汇集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而且也为我们展示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

五、创建经络学说,发明针灸疗法
当前国际医学界出现了一股“中医热”,与其说是“中医热”,不如说是“针灸热”,中国医学走向世界是以针灸为先导。由“针灸热”进而引发了探索经络实质的研究热点。经络学说的提出和针灸疗法的发明,是《内经》的一大学术成就。
对于经络实质的探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有学者认为,经络是独立存在的一套联络调节系统,经络是迄今为止未被认识的人体特殊结构。也有学者认为,经络没有特殊的物质结构,而是综合人体一切解剖系统来经营生活的综合系统。至今经络的本质还是个迷,这与其说是中医落后于现代科学的发展,不如说现代科学远远不能胜任理解与阐释中华祖先发现的瑰宝。

六、《内经》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
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被中世纪医学界推崇为“医学之父”,可见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其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和《内经》相比,有两方面相似:两者著作的时代相差不远,它们的编辑性质相同,都不是成于一人之手,也不是成于一个时代的作品。
遗憾的是,《内经》的医学成就尚未写进世界医学史,但是《内经》的学术对世界医学史的贡献不可低估。我们确信,随着中医学走向世界,《内经》的学术价值必将逐步被学术界所认识,其在世界医学史上终将占有一席之地。
(以上内容摘引自: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王庆其主编《内经讲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我喜读中医经典,爱好医史文献。闲暇工作之余,案头《内经》不离左右,以应临床之需。通过多年来的学习研磨,心得体会颇多。今将多年来自己对《内经》的读后感与文字考证、辨疑及相关医史文献文章汇总如下,愿与同道切磋交流,相互学习,不当之处,敬请指正,多谢了。
2009-12-27.
 
1 天癸新识
(文章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1992年第8期 学术探讨与论述 P8-9)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天癸”一词,首见于《素问•上古天真论》。古代医家虽然对“天癸”的认识不尽一致,但未曾脱离“精血”之范畴。如杨上善《太素》云:“天癸,精气也。”马莳认为:“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1]张介宾不同意“精血”之解,认为“天癸非精血”[2],系一种“无形之水”,他说:“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3]其说仍未脱离“精”。沈又彭认为:“天癸是女精,由任脉而来。”上述诸家之说,从不同角度探讨“天癸”,皆重于“精血”而解。

“在六十年代,曾将历代医家的不同见解,概括为:①男精女血说;②月经说;③肾水说;④元阴说;⑤元精说;⑥肾间动气说六种……对于‘天癸’的生成来源,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天癸’来源于肾气……第二,‘天癸’来源于‘肾水’、‘元阴’……第三,‘天癸’来源于肾所藏的精气。”(见于五版高校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参考丛书)以上这些皆为中医传统的概念。

由于现代医学对中医的影响,现代中医学者,对“天癸”的认识较接近于西医说,如侯玲玲认为“天癸即是精、卵子,来源于冲任。”[4]妇科专家罗元恺认为天癸和“现代医学所言生殖内分泌素相似”[5],印会河等明确提出“天癸是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6]。程泾则认为“类似于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7]。这些学者的论述,径用现代医学的名词,使“天癸”这个古老的术语,又增新概念,且欲中西沟通,相互印证,使中医学更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

笔者认为,“天癸”实系由肾中精气派生分泌出来的一种物质,具有促进生殖机能成熟和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但又别于“精”,而是精血之外的一种无形体液,即“无形之水”。正如王孟英引俞东扶所言:“经言‘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若天癸即月水,丈夫有之乎?盖男女皆有精,《易经》言‘男女构精’可据。然指天癸为精血亦不妥,天癸为精,不当又云‘精气溢泻’……如俞氏说,一若血与精之外,别有一种所谓天癸者。”[8]天癸的功能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肾中精气的逐渐充盛,“天癸至”,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既然承认天癸是一种物质,而且是精血之外的物质,那么这种物质位于何处?又是通过何种渠道来完成的呢?

天癸二字之本义,按《说文》:“天,颠也;至高无上。”段注:“颠者,人之顶也。”《经籍纂诂》云:“天,颠也。<广雅释音>……青、徐以古头言之”,“天”字的本义当指颠顶即人的头部。《说文》:“癸,冬时水。”癸在五行亦属水。由是观之,天癸当为头脑中水(阴)液之类的物质,位于头颅内,始合经旨之本也。

肾藏精主骨生髓上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脑是由诸髓汇聚而成,“诸髓者皆属于脑”。髓当属阴精类物质,脑髓应包括天癸在内,二者的生成来源是相同的,即皆由肾中精气所化生。《内经》言:“肾生骨髓”、“肾主身之骨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张介宾说:“肾通于脑”,王清任又云:“脊髓上行于脑”,因此,可以认为天癸是随髓而上注充居于颅脑内的。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谢及生殖等功能是受腺垂体分泌的激素调节控制的。目前已从腺垂体中分离出6中激素,包括生长激素GH(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促甲状腺素TSH(调节控制甲状腺激素,它的作用在于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谢及同代谢谢有关的生长发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乳素LTH和促性腺激素即卵泡刺激素TSH与黄体生成素LH。这六类激素的功能和天癸相类似,天癸并非只限于促性腺激素。腺垂体位于下丘脑而充居于脑内,与天癸的位置相同。由于《内经》那个时代是疏于解剖知识的,因此很难确切地指出其位置。

那么天癸又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全身的呢?督脉属肾行于脊里而络于脑,冲任二脉又通于督,“任脉冲脉督脉者,一源而三岐也。三者合则为一,分则为三。”[9]人身经脉之中唯冲脉最大,有“十二经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血海”之称,《上古天真论》云“太冲脉盛”。冲脉之循行,张介宾说:“其前行者,并足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其后行者,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上行者,出于颃颡;下行者,出于足。”、“且其上至头、下至足、后自背、前自腹,内自溪谷、外自肌肉,阴阳表里无所不涉。”李时珍云:“冲任二脉,皆属于带脉,终于督脉。”且督脉之行“上额交巅上,入络脑”(《素问•骨空论》)、“上额循巅下项中”(《灵枢•营气篇》)。由是观之,天癸位于颅内借冲任督脉之渠道网络周身,即“肾(精、气)→天癸→冲任督→靶器官:胞宫、精室、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月经的产生机理,中西医说是相似的,西医性腺轴“下丘脑→垂体→卵巢(睾丸)→子宫”与中医肾轴“肾(精、气)→天癸→冲任→胞宫”名异实同矣。现代中医学者对天癸的认识,只注重男女生殖方面的内容即“性腺学说”,却忽略了生长发育等多种功能在内。

综上所述,“天癸”乃是一种物质,在肾中精气逐渐充盛的条件下,随髓上注于脑,到了一定的年龄,“天癸至”;天癸非精非血,而是于精血以外非肉眼所能看到而客观存在的一种微量体液,即“无形之水”,其位置应在脑内,与现代医学中腺垂体所分泌的6种生物活性物质及激素的功能相类似,借冲任(督)脉网络运行至全身而发挥其功能,其作用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身体的强弱和生殖等多方面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马莳.《素问灵枢注证发微》.
[2] 张介宾.《质疑录》.
[3] 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
[4] 侯玲玲.再谈冲任理论.新中医,1984,(7):2.
[5] 罗元恺.内经有关妇产科条文阐释.新中医,1986,(8):44.
[6] 印会河等.中医基础理论.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版.
[7] 程泾.月经失调与中医周期疗法.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版.
[8] 沈又彭.《沈氏女科辑要》王孟英按.
[9] 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
 
【天癸】汇释:
请看历代注家所释:
杨上善《太素·卷第二·寿限》注云:“天癸,精气也。”
王冰注云:“癸,谓壬癸,北方水干名也。……所以谓之月事者。”又说道:“男女有阴阳之质不同,天癸则精血之形亦异。阴静海满而去血,阳动应合而泄精,二者通和,故能有子。”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按:王冰谓‘天癸为月事’者,非。盖男女之精,皆可以天癸称,今王注以女子之天癸为血,则男子之天癸亦为血耶?”
吴昆《素问吴注》:“癸,肾水也,是为男精女血,天真所降也,故曰天癸。”

张介宾《类经三卷·藏象类十三》注云:
“天癸者,天一之气也。
……愚按:天癸之义,诸家俱即以‘精血’为解,然详玩本篇谓‘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写’,是皆天癸在先,而后精血继之,分明先至后至,各有其义,焉得谓天癸即精血、精血即天癸?本末混淆,殊失之矣。
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干者支之阳,阳所以言气;癸者壬之偶,偶所以言阴。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此先贤命名之精而诸贤所未察者。其在人身,是为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第气之出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
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在男子则精气溢写,盖必阴气足而后精血化耳。阴气阴精,譬之云雨,云者阴精之气也,雨者阴气之精也,未有云雾不布而雨雪至者,亦未有云雾不浓而雨雪足者。然则精生于气,而天癸者,其即天一之气乎,可无疑矣。
列子曰: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其斯之谓。”

张介宾在《质疑录·论天癸非精血》中明确指出:“天癸非精血明矣。”
 
张志聪《素问集注》:“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癸水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天癸者,男精女血,天一所生之癸水也。”

