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单味中草药浓缩丸是解决中药汤剂难以下咽的途径之一

打狗棍法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1/19
帖子
218
获得点赞
12
声望
0
本帖最后由 打狗棍法 于 2015-8-19 10:23 编辑

中草药之汤剂病人难以下咽,是导致中医药市场萎缩的原因之一。

因此,中医药出现了许多经方中成药,如浓缩丸、冲剂等,有效的解决了中草药之汤剂由于汤药口苦味中、病人难以下咽问题。

单味中草药浓缩丸,目前很少见,可以在中成药的基础上,有利于组合成不同的经方,更加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与普及,增加制药厂的新产品品种、促进中草药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中草药标准化生产。

常用中成药也就几十味,伤寒杂病论81味药,专业药房也就二至三百味药。一个中医熟练应用50-100味药,可以达到国医大师的水平。单味中草药浓缩丸可以促进中药师快捷、便利地为病人组方抓药,方便病人喜欢服用中药。对广大中医爱好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单味中草药浓缩丸的设想,可以增加药方的品种,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与普及,同时也将引起中草药市场的变化。

单味中草药浓缩丸,可以避免汤药口苦味重、病人难以下咽,增加了中草药的品种,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是解决中药汤剂难以下咽的途径之一。
 
现在医生开出的药方,在药店里都不知道拿的是不是自己开的药了,还弄个浓缩的就更不知道自己的量怎么掌握了。
 
本帖最后由 打狗棍法 于 2015-8-22 18:52 编辑

五毛果然是目不识丁。

类似西药装在瓶子里,楼道里难道不识中文。没看到瓶子里的药有人会睁眼瞎。没有瞎子,只有更瞎。
 
一味草药这么多功效 你信吗?
对胃痛胃炎胃酸胃胀,疗效显著。
对头痛头晕眼花,疗效显著。
对腿沉无力拉不动,疗效独特。
对支气管炎咽炎咳嗽,疗效独特。
对口臭口粘口苦,也有很好的疗效。
这都是多年来100多位患者使用出来的疗效! 交流QQ2659685447
 
本帖最后由 打狗棍法 于 2015-8-24 22:31 编辑

中医添加现代工业科技思维、开拓深入微观领域

传统中医的特点是辩证论治。

证是疾病的症状,中医以象为证,以眼耳口鼻舌等体表证状态判断体内病机病因、以脉象测体内气血、寒热虚实,综合判断推理病机,撰方疗疾,根据疗效调整药方。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诊断与组方,所以治疗的效果因医而不同,医师水平参差不齐。甚者,更有医生不给自己看病的历史传说,此类不能给自己看病的医生,可以统统例如庸医行列,因为他们医术不精,给自己看不好病标志着其老底是揣测、瞎蒙。高水平的国医大师,给自己看病只不过是小菜一碟。呵呵。揭某些人老底了!

所以,中医首先是达到可以给自己看好病,跟自己家人看好病,做到一点医术就达到过关了。没到这份上就再修修吧!呵呵。

言归正传,辨证论治的先天不足在于,病因病机诊断不是百分百的明确与准确,实际是检测手段需要再进一步发展,第二点是对病因要求百分百的明确。第三,是服药方法的改善,让病人愿意服用,在现有的复方浓缩丸基础上发展单味浓缩丸,让医师方便组方等等。

中西医结合六十年的结果是西医吃掉中医的态势,此路不通。

中医的发展只能依靠自己,要西为中用、洋为中用,为中医添加现代工业科技思维与方法。中医长于宏观,现代工业科技长于微观,工业技术讲究原理、原因、实验验证等。

需要强调的是工业技术均要求原理清楚,过称严密,验证准确,手段多样。列如卫星上天,从制造、飞天、操控、运转等过称是非常严谨的,而且新技术等应用也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就是保证卫星飞行全过程的先进性。

