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不是中医不行,而是学中医的人不行

http://news.sohu.com/s2007/zhaohuiw...很快得以刊发。 “那个时候说伍连德,不正好暗合了当时的形势吗?”说到这里,老人狡黠一笑。
 

附件

  • 15.6 KB 查看: 26
  • 19.2 KB 查看: 26
由版主最后编辑:
伍连德身上闪烁的现代科学的光芒

形势真的有几分相似。



1910年那个严冷的冬天,在31岁的医学博士、钦差总医官伍连德的心里,并不比2003年的中国人心里更有底。

这一年的12月24日,后来多次被人提及。当天,原本在天津主持中国第一所现代医学院——天津陆军医学堂的伍连德,辞别妻儿,只带着一个助手抵达哈尔滨。他要面对的,是一场波及东三省、最终造成6万人死亡的大规模鼠疫。

走下火车的这个马来亚华侨,在中国呆了不满4年,甚至连中文都讲不熟练。而日俄战争之后的东北政治生态,也十分复杂。他手拿一个英国制的中型的显微镜,及研究细菌工作的必需品:酒精、试管、剪刀、钳子。这些是他所有的工具。

这一幕穿越了历史,深深打动了今天的旅澳历史画家沈嘉蔚。这个小个子医生身上独当一面的“统帅”气质,至今让沈嘉蔚感慨不已。

2003年5月,刚好在国内工作的沈嘉蔚有过一次“发烧”的可怕经历。亲自体验过那种恐惧,让他更加折服伍连德的勇气。

不过,超越这之上,更让沈嘉蔚着迷的,是“伍连德身上闪烁的现代科学的光芒”。令伍连德一举成名的鼠疫防治,同时也被视为中国现代防疫学的开端。

从剑桥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伍连德自传中,“伍迷”们发现,当时的伍连德“一不小心就在创造着‘第一次’”。

他实施了中国医生的第一次人体解剖。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肺鼠疫”的概念。他主持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对瘟疫死者尸体焚烧。

“中国第一个口罩是谁设计的,中国第一次用口罩预防传染病是谁推广的,你知道吗?”不只一个“伍迷”曾这样问我。

当然,他们很快给出了答案:伍连德。

沈嘉蔚觉得,如果没有伍连德,1910年东北鼠疫夺走的中国百姓生命将不只6万,而可能十倍、百倍于这个数字。“他在英国学得的现代医学科学知识成功地用于实践,开创了中国的现代化医学事业,并在人类抗击疫病的漫长历史中写下光辉的一页。”

不过,他发现,在漫长的大半个20世纪里,这光辉一页在中国几乎成了空白,直到历史“饶有意味”地把另一场疫情放到国人面前,并把被人遗忘的伍连德激活。

2003年起,伍连德和他的防疫措施,开始逐渐出现在媒体上。

当年10月份,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主讲的“传染病历史”,其中专门提到了伍连德,对他“隔离病人”,“建立专门临时消毒所”等措施加以介绍。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隔离等办法应对城市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国士无双伍连德》的作者王哲说。

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用于防治非典等传染病的紧急措施,许多仍是从伍连德那里沿用而来的。

每当有人来,礼露都爱把自己收集的所有关于伍连德的材料摆放在客厅的桌子上,一本本介绍,“这是托某人复印自新家坡,这是某人送的,这是复印自澳大利亚……”这些材料记录着上世纪前30年中伍连德的辉煌。他在哈尔滨设立防疫总局,创办了《中华医学杂志》,创立中华医学会,并建成现代化的北京中央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

医学杂志、医学会和现代医院,这些医学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全部由伍连德完成。程光胜表示,伍连德的“中国现代医学奠基人”身份,无庸置疑。
 
曾有人向新华社的记者介绍伍连德,发现怎么都说不清楚。随着对方反复追问,这个人一着急,喊道:“这个人就有点像那个……段祺瑞!”

