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求帮分析病情)5岁男童身患重病,求医无果网络求助

12年12月份时可以以感冒为主来进行解表透邪外出的工作,用清热解毒压制在体内所以会生病,解毒可以和解表同时进行,同时补气补肾加大身体动力。易惊肝上还需注意。可参看鳖甲何首乌的资料。
 
百度里搜道巧医生,中药外敷,孩子小也可泡药澡,不用吃,家长省心,药可邮寄,地藏论坛里很多异地患者用药反馈,多数是疑难病,另外大夫治疗咳嗽,肺炎,高热都用外敷的方法,不打点滴,亲留着她联系方式备用吧,地藏论坛的帖子名叫:能治外病的道巧医生中药外敷实际例子。那里有很多患者反馈,不需面诊,只需挂电话就知道病情,大夫信佛有特异功能。她电话13624609757,希望帮上你,助孩子早日康复。
 
在外面受了伤害,总是要回家的!刚开始生病时,想到的总是“科学”、西医,被西医治坏了以后,终于开始想家了,也就回归中医了!中医就是中国人的家!!!回来吧,在外漂泊的中国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回家吧,只有家里才最温暖@@@
 
当初在空间和各论坛发帖子寻医,发上去的资料基本都是医院的诊断,还有一些情况,我需要说明一下
1) 在09年夏天,孩子有四肢无力,身体虚弱,五心烦热现象,导致不能安然入睡,神魂颠倒,那个时候,大部分时间双手心和双脚心发烫,醒来后温度恢复正常。后经吃方剂枸杞,龟板,羚羊角粉,白芍,熟地,党参,丹参,龙胆,黄芩,连翘,一段时间后好转,能安然入睡,当初自己感觉是阴虚火旺的症状。
2) 在09年10月份左右,曾今出现过三四次吧,次神魂颠倒的状态,一般都是在猛然间开始出现:喃喃自语举止失常,手舞足蹈,步履不稳,一般出现这样情况的时候,思维、说话、交流什么的都不受影响,但是在肢体控制方面和方向感失常。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般睡一觉醒来后,就会缓解,当初个人感觉,应该是热入心包,热扰上神导致的。
3) 在后来好多时候,孩子有吐弄舌,流涎(流哈喇子)的状态。这个好像是脾运无力的现象。
4) 现在,仍会有大便燥结的现象。
以上的情况,我当初一直认为是因热而生,即便是有寒,也属于上热下寒。
另外,到现在孩子持续服用“利福平”治疗“布氏杆菌感染”84天。利福平本身具有退热功效,今天是最后一天,我不知道这个药停了之后,会是什么样。

5) 视神经萎缩,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小儿青盲”,在补肝肾清肝热之后。尤其是补肝肾之后,恢复效果尤为明显
6) 还有他的肢体无力所属的四肢无力,也就是中医所说“五迟五软”(五迟五软也有兼发癫痫惊风之状,癫痫惊风也可引发五迟五软,相互夹杂)。在补肝肾、补气血、健脾和胃之后,恢复尤为明显。
7) 眼睛之下鼻子两侧嘴唇之上,为淡青色。
8) 孩子在偶尔会出现面色潮红的现象,之前,只要是夏天,或者是受热之后,要比一般的小孩儿表现的敏感,会出现双脸潮红的现象。
以上这些情况都是之前帖子里没有介绍到的。今天我加以说明,希望各位热心人士能在用药之时考虑,我说这些,就是怕之上所说诸症候,如果有一部分原因真是因为“热”所引发。比如肝经风热或者是中焦湿热。
若有热心人士可以提供相应治疗方案,可通过QQ982952520详细沟通,另外我在帖子的第一页也留了我自己的电话,再次感谢诸位的关注,谢谢,好人一生平安·
 
加油,我也多年求医无果开始自学自配药方。自己多体悟,多观察身体现象,多总结记录药性吃药反应。靠大家的智慧一起,相信能找到更好的办法。 另外前面网友说的捏脊可以尝试。我了解很多难治病长期坚持都有较大改善
 
让孩子开心是最好的治疗方法!看看菜谱,辅佐食疗,保持气血流畅 !因为我知道我们这里好几个患不治之症 的, 通过打太极拳居然好了。
 
摘自《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儿病本气篇-风病, 希望对你有帮助,最好买这全书看看儿病本气篇,应该对你有用

