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名老中医温病验案学习活动之一

细生地八钱 元参八钱 知母三钱 麦门冬三钱 僵蚕三钱 蝉衣一钱 杏仁三钱 生石膏八钱 连翘三钱 忍冬花三钱 花粉三钱 犀角一钱(煎汤兑) 紫草三钱

【按】本案属于外感温邪,卫气营血俱病,外发斑疹之证。斑与疹均为肌肤表面之红色皮疹。其点大成片,不高出皮肤,扪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者为斑;形如粟米,高出皮肤,扪之碍手,压之褪色者为疹。斑之形成,乃血气两燔,邪热迫血妄行,灼伤血络,使血溢于脉外,瘀阻于肌肤而成斑。疹之所成,乃卫营合邪。温邪外袭,表气不畅,肺卫失宣,邪热内窜营分,鼓动气血外行于表,使血瘀滞于肤表血络之中而成疹……本证虽卫气郁闭,亦不可辛温发散,恐其伤阴助热;气热虽炽,亦不可苦寒攻下,恐其伤阳导致邪陷。只可宣肺泄卫,清热泄火,甘寒育阴,凉血化斑。胆欲大而心欲细,孟浪不得。

方中蝉衣僵蚕,开肺气,散风热,透疹外出。杏仁宣通肺气,助气机之流转。连翘、忍冬花,清热解毒,清宣疏散,透热外达。石膏味辛甘而气大寒,入肺胃经,能内清肺胃之火,外解肌肤之热,并能生津止渴除烦。知母味甘苦而气寒,清三焦之火而润燥养阴,与石膏相配,名曰白虎,有金飙退热之势,大清肺胃气分之热而保津液。花粉、脉门,甘寒育阴,清热润肺。生地、玄参,甘苦而寒,清热凉血,养阴增液而解毒。犀角苦咸性寒,入胃经而清热,入心肝而凉血止血,安神定惊,擅解血分之热毒。紫草甘寒,归心、肝经,专入血分而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兼滑肠道。诸药相配,两清气血,宣肺透邪,使邪热退,则血自止而斑可化,气机调,营卫通而疹可透。

辛辣荤腥油腻之品,能助火敛邪,壅塞胃肠之气,使邪毒内闭不得外透,故均在所忌,防其加重病势,可服食清淡流质易消化之品,以助生津退热。
 
原文按语很长,省略部分,留了最重要的部分。

各位所见略同,唯只重凉血化斑而轻了疏风透疹。或以辛温之物疏散有增热伤阴之嫌。
 
我个人认为:
此案热势之盛,斑疹同现,治则当以清热解毒、清气凉营、兼以养阴增液。而用药则宜轻不宜重,以清透为宜,不宜重浊凝滞。案中所用僵蚕、蝉衣除疏散风热、透疹外出以外,仍有透营血之热外出,由营转气,进而出卫之透热转气之能。是给邪以出路也。
 
回复 23# 雪庐先生


僵蚕、蝉蜕取义升降散,祛风清热妙品。


张锡纯说温疹即西医猩红热,如此说准确,还有一味达药不可废而不用--青霉素
 
过敏性紫癜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可出现气血两pan证型,只不过主证有异。
 
朱男,81岁。夏末秋初,身热半月未退,面色垢浊,中脘满闷,上半身阵阵汗出,两耳不聪,神志尚清。舌白腻厚,脉象迟缓,沉取仍有躁意。

请定治则、处方、医嘱

一周后发原方
 
雪庐先生,,干脆一个病例发一个新帖嘛,这样容易让大家关注些:)
反正都在温病版里面。将来可以做成个系列,,,
 
感觉可以考虑用李东垣所提出的“甘温除大热”的方法。
用补中益气汤合增液汤+桑白皮

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生用
 
夏末秋初 时属长夏而多湿
脉象迟缓,沉取仍有躁意 也说明是湿浊之气遏闭,阳气不能伸展
甘温除热 似非所宜
 
回复 28# Hi泉


嗯 俺也支持单独开贴 在一起,有时候会注意不到 什么时候又发新案子了
 
从节令和症状表现来看,属于中医的湿温病。夏末秋初属于湿气当令的长夏季节,湿性粘腻缠绵,治不得法,半月不愈,是很正常的。面色垢浊,中脘满闷,上半身阵阵汗出,说明湿热在中上二焦,两耳不聪说明肝胆经也郁有湿热,神志尚清说明尚未传至心包。舌白腻厚,也说明病属湿热。湿阻气机,所以脉象迟缓,脉有躁象,是温病之脉,沉取始得,说明湿郁于内。
此例治法,当以芳化清透为主,只要遵循这一原则,在很多处方的基础上加减都可以取效,不必拘执于某一方。比如甘露消毒丹、藿朴夏苓汤、三仁汤、一、二、三加减正气散,可以合升降散,是否使用大黄根据大便情况而定,如舌质淡,加甘淡实脾之扁豆、苡仁、茯苓,可能取效更捷。因肝经有湿热,可加猪苓、茵陈、黄芩。试举一方:
藿香、厚朴、陈皮、杏仁、白蔻、苡仁、茯苓、泽泻、猪苓、茵陈、浙贝母、黄芩、连翘、蝉衣、僵蚕、滑石
 
多谢三先生和悬壶兄的教诲。辩证不准我又成庸医了,,,,看来功夫下的远远不够啊。
辩证上,悬壶兄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有一点我个人的想法,因湿热郁闭已久了,是不是应该把“痰”的因素也考虑进去呢?
我再试试,用龙胆泻肝汤合半夏厚朴汤,不知道是否对证,,,

龙胆草 黄芩 山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生地黄 柴胡 生甘草 厚朴 半夏 苏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