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小柴胡汤的加减应用经历(大家一起来写写经历)

huangdr5460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10/17
帖子
1802
获得点赞
24
声望
38
小柴胡汤,是一种方剂,属中药类,源自《伤寒杂病论》。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和胃降逆,扶正祛邪。《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方剂组成:柴胡(24g);黄芩(9g);人参(6g);半夏清,(9g);甘草炙,(5g);生姜切,(9g);大枣擘(4枚)。主治:1)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或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加减法:(1)呕逆加生姜、陈皮。
(2)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3)渴者去半夏,加花粉(4)若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覆取微汗(5)咳嗽去参、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6)虚烦加竹叶、粳米。(7)齿燥无津加石膏。(8)痰多加栝蒌、贝母。(9)腹痛去黄芩,加芍药。10)心下痞,去大枣、加牡蛎陈皮。 (11)心下痛,加青皮、芍药葛根,陈皮。 (12)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13)本经头痛加川芎,伴口干加石膏。14)发黄加茵陈。以上是小柴胡汤的最原始资料和书本稍有出入症候甚多,然其证皆一:凡有小柴胡证者皆有正气不足的存在而又有外邪滞留于中上二焦,必须予以扶正祛邪(和正气而解之)——宗小柴胡汤加减。。我的经验是:1柴胡的选用——清热解表多用北柴胡,但是有阴血亏虚明显者用南柴胡较适宜,药量必须在24克或以上疗效才明显,常佐葛根15克苏叶6到10克可以加强升清透散表邪。2黄芩的剂量——用于清热,热多(双脉弦数有力或咽红明显或双目赤或舌色较深红)要用至15克柴芩比例为24比15,热少(无“热多”象而仅仅脉数)用9克柴芩比例为24比9.。3人参原方为6克常常用上好党参24克代替,热多者用15克,左脉较细而无力要用至30克(少则无力达表)伴阴血亏虚明显者,可加熟地淮山。4半夏的剂量——舌苔较腻可加到15克同时加葛根15克霍香9到15克,舌苔较薄或口渴可不加或仅用6克(伴咽干明显必须加养阴血药)5甘草——有腹满必须用炙甘草同时加陈皮15克理气,无腹满无呕吐可以用生甘草。5生姜大枣——温病不用,伤寒或伤风要用生姜12到15克,体虚或阴血不足者大枣可用6枚。6小柴胡证见口干渴明显必须加生石膏45到90克(左脉细无力者用熟地36克淮山24克代替)
 
我用此方给别人试过,咳明显减轻,还有白痰
奇怪的是:不渴,不热不冷,舌苔较干净,喉咙不痒不疼
总之就一个症状,白痰多

痰多加栝蒌、贝母
药量必须在24克或以上疗效才明显,
常佐葛根15克苏叶6到10克可以加强升清透散表邪
 
我没见过这样的咳嗽:

只咳,超级多的白痰,
不冷不热,不渴不口干
嗓子不疼不痒,
四肢温度正常

上周我给的方是:
柴胡方+3克桂枝+党参+大枣+川贝+陈皮+五味子+杏仁+葛根
柴胡40克 其他都是微量
 
我是不是胆子太大了,自己没把自己调理好,
就敢给别人开药方
 
哈,现在我终于想起来为什么今早又喷嚏如注了,
昨天夜里我盖了2个薄被,所谓薄被是夏天的凉被,轻,软,贴身,舒服
夜里被冻醒了,懒得起来换厚被子,于是盖了一件薄羊绒衫在胸口

夜里受凉受寒,
晨起5点最冷的时候,常年开的窗子又是冷空气直接穿透身体
我只穿一件羊绒衫,对着窗子连续打好多喷嚏

谢谢分享,晚安,不失眠好梦~
 
我是不是胆子太大了,自己没把自己调理好,
就敢给别人开药方

你总是在找“小白鼠”,以总结经验。 。不过,这也说明你很热心很热情。
 
你总是在找“小白鼠”,以总结经验。 。不过,这也说明你很热心很热情。

同事说“你胆子也太大了,敢乱吃药,敢给别人开方”
我说:没乱吃,是反复查询过,甜的药以“补”为主,没有毒性
 
哈,现在我终于想起来为什么今早又喷嚏如注了,
昨天夜里我盖了2个薄被,所谓薄被是夏天的凉被,轻,软,贴

看到你,就是2年前的我, ,晚安。
 
看~我买了下面这些,
但没有阿胶,没有骨头,没有肉

麻黄,细辛,桂枝,附子,柴胡,薄荷
枳实,当归,茯苓,白术,党参

龙骨不煅 牡蛎不煅 苏子(炒)
牛蒡子(炒) 杭勺(生)
清半夏 苏叶 蝉衣
五味子 川贝母 连翘
淮山200 干熟地200
藿香100 陈皮200 柴胡100 升麻100
.
 
小柴胡汤之治疗咳嗽:患者吴某男,8岁,外感咳嗽4天,2011年11月5日就诊。喉稍痒,阵发而咳,入夜尤甚,服小柴胡颗粒加感冒清热颗粒加阿莫西林胶囊扑尔敏安乃近3次效果不佳,平素零食较多胃纳较差,其父亲要求中药治疗。刻诊:咽部滤泡融合有0.5X1CM大小,中度充血,舌稍红苔薄微腻中部可见1X2CM大小缺如,左脉细少力,右脉浮。诊为气血不足外感风邪。治以益气养血祛风:北柴胡9克黄芩5克上党参15克熟地24克淮山15克葛根15克藿香梗6克大枣4枚甘草6克陈皮12克,生姜10克苏叶6克(后下),西药不变。一剂。11月7日服,咳嗽大减,胃纳增,咽部滤泡缩小,舌苔缺如处有微薄苔,前上方去姜枣,减霍梗为4克,加川贝6克,二剂,西药不变。今天复查无咳嗽,胃纳好,咽部滤泡几近消失,无浮脉。痊愈。
 
柴胡40克,而无一克养血药,难怪双眼圈会浮肿。

我大概是前两周累坏了,眼睛以前从来没肿过,
注意只有上眼皮肿,变成了3层、4层眼皮,
小时候一这样就说要生病了
 
设小柴胡汤后已得疏散而邪未尽,常常为左脉大于右脉,若右脉为常,而左脉大而有力,此证为白虎汤加柴胡6克黄芩12--15克而热邪得清。若右脉仍有沉意而左脉较为有力,此为外未清而里热亦欲炽,仍然与小柴胡汤但柴胡和黄芩的比例为6:12--15,伴口干或发渴当加石膏30--60克方可
 
若舌苔有腻而高热共存,此为里郁湿热甚,可以用小柴胡汤加葛根石膏藿香梗苏叶散之清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