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13
- 帖子
- 3437
- 获得点赞
- 13
- 声望
- 0
- 年龄
- 71
历代本草著作对竹茹的论述[zt]
历代本草著作对竹茹的论述[zt]
《名医别录》: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呃寒热,吐血崩中。 《药性论》:青竹茹,使,味甘。能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本草图经》:微寒,疗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汤液本草》:《本草》云:主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本草纲目》:淡竹茹: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 苦竹茹:水煎服,止尿血。 《本草经疏》:竹茹虽与竹叶同本,然竹茹得土气多,故味带甘,气微寒无毒。入足阳明经。经曰:诸呕吐酸水,皆属于热。阳明有热则为呕呃,温气寒热,亦邪客阳明所致,甘寒解阳明之热则邪气退而呕呃止矣。甘寒又能凉血清热,故主吐血崩中,及女劳复也。 《本草蒙筌》:削去青色,惟取向里黄皮。主胃热呃逆殊功,疗噎膈呕哕神效。 《景岳全书》:淡竹茹,味甘,微凉。治肺痿唾痰,唾血吐血,衄血尿血,胃热呕哕噎膈,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本草备要》:泻上焦烦热,凉血。 甘而微寒。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皮入肺,主上焦。温胆汤用之。温气寒热,噎膈呕哕,胃热。吐血衄血,清肺凉胃。齿血不止,浸醋含之。肺痿惊痫,散肝火。崩中胎动。凉胎气。 《本经逢原》:竹茹专清胃腑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咳逆唾血,产后虚烦,无不宜之。《金匮》治产后虚烦呕,有竹皮大丸。《千金》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有甘竹茹汤;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有淡竹茹汤。内虚用甘以安中,闷乱用淡以清胃,各有至理存焉。其性虽寒而滑能利窍,可无郁遏客邪之虑。 《本草崇原》:呕啘,吐逆也。温气,热气也。竹茹,竹之脉络也。人身脉络不和,则吐逆而为热矣。脉络不和,则或寒或热矣。充肤热肉,淡渗皮毛之血,不循行于脉络,则上吐血而下崩中矣。凡此诸病,竹茹皆能治之,乃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也。 《本草求真》:[批]清肺凉胃,解烦除呕。 竹茹专入肺、胃。味甘而淡,气寒而滑。凡因邪热客肺,肺金失养,而致烦渴不宁,膈噎呕逆,恶阻呕吐,吐血衄血等症者,皆当服此。诸症皆就肺胃热论。盖味甘则中可安而烦不生,气寒则热得解而气悉宁。又皮入肺上焦,温胆汤用之。所以《金匮》之治产后虚烦呕逆,则有竹皮大丸;《千金》之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则有甘竹茹汤,竹茹一升,甘草、茯苓、黄芩各二两,水煎服。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则有淡竹茹汤,皆有至理内存,不可不知。 《得配本草》:淡竹茹,畏皂刺、油麻。 甘,微寒。入足少阳、阳明经。清上焦之火,消虚热之痰。疗惊悸,止胎动,呕啘噎膈,吐血崩中,因内火致者,非此不治。得鸡子,治饮酒头痛。配蒌仁,治妇女劳复中风状。 《本草经解》:竹茹气微寒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太阳,寒水经也,冬日燥热,则太阳阴精不藏,感天燥热之气,至春木令,则为病温,火性炎上,故多呕呃,病在太阳,故发寒热,竹茹气寒,可以祛温火,味甘,可以缓火炎,所以主之也。 脾统血,血热妄行,非吐即崩,其主之者,甘寒可以清热也。 《本草新编》:淡竹叶,味甘、淡,气平寒,阴中微阳,无毒。入心、脾、肺、胃。逐上气咳喘,散阳明之邪热,亦退虚热烦燥不眠,专凉心经,尤祛风痉。 竹茹,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尤止心烦。 竹沥,去阴虚发热,理中风噤口。