日人·丹波元简《素问识》:
“ 张云:‘天癸者,天一之气也。诸家俱即以精血为解,然详玩本篇谓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时下,男子二八天癸至,精气溢泻,是皆天癸在先,而后精血继之,分明先至后至,各有其义。焉得谓天癸即精血、精血即天癸?本末混淆,殊失之矣。夫癸者,天之水干名也。故天癸者,言天一之阴气耳。气化为水,因名天癸,其在人身,是谓元阴,亦曰元气。人之未生,则此气蕴于父母,是为先天之元气;人之既生,则此气化于吾身,是为后天之元气。第气之初生,真阴甚微,及其既盛,精血乃王。故女必二七、男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既至,在女子则月事以时下,在男子则精气溢泻。盖必阴气足,而后精血化耳。阴气阴精,譬之云雨。云者阴精之气也,雨者阴气之精也。未有云雾不布而雨雪至者,亦未有云雾不浓而雨雪足者。然则精生于气,而天癸者,其即天一之气乎,可无疑矣。’
《质疑录》云:‘天癸者,天一所生之真水,在人身是谓元阴’云云。
简按:《甲乙》作‘天水’。
吴氏《诸证辨疑·妇人调经论》云:‘天癸者,天一生水也。’当确张说耳。
《管子》云:‘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家语》云:‘男子八月而生齿,八岁而龀,二八十六岁而化。女子七月生齿,七岁而龀。二七十四而化。又见《大戴礼》。’
《韩诗外传》云:‘男子八岁而龆,十六而精化小通,女子七岁而龀,十四而精化小通。’(《通雅》云:小通,言人道也。)亦可以互证焉。
又按王注:‘任冲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之气降,与之从事,故云天癸也。’此似指为月事。马氏因讥之。然《应象大论》‘调此二者。’王注:‘调,谓顺天癸性,而治身之血气精气也。’知其意亦似与张意略符焉。
(马氏直为阴精,张氏已辨其误,志聪、高氏并云:‘天癸,天一所生之癸水也。’乃全本于张注。薛氏《原旨》云;‘天癸者,非精非血,乃天一之真,故男子亦称天癸。亦复同。)

日人·森立之《素问考注》:
“《甲乙经》‘天癸’作‘天水’,下同。下文王注云:‘男女有阴阳之质不同,天癸则精血之形亦异。’
《阴阳应象大论》‘调此二者’王注云:‘调,谓顺天癸性,而治身之血气精气也。’据此则天癸者,至二七、二八之期,而男女构精之机自发动于内,是应天数,而肾水方满,故曰天癸也。王氏以精血分男女,欲使人易知,而其实不以精血直为天癸也。盖谓至此期,则男女共肾气方通,精液溢泄之时也。”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程士德主编第2版《内经·第九章·养生学说》:“天癸是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作用的一种物质,它源于先天,充盛或曰成熟于后天。”
 
2. 《内经》“胞”字浅析
(文章来源:《河北中医》杂志1992年第05期 理论探讨 P40-41)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胞”字散见于《素问》、《灵枢》诸篇,由于读音不同,有多种意义,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浅析如下。

其一为膀胱。

《灵枢·五味论》:“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笔者认为“胞”字在此是通假(借)字,其本字应为“脬”,音抛(pao),即膀胱也。

按:《说文》:“脬,旁光也。”段玉裁注:“脬俗作胞……胞音包,其借为脬字,则读匹交切。脬者,旁光也,腹中水府也。”

历代医家对此“胞”字解释不一,马元台、王安道、汪昂皆认为:膀胱为胞之室,膀胱与胞为二物。如王安道云:“且夫胞之居于膀胱也。”(《医经溯洄集》)马元台曰:“膀胱为胞之室,胞在其中。”(《灵枢注证发微》)云云,显属不妥。另一些医家则认为膀胱与胞是一物,如《太素》注云:“胞,苞盛尿也。”丹波元简:“胞,溲脬也。”(《灵枢识》),“胞”之义在此正明析矣。另《灵枢·淫邪发梦》:“厥气……客于胞(月直);则梦泄(溲)便。”胞(月直)即膀胱和直肠。张介宾《类经》:“胞,溲脬也;(月直),大肠也。”邪气侵犯胞则梦泄前尿,客于(月直)则梦后便也。但谢谢观将“胞月直”释为“胞之粘膜也”(《中国医学大辞典》),显属欠妥。再《素问·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此“胞”亦膀胱也。膀胱是水府,贮尿排尿之器官,所以膀胱有病气化失司,则水道不行故癃、梦溲、涩于小便等诸症皆现。

其二为心包(络)。

《素问·痿论》:“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笔者认为此“胞”字指心包之“包”,音包(bao)。“包”与“胞”为古今字在先,“包”是古字,“胞”是今字,由于二者读音相同,在此便转为通假(借)字了,通假字在后,“胞”之本字当为“包”也。

按:《太素》注云:“胞络者,心上胞络之脉。”肖延平注:“胞字俱当作包。”

另《素问·气厥论》:“胞移热于膀胱,则癃、尿血。”此“胞”字历代诸家认识不一,如张介宾认为是女子胞。笔者认为此“胞”亦心包也,也是古今字在先,通假字在后。

那么心包络与膀胱通过何种渠道相互联系呢?主要是借三焦之道而行焉。

《灵枢·经脉篇》:“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心包络通过三焦经下达膀胱。《灵枢·本输》篇云:“三焦下腧……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三焦者……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壅,虚则遗溺。”三焦乃自上焦下膈,循中焦下行,并足太阳之正,入络膀胱以约下焦也,并且膀胱又位居下焦,所以杨上善《太素》注云:“心悲哀太甚,则令心上胞络绝,手少阳气内动有伤,心下崩损,血循手太阳脉下,尿血。”即悲哀太甚则伤心,心伤则心系急,损伤心包络,阳气不得外达,郁而妄动,伤于血络,逼血下崩,循手少阳三焦经下达膀胱而尿血也。心包有热则循三焦经移于膀胱,膀胱气化失司,则为癃闭,即小便不利甚则闭塞不通,热伤膀胱血络则溺血也。

其三在女子则为女子胞(即胞宫),子宫是也,属奇恒之腑。

《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灵枢·水胀》:“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

上述诸“胞”字皆音包(bao),历代诸家在此认识一致,即在女子则指胞宫、子宫也。

其四在男子则为精室。

《灵枢·五音五味篇》:“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笔者认为此胞非独指女子胞,男子亦应有之。若男子无“胞”,为何经言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后世诸家认为冲任督三脉皆起于胞中,一源而三岐焉?

谢谢观云:“胞,男女均有之,在少腹内,血之海也。”(《中国医学大辞典》),少腹当为小腹也。如此说来,男子“胞”居于少腹(小腹)血海内,但具体所指为何?尚未明晰。

按:《难经·三十九难》:“命门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藏精、系胞之所当为命门。程知说:“以其为生之门,死之门,故谓之命门。”(《医经理解》)命门者,即生命、生死之门户也。《内经》言“人始生,先成精”、“生之来谓之精”,此精乃男精女血之谓也,来源于父母先天,即父母精卵之结合物。《易经》言: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精血相合,便孕育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精血未合之前存于何处?当存于“胞”中血海内。若按《难经》意似在命门也,但此命门之位置又在何处呢?程知曰:“其门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当关元气海之间,以其精气由此出入,男女由此施生,故有门户之称。”(《医经理解》)张介宾亦云:“俗名子肠,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当关元气海之间,男精女血,皆存乎此,而子由是生。”(《类经附翼》)张氏认为命门即子宫也,如张介宾又云:“且夫命门者,子宫之门户也,肾脏藏精之府也。”(《类经附翼》)、“命门为精血之海”(《景岳全书》)。

直肠前、膀胱后,当关元气海之间,在女子则系女子胞即胞宫是也,而在男子则为何物?按现代医学解剖观点可知,此处有输精管壶腹部、精囊腺和前列腺。谢谢观曰:“精……构成于睾丸,为白色之粘液,交媾时排泄于女子子宫内。”(《中国医学大辞典》)

现代医学认为:精液成分主要由睾丸分泌的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这些性腺所分泌的粘液共同组成。精子生于睾丸,存于附睾,经输精管到达直肠前、膀胱后的小腹部,再与性腺分泌之液结合。精虽生于睾丸,但尚未成熟,必须经附睾、输精管成熟后而至“精室”,蓄以备用。道家认为“精室”在丹田,《黄庭经》粱丘子注:“关元之中,男子藏精之所。”元阳子注云:“命门者,下丹田精气出飞之处也。”丹田乃道家术语,即关元穴,脐下三寸处。笔者认为:关元气海之间,直肠前、膀胱后的小腹部,正“精室”之处也,即男子之“胞”。张介宾说:“故子宫者,实又男女之通称也。道家以‘先天真一之炁(气)’藏乎此,为九还七返之基,故名之曰丹田。医家以‘冲任之脉盛乎此,则月事以时下’,故名之曰血室。”(《类经附翼》)“胞,子宫也。在男子则为精室,在女子则为血室。”(《类经》)命门与肾气相通,胞脉者又系于肾。肾藏精,而藏精之府当在子宫即命门也。由此可见,男子“胞”,实即现代医学所言输精管壶腹部、精囊腺及前列腺三者所居之处,此即中医“血海”、“精室”之谓也。

后言:新世纪第二版高校教材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藏象·第四节奇恒之腑》:“附:精室。男子之胞名为精室,具有贮藏精液、生育繁衍的机能。精室是男性生殖器官,亦有肾主,并与冲任相关。……精室包括睾丸、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等,具有化生和贮藏精子等作用,主司生育繁衍。精室的机能与肾精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若单从解剖位置而言,男子之胞即精室,当位于“现代医学所言输精管壶腹部、精囊腺及前列腺三者所居之处”,不包括睾丸与附睾。若再结合功能而言,男子之胞即精室,“包括睾丸、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等,具有化生和贮藏精子等作用”。
 
3. 亦谈“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文章来源:《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4期 P17)
作者:金 栋。 单位: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系《内经》所述针灸治则之一,文中之“经”,当指经脉,非指手法。然杨骏等以“应用导气法即平补平泻法治疗”训释“以经取之”(见《中国针灸》1992年第1期),就此笔者亦谈谈管见。

