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栋按:《说文•肉部》:“胃,谷府也。”《难经•四十二难》虞注:“胃为仓廪之官。”真正接触水谷并参与水谷的消化与吸收者,当是肠和胃。如《灵枢•本输》:“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灵枢•肠胃》:“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大小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灵枢•平人绝谷》云:“此肠胃所受水谷之数也。”而“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灵枢•本输》),故仓廪专指胃腑,而不包括脾脏。所以才有了《素问遗篇•刺法论》“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之分离补充及《素问遗篇•本病论》“脾为谏议之官,智周出焉”的说法。知,通智,智慧、计谋、良策。
“脾为谏议之官”,或源于《千金方•卷十五上•脾脏脉论第一》之脾“为谏议大夫”。因《素问遗篇》的著作时代,肯定是在王冰以后,高保衡、林亿以前(《黄帝内经概论》),即到了宋刘温舒著《素问入式运气论奥》时,才出现了题名为《素问遗篇》的内容。
谏,直言规劝的意思,多用以下对上。古代设谏议之官,目的是规劝君王或皇帝,使其改正错误。《白虎通•谏诤》:“君至尊,故设辅弼置谏官。”
谏议大夫,《辞源•言部》:“官名。秦置谏大夫掌论议,无定员,至多数十人,属郎中令。汉属光禄勋。东汉改为谏议大夫,历代因之。隋属门下省,炀帝曾一度废置。唐后置。……宋因之,并以为谏院之长。元无谏官。明洪武二十五年复置,不久又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