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求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5/10 帖子 62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2/05/13 #21 明显的里寒症:白芍 灸甘草各6克 干姜 黄芩各9克 桂心12克 大枣4枚共捣碎。以水1升,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三夜二服。覆令小汗。
qycqyc110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22 帖子 151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年龄 46 2012/05/14 #22 营卫不和就会布耐寒热,卫气不固就会恶風汗出,阳虚就会恶寒怕冷。此病若要康复非中医不可,个人建议桂枝附子剂治疗,大剂量生姜达表。但是病人四诊资料不全病好了多帮忙宣传一下中医就好了。
崇善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6/30 帖子 1390 获得点赞 2 声望 38 2012/05/14 #23 不要有思想包袱!所谓的一些怪病(弄不好周围讲命相,风水,甚至驱邪)其实都是有实际的致病原因的,而且可以治。这个病可能就是营卫不合,你应该提供更多的四诊信息。
龙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2 帖子 1446 获得点赞 11 声望 38 年龄 52 所在地 广东广州 2012/05/30 #25 没有写问诊单的咨询贴应该不回复才是,瞎子捉蚊,瞎忙活
金鱼敲木鱼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5/28 帖子 253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年龄 42 2012/05/30 #26 风湿病,风伤卫气则恶寒,怕风,汗随气泄。湿气郁而烦热。 防己黄芪汤 防己3克 甘草2克 白术3克 黄芪5克 生姜4片 大枣1个。治法以逐水驱风为主因为其本身常大汗故不能直接发汗伤阴而增烦热。
无所求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5/10 帖子 62 获得点赞 1 声望 0 2012/06/02 #27 特别怕冷特别怕热也特别怕风,还特别容易流汗。后面又说空调开到30度,二便和月经呢?舌苔呢?饮水如何?睡眠如何?有无发热体痛?浑身出汗还是?不太详细楼主的资料。根据现有资料认为当属厥阴,寒热虚实夹杂。热在肌肤,寒在骨髓。胃中寒,故不多食而恶寒,表虚畏风。希望给出详细准确的十问。 是倪师的学生吧,见地非常准确。热在肌肤,寒在骨髓。
特别怕冷特别怕热也特别怕风,还特别容易流汗。后面又说空调开到30度,二便和月经呢?舌苔呢?饮水如何?睡眠如何?有无发热体痛?浑身出汗还是?不太详细楼主的资料。根据现有资料认为当属厥阴,寒热虚实夹杂。热在肌肤,寒在骨髓。胃中寒,故不多食而恶寒,表虚畏风。希望给出详细准确的十问。 是倪师的学生吧,见地非常准确。热在肌肤,寒在骨髓。
tonghai2001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2/07/05 帖子 2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7/07 #28 玉屏风散,加味(浮小麦),另外这药一定要坚持吃3-6个月才见效,
无事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4/18 帖子 548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7/07 #29 发表一下个人意见:特别怕风,风吹到就开始流汗,有表虚证;特别怕冷,空调30度,吃很热的东西,盖8床被子,是里寒特别重;吃饭只能吃半碗就不能再吃了,因为吃了一点点身上就开始流汗,就会热的不行,一流汗身上就燥热,这是寒热隔拒,非阴盛格阳,应为营卫不和之重证格拒。桂枝30g,白芍30g,生姜30g,大枣20g,炙甘草15g,制附片40g(先煎),干姜20g,龙骨20g,砂仁10g。
发表一下个人意见:特别怕风,风吹到就开始流汗,有表虚证;特别怕冷,空调30度,吃很热的东西,盖8床被子,是里寒特别重;吃饭只能吃半碗就不能再吃了,因为吃了一点点身上就开始流汗,就会热的不行,一流汗身上就燥热,这是寒热隔拒,非阴盛格阳,应为营卫不和之重证格拒。桂枝30g,白芍30g,生姜30g,大枣20g,炙甘草15g,制附片40g(先煎),干姜20g,龙骨20g,砂仁10g。
fengqun2009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7/25 帖子 44 获得点赞 0 声望 6 2012/07/11 #30 龙三 说: 没有写问诊单的咨询贴应该不回复才是,瞎子捉蚊,瞎忙活 点击展开... 有道理!不但瞎忙活,而且还不可靠
大 大隐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6/13 帖子 302 获得点赞 4 声望 0 2012/07/13 #31 先用简单的方子 试用下 桂枝3钱 白芍3钱 炙甘草2钱 大枣10枚撕开 生姜2钱 炮附子3钱 龙骨5钱 牡蛎5钱 白术3钱 8碗水煮成3碗水 日三服 3副
susana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05 帖子 100 获得点赞 0 声望 16 年龄 57 2012/07/18 #32 说是怪病,其实也不怪。岳美中来先生的《存碎医话》里就有类似的病案,用六味加柴胡芍药肉桂五味一剂而愈。,《医学衷中参西录》的来复汤也可参考。前面8楼的建议大致对路。
我们是新生代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7/17 帖子 597 获得点赞 15 声望 0 2012/07/20 #35 姜春华有一个验案可供参考,见《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董建华主编),姜春华篇最后一个验案(依稀记得是用柴胡汤桂枝汤和扶阳益气等加减)
cczy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6/29 帖子 14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7/20 #37 cczy 说: 中医药调理。中医效果很好。 点击展开... 中医把脉、辨证施治。中医望闻问切。找一个当地中医就诊调理。
神门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7/12 帖子 52 获得点赞 1 声望 8 年龄 78 2012/07/22 #38 该病寒邪入骨,非一方一法之力可以克之,,,,,但并非无法医治!只要机缘巧合,该病也是可以康复的!
神门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7/12 帖子 52 获得点赞 1 声望 8 年龄 78 2012/07/24 #40 这种情况和产后风的病情基本相同,能够治愈产后风的医生,一定能治疗好你姐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