小儿发热抽搐,抽搐者,津伤木燥而风动也。发热者,中虚木气疏泄相火不降也。木气稚弱,故发热,即易风动。养木气,顾中气,四豆饮极效。黄豆二十粒黑豆绿豆白饭豆各十五粒煎服。此为治小儿发热病的第一要方,切忌散风药清热药。养木养中,自然热退风平。小儿忽然两目上视,亦风木上动,四豆饮最效。豆最养中养木,能平疏泄,收回相火。小儿木气幼稚,故多木气病。四豆饮乃最善之法也。凡用豆不可炒,炒则偏补,不能清热。并须煎成即服,不可隔夜,隔夜则变性。白饭豆是食品,非赤小豆。四豆饮要水多煮烂,取浓汤服,尿长忌饭豆。
如久泻不食而抽搐,面色青黄,此为木虚土败。补土调木养血顾中可望挽回。一切驱风散风之药,最伤津液伤中气,均所当忌。可用下文附子理中地黄汤稍加益母草神曲,轻用多服可效。

小儿急惊风。无病忽然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口眼歪斜,为急惊。急惊为热,慢惊为寒。热不可用凉药,寒不可用热药。相火不降,热伤津液,肝胆二经,升降不和,则成急惊。可用四豆饮,养中生津以和木气,热退惊病自愈。如用凉药清热,通药散风,中气与相火受伤,必生他弊。更有妄用攻药下药者,便成生死问题矣。此热不可用凉药之事实也。寒何以不可用热药,因慢惊之来,必因病久食减,木旺土虚。此时肝脾津液,业已枯竭,肠胃腠理必有积滞,燥热之药,不能健脾,反以横肝。宜用扁豆山药各一钱以代术草,用巴戟天淫羊藿各五分以代桂附,归芍各三分以养肝脏,清木热,神曲厚朴橘皮各三分,以去滞开胃。土复木和,自然病愈。此寒不可用热药之事实也。其有果因惊骇成病者,可用肾气丸五分加虎眼睛一分,调服即愈。或单虎眼睛,因肝胆素弱,然后不胜惊骇耳。虎秉造化木气,眼睛又为木气结晶。其治真惊者,补木气也。一切重坠镇惊之药,皆破坏圆运动之药,千万不可入口。如无虎眼,虎胶亦可。前人谓虎属金气,非是。冬至后虎始交,木气动也。虎啸生风,木气动也。

前人治慢惊,用附子理中地黄汤。土木双调,功效无比。木枯克土,金逆火散,乃成慢惊。附子理中汤补火土,地黄汤润金木,各适其宜,交相为用。亦与本书古方下篇所列理中汤加阿胶治愈各病,同一意义。慢惊不可用燥热药,附子理中地黄汤,则温而润之药也。加益母草神曲各二分,以活泼气机,慢惊之法备矣。

附子理中地黄汤,系附子理中汤,与六味地黄汤二方合并用。可改用附子理中丸五分,六味地黄丸一钱。益母草一分,神曲二分煎水调服。附子温水寒,地黄润木燥,山药补金气之虚而助收敛,丹皮清木气之热而平疏泄,茯苓泽泻除湿扶土,山萸肉敛阳温肝,此亦肾气丸之法。干姜白术党参炙草以温运中宫,益母神曲去滞,使整个圆运动之气机,旋转升降。法则周密,功效神速,慢惊之妙方也。有将此方加黄芪当归者,功效反而减少,且加肿胀热黄等现象。此不可不作彻底解说。纵黄芪补气当归补血,人皆知之。虚劳之病,血气皆虚。治虚之法,以降肺胆收相火以运中气为主。中宫建运,血气自生。黄芪性升,当归性散,适与肺收胆降二义相反。故服后肿胀热黄,皆相火被升被散现象。仲景黄芪建中汤,黄芪只有芍药六分之一,仍是降多升少之法。后人用黄芪分两极重,谓黄芪少则无力,服后病加,乃不悟黄芪偏升之过,比比然也。附子理中汤,即古方篇理中汤加附子,地黄汤即肾气丸去桂附。如冬令不闻雷声而又寒冷之地,大气阳足,附子慎用。木虚木旺木枯,只是一事。虚生风则旺,疏泄伤津则枯。
 
同上书中内容:
阴虚
小儿阴虚,此先天禀赋使然。其脉沉而不起,涩而不滑,面无浮红,鼻梁山根常现一线青色,大便不能每日一次,常于半夜哭叫,半夜哭叫,阴虚木燥也。此病如不预防早治,稍长易成虚劳。宜每天食蒸鸭蛋糕一个以补阴,久之血活阴生,身体必可转和。并宜常服归芍地黄丸数小粒,此丸善治一切阴虚诸病,比六味地黄丸活动,因归芍能滋养木气,升降肝胆二经之故。此丸并统治大人阴虚诸病。

辨别小儿病症之虚实
小儿舌有黄苔,为胃间燥热。其黄必系干黄,又兼渴而能饮,其脉必中沉有力,此为凉药消滞药之证。若舌尖有苔,舌根舌心无苔,其胎即无干黄只现杂色污浊湿润之象。此乃肾阳寒败,不能化生心火,舌尖属心,心火澌寒,不能煊通,故污浊凝冱。其证必不渴饮,夜卧必甚烦躁不安,此乃桂附地黄丸证。误投寒凉则危。不止小儿如此,大人亦如此。

