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5/03
- 帖子
- 1212
- 获得点赞
- 32
- 声望
- 38
中医学史上,按《汉书》的记载还有《白氏内外经》、《扁鹊内外经》等书,但都已失传,现在能看到最早的医学专著只有《黄帝内经》一书,可以说《黄帝内经》是现存中医典籍中最早的一部专著。《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文献的精典之一,它形成于战国时代,积累了历代医家的临床医学精华,是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历代医家所必读的一部医学巨著。本书以当时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把天文、地理以及生理、解剖、诊断、病理、治疗等知识编著而成,建立了中医学的基础体系,成为了中医学两千年的基础理论,也是每一个中医学者进步的必学之书。
但由于《黄帝内经》的文字深奥,内容庞杂,读起来非常难懂,确有注释的必要。由于所以历代名医都认真的研究过本书,以至于现在还有很多人还在认真的研究本书。从历代对《黄帝内经》研究专著的书籍来看,最为著名的有如下。
隋代名医杨上善,对《黄帝内经》有着较深研究,他取《黄帝内经》的内容,重新编次,著成《黄帝内经太素》一书,共30卷(今国内只存23卷残本),是分类研究《内经》的第一家。《黄帝内经太素》对《内经》分类研究的同时,保存了《内经》中一些原文的较早面貌,而且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和引录古书佚文方面,均有其学术价值。本人曾买了一本,但没有花多大精力去学习,只是看过一遍。现在流行的《内经》是唐代王冰所注,但从时间上来说,杨氏是隋代人,出生比王氏早,所以杨上善所编的《黄帝内经太素》可以说是现在最早的《内经》了。
大学教材《中国医学史》以及其它诸多论述,说到了元代名医罗天益在其师李杲授意下,将病症及其治疗按照《内经》的理论体系,予以分经类编成书《内经类编》,但已佚,我们现在不能见其貌了。
明代名医李中梓,他一生精研《黄帝内经》。他删繁从简,进行选择性的类分,抓住了《黄帝内经》的重点,编成《内经知要》一书,使《黄帝内经》的内容更加精实简要,后人学起来更加容易。
说到对《黄帝内经》的专著最全面的要数明代名医张景岳了,对《黄帝内经》进行了30多年研究,根据前人的经验和个人体会,花40年时间,对《黄帝内经》以类分门,撰成《类经》一书。《类经》集前人注家的精要,加以自己的见解,敢于破前人之说,理论上有创见,注释上有新鲜,编次上有特色,是学习《内经》重要的参考书。
现代名医秦伯未,对《黄帝内经》有很深的研究,当时的医界称他为“秦内经”。秦氏对《内经》病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把《内经》病证方面的内容整理成《内经类证》一书。本书将《内经》病证分为50类,列35余证,附条文1200余条。作者条分缕析,探本求源,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很有帮助。
本人学习《黄帝内经》,开始是从大学教材开始学习的,先也觉得和大学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差不多,只是觉得教材的编者把《内经》中的一些条文拿出来,加以阐述而已,觉得没有必要去学习。但是大学教材《中医各家学说》,教材中的所有名医,都对《内经》有很深入的研究,我才觉得《内经》是一本必须花时间去研究的书。于是我根据《中医各家学说》中所提到的书名,到书店去买来看。特别是张景岳的《类经》,书中内容的丰富,看了真的是大开眼界,使我确切的认识到自己对中医一些根本性知识的不足。
我们现在学中医比以前人方便多了,一是教育的普及,都能看得懂书,经济上面的问题也好解决,总能买得起书。更有的是对于一些古文基础不太好的人,现在有很多关于《黄帝内经》的白话文翻译,虽说很多白话文的翻译很牵强,也很多不合理。这主要的原因是这些翻译者不懂医,很多译者不是医生,没有临床实践的知识,所以翻译出来的内容,对于临床上面没有太多的价值。所以书多了,反而会让读者的思绪进入了一个混乱的境地,反而对《黄帝内经》产生了怀疑。
本人对《黄帝内经》稍有些了解,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对于学习方面也找出了点规律。