亲耳听着这段对话,礼露目瞪口呆。

许多“伍迷”都有类似体会:向别人介绍伍连德,既为难,又尴尬。有一次,礼露为了保护伍连德故居不被拆除,在饭堂向侨界某组织的负责人寻求帮助。

不料该负责人听了“伍连德”这个名字,毫不犹豫地表示“没听说过”,并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她。




有“伍迷”去中华医学会的档案馆,想查询关于伍连德的档案。递上写有“伍连德”字样的查询条,对方问:“是你本人吗?”

据实以告“不是”,又问:“查婚姻吗?”

“也不是。”得知是查上世纪中叶的人的信息时,对方干脆回答:“那时候的资料没有。”

事实上,寻找伍连德的过程,渐渐变成了见证伍连德如何被遗忘的过程。有个国外研究伍连德的学者来到中国,想去伍连德创办的某医学机构采访,对方在电话中婉拒:你别来了,我们这里没什么资料,你来了也没什么用。

“你知道不知道伍连德在国外学术界是什么地位?”程光胜说到这里,忍不住拍了一下桌子,“要研究传染病或鼠疫,没人不知道他。”

有人问一名医史研究专家,为什么伍连德会这么彻底地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

他略微思索,回答:应该因为1937年以后,伍连德避战离开了中国大陆。

这个理由在程光胜那里部分得到认可。他认为,过早淡出中国历史,以及华侨身份,是他被淡忘的理由之一。

不过,与这种“无意”的遗忘相比,“某种程度上,”程光胜慢慢挑选着字句,“也可以说存在着有意的遗忘。”

许多人都意识到,不光是伍连德,与他同时代的一些科学家和学者,都经历过被遗忘和被发现的过程。

上世纪中叶的政治气候中,“强调宣传新、废弃旧的思潮影响下,人们很少谈论起过去的人和成就。”程光胜说。

退休以后,他在《中国微生物》上开辟专栏,回忆民国时期出生的“先贤”,在搜集资料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许多人的资料是从老家的后代那里找到的,有些很有建树的前辈学者,居然因为资料太少,凑不够一篇数千字的文章。

有个叫李振翩的微生物学家,只因为与毛泽东是故交才被人们记住,结果,所有关于他的资料几乎都与此有关,其他资料则少之又少。最后,程光胜还是在他家乡小学的现任校长手里,才辗转搜寻到了一些资料。

在这种历史观的影响下,伍连德的“失踪”,“难道不是有意的吗?”一名“伍迷”反问。

与此相关,还有科学史所受到的忽视。

在前不久的一次会议上,韩启德提到,我国“科学史领域一直是薄弱环节,多数人都不太重视科学史”的问题。他在北大召开医院会议,问大家什么时候开始有医院,居然没有人能回答上来。他听说护理学院师生常常以南丁格尔为楷模,便问南丁格尔是什么年代的人,她的主要医学贡献是什么,结果却有很多人回答不上来。

与“被遗忘”相应和的,是另一种“不被遗忘”。

伍连德曾与王吉民合著过英文版《中国医史》,并被看作“中国近代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史研究成果”的三本著作之一。而据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李经纬披露,上世纪60年代批判“封资修”时,卫生部曾决定把《中国医史》选作医学方面的批判对象,理由之一,是加强人们“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认识”。

据称,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的人曾专门组织了翻译,1966年,李经纬联系了“相对便宜”的北京郊区通县印刷厂。不料书还没印出,“文革”爆发。最后,书只印了15本,作为资料保存,才免于被批判的命运。

这段历史,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史教研史助理陈琦曾在学术论文中详加披露。

在同一时期,身处马来西亚、被“遗忘”的伍连德在做什么呢?