本句经文见于《素问•厥论》和《灵枢》之《经脉》、《禁服》等篇。《灵枢•禁服》云:“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所谓经治者,饮药,亦用灸刺。”此当属正文训释之范围。何谓经刺?《灵枢•官针》云:“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大经,即十二正经;结络,指筋肉相连之筋络,系生理组织,《素问•皮部论》载“筋有结络”;经分,指本经经脉循行之分部。马莳云:“若不盛不虚,则只以本经取之……或用针,或用灸,或用药,只在本经而不求之他经,故名之曰经刺也。”(《素•灵注证发微》)

《内经》刺法名目繁多,但所刺之部位并非皆在十二经(或本经)之腧穴。如与经刺相对者,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中尚有刺络脉、刺肌肉、刺筋骨;在《灵枢•官针》篇中尚有络刺、分刺、毛刺等此法。其中经刺与络刺可谓两大相对刺法。经刺者,即刺经脉,如《灵•官针》篇中之“巨刺”、“经刺”是也。络刺者,即刺络脉,如《灵•官针》篇中刺小络之“络刺”和《素•缪刺论》中刺大络之“缪刺”是也。“经”治之法,《内经》尚有多处论及,如《素•缪刺论》云:“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凡刺之数……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经病者,治其经。”等等。由是观之,“以经取之”之“经”,当指经脉,在此则指本经腧穴而言,非指手法亦未提及手法。

虚实病证之发生,或系阴阳相移、他经传变之结果,如《素问•疟论》云:“虚实更作,阴阳相移。”《太素•经脉》注:“盛虚者,阴阳虚实相移、相倾,而他经为病。”他经传变有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而传变,故离《内经》时代最近者,当属《难经》。《难经》其书,既释《内经》之疑、宏畅其义,又阐明其未发。《难经•六十九难》根据脏腑经脉所属五行的子母关系,提出“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治则。而对“不盛不虚”者,则云:“‘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难经•六十九难》)“以经取之”系因本经自病,非阴阳相移、他经而传,如《灵枢•终始》云:“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故灸刺本经腧穴,不必补母泻子经。但《内经》、《难经》皆未言及手法问题,此乃关键所在。《素问集注》云:“不盛不虚,即于本经以和调之,名曰经刺。”和调,即平和调治之义。经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而对虚实病证不明显者,后世医家推而扩充为用“平补平泻”的方法治疗,非但针灸如此,药物亦然。平和调治,类似今之“平补平泻”。

综上所述,对“不盛不虚”者,宜取本经腧穴灸刺。而所用手法当平补平泻,同时尚可用平和药物调之,方合“以经取之”之旨。
 
4“踹”字小议.
(文章来源:《医古文知识》杂志1992年第1期 P34)
作者:金 栋。 单位: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高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中,在经络学说《灵枢•经脉》篇里,“踹”字读“zhuan音专”,似觉欠妥,略陈管见。

踹”字在《辞源》(修订本)、《辞海》(七九年版缩印本)中读音有二:一读shuan 市兖切,作名词时指“足跟”,为动词时指“顿足、跳脚”之义;一读chuai,“蹈、踩”之义,是动词。

按:《灵枢•经脉》篇十二正经的循行路线中,“脾足太阴之脉……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膀胱足太阳之脉……以下贯踹,出外踝之后……。肾足少阴之脉……别入跟中,以上踹内。”此三条经脉之循行皆过“踹”,显然“踹”在此指部位而言,是名词,应读“shuan 音涮”。

“踹”字在《脉经》、《甲乙经》、《太素》均作“腨”。二者有何关系?“腨”字读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市沇切。”《康熙字典》:“腨,<广韵>市兖切,<集韵>竖兖切,音踹。”《辞源》:“shuan,市兖切,脚肚。”《辞海》无载此字。由此可见,“腨”字读音同“踹”,皆读“shuan 音涮”。

从字义上讲,“踹”指足跟,“腨”指脚肚即腓肠肌部,《说文》:“腨,腓肠也。”根据《灵枢•经脉》篇所言部位,实系腓肠肌部而非足跟也。二字所指部位不同,因此“踹”字乃“腨”字之假借,读音相同,其本字应为“腨”。那么“zhuan 音专”何来?考《说文》:“腨,腓肠也。从肉耑声。”“耑”声导致“zhuan 专”音误读,故而后世学者追随此读音者有之。如张介宾《类经•经络类》:“踹,本经(注:指足太阴脾经)与腨通用,音篆。”《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将“腨”亦读“zhuan 专”音,此恐系后来读音之根据吧?殊不知“耑”为古“端”字,且《说文》体例,“从某”之“某”为形符,某声之某为声符,并非声符为何音,该形声字必为何音。由于“腨”与“踹”相通,故将“腨”字读为“zhuan 专”音,另外“腨”字还有其他读音,如《简明中医辞典》读音为“chuai 揣,去声”,显然这两种读音欠妥,有更正之必要。
由是观之,“踹”通“腨”,是通假字,应读“shuan 涮”音才妥,非读“zhuan 专”音。其义指腓肠肌部俗称小腿肚也,始觉合理。
 
回复 7# 河间金栋


【后言】实际上某些工具书亦未能将“踹”字的读音注读正确,完全分清楚。

如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中国医籍字典》云:“踹(shuan 涮)①足跟。②同‘腨’。腿肚子。《灵枢•经脉》:‘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腨(chuai 踹,又读zhuan 专)腓肠肌,俗称小腿肚。《灵枢•寒热病》:‘腓者,腨也。”将二字之读音互注。

又如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踹(chuai市兖切)通腨。腿肚,又称腓肠,鱼腹。灵10‘脾足太阴之脉……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张景岳:‘踹,足肚也,亦名腓肠,本经与腨通用。’”、“腨(shuan 市兖切)腿肚。灵21:‘腓者,腨也。’”

再如《汉语大字典》:“踹 ㈠shuan(四声 市兖切)脚后跟。㈡duan(四声 丁贯切)①足。②跳脚,顿脚。③足踢。㈢chuan(三声 喘)胫肠,足的小腿肚。㈣chuai(四声)①踩,践踏。②用脚底蹬。③通‘揣’。揣度。”、“腨 (shuan 市兖切)胫肉。小腿肚子。”
 
5 “(骨盾)”字音义辨疑 (文章来源:《四川中医》1993年 第02期 )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金 栋
以上内容已残缺不全,不能上传。今换一相关内容之文章如下:

《素问》名词考辨三则---“皮(骨盾)”小考(《中医文献杂志》2010年第3期p20-22)

【摘要】 “皮骨盾”一词,见于《素问•长刺节论》。历代《内经》注家解释不一,或曰“皮腯”,或曰“皮骨舌”,亦有认为是“皮髓”者,其分歧的关键主要是对“骨盾”字的注释不一。通过小考并参阅历代医家的相关注释及《汉语大字典》的解释后认为,“骨盾”字当读腾,音tneg,既非腯(tu 突),也非“骨舌”(kuo 括)。“皮骨盾”者,指脐下皮肉坚(肥)厚之处。
【关键词】 皮骨盾;骨舌;腯

1 经文 《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少腹有积,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

2 疑义 经文“皮骨盾”一词,历代医家注释不一。
如唐•王冰注:“皮骨盾,谓脐下同身寸之五寸横约文。”
宋•林亿等《新校正》云:“按释音,‘皮骨盾’作‘皮骨舌’,苦末反,是‘骨舌’误作‘骨盾’也。及遍寻《篇》《韵》中无骨盾字,只有骨舌字。‘骨舌’,骨端也。皮骨舌者,盖谓脐下横骨之端也。全元起本作‘皮髓’,元起注云:‘脐旁埵起也’。亦未为得。”[1]
明•张介宾《类经•针刺类》云:“骨盾字,遍考《韵》《篇》皆无,全元起本作‘髓’字,于义亦未为得。《新校正》云当作皮骨舌,骨盾字误也,其说近理。释义云:骨舌,骨端也。骨舌,音括。”[2]
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按:旧本《新校正》因韵书无‘骨盾’字,遂欲以‘骨舌’字易之。按:‘骨舌’,音括。《灵枢•师传篇》有‘骨舌骨有余,以候骨曷骬’,则‘骨舌’字,信可训为骨端也,但以此代‘骨盾’字未安。愚意《内经》中有应用肉旁者,每以骨旁代之;有应用骨旁者,每以肉旁代之。故近有《同文录》,膀有骨旁,腘有骨国,则骨盾可作腯……‘皮骨盾’,原非穴名,愚意自少腹之皮肥厚以下,尽其少腹内取穴而止。王注谓皮腯在脐下同身寸之五寸,则是曲骨穴也。夫既曰曲骨,则当言为以上,不宜言以下也。”[3]
清•张志聪《素问集注》云:“‘骨盾’作腯,肌厚也。谓下至少腹间,视皮之肌厚处,即下针取之。”[4]清•高士宗《素问直解》云:“骨盾,腯同,音突……腯,肥厚也。”[5]
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云:“桂山先生曰:按骨盾,字书无所考。熊音,徒骨切。盖以为腯字,腯,音突。马说本此。志、高并同。张注仍《新校正》,今从之。”[6]桂山先生指丹波元简《素问识》。

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对“皮骨盾”释义有三 :
(1)指脐下五寸横约文,如王冰。
(2)指脐下横骨之端,如《新校正》、张介宾等。
(3)指脐下皮肉肥厚处,如全元起(脐旁埵起亦肥厚之义)、马莳、张志聪、高士宗、桂山先生(丹波元简)等。
而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编《中国医籍字典》认为,骨盾,音(tu)凸,上述三义皆录而释之。而现今互联网的注释亦音凸(tu 突),义指脐下五寸横约文。妥否?