医学基础差的人,学习起来是很难的,因为书中的内容面很广,对相关的内容没有很系统的整理,给人一种很很混乱的感觉。对于一个临床医生来说,可以选择秦伯未的《内经类证》为学习的主纲,对每一种病的条文,可以再结合先贤的论述参悟学习。对《内经类证》中所提到的病种,每一病种中所例的《内经》条文,结合名医的论述以及现在大学教材,就能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这一病种的论述有一个很深入的理解,也能很好的结合临床。比如“咳嗽”一病,《内经》中对咳嗽一病有那些论述,提到的五脏六腑都会让人咳嗽,可以结合张景岳、朱丹溪、张玉璐、等名家的论述,以及现代大学教材中的分型论治综合起来学习,这样不仅对《内经》的这些条文有很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咳嗽这病也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大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水平。这样让病证和《内经》中的理论能更好的结合起来学习,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临床医生的诊诊治水平。
对于古文基础好点的,也可以拿张景岳的《类经》为重点学习的书。本人对《内经》的学习,就是直接以《类经》为核心来学习的。但医学是在发展的,张景岳是明朝的人,总有他的时代局限性,比如张景岳在他《景岳全书》中所提到的“十问歌”,到了清代的王猛英,他在《重庆堂随笔》中就对这“十问歌”提出了很多的纠正。
古代因为对自然科学的不了解,所以医学是和巫术相连在一起的。《黄帝内经》虽说是去讲人体内生理、病理、用药治疗、针灸以及人和大自然的相关变化规律等客观科学的内空为主体,但这书总是在2000年前成书的,有些内容和现在的观点是不至,我们可以保留。我觉得观点不一至的没有必要去否定,我们现在的水平理解不了,不见得后人的水平就理解不了,以保留的态度为好。
对于《黄帝内经》的学习,还要时时留意身边的一切,比如天气、饮食、情绪等等内容。《黄帝内经》中讲到春夏养阳而秋冬养阴,因为人要顺应大自然,大自然的变化不对了,很多人就不适应了,于是也就会生病。2010上半年金华大多是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大自然的阳气相对不足,于是人体的阳气也就相对的不足了,于是就会产生了阳虚见症的病。2010年上半年阴雨天较多,气温一直升不上来,《黄帝内经》对这种情况称为“至而未至”,也就是说,从时间上来说,季节是到了,但气候上还没有到。六月份,夏天到了,天气应该很热了,但气温还没有上来,大自然和人的阳气就会升发不足,阳气相对来说会弱。到了2010年的冬天(特别是冬至过后)连续的阴冷,金华的气温是几十年来相对较冷的。到了大寒季节和立春季节之间时,内在的阳气开始动起来,而外面的气温又很冷。这时的伤寒治疗起来就特别的难好,金华就有很多病人感冒咳嗽的,发烧退了,但咳嗽反复难好,总是觉得有一点点痰粘在里面咳不出来,这是过年前那次感冒所留下来的一个普遍现象。治疗时就得考虑到这一年来的天气变化,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了。因为外过寒,内热不能外散,所以内动的阳气会更上升太过。用药上得扶阳宣肺为主体,但考虑到大寒季节过后阳气的升发,治疗上就有必要加些宁肺清肝的了。
讲到学习,得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和眼界,心胸得开阔,这样才能学得更多的知识。我们看历代的大家,比如孙思邈、苏东坡、傅青主、刘守真、刘庸,纪晓岚等等,都是一些博学多才的人,他们以一个点立足,旁及各家学说,这样人的知识基础才能扎实,才能做到真正的大家。对于《黄帝内经》的理解和学习方面也一样,比如《内经》中讲到的“惊则平之”,大多医家是从“心主神志”,治疗以镇心、清心来治,有效果,说明了这些医家对《内经》中的理论理解正确。但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对这“平”字,理解成为平常的意思,让病人对这惊的事物形成平常化,而再不会感觉到惊,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张子和这种思维开阔性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的眼睛别死盯着一个点上。