小儿夜间发躁,如是中下阳虚,其脉必轻按微小,重按尤虚。或右脉比左脉微小。用桂附地黄丸,蜜丸者二钱,水丸者一钱,煎服即安。误服凉药即危。如有可清之热,则渴饮昏睡,而不烦躁,脉必沉实有力,或沉细有力。燥与躁须分别清楚。燥乃干燥,躁乃躁扰不宁。肾阳扰动,心气失根故躁。其脉必微。亦有并非阳虚而夜间发躁者,乃有食滞。消食顾脾乃愈,其脉必重按沉实也。

小儿头身手足均发烧热,腹泻不食,舌无苔而有黑黄色者,此为难治。须用手指按其舌心,如舌冷不热者,此内火将灭,凉药慎用。此病难治。

小儿感冒发热,服寒药后,热仍不退,而反昏睡不醒。此寒药伤中,脾胃大败之证。速用白术党参茯苓各一钱,炙草五分,干姜三分,即热退清醒。此证脉必浮虚或微小。

小儿如误服他药,忽然风动,可用回春丹或化风丹二三厘,化水灌之。同时即进附子理中地黄汤,以挽回中气而养木气便愈。回春丹化风丹,如此用法,便有功无过。人谓回春丹化风丹,极败脾肾极伤津液。故须补土养津,以善其后。其理固已是矣。不知人身阴阳五行圆运动的气机,迅速非常,固密非常。小儿身体,至于动风,肾经脾经之阳气,已随肝木的风,冲出肺经胃经阴气之外。脾肾阳亡,肝肺阴消。圆运动即将解体,危险殊甚。故一面用回春丹通窍,附子理中地黄汤,温回脾肾之阳,养回肝肺之阴,使五行的圆运动,仍回复升降之旧。此方真可谓再造小儿身命之方也。用附子理中丸一钱,六味地黄丸二钱,同煎服亦可,不必尽服。黄豆五十粒浓煎温服,下咽风即能平,木气和则中气运而通窍,比单服回春丹化风丹攻伐之剂,稳当多矣。附子理中丸,六味地黄丸,各用多少,按脉证的阴阳多少配用,以六味丸稍多为稳。
 
我什么都不懂,只能帮顶
 
同上书中内容:
阴虚
小儿阴虚,此先天禀赋使然。其脉沉而不

非常感谢您提供的资料,我详细研究一下,我现在没有这本书,这书里有解决“小儿青盲”的方案么?谢谢
 
非常感谢您提供的资料,我详细研究一下,我现在没有这本书,这书里有解决“小儿青盲”的方案么?谢谢

书里没有关于小儿青盲的论述,另小儿青盲的根本还是肝木的问题,应从这方面入手。其它的我也没办法。
 
最近为了生计奔忙,一直没有更新,今天更新一下。

首先要感谢各位热心网友的关注,谢谢你们。感谢你们的关注和转发,我和我的家人,感谢你们,谢谢,好人一生平安

另外,再也不能相信电视台了,哎悲催


另外,我依旧会在QQ982952520的空间的第一个同标题帖子里,跟进孩子的现状

再次感谢楼上诸位热心网友的关注、转发和诸位的建议,谢谢你们,谢谢 。好人
 
问几个问题,小儿现在的发育情况?有没烦躁不安,谵语,身重?出汗情况如何,日出夜出,汗热汗冷?舌头状况,大小二便?
 
其实当初发帖子的时候,好多的链接和图片都不能发,我QQ空间982952520的第一个日志里,有一小部分医院的诊

你有心在此咨询,就直接把结果放在贴子中,大家时间同样宝贵,
 
孩子这么遭罪,为什么不狠心,去找个实实在在的医生,当然是中医,看。多留意这方面的信息,网诊有时候只能提供思路,余下的自己要钻研。但有时候又没有这个时间精力,病情复杂只能靠医生。
 
楼主小孩此病最根本的病因病机是: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肾阴不能制心火!
患儿有可能素体肾虚,因恐打针,经云:恐则气下,由此致肾阴不能济心火,致心火上亢,喜乃心志,因可见患儿发病时神情喜悦亢奋,但又喜伤心,过度亢奋之后引起心气涣散,而见疲,嗜睡等症,心阳亢盛,小儿体温升高,强行退热,压制心阳,则又引发阳虚,阳虚不能温养脾阳,致脾运化失司,导致便溏,腹泻。原本肾虚,水不生木,复因脾胃化生不足,致肝血亏虚而见视力低下,总而言之,最根本原因还是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肾阴不能制心火而所致!处方用药,重滋肾阴,兼补肾阳,沟通心肾,引火归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