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m888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7/05 帖子 17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42 2012/07/08 #22 刘建军; 说: 刘建军 发表于 2012-7-8 16:57 祝早日康复 点击展开... 谢谢了,我说的是口渴跟小便问题有改善。
金鱼敲木鱼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5/28 帖子 253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年龄 42 2012/07/08 #23 sjm888 说: 谢谢了,我说的是口渴跟小便问题有改善。 点击展开... 摄入的水分就那么多,出汗或者小便太多肯定肠中津液就枯竭。一味的寒凉攻下只会越下越燥,可以考虑上面那位先生说的补肾阳以提高水液吸收率升津止渴(小便清长的情况下桂附地黄丸,但如果是短赤则猪苓汤清膀胱湿热),再辅助点润燥的暂时缓解肠燥。关键是小便解决了大便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但在治疗中不能过度利小便因为小便本就频,以补肾阳为主。最好资料弄全面点。
sjm888 说: 谢谢了,我说的是口渴跟小便问题有改善。 点击展开... 摄入的水分就那么多,出汗或者小便太多肯定肠中津液就枯竭。一味的寒凉攻下只会越下越燥,可以考虑上面那位先生说的补肾阳以提高水液吸收率升津止渴(小便清长的情况下桂附地黄丸,但如果是短赤则猪苓汤清膀胱湿热),再辅助点润燥的暂时缓解肠燥。关键是小便解决了大便的问题才能解决好。但在治疗中不能过度利小便因为小便本就频,以补肾阳为主。最好资料弄全面点。
sjm888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2/07/05 帖子 17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42 2012/07/08 #25 jiunanyang 说: 桂附地黄丸是正治,有效就继续,如无效就五苓散 点击展开... 我也考虑用五苓散加味治疗
传承古义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2/07/08 帖子 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2/07/08 #26 三焦气化不利,津液不循常道,肠道失润而血热。当通利三焦气道,滋养肾胃之阴,温养脾肾之阳,通利下焦之道,利中左以酸涩,当见奇效。给予:制附子6g 黄精麦冬各15g 槟榔12g 当归15g 枳壳12g 厚朴10g 山栀子12g 地榆10g 生槐花30g 焦大黄10g 山药15g 怀牛膝15g 泽泻6g 升麻6g 北五味子10g 桂枝10g 甘草6g,连用五付,每日一剂,你可以一用,祝你早日康复
三焦气化不利,津液不循常道,肠道失润而血热。当通利三焦气道,滋养肾胃之阴,温养脾肾之阳,通利下焦之道,利中左以酸涩,当见奇效。给予:制附子6g 黄精麦冬各15g 槟榔12g 当归15g 枳壳12g 厚朴10g 山栀子12g 地榆10g 生槐花30g 焦大黄10g 山药15g 怀牛膝15g 泽泻6g 升麻6g 北五味子10g 桂枝10g 甘草6g,连用五付,每日一剂,你可以一用,祝你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