3 释疑与考证
据经文分析,王冰注“脐下同身寸之五寸横约文”,显然义理难通。马莳云:“王冰谓皮腯在脐下同身寸之五寸,则是曲骨穴也。夫既曰曲骨,则当言为以上,不宜言以下也。”而《新校正》谓“脐下横骨之端”,亦失公允。
胡天雄《素问补识》云:“详考其义,既云‘刺皮骨盾以下’,以骨盾与皮连词,则骨端之说自然不能成立。林校‘皮骨舌者,谓脐下横骨之端’,与下句‘至少腹而止’更相枘凿。”[7]
清•张琦《素问释义》云:“ 按经曰‘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不得指脐下五寸,并不得云脐下横骨之端,当以全氏义为得矣。”故马莳等注释为“皮肉肥厚处”,当与经旨相吻。

按:骨盾,确有其字,乃一方言用字,音腾 teng。《汉语大字典•》云:“骨盾,teng,《吴下方言考》音腾。方言。皮肉坚厚处。清•胡文英《吴下方言考•佳韵》:‘骨盾,音腾。《素问》:刺皮骨盾以下,至少腹而止。骨盾,皮肉坚厚处,谓脐下也。吴中谓皮厚曰厚骨盾骨盾,谶颜厚者曰骨盾皮’。”金栋先生据此考证后认为,骨盾当读腾 teng音[8,9]。至此,“皮骨盾”一词,其音义焕然冰释。此与马莳等所注之义虽吻合,但不读“腯”tu音,亦非“骨舌”字。

又按:皮骨盾,《太素•杂刺》作“腹脐”。腹脐即肚脐,其下皮肉多坚(肥)厚,与骨盾字之义相吻。刺肚脐以下,皮肉坚(肥)厚处,至少腹而止,语义明了。故《素问补识》所云:“原文当从《太素》为是。”[7]

“皮骨盾”一词,主要是历代注家对“骨盾”字认识不一。因《新校正》语“遍寻《篇》《韵》等字书中无‘骨盾’字,只有‘骨舌’字”而致众说不一。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10]收录此字时,也无读音,是据《新校正》作“骨舌”释。

5 结语 综上所述,皮骨盾,指脐下皮肉坚(肥)厚处。骨盾,音腾,teng ,非读腯tu音,亦非“骨舌”字。此句之义指“病在少腹(小肠)有积,刺肚脐以下皮肉坚(肥)厚处之穴位,至少腹而止”,如此始合经旨。

参考文献
[1] 王冰注解,林亿补注.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30-331
[2] 张介宾.类经[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54
[3] 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453-454
[4] 张志聪.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458
[5] 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61
[6] 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274
[7] 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336-337,337
[8] 金栋.骨盾字音义辨疑[J].四川中医,1992,(2):5
[9] 金栋.内经词典若干注音辨析[J].杏苑中医文献杂志,1993,(3):22
[10]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577
 
[原创] 6.“舌下两脉者,廉泉也”辨疑.
(文章来源:《中国针灸》杂志 1993年第4期 P52)
作者:金 栋。 单位: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素问•刺疟论》云:“刺舌下两脉出血……舌下两脉者,廉泉也。”历代医家多认为“廉泉”系任脉之穴,如《素问•刺疟论》王冰注:“廉泉,穴名,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阴维任脉之会。”王注与《甲乙经》之廉泉穴相同,属任脉,位于颔下喉结上、舌骨体上缘之中点,为一穴,但王注有悖经旨“舌下两脉”。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注:“刺舌下两脉出血,乃任脉经之廉泉穴也。”其他如张介宾、张志聪等皆认为舌下两脉系任脉之廉泉穴,上述诸家之注皆欠妥。

又,丹波元简《素问识》云:“诸家为任脉之廉泉,非也。任脉廉泉只一穴,不宜言两脉,此言足少阴廉泉也。”

按:《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灵枢•卫气》篇云:“足少阴之……标在背俞与舌下两脉也。”足少阴肾经“挟舌本”,正系舌下两脉也。如《素问•气府论》云:“足少阴舌下……各一。”王冰注:“足少阴舌下,两穴。”《灵枢•根结》篇云:“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可见舌下两脉之廉泉当属肾经,丹波元简注是,非指任脉之廉泉穴。

舌下两脉即舌系带两侧之静脉,属经外奇穴,其左为金津,右为玉液,首见于《针灸大成》。

杨继洲《针灸大成》云:“左金津、右玉液,两穴。在舌下两旁,紫脉上是穴,卷舌取之……三棱针出血。”唾津生于舌下,为肾精所化,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脏化液……肾为唾。”吴崑《素问吴注》云:“唾出于廉泉二窍,二窍挟舌本;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故唾为肾液。”

肾所化之液,由肾之经脉向上输布,散于舌下两脉之廉泉,故称其为津液之道。如《灵枢•胀论》云:“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杨上善《太素•胀论》注:“廉泉,乃是涎唾之道。”廉,段注《说文》:“此与广对文。”正狭窄之义;舌下与口腔对言则舌下为“廉”。唾津来自舌下两脉,如泉水之涌。孙思邈《千金翼方》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此或系“廉泉”命名之所由。故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将舌下两脉命名为金津、玉液,盖由于此吧!金津、玉液其操作宜点刺出血,与《素问•刺疟论》之“刺舌下两脉出血”吻合,任脉之廉泉穴无此用法。

综上所述,舌下两脉之廉泉,属足少阴肾经,正经外奇穴之金津、玉液。
(收稿日期:1992-08-22)
 
7.《内经词典》若干注音辨析.
(文章来源:《杏苑中医文献杂志》1993年第3期 P21-22)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 栋

由张登本、武长春主编的《内经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九九O年九月出版),对每字音义详加训解,诚系后之学者研读《内经》之可靠津梁。《内经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对每字注音包括现代音、中古音(反切、声韵调)、上古音(韵部、声纽),可谓靡不赅备。注音首为现代音,以现代汉语拼音标注。然对某些字之注音,有欠尽完善之处。兹就注音问题,陈述管见。

一、通假字之注音

古籍中用通假(借)字是一种习惯,且愈古愈甚。《内经》中通假字很多。如林亿曾说《素问》“古文简略,字多假借用者。”(《素问•生气通天论》新校正语)

关于通假字的读音问题,古人已有定论,如清•王引之曾云:“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经义述闻•经文假借》)今人亦有章法,如段逸山等云:“一般说,借作某个字,就要读某个字的音。”(五版统编教材《医古文》)音随义转,是字典辞书注音中应当遵循的一条规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句中之“能”字,是通假字,本字当为“耐”,读nai音,而非读neng音。即被借之字“能”,亦具有“耐”字之读音而复增nai(耐)音。此种情况,《词典》中不乏其例。

如大之有太(tai)音、罢之注疲(pi)音、冯之注凭(ping)音、胞之注包(bao)音和脬(pao)音等,不胜枚举,是本字与通假字之注音并存(罢、冯只注通假本字之音,未注今音),此非常公允。

但亦有未注通假本字之音者,如“佩”字,《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佩是通假字,本字当为背(悖),然《词典》50页只注pei(沛)音,未注bei(背)音,而言“通背”,故应加注或径注bei(背)音才妥。因《词典》“释义及读音以《内经》所用音义为限”(《内经词典•凡例》),如罢、冯便如此。

再如“徘”字,《素问•脉解》:“内夺而厥,则为瘖徘,此肾虚也。”徘,本字当为“痱”,《太素》作痱,然《词典》54页,只注pai(排)音,未注fei(沸)音,故应加(径)注fei(沸)音。

又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虚宜□(注:□代表‘制牛’,为上下结构)引之。”中的“□”字,《甲乙》、《太素》皆作“掣”,本字当为“掣”,应注che(掣)音才妥,然《词典》341页却注chi(赤)音,欠妥。

另“能”字,纵观《内经》全书应有四种读音,而《词典》436页仅注出了neng、nai、tai三种读音,疏漏tai(胎)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句中之“能”字,《词典》注tai(态)音欠妥,实际上此“能”是“胎”之假借字,应补注tai(胎)音方妥,清•孙诒让《札迻》已考证。

诸如此类未注通假本字之音者,象募(膜)未注mo音(87页),锡(赐)未注ci音,疠(癞)(364页)未注lai音,踹(腨)未注shuan音等等。

二、异读字之注音

汉字的注音,古人多采用直音和反切,至一九五八年汉语拼音字母问世后,注音问题才得以解决,既完善有科学。然由于古今音韵未尽相合,反切不同则读音歧异,故导致形体意义相同而读音却相异的异读现象。对这种异读字的注音,各工具书和历代注家不尽一致。如“颃颡”之“颃”字,《辞海》、五版高校教材《内经讲义》注gang(冈)音,而《简明中医辞典》、《中医名词术语选释》、《类经•经络类》皆注hang(杭)音;《词典》563页亦注“hang,胡朗切”音。对这种异读字之注音,笔者认为宜二音并存,如《中国医籍字典》(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金寿山主编)、《中医难字字典》(李戎编)便如此,即“颃”gang,又读hang,才公正允妥。

其他若瞤(shun,又读run)、偻(lv,又读lou)、(疒羣)(wan,又读qun)、(月困)(注:此字困内、木上有一撇)(jun,又读jiong)等,皆应二注。

三、个别字之注音

《灵枢•营气》:“营气之道,内谷为宝……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畜,当为嗅之通假字。按:《康熙字典》:“畜,古文兽……许救切,音齅……在野曰兽,在家曰畜……音义与兽同。”段注《说文》:“俗用畜为六兽字……丑六切,又许六切。”实际上畜、兽二字音义皆同而微殊,即动物在家饲养谓之畜(chu),在山野谓之兽(xiu)。故此“畜门”之“畜”即兽(xiu),兽与嗅同音通假,本字当为嗅。《类经•经络类》注:“畜,臭(嗅)同。许救切。”然《词典》351页却注chu和xu音,在“畜门”下注音为xu,显系误注,故宜补注xiu(嗅)音方妥。