这种求因、、验证手段、操控手段、更新技术等以达到结果的精确与先进,正是中医需要借鉴与欠缺的。列如:人体服用中药时可以接纳的中药重量总量极限或与体重比例关系,气血如何作用于肌肉、骨骼、细胞、灵魂,五脏藏神与经络的空间维次与电磁频率能量等量化阐述与验证、目前出现的计算机电磁信号控制人体意识或逆向操作等,中医气血虚实的量化精确等级与中药滋补气血的药量比例,等等。

结合中医而言,宏观是够先进的,但是微观滞后至少两千年了。在微观领域,需要万病求因,病因病机准确清楚,既是西医的诊断技术也可以洋为中用,验证手段也要创新与发展。

这种求因、、验证手段、操控手段、更新技术思维是传统中医缺乏的,是学院派中医教育没有的,要不学院派中医出来的大多数都变西医了呢。这种求因、、验证手段、操控手段、更新技术在理工科专业的脑子里。也就是说中医思维加理工科思维才是中医的正确思维,既是中医宏观思维与现代科技微观思维。这种宏观先进、微观同样先进的思维,才是中医的方向。这是现存教育制度的空白。

总而言之,中医需要在在宏观哲学先进的基础上,中医添加现代工业科技思维的开拓性即微观技术上开拓前进,洋为中用,万病求因,因因施治,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中医所用。
 
中医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宏观追溯至内经伤寒之源头,微观利用现代科技深入发展壮大中医
 

附件

  • 103.4 KB 查看: 25
本帖最后由 打狗棍法 于 2015-8-28 08:37 编辑

单味中药如果中医不用,将越来越多的单味中药为西医所用,如大黄片、青蒿素、延胡索→延胡索乙素就是一个中药西化的过程,临床上如麻黄素、黄连素、降压灵等。
不思进取的武大郎太多。呵呵。“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中医药不断的为西医所用和吸收,相反,中医却不会利用西医、不会利用现代科技而故步自封。
等到单味中药被西药完全西化,也就是中医苟延残喘的时候。
“长江后浪吞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下面摘录一段中西医执业医师信息 :
时间:2015-02-21 来源:网络综合 【保过视频教程】
【提要】中西医执业医师信息 : 将中药为西医所用--中药西化:中西医复习辅导

中西药合用的几种模式及给药途径三

三、将中药为西医所用--中药西化

遵循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对中药进行现代科学研究,此为近百年来对中药所进行研究的主流。常用中药,草药的药理实验结果为临床中西医师针对现代医学所诊疗的疾病,在单纯运用西药疗法束手无策时,转而使用中药或者是中西药合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用西药的研究程序和模式对中药进行研究与运用其结果是使中药西化,也就是发现新的西药。这类药物往往来自中药而作为西药使用。例如:延胡索快车纱,虽从中药延胡索中提取而来,且为其镇痛有效成分之一,介其已具备中西药双重的身份。若按其镇静、镇痛、催眠作用,对慢性持续性钝痛尤以内脏钝痛效侍,帮主要用于内钝痛、痛经、脑震荡后的头痛等。至于这些疼痛是司于中医的何种病,何种证型的疼痛则不加考虑。这样从延胡索→延胡索乙素就是一个中药西化的过程,临床上如麻黄素、黄连素、降压灵等亦属此类。

中药西化的另外一种情况是运用现代药理的中草药研究结果指导用中药。如中药大黄是苦寒攻下的代表药。中医传统上将其运用在阳明腑实证如承气汤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主要含蒽醌衍生物,如大黄酸、大黄粉、大黄素等。其除具有泻下作用外,还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降血粘度、降血脂、降胆固醇、止血等多种作用。因而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消化不良便秘、急性炎症、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烧伤、皮肤病、肿瘤、老年病等多种疾病。这无疑扩大了中药的运用范围。

任何药物均有其作用的两个方面。在中药西药化的运用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以免带来中药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或者无谓地浪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