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三先生学中医基础

网上流传的一套视频也叫‘四大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温病学》),但跟这个不同。

《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的理法框架。《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体系。《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本草学专著。
理法方药具备,中医体系建立,后世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但不越这个范畴.
 
晋•王叔和 《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黄埔谧 《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 《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和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南宋•陈言(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提出‘三因学说’,对病因学有深远影响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字守真,创河间学派,后人尊称刘河间。著《素问玄机原病式》、《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倡导火热论,认为百病皆因火热,治疗用药多以寒凉清热,被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 字子和,著《儒门事亲》。倡导攻邪论,认为邪非人身所有,治病以汗、吐、下三法攻邪为主,称攻邪派。
李杲 字明之,号东垣老人,后人尊称李东垣。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等。创立脾胃论,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重在调补脾胃,称为补土派。
朱震亨 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著《格致余论》等。创立相火论,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称滋阴派。

明清最重要的就是温病学说的形成:
吴有性 字又可,著《温疫论》,创‘戾气说’
叶桂 字天士,著《温热病篇》,创建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薛雪 字生白,著《湿热病篇》,湿热病专著
吴瑭 字鞠通,著《温热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理论
王士雄 字孟英,著《温热经纬》完善温病学说
 
先生大才,读先生之论受益匪浅。
我的东西,都是为了混毕业搞的,虽然花了些功夫,但是越到后来越觉得以前要是这么认真地看看内难金伤温病里的任何一本著作,也许收获会更大些。
 
只要尊重中医的规律来学习,继承确实还是问题不大。而发展的确是不容易的事,也许需要很多中医人的共同努力,也许需要等待天才的出现。
 
呵呵,哪里有大才哦
学习的过程中,有疑问提出来,得不到高人指点,是郁闷。更多的时候,觉着有问题,却抓不到关键所在,是大郁闷
比如,学中医,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哪些要学?.好像很简单的问题,真要清晰地讲明白还是很难..只好继续看下去,并期待着某一刻的迎头棒喝
 
回复 22# 三先生


在罗列中医发展中的这些标志性著作及人物的时候。难免又会想起一个问题

中医要学旧的,越旧好像越有意义,越接近中医本质,直至有人主张要从原文的四大经典学习,宋以后的都很多不可读了.而西医要学新的,几年就要有一个知识的更新,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及方法被不断的吸纳进来
 
绪论里的重点就是中医学的特点
很多人会随口而出: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_^。此书里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且这个也是考试时候的重点,确实需要重点来记,考试大纲如下: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症、证、病的概念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回头来说,个人认为中医学中一个更重要的特点,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谈到中西医学的差异,我觉得中医学中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没有被单独的提出来加以重视,他或许比整体观念还重要,气、阴阳、五行学说的方法论是为他服务的,辨证论治是他的具体体现…”,在这个书里并没有单独的提出来,我们可以在‘中基视频’第四集里看到..恒动观念

在最近几天,本人重点学习下这个


“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此生,亦恒于动’’(《格致余论•相火论》)
 
恒动观念:就是用运动的,变化的观点,来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动字!他贯穿整个的中医学,把握一个动字,很多玄妙的中医概念就会迎刃而解
 
中医观察人,是把人体放在天地之间来看的。
通过仰观天文,俯查地理。古人发现整个宇宙自然是在不断的运动中构成的一个和谐整体,‘生生之谓易’,整个《易经》就是阐述的这种动态中,各个事务间的相互关系与规律。‘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而人处天地之间,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如一小宇宙,所以自然规律在人体中一样适用。
黄元御说‘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就是说,中医研究人体的时候,就要借助宇宙自然的这种规律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等各项关系。
在这种互动中,天地是一个运动的整体,天人是一个运动的整体,人体也是一个运动的整体
 
无 是人类认知的极限

有 才是认知的开始

无动,则是混沌一片
 
《四圣心源》
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黄氏深得儒学精华,文笔华丽,条分缕析,中医学习阴阳、五行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参考书。只是儒家认识世界从混沌一气开始,而道家更高远一些,从无开始,《道德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关于‘无’老子做了很多论述,虽不可见,也难以描述,但在‘有’的衬托下,证明‘无’存在的必然,并且是‘有’所不能涵盖的,不能用‘有’来解释的就象现在中医中的很多东西,按人类已经认知的现代理论还是不能解释,但各种征象中却证明他的真实存在一样,最典型的如经络,,,所以反过来讲,用已知的现代科技去诠释中医是个错误中医自己的独特理念不能丢,失去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了

再说‘无’之外还有什么?呵呵、、无都不可道了,之外的如何更是难知。所以说无 是人类认知的极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从混沌一气开始,古人开始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易经》:‘精气为物’,物即有,是相对于无而言就象现在认为的万物的基本单位是分子、原子一样,中国古人认为气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物正是气的不同存在形式,人亦为物,所以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突然发现 很多初学者,还有一部分已经做很多年中医的、、对一些基础概念并不清晰

比如,很多人在大谈特谈,什么是气?什么是阴阳?什么是五行?..

这个可以算中医里的一大怪现象也足以让人担忧现在中医的水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基础的还没搞懂,如何临床?
 
理解 气 的概念
首先要肯定 气 是物质的,是构成万物(包括人体)的最基本单位
同时也要知道 气 是恒动的,受各种因素影响而有不同的存在形式,接近静态则聚可成形,趋向动态则化而为气,气虽用现代手段有的还不可见,但决对不是‘无’而是‘有’

而万物气的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属性,古人首先归结成两类 一者阴 一者阳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最早是一种哲学概念。古人在观察万事万物时发现世间的所有事物都存在着一种对立、统一,消长变化,互根互用,相互转化的一种规律。‘一阴一阳谓之道’,是说这种规律是必然存在的,‘阴阳莫测谓之神’是说阴阳间的这些关系是受各种条件影响的,就像是神灵操纵的一样,存在着偶然性。既然是普遍规律,那么就可以用它来考察世间万物动态变化的相互关系,于人体也是一样。
 
古人面对大千世界,如何才能提纲挈领的把握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
首先就是将其归为两类:一阴一阳。
气是物质的,而阴阳正相反---不是物质,而是对事物属性的概括。
具体的分类,书中很详尽
可以不理解,但不可以不牢记..因为这里没记住,引用到人体就更搞不懂了.
 
拜读三先生文章,收获不小,希望多多指导我们初学者。
 
回复 38# dick628


个人浅见,望多指教
 
看先生文章,看得出先生还是很重重视基础的,本人刚入门不久,现在看您所说的《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和李德新教授讲解的《中医基础理论》,接下去看什么比较好呢,看到一篇文章说看《方剂学》,本人有邓中甲先生的《方剂学》视频,再配合他的教材或其他好的教材,接下去再看《中医诊断学》,本人有朱文锋先生的《中医诊断学》视频和教材,当然过程主要想看看刘渡舟和郝万山两位先生的《伤寒论》讲稿,还有就是你说的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等,不知先生有什么高见,还望多多指教!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