另《词典》有读音不详者凡三,即(月困)(注:此字困内、木上有一撇)438页、(血戈)(注:此字戈下,有一戈)478页、(骨盾)577页。其中(月困)当系“月困”字之讹,应注“月困”字之音。血戈当系“贼”字之讹,应注“贼”字之音,《太素》作“贼”,非为“残”字。骨盾,《汉语大字典》(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一九七六年陆续出版)云:“骨盾,teng,《吴下方言考》音腾。方言。皮肉坚厚处。”故以骨盾为(骨舌)(林亿《素问》新校正)、为腯(马莳)之注音者皆欠妥,而应注teng(腾)音,适合经旨,义同腯,即皮肉坚厚处。
 
8 .《内经》正文词义训诂略例

(文章来源:《医古文知识》杂志 1993年第2期 P22-23)

河北省河间市医院 金栋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正文中不乏训诂内容,其正文词义训诂主要为随文释义,阐明医学义理,解释专业名词和术语,多指训诂范围内特定语境中词的特定含义,《中医文献学》(薛凤奎主编,湖南科技出版社1989年3月版)称之为“训释”。兹就《内经》正文中词义训诂之例10种述于次。

一、专篇医学义理训释例

《内经》正文中有专篇训释医学义理者,如以“解”名篇者,有《灵枢》之《小针解》、《素问》之《阳明脉解》、《脉解》、《针解》和《解精微论》等。其中《灵枢•小针解》篇乃训释《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关于“小针”(微针、毫针)的某些问题,如对守神、守机、补泻手法、察色脉、针害等加以解释,并作进一步补充说明。《灵枢识》云:“马云:《九针十二原》中,有小针之要,而此篇正以解其首篇,故名之曰小针解。”高士宗《素问直解》云:“《针解》,解《灵枢》、《素问》所言之针法也。”上述《内经》诸“解”名篇者,与《管子》有《牧民解》、《形势解》、《立政九败解》,《韩非子》有《解老篇》和《礼记》有《经解》中之“解”相同。其中《灵枢•小针解》训释《灵枢•九针十二原》与《国语•周语》训释《诗经•昊天有成命》中的正文训诂体例相似。

二、词义训诂例

《灵枢•小针解》云:“易陈者,易言也。”等于说:“陈,言也。”《文选•古诗十九首》之四:“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李善注:“陈,犹说也。”此乃近义词互训。 再《灵枢•根结》篇云:“骨繇者,节缓而不收。所谓骨繇者,摇故也。”等于说:“繇,摇也。”《甲乙经》和《太素》杨注“鹞”均作“摇”,此乃声训。

三、病因训释例

《素问•痿论》云:“有渐于湿,以水为事……发为肉痿……肉痿者,得之湿地也。”肉痿之因,乃久居潮湿之地或涉水淋雨,致湿邪积渐不去,郁而生热,浸渍肌肉而发。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因于湿……为痿。”故言“得之湿地也”。又同篇云:“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气内伐,内伐则热舍于肾……发于骨痿……骨痿者,生于大热也。”

四、病机训释例

《素问•评热病论》云:“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在训释胞脉之同时,兼释月经不来之机理。 又《素问•玉机真脏论》云:“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传,乘之名也。”病气的传遍规律,一般而言传于我克之脏,此乃顺传,即按五行相生而传,如肝病传脾等,故言“传”,乃相乘之名也。正如吴昆《内经吴注》所云:“言传者,亦是相乘之异名耳。”

五、病候训释例

《灵枢•热病》篇云:“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九曰:热而痉者死。热而痉者(按:此四字原文无,据《甲乙经•卷七•第一》和《太素•卷二十五•热病说》而加)腰折、瘛疭、齿噤齘也。”此乃热极生风之“痉”病也。其表现为:腰折(角弓反张)、瘛疭(手足抽搐)、齿噤齘(牙关紧闭、咬牙切齿)。《说文•疒部》:“痉,强急也。”《正字通》:“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疭。” 又《素问•大奇论》云:“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厥乃突然昏厥,不省人事,如《素问•厥论》所云:“厥……或令人暴不知人。”张志聪《灵枢集注》云:“厥,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卒不知人,此名为厥。”

再《灵枢•痈疽》篇云:“故命曰疽。疽者,上之皮夭以坚,状如牛领之皮。”、“故名曰痈……痈者,其皮上薄以泽,此其候也。”此言痈、疽皮色厚薄之异候也。痈、疽皆化脓性之恶疮,其中大而浅在体表肌肉者为痈,故皮色光泽明亮而薄,属阳证;深在筋骨髓者为疽,故皮色晦暗无光而坚厚,属阴证。

六、腧穴部位训释例

《素问•骨空论》云:“大风汗出,灸譩譆(噫嘻)。譩譆在背下夹脊旁三寸所。”譩譆乃膀胱经穴,在第六胸椎棘突下旁开三寸。 又《素问•刺疟论》云:“刺舌下两脉出血……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五输穴凡六十一穴,在《灵枢•本输》篇中对五输穴部位训释多达五十九穴,唯大肠府之二间、三间未在正文训释,如原文云:“肺出少商。少商者,手大指指端内侧也……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注入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

七、脉象训释例

《素问•大奇论》云:“脉至如丸,滑不直手,按之不可得也。”以“按之不可得”释“不直手”。滑而不直手,圆活流利,似于无形,此大肠之真脏脉也。 又同篇云:“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偃刀脉系肾之真脏脉也,其脉象为浮取小急而沉取坚大急。 再《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人以胃气为本,人之死生,全赖胃气之有无,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象亦然。此系展转递训。

八、经脉训释例

《灵枢•玉版》篇云:“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遂也。经遂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胃乃水谷气血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气血出于中焦,由胃上注于太阴而后行于十二经脉之中,内贯五脏六腑,即五脏六腑大络中之气血出于中焦胃(脾)。如《灵枢•营卫生会》亦云:“中焦……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故独得行于经遂。” 又《灵枢•邪客》篇云:“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以心主之脉释心之包络。

九、治法训释例

《灵枢•禁服》篇云:“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陷下之机理乃血结寒凝,故宜用灸法温通之。 又同篇云:“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用灸刺。”以服药、艾灸与针刺法训释“经”(治)。

十、组织器官名称训释例

《灵枢•癫狂》云:“治癫疾者……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脊节之谓椎,脊穷之谓骶。”清•沈彤《释骨》云:“[脊椎]:末节曰尻骨,曰骶骨,曰脊骶,亦曰骶,曰尾屈,曰橛骨,曰穷骨。”骶骨系正名,此以正名释异名。 又《灵枢•根结》篇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9 《内经讲义》若干注释质疑.
(文章来源:《医古文知识》 1993年第4期 P11)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栋

【关键词】 内经讲义;注释

在高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中,有几则注释欠妥,兹陈述管见。

1 罢极 《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罢极之本。”教材注释:“罢极之本:罢,音义同疲;极,《说文》‘燕人谓劳曰极’。罢极,即劳困的意思。”若按此注“罢极”系一病证,且与文中“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肾者,封藏之本”、“脾(胃)者,仓廪之本”所述四脏生理义不相吻,欠妥。

按:罢,繁体作“罷”,李金庸《读古医书随笔》:“疑当为‘能’字则读为‘耐’……其‘极’字则训为‘疲困’。所谓‘能极’就是‘耐受疲劳’。人之运动,在于筋力,肝主筋,而司人体运动,故肝为‘能极之本’。”李注是,当为“耐(能)极”,二字通假。

2. 传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教材注释:“传精神:俞樾《内经辨言》注:‘传,读为抟,聚也。’传精神,即聚精神。”此注是以俞樾注之“抟”训释“传”,欠妥。

按:传,当为“专”。《吕氏春秋•季冬》:“专于农民,无有所使。”于省吾新证:“专、传古字通。”尤怡《医学读书记•素问传写之误》:“传当作专,言精神专一。”虽说俞注之“抟”即义“聚”与文理似通,但终不若“专”义更胜。传、专古文通假。

3. 足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足生大疔。”教材注释:“足,胡澍注:‘当作是字之误也。是,犹则也。”此以胡注连词“则”训释“足”,欠妥。

按:足,于此是能愿动词,“足够、能够”之义,与“生”构成能愿词组,即“能生大疔”。如吴昆《素问吴注》:“足,能也。”始合经旨。

4.锡 《素问•至真要大论》:“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教材注释:“锡(音西):赐也,引申为给。”此注义非误,注音欠妥。

按:锡,当作“赐”。《说文通训定声•解部》:“锡,假借为赐。”《尔雅•释诂》:“锡,赐也。”关于通假字的读音问题,“一般说,借作某个字,就要读某个字的音。”(段逸山等《医古文》统编五版教材),故应注ci(次)音方妥。

5. 虫 《素问•痹论》:“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教材注释:“虫,《甲乙经》、《太素》均作‘急’。”若按此校注“虫”为“急”,欠妥。

按:“虫”,实为“痋”(音腾)的假借字,痋则又是“疼”之异体字。如《说文》:“痋,动病也。从疒,虫省声。”段玉裁注:“痋即疼字。”孙诒让《札迻》:“虫当为痋之借字。”可见此处本字当为“疼”,且与下文之“纵”押韵。《诸病源候论•风痒候》:“凡痹之类,逢热则痒,逢寒则痛。”与《素问•痹论》义同而作“痛”。
 
10 《黄帝内经太素》词义训诂体例探
(文章来源:《中医文献杂志》 1994年 第1期 P14-15)
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金 栋

