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06
- 帖子
- 792
- 获得点赞
- 5
- 声望
- 16
钱 英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分配至北京中医医院工作。
1970年至1980年跟随关幼波老中医临诊肝病。
主编《肝炎论治学》等四部专著,发表论文40余篇。
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现任该学会内科肝胆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为国家第三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
化痰解毒活血退黄疸
各种肝病极易并发黄疸,中医辨证有阳黄、阴黄、瘀血发黄、急黄之分。
钱英根据自己多年临床体会,总结出退黄应“三因制宜”,
灵活运用化痰、解毒、活血法,即病毒性肝病之黄疸用解毒活血法;
脂肪性肝病之黄疸用化痰活血法。黄疸早期多瘀热,
可采用赤芍、紫草、茜草等凉血活血;黄疸中期多因虚至瘀,
可用川芎、三七、泽兰等养血活血;黄疸晚期多沉寒痼瘀,
可用桂枝、苏木、鸡血藤等温通活血。
郑某,男,15岁,因黄疸、发热、鼻衄反复不愈,于2001年7月13日到门诊找钱英治疗。
检查发现患者HBsAg(+),HBeAg(+),HBcAb(+),ALT:666.6U/L,
AST:205.32U/L,TBil:656umol/L,DBil:387.1umol/L。证见目睛黄,身黄,溲黄,便干,脉虚大数,
舌质红、苔白,肝脾及多处淋巴结肿大。辨证为毒热痰结,瘀阻三焦。选用凉血活血、化痰、解毒三法联用
以退黄:茵陈30克,大黄炭6克,栀子6克,双花15克,连翘15克,草河车30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
栝楼20克,山慈姑10克,丹皮12克,赤芍25克。共14剂,每日一剂。水煎,日服三次。西黄丸1克,
每日两次。之后基本守方无大改动。10月16日复查肝功能显示各项指标全部正常,随访两年未复发。
滋肾柔肝治疗早期肝硬化
慢性乙肝与早期肝硬化二者之间是以肝纤维化为病理基础的相互移行的一种难治病,
属中医“肝着”和“肝积”范畴,临证治法繁多。1990年,钱英带领课题组应用乙肝养血活血冲剂
(该药宗一贯煎加味,用地黄、北沙参、女贞子、当归、白芍、五味子等组成),治疗346名患者,
疗程3个月,与西药常规保肝组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3%,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之后又用6年时间,在一贯煎滋补肝肾之阴的基础上合用鳖甲煎,以软坚散结,化裁为“软肝煎”
(该方由北沙参、女贞子、百合、炙鳖甲、桃仁、泽兰等组成),进行临床及实验研究。
1996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审定认为:“软肝煎对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抑制病毒、
抗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疗效”。经典与临证使钱英认识到“滋肾柔肝法”
是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的重要治法之一。
快速截断慢性重型肝炎
“快速截断法”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治则。该治则为清解、通下、凉散三法并用,
以尽早驱逐客邪,顿挫病势,防止传变。“逆流挽舟法”是清喻嘉言始创,其用人参败毒散治疗痢疾,
升举清阳、宣通气机、鼓动正气以驱邪外出,能于“逆流中挽舟楫上行”。
“快速截断法”与“逆流挽舟法”并称为“截断逆挽法”。
实践证明,二法均为《内经》“上工救其萌芽”的大法,二法协同,并用不悖。
李某,女,31岁。因黄疸,乏力,于2008年8月11日入院,诊为:病毒性肝炎,
亚急性重型。曾用激素、人工肝治疗,黄疸不退。10月8日复查ALT:83.7U/L,
AST:293.5U/L,TBil:272,3umol/L,DBil:193.6umol/L,于10月10日用“截断法”,
宗下瘀血汤合升降散加味:桃仁10克,土鳖虫15克,大黄10克,姜黄10克,蝉蜕3克,
僵蚕6克,郁金10克,黄连1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生炒苡仁各30克,
瓦楞子30克,藏红花1克(后下)。每日一剂。10月20日查PTA下降至41%。