小儿天吊惊痫,入口便定。妇人胎产闷晕,下喉即苏。止惊怪却痰。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却。世俗以大寒置之。不知竹沥系火烧出沥,佐之姜汁,水火相宜,又何寒哉。以上三味,总皆清痰泻火之药,因其气味寒,不伤元气,可多用,以佐参、芩、芪、术健脾开胃也。 或疑竹叶、竹茹、竹沥,同一物也,何必强分其功效?不知有不可不分者在也。竹叶轻于竹茹,虽凉心而清肺;竹茹轻于竹沥,虽清心而清胃;若竹沥则重于竹叶、竹茹,虽清心而兼补阴也。 或问古人以竹沥治中风,似于中风皆痰也,痰生于风乎?曰:中风未有不成于痰者也,非痰成之于风也。使果成于风,似外邪之中矣,古人何以复用此甘寒滑利之竹沥,以化消其痰哉。 或问淡竹叶世疑是草本,是耶非耶?曰:即竹叶耳,但不可用苗竹、紫竹之叶。盖二叶之味多苦,不堪入药,其余诸竹之叶,味皆淡者也,故以淡名之,非草本之叶也。若草本之叶,非是竹叶,乃俗名畅脚者也,其性虽寒,能止咳嗽,然而终不能入心以消痰也。 《本草分经》:甘,微寒。开胃郁,清肺燥,凉血,除上焦烦热,兼清肝火,凉胎气。 《本草思辨录》:竹青而中空,与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相似。竹茹甘而微寒,又与胆喜温和相宜。故黄芩为少阳经热之药,竹茹为少阳腑热之药。古方疗胆热多用竹茹,而后人无知其为胆药者。哕逆之因不一,胃虚而胆热乘之,亦作哕逆。橘皮竹茹汤,以参枣甘草补胃养阴,橘皮生姜和胃散逆,竹茹除胆火则为清哕之源。橘皮汤无竹茹者,以手足厥为肝逆也。妇人乳子之时,中虚胆热,胆热必犯其胃,呕逆而至烦乱,热亦甚矣。竹皮大丸,以石膏白薇除胃热而敛浮阳,竹茹凉胆而清其源,恐中虚难任寒药,故加桂枝之辛甘以导之,药兼阴阳,故加甘草以和之。喘则以柏实辑肝气,又所以辅竹茹之不逮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淡,性微凉。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故能治呕吐、止吐血、衄血。《金匮》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有竹皮大丸,竹皮即竹茹也。为其为竹之皮,且凉而能降,故又能清肺利痰,宣通三焦水道下通膀胱,为通利小便之要药,与叶同功而其力尤胜于叶。又善清肠中之热,除下痢后重腹疼。为其凉而宣通,损伤瘀血肿疼者,服之可消肿愈疼,融化瘀血。醋煮口漱,可止齿龈出血。须用嫩竹外边青皮,里层者力减。
历代本草著作对竹茹的论述[zt]
《名医别录》:气味甘微寒无毒,主治呃寒热,吐血崩中。 《药性论》:青竹茹,使,味甘。能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本草图经》:微寒,疗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汤液本草》:《本草》云:主呕哕,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本草纲目》:淡竹茹:伤寒劳复,小儿热痫,妇人胎动。 苦竹茹:水煎服,止尿血。 《本草经疏》:竹茹虽与竹叶同本,然竹茹得土气多,故味带甘,气微寒无毒。入足阳明经。经曰:诸呕吐酸水,皆属于热。阳明有热则为呕呃,温气寒热,亦邪客阳明所致,甘寒解阳明之热则邪气退而呕呃止矣。甘寒又能凉血清热,故主吐血崩中,及女劳复也。 《本草蒙筌》:削去青色,惟取向里黄皮。主胃热呃逆殊功,疗噎膈呕哕神效。 《景岳全书》:淡竹茹,味甘,微凉。治肺痿唾痰,唾血吐血,衄血尿血,胃热呕哕噎膈,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本草备要》:泻上焦烦热,凉血。 甘而微寒。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皮入肺,主上焦。温胆汤用之。温气寒热,噎膈呕哕,胃热。吐血衄血,清肺凉胃。齿血不止,浸醋含之。肺痿惊痫,散肝火。崩中胎动。凉胎气。 《本经逢原》:竹茹专清胃腑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咳逆唾血,产后虚烦,无不宜之。《金匮》治产后虚烦呕,有竹皮大丸。《千金》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有甘竹茹汤;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有淡竹茹汤。内虚用甘以安中,闷乱用淡以清胃,各有至理存焉。