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系隋唐时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杨注《太素》是全面类分注释第一家,从该书注释内容来看,杨擅长训诂。其注多以我国传统训诂学典籍如《说文》、《尔雅》、《广雅》、《玉篇》等为依据,且尊汉儒注经。清•陆心源曾云:“其语如汉人解经,疏通证明,训诂精确,为自来注医书者所未见。”(《仪顾堂题跋))训诂学的主要内容是词义解释,最常用的形式有三种即声训、互训和义界,杨注《太素》在释词同时或兼存校勘、注音。兹就该书词义训诂略例于次,以窥杨注《太素》训诂之一斑。

一、声训例

用声音(古音)相同或相近的词对被训释词加以解释。

如《太素•五节刺》:“余闻刺有五节,奈何?”注:“节,约也。”按《说文》:“节,竹约也。”
又如《太素•寒热相移》:“膀胱移热于小肠,隔(膈)肠不便。”注:“隔,塞也。”按《玉篇•阜部》:“隔,塞也。”
再如《太素•肠度》:“小肠后傅脊。”注:“傅,附也。”说明文字通假。

声训的主要目的是以声音为线索,来推求语源,即推源。
如《太素•尺寸诊》:“脉宗气盛。”注:“宗,尊也。此之络一身之中血气所尊,故曰宗气。”按《说文》:“宗,尊祖庙也。”段玉裁注:“宗、尊双声。按当云‘尊也,祖庙也’……凡尊者,谓之宗。”
又如《太素•阴阳乔脉》:“乔脉安起安止,何气营此?”注:“乔,高也。此脉从足而出以上于头,故曰乔脉。”按《说文》:“乔,高而曲也。”《尔雅•释诂》:“乔,高也。”

推源虽离不开声训,但杨氏有时不用声训而直接推寻名物训诂,
如《太素•十五络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注:“手阳明经上偏出此络,经历手臂,别走太阴,故曰偏历也。”
又如《太素•十五络脉》:“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注:“里,居处也。此穴乃是手少阴脉气,别通为络居处,故曰通里也。”
再如《太素•本输》:“鱼际者,手鱼也。”注:“腕前大节之后状若鱼形,故曰手鱼也。”

二、互训例

用同义或近义词对被训释词加以解释。
如《太素•阴阳》:“汗出身常凊。”注:“凊,冷也。”按《玉篇》:“凊,冷也。”
又如《太素•三刺》:“散气可收,聚气可希。”注:“希,散也。”按《玉篇》:“希,散也。”
再如《太素•五节刺》:“辟门户,使邪得出,疾乃已。”注:“辟,开也。”《甲乙》作闢。按《说文》:“闢,开也。”

三、义界类

用一个词组或一句话对被训释词加以解释。
如《太素•经脉之一》:“是动则病舌强,食则呕,胃脘痛。”注:“脘,胃府也。”按《说文》:“脘,胃府也。”
又如《太素•经脉之一》:“胃足阳明之脉……下膝入膑中。”注:“膝,胫头也。膑,膝之骨端也。”按《说文》:“厀,颈头部也。”段注:“厀,俗作膝。”
再如《太素•阴阳》:“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注:“飧,水洗饭也。”又《太素•顺养》:“肠中寒则肠鸣飧泄。”注:“飧,音孙,谓食不消,下泄如水和饭也。”按《玉篇》:“飧,水和饭也。”

四、音义结合例

释音是训诂学内容之一,杨注有时在注明其音同时,再释其义。
如《太素•调食》:“酸入胃,其气濇。”注:“濇,所敕反,不滑也。”按《说文》:“濇,不滑也。”(义界)
又如《太素•杂刺》:“疠风者,索散其肿上。”注:“索,苏作反,散也。”按《玉篇》:“索,散也。”(互训) 再如《太素•经脉根结》:“殰者,肉宛燋而弱。”注:“殰,音独,胎生内败曰殰。”按《说文》:“殰,胎败也。”(义界)。

或先释义于前而注音于后,
如《太素•知针石》:“黔首共饮食。”注:“黔,黑也,渠廉反。”按《广雅•释器》:“黔,黑也。”(互训)
又如《太素•五脏脉诊》:“滑甚为颓癃。”注:“癃,淋也,音癃。”(声训)
再如《太素•五邪刺》:“瘅热消灭,肿聚散亡。”注:“瘅,热病也,音丹。”(义界)

五、校注结合例

校勘亦是训诂学内容之一。该书有时校勘、注释结合,或以训明校,或以校明训,形成校中有注,注中有校。
如《太素•五脏痿》:“肾热者,色黑而齿熇。”注:“熇当为槁,色黑而齿槁。”熇系讹字,本字当为槁,《素问》、《甲乙》均作槁,杨注已校正且训为“枯槁”之义。
又如《太素•人合》:“人有幕筋,地有聚邑。”注:“幕当为膜……膜筋,十二经筋及十二筋之外裹膜之分肉者,名筋膜也。”
再如《太素•五脏脉诊》:“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旬,按之而坚曰肾平。”注:“旬,平也。手下坚实而平,此为石脉之形,故曰平也。有本为‘揣揣果果’也。”
另如《太素•四时脉诊》:“黄帝问于岐伯曰:脉其四时动奈何?知病所在奈何?知病之所变奈何?知病乍在内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知,请问此六者,可得闻乎?”注:“六,谓六问。此中唯有五句,当是脱一问也。”肖延平注:“平按:《素问》‘请’上无‘知’字,‘六’作‘五’,据本篇下经文‘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也’应作‘六’,杨注云当是,脱一问于义正合。”

六、音校注结合例

段逸山等云:“杨上善在医经古注中,开创了训诂、释音、校勘相结合的注释体例。”(《医古文》五版高校教学参考丛书)
如《太素•真邪补泻》:“其行于脉中,循循然輑。”注:“輑,牛忿反。輑,车前横木循车行也,邪循脉行曰輑。有本作‘轺”,非也。”按《说文》:“輑,轺车前横木也。”
又如《太素•经脉之一》:“三焦手少阳之脉……布膻中,散络心包,下鬲,徧属三焦。”注:“徧,甫见反,散布膻中也。有本‘布’作‘交’者,检非也。”
再如《太素•热病说》:“苛轸鼻,索皮于肺。”注:“苛,贺多反,鼻病。有本作‘荀’。”(此注义误,录之以说其体例)。
 
11 《灵枢•小针解》正文训诂略例
(文章来源:《医古文知识》杂志 1994年 第1期 P44-45)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金 栋

关键词:灵枢•小针解 训诂

文献正文中的训诂,最早可追溯到甲骨刻辞中,但为数甚微。春秋战国时期,正文训诂渐增,据张新武《先秦文献正文中词义训诂辑录》统计,《周易》、《孝经》、《左传》等三十一部书中共有一千五百六十二条;其正文训诂之内容包括解释词语和串解句义等(见周大璞等《训诂学初稿》)。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正是此期间著作,其正文训诂之例数目可观。

如《灵枢•小针解》通篇内容皆为训诂,以释《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关于“小针”(微针)的一些问题,如对守神、守机、补泻手法、察色脉、针害等加以解释(《素问•针解》篇亦有类似内容),并作进一步补充说明。丹波元简《灵枢识》云:“马云:《九针十二原》中,有小针之要,而此篇正以解其首篇,故名之曰小针解。”清•阮元曾说:“经传本文,即有训诂。”(《经籍纂诂•凡例》)故《灵枢•小针解》篇当属正文训诂之范畴。该篇中正文训诂内容主要有下述几方面。

一、解释词义

《小针解》训释词义之方法,主要有义训(即直接陈述词义而不借助音和形的方法)、互训、观境为训(根据词义所处的语言环境,以推求词语的准确解释)、义界,其次是声训(了解文字的通假情况)。

1. 互训和观境为训:

互训是义训方法之一,即用近义词解释。
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小针解》释云:“所谓‘易陈‘者,易言也。”等于说:“陈,言也。”按《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李善注:“陈,犹说也。”陈、言二字义近相训乃陈述叙说之义。
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神乎?神客在门。”《小针解》云:“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神与正气、客与邪气,并非义近(同)却为之注,是谓“观境为训”,即揭示某个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往者为逆,来者为顺。”《小针解》云:“‘往者为逆’者,言气虚而小;小者,逆也。‘来者为顺’者,言形气之平;平者,顺也。”等于说:“逆者,小也;小者,逆也。顺者,平也;平者,顺也。”逆、顺二字乃观境为训。《广雅•庚韵》:“平,和也。”《广雅•戈韵》:“和,顺也。”[《康熙字典》:“顺……又(增韵)和也。”]可见平、顺二字义近而相训。

2. 义界:

用一个词组(或一句话)对被训释词做出简明的解说,确定它的意义范围。
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守形。”《小针解》云:“粗守形者,守刺法也。”等于说:“形,刺法也。”刺法乃偏正词组。

3. 声训:
《灵枢•小针解》篇有几则涉及字的通假情况,
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之闇乎?”《小针解》作“粗之暗”。《玉篇•门部》:“闇与暗同。”《周礼•春官•眡祲》:“五曰闇。”孙诒让《周礼正义》:“闇即暗之借字。”段注《说文》:“五曰闇……暗者,正字;闇者,假借字也。”可见《小针解》径作“暗”,系以本字来释同音之借字“闇”,义即愚昧不明。
再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邪胜则虚之。”《小针解》云:“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串讲全句之同时寓训释词“盛”,以释原文之“胜”。《素问•逆调论》:“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王冰注:“胜,盛也。”二字乃同音通假字,其本字应为“盛”,亢盛之义。上述两则皆为以本字(暗、盛)释假借字(闇、胜)。

二、串讲句意

《小针解》篇主要采取此法,其训诂术语时用“言”。
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小针解》释云:“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
又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云:“针太深则邪气反沉。”《小针解》云:“言浅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刺则邪气从之入,故曰反沉也。”