上次和一个同行“国医斋”前辈谈医,他说到了现在有些人,对“经方”过度的迷信,觉得治疗得以一模一样的处方来治病,这才是真正的用经方。我对于现在感冒治疗的一些观点,比如用六君子汤和麻黄汤合用治疗体虚伤寒的病人等等,也有人来说这说那,说我用的不是经方中的麻黄汤。其实我们学习中医,是在学习先贤的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而不是叫我们去套方治病的机械套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才是符合中医学中的“辨证论治”精神。
我觉得别去迷信别人的惊人之语,一个医生的目的是把病人的病治好。
吴南京
但由于《黄帝内经》的文字深奥,内容庞杂,读起来非常难懂,确有注释的必要。由于所以历代名医都认真的研究过本书,以至于现在还有很多人还在认真的研究本书。从历代对《黄帝内经》研究专著的书籍来看,最为著名的有如下。
隋代名医杨上善,对《黄帝内经》有着较深研究,他取《黄帝内经》的内容,重新编次,著成《黄帝内经太素》一书,共30卷(今国内只存23卷残本),是分类研究《内经》的第一家。《黄帝内经太素》对《内经》分类研究的同时,保存了《内经》中一些原文的较早面貌,而且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和引录古书佚文方面,均有其学术价值。本人曾买了一本,但没有花多大精力去学习,只是看过一遍。现在流行的《内经》是唐代王冰所注,但从时间上来说,杨氏是隋代人,出生比王氏早,所以杨上善所编的《黄帝内经太素》可以说是现在最早的《内经》了。
大学教材《中国医学史》以及其它诸多论述,说到了元代名医罗天益在其师李杲授意下,将病症及其治疗按照《内经》的理论体系,予以分经类编成书《内经类编》,但已佚,我们现在不能见其貌了。
明代名医李中梓,他一生精研《黄帝内经》。他删繁从简,进行选择性的类分,抓住了《黄帝内经》的重点,编成《内经知要》一书,使《黄帝内经》的内容更加精实简要,后人学起来更加容易。
说到对《黄帝内经》的专著最全面的要数明代名医张景岳了,对《黄帝内经》进行了30多年研究,根据前人的经验和个人体会,花40年时间,对《黄帝内经》以类分门,撰成《类经》一书。《类经》集前人注家的精要,加以自己的见解,敢于破前人之说,理论上有创见,注释上有新鲜,编次上有特色,是学习《内经》重要的参考书。
现代名医秦伯未,对《黄帝内经》有很深的研究,当时的医界称他为“秦内经”。秦氏对《内经》病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把《内经》病证方面的内容整理成《内经类证》一书。本书将《内经》病证分为50类,列35余证,附条文1200余条。作者条分缕析,探本求源,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很有帮助。
本人学习《黄帝内经》,开始是从大学教材开始学习的,先也觉得和大学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差不多,只是觉得教材的编者把《内经》中的一些条文拿出来,加以阐述而已,觉得没有必要去学习。但是大学教材《中医各家学说》,教材中的所有名医,都对《内经》有很深入的研究,我才觉得《内经》是一本必须花时间去研究的书。于是我根据《中医各家学说》中所提到的书名,到书店去买来看。特别是张景岳的《类经》,书中内容的丰富,看了真的是大开眼界,使我确切的认识到自己对中医一些根本性知识的不足。
我们现在学中医比以前人方便多了,一是教育的普及,都能看得懂书,经济上面的问题也好解决,总能买得起书。更有的是对于一些古文基础不太好的人,现在有很多关于《黄帝内经》的白话文翻译,虽说很多白话文的翻译很牵强,也很多不合理。这主要的原因是这些翻译者不懂医,很多译者不是医生,没有临床实践的知识,所以翻译出来的内容,对于临床上面没有太多的价值。所以书多了,反而会让读者的思绪进入了一个混乱的境地,反而对《黄帝内经》产生了怀疑。
本人对《黄帝内经》稍有些了解,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对于学习方面也找出了点规律。
