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13
- 帖子
- 3437
- 获得点赞
- 13
- 声望
- 0
- 年龄
- 71
历代本草著作对紫苏子的论述[zt]
历代本草著作对紫苏子的论述[zt]
《名医别录》: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 《药性论》:无毒。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将子研汁煮弱良,长服令人肥白身香。和高良姜,橘皮等分蜜丸,空心下十丸。下一切宿冷气,及脚湿风。 《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嗽,润心肺,消痰。 《本草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 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宜用子。 《本草经疏》:苏子,味辛温无毒。主下气,除寒温中。甄权用以治上气咳逆,冷气,及腰脚中湿气,风结气。研汁煮粥常食,令人肥白身香。日华子谓其能止霍乱,呕吐反胃,消五膈,消痰止嗽,润心肺。寇宗奭用以治肺气喘急。皆辛温能散结而兼润下之功也。 简误:苏叶,其气芬芳,其味辛,其性温,纯阳之草也。故善发散,解肌出汗。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服,惟可用子。 《药性解》: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叶能发汗散表,温胃和中,除头痛肢节痛。双面紫者佳。不敢用麻黄者,以此代之。梗能顺气安胎。子能开郁下气,定喘消痰。 按:辛走肺,甘走脾,辛散之剂,下气最捷,气虚者少用之。 《本草备要》:苏子与叶同功,润心肺,尤能下气定喘,止嗽消痰,利膈宽肠,温中开郁。有苏子降气汤。 《本经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但性主疏泄,气虚久逆,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得配本草》:降气定喘,宽肠,开郁,利大小便,温中祛寒,消痰止嗽。 得川贝,降气止嗽;配萝卜子、桑白皮,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研末,入煮粥,和葱、椒、姜、豉食,治风寒湿痹。 肠滑气虚,虚气上逆,呕吐频频者,禁用。 《本草分经》:苏子,降气消痰,开郁温中,润心肺,止喘嗽。力倍苏叶。 苏梗,顺气安胎,功力和缓。
历代本草著作对紫苏子的论述[zt]
《名医别录》:味辛,温。主下气,除寒中。 《药性论》:无毒。主上气咳逆,治冷气及腰脚中湿风结气。将子研汁煮弱良,长服令人肥白身香。和高良姜,橘皮等分蜜丸,空心下十丸。下一切宿冷气,及脚湿风。 《日华子本草》:主调中,益五藏,下气,止霍乱,呕吐,反胃。补虚劳,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症结,消五膈,止嗽,润心肺,消痰。 《本草纲目》:治风顺气,利膈宽肠。 苏子与叶同功。发散风气,宜用叶;清利上下,宜用子。 《本草经疏》:苏子,味辛温无毒。主下气,除寒温中。甄权用以治上气咳逆,冷气,及腰脚中湿气,风结气。研汁煮粥常食,令人肥白身香。日华子谓其能止霍乱,呕吐反胃,消五膈,消痰止嗽,润心肺。寇宗奭用以治肺气喘急。皆辛温能散结而兼润下之功也。 简误:苏叶,其气芬芳,其味辛,其性温,纯阳之草也。故善发散,解肌出汗。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服,惟可用子。 《药性解》:味甘辛,性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叶能发汗散表,温胃和中,除头痛肢节痛。双面紫者佳。不敢用麻黄者,以此代之。梗能顺气安胎。子能开郁下气,定喘消痰。 按:辛走肺,甘走脾,辛散之剂,下气最捷,气虚者少用之。 《本草备要》:苏子与叶同功,润心肺,尤能下气定喘,止嗽消痰,利膈宽肠,温中开郁。有苏子降气汤。 《本经逢原》:诸香皆燥,惟苏子独润,为虚劳咳嗽之专药。性能下气,故胸膈不利者宜之。与橘红同为除喘定嗽,消痰顺气之良剂。但性主疏泄,气虚久逆,阴虚喘逆,脾虚便滑者,皆不可用。 《得配本草》:降气定喘,宽肠,开郁,利大小便,温中祛寒,消痰止嗽。 得川贝,降气止嗽;配萝卜子、桑白皮,治消渴变水。服此令水从小便出。研末,入煮粥,和葱、椒、姜、豉食,治风寒湿痹。 肠滑气虚,虚气上逆,呕吐频频者,禁用。 《本草分经》:苏子,降气消痰,开郁温中,润心肺,止喘嗽。力倍苏叶。 苏梗,顺气安胎,功力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