有时无训诂术语,训释时多先引训释对象的原文,原文后加词尾“者”字,接着训释。
如《九针十二原》云:“上守神。”《小针解》云:“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可补泻也。”
又如训“粗守关”云:“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

《小针解》之串讲句意的训诂手段是综释全句,兼举训词。
如《九针十二原》云:“满则泄之。”《小针解》云:“满则泄之者,气口盛而当泻之也。”串讲全句之同时已寓训释词“盛、泻”,以释原文之“满、泄”,等于说“满,盛也”、“泄,通泻”。《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盛乃实证,故云“当泻之也”。

三、分析句读

正文训诂中分析句读者实属少见,但《小针解》有一则通过词语解释,可助分析句读。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中间未加句读)关于这段原文之句读,古今诸贤未尽一致。
如张介宾《类经•针刺类》之句读为:“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注云:“神乎神,言正气盛衰,当辨于疑似也。”这样句读有句末韵脚押韵的理论依据,时贤刘振民等也如此。他说:“依照这段文字的音韵,其正确的句读当是:‘(正)……粗守形,上守神(真)。神乎神(真),客在门(文)。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元)。’这里是真、文、元合韵相押。”(刘振民、周笃文、钱超尘等《医古文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版)此句读与《类经》同。

实际上“神乎神客在门”之句读,《小针解》已有明训,即正如《灵枢识》所云:“简按:《小针解》曰:‘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据此,则‘神乎’二字句,神客,谓神与客也。”通过分析《小针解》词语解释可知:“神客”当连读,第三个“神”字,当属下句。故其正确句读应为:“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方与经旨相吻。

四、阐述语法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凡用针者,虚则实之。”《小针解》云:“所谓‘虚则实之’者,气口虚而当补之也。”串讲中已寓训释词“补”,以训原文之“实”,等于说:“实,补也。”补乃动词,可带宾语,“实”为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即“虚则补之”。

《小针解》训释“邪胜则虚之”句云:“言诸经有盛者,皆泻其邪也。”串讲同时已寓训释词“泻”,以释原文之“虚”字,等于说:“虚,泻也。”其语法与上述之“实”相同。
 
12 《金匮要略》邪在络在经、入腑入脏辨析
(文章来源:《国医论坛》杂志 1994年第1期 P41)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金匮要略•中风病》:“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对此句经文之理解,历代注家多是随文释义,认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是以四个不同层次来表明中风病证的轻重深浅程度。如清•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云:“络浅而经深,络小而经大,故络邪病于肌肤,而经邪病连筋骨,甚而入腑又甚而入脏,则邪递深也。”

一般而言,邪入脏腑,当是腑轻而脏重,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云:“血气(注:邪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中风中脏多以神志障碍为主,但《金匮•中风病》邪入于腑的表现“即不识人”,却重于邪入于脏的表现“舌即难言,口吐涎”。尽管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云:“盖神藏于脏而通于腑,腑病则神窒于内,故不识人;诸阴皆连舌本,脏气厥不至舌下,则机息于上,故舌难言而涎自出也。”皮袭休主编《古典医著选•金匮要略选读》(全国中等中医药学校教材,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注云:“其病邪深入于腑的,多是胃先受邪,以胃腑上通于心,风邪挟痰浊从胃上犯,蒙蔽清窍,神明失其所主,故不识人。病邪深入于脏的,则多是心脾先受邪气,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舌和口都失去脏气的上荣,功能异常,故出现不能言语,口中吐涎等症。”虽如此而释,但终觉牵强,不知为何腑病重于脏病?

实际上,《金匮》这句经文系用了一个修辞手法,即互文(备)修辞。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筋輭短,小筋驰长。”应理解为“大筋小筋輭短,或小筋大筋驰长。” 又《素问•痹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应为“五脏有俞合,六腑亦有俞合。”

因此《金匮》这句话应理解为“邪入于腑,即不识人,舌即难言,口吐涎;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即不识人”。即邪入脏腑,功能失调,可出现“不识人,舌难言,口吐涎”等严重症状,中风中脏腑的急性期皆应有神志障碍,如是则医理明确且更为完整。而“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应为“邪在于络,肌肤不仁,即重不胜;或邪在于经,即重不胜,肌肤不仁”,即邪在经络,可出现“肌肤不仁,即重不胜”等表现。此即“经络受邪”若不解则“入脏腑”也,如后世将中风分为两大类即中经络、中脏腑,盖如此而已。
(收稿日期:1993-10-09)
 
13 “胸痹缓急“小议
(文章来源:《国医论坛》 1994年第3期 P47)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062450)

《金匮要略•胸痹病》:“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文中“缓急”一词,历代注家所云不一,通观有以下几种不同说法:

⑴ 认为是指胸痹痛势,时缓时急者,如吴谦、程云来等。吴谦等《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缓急者,谓胸痹痛而时缓时急也。”

⑵ 认为其中“缓”字为“缓解”,是指治法的。如高校三版教材《金匮要略选读》(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74):“缓,是缓解;急,是急剧。‘胸痹缓急’,谓胸痹病情突然加重,其痛势剧烈,须及时缓其急、解气痛。”

⑶ 认为“缓”字,义从“急”,乃胸痹病的痛势危机已甚,如周扬俊、丹波元坚。丹波元坚《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盖此缓急,主在‘急’字,非或缓或急之谓。”

⑷ 认为是胸痹病兼有筋脉或缓或急者,如尤怡、陈念祖等,时贤李今庸亦持此说。李今庸《读古医书随笔》(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03):“本节的‘缓急’是胸痹病的临床症候。所谓‘缓’,就是‘筋脉缓纵不收’;所谓‘急’,就是‘筋脉拘急不伸’。”

⑸ 认为是口眼引纵的等等。

而高校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李克光主编)则这样解释:“缓急,按《史记•游侠列传序》曰:‘且缓急之人之所时有也’。说明‘缓急’一词的古义是困危、病势急迫之义。”

按:“缓急”一词,系偏义复词,亦称反义复词,即义在“急”字。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此“缓急”与《金匮》同,义在急。

又如《伤寒论•252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安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条文既言实证,宜大承气汤下之,则知“无表里证”当为无表证。“表里”系偏义词(反义复用),义在表。所以,“胸痹缓急”当以日人丹波元坚之注为是,只是丹波氏当时并不知其修辞用意。
(收稿日期:1994-02-28)
 
14 《内经》“癫疾”病考略
(文章来源:《河北中医药学报》1994年 第03期 中医理论与临床 P8)
河北省河间市医院 金 栋 尹继增(062450)

癫、狂、痫三病(证),自秦汉至金元时期,经常混称,不甚明晰,如《内经》“癫疾”一词,与今所指之病不尽相合。有鉴于此,就《内经》“癫疾”所指何病,不揣浅陋,略例于次。

1 痫病例

《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癫疾始作,而反僵,因而脊痛。”文中“癫疾”实系痫(癫癎)病发作时的不同症状。根据症状又分为骨、筋和脉癫疾,“骨癫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涎沫,气下泄,不治。筋癫疾者,身倦挛急脉大……呕多涎沫,气下泄,不治。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灵枢•癫狂》

按:古代癫、痫多混为一病,如段注《说文》:“小儿癫,曰痫也。”《玉篇》:“痫,小儿瘨病。”《诸病源候论•痫候》:“痫者,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清•莫枚士说:“癫之言蹎。蹎,仆也。”[1]仆即昏倒,正痫病大发作时的表现。时贤张纲说:“《内经》所名之癫,实即当今所称之痫。”[2]

2. 狂病例

《素问•厥论》:“阳明之厥,则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

按:癫,《玉篇》:“狂也。”《太素•癫疾》:“驰走妄言等谓之狂。”《千金方•小肠腑•风癫》云:“凡发狂则欲走。”清•张琦《素问释义》:“经热入腑,阳邪炽盛,故发狂癫。” 又《素问•阳明脉解》云:“阳明厥……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妄言骂詈,不避亲疏。”此“阳明之厥”的表现正“狂”发作时的症状。故文中“癫疾”,当为现今之狂病。

3. 巅(颠)疾当为癫疾

巅、颠、癫三字古通,或指狂,或指痫。

3.1 痫病例

《素问•奇病论》:“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为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按:巅,一本作颠,《甲乙•卷十一•第二》、《太素•卷三十》均作“癫”。此巅疾即今之痫病。张介宾云:“巅疾者,即癫痫也。本经巅、癫通用。于此节之义可见……盖小儿初生,即有病癫痫者,今人呼为胎里疾者即此。”[3]

3.2 狂病例

《素问•宣明五气篇》:“搏阳则为巅疾。”《灵枢•九针论》:“邪入于阳,转则为颠疾。”转,当系“搏”字之讹。《太素•邪传》作“邪入于阳,搏则为癫疾。”杨上善注云:“邪入于阳脉,聚为癫疾。”《千金方•风癫》云:“邪入于阳则为狂。”可见,巅疾、颠疾当为“癫疾”,义指狂病。

3.3 巅(颠)疾有指头部病证者,如头痛、头风、头昏、头胀,则与癫疾义非。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素问•五常政大论》:“发生之纪……其动掉眩巅疾。”《素问•著至教论》:“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素问•方盛衰论》:“气上不下,头痛巅疾。”

按:头上曰颠(巅),《素问•方盛衰论》王冰注:“巅,谓身之上。巅疾,则头首之疾也。”故上述诸巅疾者当指头部病证。

参考文献
[1] 莫枚士.研经言•释癫.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1984:58
[2] 张纲.中医杂志.1986,(5):56
[3] 张介宾.类经•疾病类•癫疾.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1965:554
( 收稿日期:1993-11-20.)
 
