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中医文化 人为食亡:纵酒嗜肉病不忌口,疮发命殒的孟浩然

梦回杏林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5
帖子
18407
获得点赞
11026
声望
113
所在地
 
  孟浩然在乐成和老朋友张子容一起过除夕,诗酒畅谈,没想到由于长期旅途劳顿,除夕刚过,孟浩然竟然病倒了,只好在张子容家里养病。病好之后前往永嘉,不多久就乘船北归,五月回到了襄阳。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两年后孟浩然又一次西进长安求仕,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这次离开长安前,孟浩然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虽然他的诗中很少激愤之词,但不难发现,在那些平淡的用词背后,是一颗落寞凄凉的心。举世皆重的功名,他苦苦追寻多年,却始终一无所获,但他并非没有才华,那么是缺少知音吗,是这世上已无伯乐吗?离开长安前,他作了一首《留别王侍御维》赠给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辞别王维后,他当年就回到了襄阳。因为太学赋诗一事,当时的襄州刺史韩朝宗非常欣赏孟浩然,甚至经常在人面前说:“我们襄州有一位名人,太学赋诗,满座皆惊!”见到孟浩然后,韩朝宗和他约好了时间,说要和他一起去长安,向达官权贵推荐他。可是到了这一天,迟迟不见孟浩然来,韩朝宗就派人去孟浩然家里请他,谁知他正在和一帮朋友喝酒,十分热闹。来人便说:“孟君,您和韩刺史约定今日进京,韩刺史特派小人来请!”孟浩然已经喝得有些多了,便很不耐烦地对来人说:“酒喝得这么痛快,哪里还有时间管其他事啊!”韩朝宗听说此事之后十分生气,就一个人进京去了。

  七三七年,张九龄出为荆州长史,因一向看重孟浩然的才华,便请他来幕府做事。这段时间里,孟浩然的主要工作是处理一些文书,其次是陪同张九龄,与他一起游山玩水,出城打猎。这完全是张九龄爱惜他的才华,为他安排的一个闲职,相当于变相供养他。但即便如此,过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孟浩然发现,他那被鹿门山滋养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官场,他确实终究不是宦海客。在给朋友宋鼎的诗中,孟浩然又一次表现出了对躬耕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幕府生活的压抑,所谓“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和宋太史北楼新亭》)。

  第二年夏天,孟浩然背上长了一个毒疮,便时而在张九龄幕府,时而回家休养,但一年过去,非但没有见好反而又加重了。但总体而言,病情时好时坏,没有特别糟糕,也始终不能痊愈。每有朋友前去探望,孟浩然总是高高兴兴,有时候还写诗答谢,但诗中所言尽是老迈之语,先前登岳阳楼时的豪情以及鹿门山的清兴都藏起来了,如“隙驹不暂驻,日听凉蝉悲。壮图哀未立,斑白恨吾衰”“斗酒须寒兴,明朝难重持”(《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七四〇年,好友王昌龄路过襄阳,与孟浩然一见,这位性情中人一高兴就忘乎所以,把不能饮酒食海鲜的医嘱忘得一干二净,连续几日与王昌龄食鲜豪饮。很快,背上的毒疮发作,再次倒下,医治无效,溘然长逝。

  孟浩然去世后,王维被贬出京城,前往南选上任,路过襄阳,得知孟浩然去世,悲痛欲绝,作《哭孟浩然》一诗,悼念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友:“故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待行至郢州(今湖北武汉境内),又在刺史亭内为孟浩然画像,后来这个刺史亭改名浩然亭,再后来因讳其名号,又改称孟亭。
  
 
  孟浩然(689年—740年)享年51岁。
 
有人把生命看得无比重要,也有人把信仰凌驾于生命之上,还有的偏执于理想,更有人只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可能是为了造福苍生,也可能是为了名垂青史,那徐霞客一生穷游又是为的啥?

之所以为孟浩然叹息,只不过他的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不符合楼主的人生价值观。

然而您如何得知,假如再让孟浩然的人生重来一次,确定他不会再重演一遍?

:029: 人们总是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有人把生命看得无比重要,也有人把信仰凌驾于生命之上,还有的偏执于理想,更有人只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可能是为了造福苍生,也可能是为了名垂青史,那徐霞客一生穷游又是为的啥?

之所以为孟浩然叹息,只不过他的这种为人处事的方式不符合楼主的人生价值观。

然而您如何得知,假如再让孟浩然的人生重来一次,确定他不会再重演一遍?

:029: 人们总是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人生观、价值观是多元的,所以说病能不能治好,不完全是医术的问题,更多时候是从不从医道的问题,是要健康还是要享乐,还是两样都想要而去纠结技术细节的问题:029:
 
  
  人生观、价值观是多元的,所以说病能不能治好,不完全是医术的问题,更多时候是从不从医道的问题,是要健康还是要享乐,还是两样都想要而去纠结技术细节的问题:029:
对也不对,让病人在自己手里死不掉才是医生的最高境界。术业有专攻,医生更多的应该关注如何治好病,也可以建议病人如何预防, 但不能怀疑否定治病救人的必要性。 要不然,那些重伤死刑犯何必抢救。
 
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本来只想引用头两句的,想了想还是转发全文吧!
 
对也不对,让病人在自己手里死不掉才是医生的最高境界。术业有专攻,医生更多的应该关注如何治好病,也可以建议病人如何预防, 但不能怀疑否定治病救人的必要性。 要不然,那些重伤死刑犯何必抢救。
  谁否定了治病救人的必要性了?
 
  
  人生观、价值观是多元的,所以说病能不能治好,不完全是医术的问题,更多时候是从不从医道的问题,是要健康还是要享乐,还是两样都想要而去纠结技术细节的问题:029:
赞成上面的说法!

性格决定了寿命的短长。生命是长短并不用刻意追求,活着惬意最要紧。当然每个人的惬意取向 程度,个人都有不同。
 
最后编辑:
  谁否定了治病救人的必要性了?
  
  人生观、价值观是多元的,所以说病能不能治好,不完全是医术的问题,更多时候是从不从医道的问题,是要健康还是要享乐,还是两样都想要而去纠结技术细节的问题:029:
为什么说这话对也不对呢。 请教一下老师,怀孕算不算生病? 这里头它有没有您说的从不从医道的事么? 要健康还是要生儿育女?

这处女膜破损它算不算生病呢? 要健康还是要享乐? :014::045:
 
为什么说这话对也不对呢。 请教一下老师,怀孕算不算生病? 这里头它有没有您说的从不从医道的事么? 要健康还是要生儿育女?

这处女膜破损它算不算生病呢? 要健康还是要享乐? :014::045:
  这些常识性的问题都不知道?
  你可以先复习一下初中课程《生理卫生学》。
 
  这些常识性的问题都不知道?
  你可以先复习一下初中课程《生理卫生学》。
现行初中生理卫生课程有没有教关于怀孕与处女膜破损是否属于生病这不清楚,反正我上学时可没这些内容。

常不常识的再说,谁也没有要在这科普的意思。

只是举例来说明,关于您认为“病能不能治好,不完全是医术的问题,更多时候是从不从医道的问题”不完全正确。 搞的好像治不好的病大多是病人自己原因造成的,从了医道就不会得病一样。 怀孕如果属于生病的话,那妇女们从了医道难道就不得病了么。 :014:

同理,关于孟浩然为食亡的小故事,亦没有什么可悲之处。 何况这种小故事,大多是用来警醒他人不要

纵酒嗜肉,主角是否死于纵酒嗜肉也未可知。​


闲聊,蒙讲蒙听。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