在马来西亚怡保市斯里并巷93号,他开了一家诊所,给人看病。老人默默无闻,经常悠闲地在街头漫步,并偶尔用广东话劝小贩们“不要抽烟喝酒,多运动”。

王哲在所写的传记中描述,面对国内的政治运动,伍连德此时只是“叹息不已”。
 
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2007年4月9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一场新书发布会上,一个自称“伍连德迷”的群体聚在一起。



这些人,有传记《国士无双伍连德》的作者和编辑,有“专职宣传伍连德”的退休人士,有记者,有医学史学者,也有防疫学科技工作者。

对于多数人来说,伍连德是个十分陌生的名字,而在他们嘴里,这个名字好像属于某个老朋友一样熟悉和亲切。

“许多人从各自的领域发现了伍连德。”《国士无双伍连德》一书的编辑林冠珍说。

《黑龙江日报》记者曾一智,是一个积极呼吁抢救历史建筑的女记者。在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偶尔发现,伍连德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第一任校长。

湖南经济电视台编导曾海波,是在制作与常德细菌战有关的节目时,发现犹太籍细菌学家伯力士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继续追根问底,发现伯力士曾是伍连德在东北防疫时的助手。

……

每个人说起自己发现伍连德的过程,都像一条曲线:跨越时间,记录着自己的失落和惊喜。

在澳大利亚悉尼图书馆里那个10米高的维多利亚穹顶底下,沈嘉蔚曾久久沉浸在关于《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所收藏的、关于伍连德的老照片中。

就是在研究莫理循的过程中,伍连德引起了沈嘉蔚的兴趣。他自己解释,这一方面是作为一个画家的职业敏感,另一方面,则是出自他对伍连德等人所处时代的巨大兴趣。每当想起伍连德在鼠疫现场的情形,他自称,会获得一种“英雄主义”的感动。

“这个话题是我的。”这是礼露发现伍连德以后,写下的句子。当时,从“非典”中康复的她,身体还很虚弱。

在寻找伍连德的过程中,她找到了自己的意义:她在其中治疗并康复的协和医院建立之时,伍连德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伍连德对我的意义是特殊的。”她对另一名伍迷说。

不久,另一个发现更让她几乎跳了起来。她发现,小时候自己生活过的沈阳老家附近,居然就是伍连德创办的陆军总医院。“我们太有缘分了。”她说。

每一个人都在寻找伍连德的同时,寻找着自己的影子

写作伍连德传记时,王哲同时从事着忙碌的IT工作。

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的(后并入北京大学)他,本来的工作也是防疫。在旅居美国以后,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改投“赚得更多”的IT行业。然而对老本行的热爱,让他一直关注医学和医学史。

而王哲的父亲与伍连德一样,也是一位医生。王哲与伍连德一样曾经留学美国,同为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校友。

在书里,他初次翻开伍连德相关书籍的场景,被他自己叙述得充满仪式感:

“交纳了一块钱手续费后,从那位一只手残疾的图书馆员手中拿到了一本蓝色的、封皮已经很陈旧的厚厚的书。翻开封皮……上一次出借的日期是1983年8月21日,也就是说我将是22年里第一个读这本书的人。”

每天,王哲驱车从劳顿县的家中赶往公司时,脑子里想的,多半都是伍连德。“如果说我的一生可能因为一个人而转变的话,他就是伍连德。”他这样写道。

在寻找过程中,除了作为“英雄”的伍连德,逐渐为“伍迷”们熟知,一些关于他生活及所处时代的细节,也逐渐丰满起来。

寻访伍连德在北京故居的人,听住在楼里的老人讲起过去的老宅子:“南面是欧式花园,里面种植着各种鲜花,高低的树木,还有在阳光下闪烁的喷泉。”那里记录着伍连德幸福和不幸的回忆。丧妻之后,他料理后事,遣散仆人后,“徘徊于园中,悲伤不能自已”。

而就在此前不久,伍连德在《良友》画报发表的自述里,还曾叙述了他与这第一任妻子黄秀琼的生活“非常美满”,讲到黄“欢喜文学,复酷爱美术”,“文笔非常生动”时,充满得意。

有趣的是,《良友》当时的总经理,也叫伍联德。不过一个是“连”,另一个是“联”,两人只有一字同音之差,因此,这篇文章前面特意加了编者按,先称赞伍连德“为近世医界有数之人物”,然后澄清“实则连联两人也,用注数语,以志区别”。