15 由“专”求义
(文章来源:《中医文献杂志》1995年第03期 文献研究 P18-19)
河间市人民医院 (062450) 金 栋

关键词:专 通假字 错讹字

専与耑古通。耑,段注《说文》:“古废端字作此,今则端行而耑废,乃多用耑为専矣。”専与耑现皆简化为“专”。専与尃形体相似,传抄每易致讹,故凡用専、尃、耑作声符者,如传、抟、转、傅、搏、博、揣等字,传抄极易相混。古籍文章中凡用此等文字,其义若有难通之处,或系通假或为错讹。如因声(专)求义而理通当属通假字,若因声求义而理未通则属错讹字。兹就《内经》用“专”作声符,以《甲乙》《太素》互参对照,对通假、错讹之处,略例几则以说明之。

一、传与抟、转、揣相通,与搏相讹例

《素问•生气通天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王冰注:“夫精神可传,唯圣人得道者乃能尔。”从王冰串讲注文中看出,王将“传”作“流传、传播”之义,欠妥。

按:传,当作专。尤怡《医学读书记》:“传当作专,言精神专一。”《吕氏春秋•季冬》:“专于农民,无有所使”于省吾新证:“专、传古字通。” 一说传或作“抟”,如俞樾《内经辨言》:“传,读为抟,聚也。”传精神即“聚精神”,是言精神专一,高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正持此说。 考:抟,段注《说文》:“古亦借为专一字。”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左传》:“如琴瑟之抟壹。”抟,当作专。抟之“聚”义虽可通,然抟、专相比较,“专”义更胜。实际上其本字就是“专”。

传,《太素》作搏,错讹。因搏与传(傅)、或与抟(摶)形似致讹。故《素问》之传,非为抟、搏,本字为专。

再如《灵枢•大惑论》:“阴阳合传而精明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乱而不转。”按:传、转二字,《甲乙》皆作“揣”,《太素》都作“传”,可见“传、转”当为一个字,或传或转或揣。揣义难通,疑即“抟”字。传、抟、转古通假,如《汉书•燕王刘泽传》:“燕王北定代、云中,转胡众入萧关。”王念孙《杂志》:‘转字师古无音。念孙按:转读为专,专谓统领之也。《史记》作抟。《索隐》曰:抟音专,专谓专统领胡兵……专、抟、转,声相近,故专又通作转。“转与专音同而借,故《灵枢》本字当作“专”。阴阳合传,当作“阴阳合专”,即阴阳诸精气会合而精专不杂。神精乱而不转,当作“神精乱而不专”,即精神分乱则不能专一。

二、传、搏相讹例

《灵枢•五色》:“察其散搏,以知近远……散为痛,搏为聚。”按:搏义难通,当系“抟”字之讹。抟,聚也。散、聚对文,正合医学义理。搏,《医部全录•黄帝灵枢经》、《类经•脉色类》皆作“抟”。
再如《灵枢•五味》:“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抟,《甲乙》、《太素》均作“搏”。抟,聚也。经文“抟”字义通,非系“搏”字。

三、传、傅相讹例

《灵枢•肠胃篇》:“广肠传脊,以受回肠。”传,《太素》作“傅”。杨上善注:“广肠……附脊以受大肠糟粕。”傅,通附,附着之义,本篇后载“小肠后附脊”可证。《太素》是,传字误。

再如《灵枢•背腧》:“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传,移换之义,然《甲乙》作拊,《太素》作傅。杨上善注:“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据此三书各有其义,然似《内经》“传”义更胜。

四、转、博、搏相讹例

《灵枢•大惑论》:“久而不解,独博独眩。”张介宾《类经》注:“凡人登高博望,目见非常之处,无不神魂惊荡而心生眩惑。”据张氏注文串解,系将“博”作“广博宽远”之义而释,欠妥。按:博,《太素》作转。萧延平校注云:“《灵枢》作传。”据萧校别本博作传,但“传”义非通。转与眩义同,即眩转之义,故《太素》为是。

再如《灵枢•九针论》:“邪入于阳,转则为巅疾。”转,《太素》作搏。此句在《素问•宣明五气篇》中作“搏阳则为巅疾”,其义与《太素》同。故以《太素》为是。

五、揣、喘相通例

《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按:揣,段注《说文》:“按:《方言》常绢反,是此字古音也。”《康熙字典》:“尺兖切,音喘。”《说文》:“喘,疾息也。”呼吸急疾、急促谓之喘,此乃本义。然《内经》有多处言喘为脉者,如《素问•平人气象论》:“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喘,名曰暴厥。”(喘,《甲乙》作揣)王冰注:“喘,谓卒来盛急,去而便衰,如人之喘状也。”故揣,本字当为“喘”,指脉动疾急。

古人诊脉是以呼吸至数来测定脉动之至数,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故可借呼吸急促之“喘”,来比喻脉象之疾急也。等于说“脉动急疾、急促谓之喘”,此乃引申义也。

再如《太素•五脏脉诊》:“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旬。”杨注:“有本为揣揣。”喘喘,谓脉象急疾且园转连贯

另,《太素•邪传》:“其著于伏冲之脉,揣揣应手而动。”揣揣,《素问•大奇论》、《甲乙》皆作“揣之”。按:揣揣,当系“揣之”误为“揣”字叠用(即揣揣)而成。“揣之”中之“揣”字,音初委切(chuai),动词,触按之义,《太素》揣揣非。若“揣”字叠用,则音义与“揣之”皆异,亦非“喘喘”之义。《太素》“揣揣应手而动”,当为“揣之应手而动”,此正与《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冲脉……喘动应手矣”中之“喘动应手”,义相吻合。

六、揣、搏相讹例

《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文中六个搏,《脉经》、《千金》同,但《甲乙》、《太素》皆作“揣”。按:原文“搏坚长”正与下文“软散”之脉对举并提,可见“搏”字是,“揣”字非。

再如《素问•大奇论》:“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四个搏,《甲乙》、《太素》俱作“揣”。揣,非也。

(收稿日期:1994-2-21)
 
16 “鼠仆”小考
(文章来源: 《中医文献杂志》1997年 第02期 文献研究 P18)
河间市中医院(河北,062450)金 栋 刘继民

关键词:鼠仆 鼠鼷

《素问•刺禁论》云:“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王冰注:“今刺之而血不出则血脉气并聚于中,故内结为肿,如伏鼠之形也。气街在腹下夹脐两旁相去四寸,鼠仆上一寸,动脉应手也。”王注“鼠仆”,既云“肿如伏鼠之形”,却又云“鼠仆上一寸”而言部位,前后矛盾,所云不一,妥否?

按:鼠仆,《甲乙经•卷五•第一》作“鼠(鼠僕)”,注云:音卜。[(鼠僕),一本作“蹼”。注:原文章无此句,考证后补入。](鼠僕),字书未载,当为(鼠菐)字。(鼠菐),《康熙字典》载:“《集韵》:博木切,音卜。《玉篇》:鼠名。”《辞源•鼠部》云:“鼠璞:未腊之鼠,也作鼠朴。”璞,古方言,指干鼠。《尹文子•大道下》云:“郑人谓玉未理者为璞,周人谓鼠未腊者为璞。”可见(鼠菐)、璞、朴与鼠连用,音义皆同,义指鼠,故“鼠仆”亦当指鼠。

气街又名气冲,乃足阳明胃经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五寸旁开二寸,腹股沟动脉正位于此。若误中此处动脉则出血,而又未排出体外,局部瘀积则为血肿,肿形如小鼠。诚如明•马莳所云:“此言刺气街而误中其脉者,当为肿也。”(《素问注证发微》)。

又按:鼠仆,林亿等《素问•新校正》云:“按别本,‘仆’一作‘鼷’。《气府论》注:气街在脐下横骨两端,鼠鼷上一寸也。”据《新校正》:别本“仆”作“鼷”可知,当时世传本尚有“鼠鼷”一词,《千金方•卷二十九•第三》正作鼠鼷。”鼷,《说文》:“小鼠也。”此“鼠鼷”当与《甲乙经》鼠(鼠菐)义同。但《新校正》所引《气府论》王注之“鼠鼷”则与《甲乙经》“鼠(鼠菐)”义异,亦与《千金方》之“鼠鼷”义非。

由是观之,鼠鼷之义有二。《千金方》成书在《素问》王冰注和林亿《素问•新校正》之前,《千金》鼠鼷与《新校正》所云“别本仆作鼷”吻合,与《素问》之鼠仆义同,此其一也。《甲乙经•卷三•第二十一》:“气冲,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与《素问•气府论》王冰注“气街,穴名也,在归来下,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动脉应手”相一致,可见鼠鼷又指部位,当位于气街穴下一寸,此其二也。

鼠(鼠菐)、鼠鼷皆出于《甲乙经》,但所致不同。鼠(鼠菐),《素问•刺禁论》之鼠仆,与《千金方》之鼠鼷义同。鼠鼷,《内经》未载,疑系《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之词,惜此书已遗,而《甲乙经》得以保留,《气府论》王注正引此语,指部位。

自《新校正》“别本仆一作鼷”校语出后,后世医家多宗此说。如明•张介宾《类经•针刺类•刺害》注:“仆当作鼷”。而日本•丹波元简《素问识》则云:“仆,不必改为鼷。鼷,《说文》:小鼠也。(鼠菐),《玉篇》:鼠名。《巢源•附骨疽候》云:产妇女人,喜着鼠(月菐)、髂头、(月畢)、膝间。知是仆、(月菐)、鼷同义,即鼠鼷也。”此注虽发前人之未发,但亦失公允。

综上所述,鼠仆与《甲乙》之鼠(鼠菐),《千金》之鼠鼷义同,本为“鼠(鼠菐)”,《甲乙》为是,义指小鼠。“为肿鼠仆”,比喻瘀血肿起形似小鼠,适合经旨。

(收稿日期:1996-11-05)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