因病人产后,面色苍黄,脉细无力,于原方加生黄芪30克,当归12克,川芎6克,
以“逆流挽舟”。宗上方加减治疗,于2009年2月20日复查肝功正常,
黄疸消退。(关 伟整理)
(以上文章为转载)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分配至北京中医医院工作。
1970年至1980年跟随关幼波老中医临诊肝病。
主编《肝炎论治学》等四部专著,发表论文40余篇。
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现任该学会内科肝胆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为国家第三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
化痰解毒活血退黄疸
各种肝病极易并发黄疸,中医辨证有阳黄、阴黄、瘀血发黄、急黄之分。
钱英根据自己多年临床体会,总结出退黄应“三因制宜”,
灵活运用化痰、解毒、活血法,即病毒性肝病之黄疸用解毒活血法;
脂肪性肝病之黄疸用化痰活血法。黄疸早期多瘀热,
可采用赤芍、紫草、茜草等凉血活血;黄疸中期多因虚至瘀,
可用川芎、三七、泽兰等养血活血;黄疸晚期多沉寒痼瘀,
可用桂枝、苏木、鸡血藤等温通活血。
郑某,男,15岁,因黄疸、发热、鼻衄反复不愈,于2001年7月13日到门诊找钱英治疗。
检查发现患者HBsAg(+),HBeAg(+),HBcAb(+),ALT:666.6U/L,
AST:205.32U/L,TBil:656umol/L,DBil:387.1umol/L。证见目睛黄,身黄,溲黄,便干,脉虚大数,
舌质红、苔白,肝脾及多处淋巴结肿大。辨证为毒热痰结,瘀阻三焦。选用凉血活血、化痰、解毒三法联用
以退黄:茵陈30克,大黄炭6克,栀子6克,双花15克,连翘15克,草河车30克,公英15克,地丁15克,
栝楼20克,山慈姑10克,丹皮12克,赤芍25克。共14剂,每日一剂。水煎,日服三次。西黄丸1克,
每日两次。之后基本守方无大改动。10月16日复查肝功能显示各项指标全部正常,随访两年未复发。
滋肾柔肝治疗早期肝硬化
慢性乙肝与早期肝硬化二者之间是以肝纤维化为病理基础的相互移行的一种难治病,
属中医“肝着”和“肝积”范畴,临证治法繁多。1990年,钱英带领课题组应用乙肝养血活血冲剂
(该药宗一贯煎加味,用地黄、北沙参、女贞子、当归、白芍、五味子等组成),治疗346名患者,
疗程3个月,与西药常规保肝组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3%,两组对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之后又用6年时间,在一贯煎滋补肝肾之阴的基础上合用鳖甲煎,以软坚散结,化裁为“软肝煎”
(该方由北沙参、女贞子、百合、炙鳖甲、桃仁、泽兰等组成),进行临床及实验研究。
1996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审定认为:“软肝煎对改善症状及肝功能、抑制病毒、
抗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疗效”。经典与临证使钱英认识到“滋肾柔肝法”
是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的重要治法之一。
快速截断慢性重型肝炎
“快速截断法”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有效治则。该治则为清解、通下、凉散三法并用,
以尽早驱逐客邪,顿挫病势,防止传变。“逆流挽舟法”是清喻嘉言始创,其用人参败毒散治疗痢疾,
升举清阳、宣通气机、鼓动正气以驱邪外出,能于“逆流中挽舟楫上行”。
“快速截断法”与“逆流挽舟法”并称为“截断逆挽法”。
实践证明,二法均为《内经》“上工救其萌芽”的大法,二法协同,并用不悖。
李某,女,31岁。因黄疸,乏力,于2008年8月11日入院,诊为:病毒性肝炎,
亚急性重型。曾用激素、人工肝治疗,黄疸不退。10月8日复查ALT:83.7U/L,
AST:293.5U/L,TBil:272,3umol/L,DBil:193.6umol/L,于10月10日用“截断法”,
宗下瘀血汤合升降散加味:桃仁10克,土鳖虫15克,大黄10克,姜黄10克,蝉蜕3克,
僵蚕6克,郁金10克,黄连10克,丹参30克,赤芍30克,生炒苡仁各30克,
瓦楞子30克,藏红花1克(后下)。每日一剂。10月20日查PTA下降至41%。
因病人产后,面色苍黄,脉细无力,于原方加生黄芪30克,当归12克,川芎6克,
以“逆流挽舟”。宗上方加减治疗,于2009年2月20日复查肝功正常,
黄疸消退。(关 伟整理)
(以上文章为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