医学基础差的人,学习起来是很难的,因为书中的内容面很广,对相关的内容没有很系统的整理,给人一种很很混乱的感觉。对于一个临床医生来说,可以选择秦伯未的《内经类证》为学习的主纲,对每一种病的条文,可以再结合先贤的论述参悟学习。对《内经类证》中所提到的病种,每一病种中所例的《内经》条文,结合名医的论述以及现在大学教材,就能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这一病种的论述有一个很深入的理解,也能很好的结合临床。比如“咳嗽”一病,《内经》中对咳嗽一病有那些论述,提到的五脏六腑都会让人咳嗽,可以结合张景岳、朱丹溪、张玉璐、等名家的论述,以及现代大学教材中的分型论治综合起来学习,这样不仅对《内经》的这些条文有很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咳嗽这病也能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大大的提高了临床治疗水平。这样让病证和《内经》中的理论能更好的结合起来学习,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临床医生的诊诊治水平。
对于古文基础好点的,也可以拿张景岳的《类经》为重点学习的书。本人对《内经》的学习,就是直接以《类经》为核心来学习的。但医学是在发展的,张景岳是明朝的人,总有他的时代局限性,比如张景岳在他《景岳全书》中所提到的“十问歌”,到了清代的王猛英,他在《重庆堂随笔》中就对这“十问歌”提出了很多的纠正。
古代因为对自然科学的不了解,所以医学是和巫术相连在一起的。《黄帝内经》虽说是去讲人体内生理、病理、用药治疗、针灸以及人和大自然的相关变化规律等客观科学的内空为主体,但这书总是在2000年前成书的,有些内容和现在的观点是不至,我们可以保留。我觉得观点不一至的没有必要去否定,我们现在的水平理解不了,不见得后人的水平就理解不了,以保留的态度为好。
对于《黄帝内经》的学习,还要时时留意身边的一切,比如天气、饮食、情绪等等内容。《黄帝内经》中讲到春夏养阳而秋冬养阴,因为人要顺应大自然,大自然的变化不对了,很多人就不适应了,于是也就会生病。2010上半年金华大多是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大自然的阳气相对不足,于是人体的阳气也就相对的不足了,于是就会产生了阳虚见症的病。2010年上半年阴雨天较多,气温一直升不上来,《黄帝内经》对这种情况称为“至而未至”,也就是说,从时间上来说,季节是到了,但气候上还没有到。六月份,夏天到了,天气应该很热了,但气温还没有上来,大自然和人的阳气就会升发不足,阳气相对来说会弱。到了2010年的冬天(特别是冬至过后)连续的阴冷,金华的气温是几十年来相对较冷的。到了大寒季节和立春季节之间时,内在的阳气开始动起来,而外面的气温又很冷。这时的伤寒治疗起来就特别的难好,金华就有很多病人感冒咳嗽的,发烧退了,但咳嗽反复难好,总是觉得有一点点痰粘在里面咳不出来,这是过年前那次感冒所留下来的一个普遍现象。治疗时就得考虑到这一年来的天气变化,对人体所造成的影响了。因为外过寒,内热不能外散,所以内动的阳气会更上升太过。用药上得扶阳宣肺为主体,但考虑到大寒季节过后阳气的升发,治疗上就有必要加些宁肺清肝的了。
讲到学习,得有一个很好的心态和眼界,心胸得开阔,这样才能学得更多的知识。我们看历代的大家,比如孙思邈、苏东坡、傅青主、刘守真、刘庸,纪晓岚等等,都是一些博学多才的人,他们以一个点立足,旁及各家学说,这样人的知识基础才能扎实,才能做到真正的大家。对于《黄帝内经》的理解和学习方面也一样,比如《内经》中讲到的“惊则平之”,大多医家是从“心主神志”,治疗以镇心、清心来治,有效果,说明了这些医家对《内经》中的理论理解正确。但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子和,对这“平”字,理解成为平常的意思,让病人对这惊的事物形成平常化,而再不会感觉到惊,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张子和这种思维开阔性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的眼睛别死盯着一个点上。
上次和一个同行“国医斋”前辈谈医,他说到了现在有些人,对“经方”过度的迷信,觉得治疗得以一模一样的处方来治病,这才是真正的用经方。我对于现在感冒治疗的一些观点,比如用六君子汤和麻黄汤合用治疗体虚伤寒的病人等等,也有人来说这说那,说我用的不是经方中的麻黄汤。其实我们学习中医,是在学习先贤的一些原则性的东西,而不是叫我们去套方治病的机械套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这才是符合中医学中的“辨证论治”精神。
我觉得别去迷信别人的惊人之语,一个医生的目的是把病人的病治好。
吴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