其性虽寒而滑能利窍,可无郁遏客邪之虑。 《本草崇原》:呕啘,吐逆也。温气,热气也。竹茹,竹之脉络也。人身脉络不和,则吐逆而为热矣。脉络不和,则或寒或热矣。充肤热肉,淡渗皮毛之血,不循行于脉络,则上吐血而下崩中矣。凡此诸病,竹茹皆能治之,乃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也。 《本草求真》:[批]清肺凉胃,解烦除呕。 竹茹专入肺、胃。味甘而淡,气寒而滑。凡因邪热客肺,肺金失养,而致烦渴不宁,膈噎呕逆,恶阻呕吐,吐血衄血等症者,皆当服此。诸症皆就肺胃热论。盖味甘则中可安而烦不生,气寒则热得解而气悉宁。又皮入肺上焦,温胆汤用之。所以《金匮》之治产后虚烦呕逆,则有竹皮大丸;《千金》之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则有甘竹茹汤,竹茹一升,甘草、茯苓、黄芩各二两,水煎服。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则有淡竹茹汤,皆有至理内存,不可不知。 《得配本草》:淡竹茹,畏皂刺、油麻。 甘,微寒。入足少阳、阳明经。清上焦之火,消虚热之痰。疗惊悸,止胎动,呕啘噎膈,吐血崩中,因内火致者,非此不治。得鸡子,治饮酒头痛。配蒌仁,治妇女劳复中风状。 《本草经解》:竹茹气微寒入足太阳寒水膀胱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太阳,寒水经也,冬日燥热,则太阳阴精不藏,感天燥热之气,至春木令,则为病温,火性炎上,故多呕呃,病在太阳,故发寒热,竹茹气寒,可以祛温火,味甘,可以缓火炎,所以主之也。 脾统血,血热妄行,非吐即崩,其主之者,甘寒可以清热也。 《本草新编》:淡竹叶,味甘、淡,气平寒,阴中微阳,无毒。入心、脾、肺、胃。逐上气咳喘,散阳明之邪热,亦退虚热烦燥不眠,专凉心经,尤祛风痉。 竹茹,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尤止心烦。 竹沥,去阴虚发热,理中风噤口。小儿天吊惊痫,入口便定。妇人胎产闷晕,下喉即苏。止惊怪却痰。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非此不却。世俗以大寒置之。不知竹沥系火烧出沥,佐之姜汁,水火相宜,又何寒哉。以上三味,总皆清痰泻火之药,因其气味寒,不伤元气,可多用,以佐参、芩、芪、术健脾开胃也。 或疑竹叶、竹茹、竹沥,同一物也,何必强分其功效?不知有不可不分者在也。竹叶轻于竹茹,虽凉心而清肺;竹茹轻于竹沥,虽清心而清胃;若竹沥则重于竹叶、竹茹,虽清心而兼补阴也。 或问古人以竹沥治中风,似于中风皆痰也,痰生于风乎?曰:中风未有不成于痰者也,非痰成之于风也。使果成于风,似外邪之中矣,古人何以复用此甘寒滑利之竹沥,以化消其痰哉。 或问淡竹叶世疑是草本,是耶非耶?曰:即竹叶耳,但不可用苗竹、紫竹之叶。盖二叶之味多苦,不堪入药,其余诸竹之叶,味皆淡者也,故以淡名之,非草本之叶也。若草本之叶,非是竹叶,乃俗名畅脚者也,其性虽寒,能止咳嗽,然而终不能入心以消痰也。 《本草分经》:甘,微寒。开胃郁,清肺燥,凉血,除上焦烦热,兼清肝火,凉胎气。 《本草思辨录》:竹青而中空,与胆为清净之府、无出无入相似。竹茹甘而微寒,又与胆喜温和相宜。故黄芩为少阳经热之药,竹茹为少阳腑热之药。古方疗胆热多用竹茹,而后人无知其为胆药者。哕逆之因不一,胃虚而胆热乘之,亦作哕逆。橘皮竹茹汤,以参枣甘草补胃养阴,橘皮生姜和胃散逆,竹茹除胆火则为清哕之源。橘皮汤无竹茹者,以手足厥为肝逆也。妇人乳子之时,中虚胆热,胆热必犯其胃,呕逆而至烦乱,热亦甚矣。竹皮大丸,以石膏白薇除胃热而敛浮阳,竹茹凉胆而清其源,恐中虚难任寒药,故加桂枝之辛甘以导之,药兼阴阳,故加甘草以和之。喘则以柏实辑肝气,又所以辅竹茹之不逮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淡,性微凉。善开胃郁,降胃中上逆之气使之下行,故能治呕吐、止吐血、衄血。《金匮》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有竹皮大丸,竹皮即竹茹也。为其为竹之皮,且凉而能降,故又能清肺利痰,宣通三焦水道下通膀胱,为通利小便之要药,与叶同功而其力尤胜于叶。又善清肠中之热,除下痢后重腹疼。为其凉而宣通,损伤瘀血肿疼者,服之可消肿愈疼,融化瘀血。醋煮口漱,可止齿龈出血。须用嫩竹外边青皮,里层者力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