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理论法则在针灸治疗的体现。

2296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2/05
帖子
2588
获得点赞
124
声望
38
本帖最后由 2296 于 2013-9-24 01:05 编辑

有人对针灸是否起到补泻作用持怀疑态度。又有说针灸与中医是否不同体系。不同运用的。还有说针灸其实是单打独斗为何总想与中医挂钩?更有人说针灸就是一种刺激。通过刺激人体神经。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这些说法是有误区的。不过针灸确实通过有序,良性的刺激起到治疗作用。使身体恢复到相对平衡正常生理状态。说到刺激这名词。在这里就不再沿用啦。因为针灸不是无水之源。它的源头可上溯内经。而在内经理论是中医各科共享共有的。绝非针灸总是想和中医挂钩。看看一下内经理论文字,

“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灵枢。经脉》
“察其所病。有余不足。当补即补。当泻即泻。”《灵枢。百病始生》
“用针之里。必知形气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灵枢。官能》

内经这些针灸理论文字。是与中医理论浑然一体的。没有什么挂钩之说。还有书中在时间。季节都为针灸指明理论上的依据。

《难经》又在内经基础上更有阐发和发明。实者泻其子。虚者补其母。泻南补北的针灸理论。而在扎针灸手法上也是有更多阐发或发明。如行气。刺手。压手。候气等,也就是说。调气。补泻等治疗法则。都必须有针刺手法才能体现出来。没有针法手法。调气。补泻是没有意义的。

《难经》对针刺补泻理论进行详细探论。提出各种针刺补泻方法。并就各种补泻方法的原理适应病症作了深入的论述。大大提高和丰富中医针灸。而且难经原创针灸补泻理论仍是为当今针灸临床有着实用价值,


补与泻都是根据病人病情实际需要做出一种治疗方法。
补有补法,泻有泻法,也有补泻同施等。这些治疗方法是不能盲目运用的。必须切中病机。才能起到补虚泻实治疗作用。

为什么没有补泻作用或者起不到补泻作用?有几点。1.辩证失误。2.虚实夹杂。3.补泻太过。虚与实是一种症状表现。是一个病因或者多个病因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症状。经云:“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也就是说。五脏六腑其中一个或者多个。都会令身体出现不足与有余的症状。绝非单独只有一个脏或府。

经又云:“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这个是什么火?不足之火。有余之火?在这里 就可圈可点啦。应本着“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精神来理解。才能正真起到补虚泻实的治疗作用。

以上都是理论的问题。实际仍在手法操作和配穴的关键。古今发明大量的补泻手法。都有一定度与量和先后顺序及轻重的。比如气血不足。气为血之帅。当归补血汤的归芪分量是不同的。北芪更多。是通过大量的北芪补气带动血的流动。也就是气行血也行。针灸选穴和手法也是一样的。如处方合谷{补气}。三阴交{补血}是重补合谷。少补三阴交。
当然气血不足。还涉及其它原因的。如化源不足。经脉郁滞等。若一见到气血不足。不辩病因。就盲目针刺补之。当然针刺起不到补虚的作用。

还有就是对症治疗也起不到补的作用。反而出现有余现象?一般来说气血不足。补气血当然没有错。但过多过补就会产生雍滞烦躁等现象。如病人出现口干。舌燥类似上火症状。为什么?虚者补之。但更应中病即止。如果见到有好的治疗效果。盲目继续使用一条处方。不能根据实际病情消长而加减。不断针灸重补之。产生大量热能。病人就会出现有余之火。伤津劫液。故古人说:“气有余便是火”。经又说:“少火补气。壮火食气”。就是这类的描述。过则亢,过则害。所以说针灸起不到补泻作用。或者有害的认识和说法是一种误区。

又如大便不通。通过针灸泻法。病人便通。此时医者不知进退。反而继续执着该处方泻之。病人就会出现脚浮无力。或晕等不足症状。这就是古人说的“泻下凶阴”之说。所以物极必反。阴阳相互转化的,病情也是随着治疗相互消长。医者若不察这些现象。就会针灸不能补泻,针越扎越虚的误区。

帖子涉及很多书本文字很书本资料。。
 
虚与实是一种症状表现。是一个病因或者多个病因表现出来的一个共同症状
 
1.辩证失误。2.虚实夹杂。3.补泻太过
点名扼要,切中要害。
 
谢谢你的肯定。向你学习啦

今天我的浏览器出了问题,回帖有故障。发了几次才发起,改天向你请教。你早点休息!
 
针法关键在一个“调”字。
 
针法关键在一个“调”字。
 
谢谢你的肯定。向你学习啦
这贴是昨夜强台风。停电。借着烛光写出来的。

你这种精神值得我敬佩
 
感觉这么好的论述真应该加在教科书里,很有深度!
这篇帖子居然是在强台风夜,烛光下写的,既佩服又感动,向超版道一声,您辛苦了!谢谢!
 
感觉这么好的论述真应该加在教科书里,很有深度!
这篇帖子居然是在强台风夜,烛光下写的,既佩服又感动,


呵呵。兄弟你太抬举我啦。其实在无奈之中写的
现代人是生活在电的世界,没有电一切就停顿。
看看三防指挥部的短信:强台风15级以从汕头地区登陆,未见减弱。正向我市正面横扫过来。将对本市极大冲击。。

晚上十点多。强劲的暴风雨来啦,电停了。闷热。烦躁。无奈。无聊。担心。害怕一起涌上心头。窗外有良好的视野。大大的广告牌在天空飞舞。大树顷刻间倒下。小树飞上天。见此情景。担心大楼倒下。门窗玻璃烂了。车在地下室被淹没处在强风暴雨之中。不害怕是假的。放下窗帘什么不想了。写写贴子心就静下啦。
 
读此帖很受启发,没有抬举的意思。
教科书通常是罗列出针灸的穴位,原理,至于为什么针灸有时不效,用什么思路找不效的根源,则较少涉及。
惊天动魄的夜里能静心写作,实在是佩服
 
本帖最后由 ctcmy101 于 2013-9-25 00:31 编辑

楼上的话也是我所想
如此好帖,真要好好学习才好,才不辜负超版的一番苦心。
风雨飘摇中还惦记着写帖子,敬佩!
超版辛苦了,非常感谢
 
天啊。帽高杀人于无形。鞭策使人自强不息。
 
补与泻都是根据病人病情实际需要做出一种治疗方法。
补有补法,泻有泻法,也有补泻同施等。这些治疗方法是不能盲目运用的。必须切中病机。才能起到补虚泻实治疗作用。

为什么没有补泻作用或者起不到补泻作用?有几点。1.辩证失误。2.虚实夹杂。3.补泻太过。--赞同
 
没有补泻做用,或起不到补泻做用?有没有不会手法操作的因素在里面?
 
没有补泻做用,或起不到补泻做用?有没有不会手法操作的因素在里面?

谢谢。有的
补泻不明。达不到治疗效果。或者反之。可能出现反作用。
有时针灸很讲补泻顺序。一般来说。很少纯虚之证。极多虚实夹杂。必须先泻后补。或少泻多补。尤其阴虚病人更是如此操作。因为阴虚之证是虚实两面的。也是恶性循环出现或加重。虚火导致阴液不足。阴液不足导致更加阴虚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