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7/18
- 帖子
- 2263
- 获得点赞
- 48
- 声望
- 48
序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在论坛发表《悬壶先生论方剂》,忽忽已经三年了。现在看来,那都是一些从老师处学来的认识,自己并在临床证实有效的东西。基本没多少自己的见解,不想得到了读者的厚爱,现在还有朋友在此贴内留言鼓励,让我深受感动。有些朋友鼓励我再继续写下去,我重新查看了这个贴子,发现没写几个方剂,而且某些方剂现在可以增添一些新内容了,于是又燃起了继续写下去的想法。
这三年来,临床看了很多病人,经常与朋友们交流切磋,也读了一些书,湖南中医研究所编著的《〈脾胃论〉注释》给我很大的启发。《脾胃论》我读了多年,一直糊里糊涂,觉得写得乱七八糟,没有思路可寻。读这个注本后突然有豁然开朗之感,临床上东垣的处方感觉可以用起来了。后来专门去翻大部头里收的李东垣的其他著作,比如《兰室秘藏》、《医学发明》这些,虽然多年前貌似都看过,还在上面勾划过的,现在居然没有一点印象。说明书没读懂,前人的经验不仅用不起来,而且连印象都不会留一点。可见体会一点东西是多么的困难,提高一点是多么的不容易。
还研究过一些温病的著作,除《温病条辨》、《温热经纬》这些著作外,复印到了杨达夫先生注的《温热论》,感觉是注得很不错的书。去年年底买到了张文选先生写的两本书,读后感觉有收获。
所以此次的写作,会涉及到李东垣的一些方剂,也会涉及到一些温病的方剂。本来想先写补中益气汤的,但温胆汤是我最近一两年最爱用的处方,或单用,或加味使用,或与其他方剂合用。写其他方剂也会涉及到此方。所以第一个处方先谈温胆汤。第二个准备写补中益气汤,借写这个处方,将李东垣的一些思想进行简单的梳理,以便抛砖引玉,与同道交流。
为方便阅读,重开一贴,名之曰《悬壶先生再论方剂》。因时间关系,只有写一点上传一点,敬请朋友们谅解。
时间如白驹过隙,我在论坛发表《悬壶先生论方剂》,忽忽已经三年了。现在看来,那都是一些从老师处学来的认识,自己并在临床证实有效的东西。基本没多少自己的见解,不想得到了读者的厚爱,现在还有朋友在此贴内留言鼓励,让我深受感动。有些朋友鼓励我再继续写下去,我重新查看了这个贴子,发现没写几个方剂,而且某些方剂现在可以增添一些新内容了,于是又燃起了继续写下去的想法。
这三年来,临床看了很多病人,经常与朋友们交流切磋,也读了一些书,湖南中医研究所编著的《〈脾胃论〉注释》给我很大的启发。《脾胃论》我读了多年,一直糊里糊涂,觉得写得乱七八糟,没有思路可寻。读这个注本后突然有豁然开朗之感,临床上东垣的处方感觉可以用起来了。后来专门去翻大部头里收的李东垣的其他著作,比如《兰室秘藏》、《医学发明》这些,虽然多年前貌似都看过,还在上面勾划过的,现在居然没有一点印象。说明书没读懂,前人的经验不仅用不起来,而且连印象都不会留一点。可见体会一点东西是多么的困难,提高一点是多么的不容易。
还研究过一些温病的著作,除《温病条辨》、《温热经纬》这些著作外,复印到了杨达夫先生注的《温热论》,感觉是注得很不错的书。去年年底买到了张文选先生写的两本书,读后感觉有收获。
所以此次的写作,会涉及到李东垣的一些方剂,也会涉及到一些温病的方剂。本来想先写补中益气汤的,但温胆汤是我最近一两年最爱用的处方,或单用,或加味使用,或与其他方剂合用。写其他方剂也会涉及到此方。所以第一个处方先谈温胆汤。第二个准备写补中益气汤,借写这个处方,将李东垣的一些思想进行简单的梳理,以便抛砖引玉,与同道交流。
为方便阅读,重开一贴,名之曰《悬壶先生再论方剂》。因时间关系,只有写一点上传一点,敬请朋友们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