而沈嘉蔚则曾拜访过一位马来亚老游击队员。这位老游击队员回忆,抗日时期,他所在的游击队曾绑架过伍连德,要他出资抗日。当他从沈嘉蔚口中得知伍连德在中国所做的事后,“表示了极大的歉意”。

《国士无双伍连德》出版以后,伍连德为更多的国人所认识。

书评家王一方发表文章,警戒“寻找伍连德”的人们,不要让自己的研究打上“爱国主义”科学史的胎记,也不要只归纳技术的递进、学说的成长、个体的荣耀,或是只关注“第一位剑桥大学的华人医学博士”等等的称号。

“伍连德的一生展示的是一位正直学人在大时代的转身之间,由技术专家向公共知识分子进发的心灵历史,”王一方说,“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打开的是一部社会与思想的甄变史。”

7月17日,哈尔滨市委书记杜宇新撰写《不该遗忘的“国士”》,向市民介绍伍连德,全文发表在《哈尔滨日报》上。文中表示“一个城市,也和一个人一样,有许多事情难免被遗忘。但对有些事情,我们应当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接下来,一场“医务工作者结合实际工作学习伍连德”的活动在该市展开。相关报道显示,“随着伍连德事迹被再次发掘,哈尔滨市各级医疗机构也掀起了学习伍连德的热潮,广大医务工作者纷纷将学习伍连德精神与自身实际工作相结合,表示要争做伍连德式的卫生工作者,佑护人民健康”。

《国士无双伍连德》的编辑林冠珍,接到当地某报社编辑的求助电话,希望她多提供一些关于伍连德的资料,“好补补课,配合好这一次宣传活动”。

9月4日,记者通过电话与伍连德的女儿伍玉玲女士取得联系。在新加坡的家中,81岁的伍女士默默听完介绍,缓缓地说:“过去,父亲虽然在中国被遗忘,但在国外,关于他的论文和研究从未间断。如今,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又开始关注伍连德,我很高兴,谢谢大家。”
 
回复 22# liujianli0371 的帖子

干嘛?
单挑?
 
回复 27# liujianli0371 的帖子

诤友
 
历史,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遗忘历史,就是背离自己。
中医的问题,从来不是纯技术的问题。
中医的“好”与“坏”从来不是孤立的评判。
即使从个人观念出发的,也没有纯粹的单一角度。
 
回复 31# 三先生 的帖子

如果只讲这类似于哲学命题的东西,就无所谓对错。
我希望您就您说的“说错,只有两个。一个说中医不好,一个说西医不好”具体说明一下您的观点。
比如错,谁错?您是说我错,还是大家都错?我在这个帖子里有说中医不好西医好或者西医不好中医好吗?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你站山上,我在山脚

我见土石,你一览众山小。

唠的不是一码子事,不争
 
不看看现在的中医高层次人才在做什么??
喂老鼠 养兔子…………试验试验 一天到晚再为自己的试验瞎忙,学中医??好像都成了另外的世界的事情了。为了那所谓的成果论文,谁还有心情去读经典。悲哀!!!………………
 
中医现在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即使学有所成也是会走出国门的,国内的环境真的让人很痛心,看看人家邻居韩国就知道咱们的差距了。国人的头脑有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咱们的教育出了问题,算了,一扯就远了,如何恢复国人对中医的信心,当是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应该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关注中国文化命运的每一个中国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说的好,“不是中医不行,是我们学中医的人不行”“生命有要求原创的冲动,但社会与文化必须稳定到能够使追求原创的冒险得到滋养;如此,这种冒险才能开花结果而不至于变成没有导向的混乱。”换句话说,维护科学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一个丰富而有生机的传统。”
 
我也是学中医的,十多年前,中医毕业后,感觉运用还可以,可到如今,十多年过去了,用的西医多,中医慢慢就

与你相同,身有同感 ,哎 学习吧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