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3/06
- 帖子
- 912
- 获得点赞
- 16
- 声望
- 38
以下内容转引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论坛--中医天地--医理真传:
近日整理我的文档时发现了老庄的部分《伤寒得意集》残稿,老庄回福建快半年了,不知他的《伤寒得意集》是否已经完稿并出版了?现在重读他的文章,仍能受益不少,希望能和大家共享。未经老庄允许就将他的论文贴出来,对不住老庄了。
伤寒整体观
一部《伤寒论》包罗万象,但若按其发病过程来分,则可以分为“未经误治”和“曾经误治”两部分。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将《伤寒论》中“曾经误治”的条文摘出,单独分析其“未经误治”的部分,这样才能观察出伤寒病的自然演变过程。
《伤寒论》研究的是外感热病,既然是一个病,就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发病过程,包括发病、发展及转归等。《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可见,一个外感病的完整过程应包括邪在皮表、邪在经络、邪在脏腑三个阶段,故伤寒亦可以分为表证、经络证、脏腑证三个阶段。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显而易见,《素问•热论》论述外感热病仅停留于“邪在经络”的六经热证阶段,而未再深入研究。张仲景不仅继承了《素问•热论》的六经热证理论,还远见地看到了六经热证的发展与转归,并对之进行研究,深入到“邪在脏腑”的阶段,补充了《素问•热论》的不足。
一、邪客于表
《伤寒论》以风、寒之邪统领自然界中的阴、阳邪气,风邪属阳,其性善变,着人后迅速化热,(故《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将发热列为首症);寒邪伤人后,因寒邪属阴,静而不动,故郁而化热,(故《伤寒论》中“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中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寒郁化热后方可内传。所以说在伤寒病中传递的是邪热,而非风、寒之邪。待邪气全部化热后,即形成表热证,《伤寒论》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就是表邪全部化热后的表热证。
这里有必要提及的是表证与太阳病之间的关系。《素问•热论》云:“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一般情况下,三阴三阳是六个由皮部、经络、脏腑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其地位是平等的,因而在表热未传入经络之前,表证是三阴三阳共有的,只不过因为“巨阳…为诸阳主气”,因而习惯上将表证归于太阳,并非其他五者就没有表证。而且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与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诸症中均无太阳经、腑病特有的症状(“头项强痛”或“小便不利”),也可见表证并非太阳所特有。
二、邪入经络
表邪化热后须往里传,而欲入脏腑,则必先经过经络。但人体有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邪气先传入何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哪条经脉经气不足,则邪气就传入哪条经脉,如此而已。邪热传入六经即发为六经热证。
太阳经热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经热上炎,伤及太阳津液,故头项强痛。
阳明经热证:阳明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也。阳明经热逼津外泄,故身热汗出。
少阳经热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经热上炎,耗伤津液,扰动清阳,故口苦、咽干、目眩。
太阴经热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邪热内壅,故腹满;邪热犯胃,故吐而食不下;邪热扰脾,脾不升清,故发为下利;邪热伤阴,故时腹痛。
少阴经热证: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少阴经热伤及少阴阴液,少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故心中烦,不得卧。少阴咽痛诸证也属少阴经热证。
厥阴经热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都是热证;至于“饥不欲食、食则吐蛔”,《灵枢•大惑论》云“胃热则消 谷,谷消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塞,故不嗜食也”。《灵枢•口问》云 “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则虫动”,可见,“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亦为热证。
可见,三阴三阳皆有经热证,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历代医家却很少提及并进行论述呢?其实不难解释。《伤寒论》384条云: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可见,邪热传入阴经后必发下利,“腐秽当去故也”,三阴皆有下利;下利本可排除腐秽邪热,但若利下不止,则易转为虚证,即由经热证转化为脏虚证。故伤寒最忌下利。三阴经热随下利而去,因而,三阴经热证存在时间不会太长,因此,也不容易引起注意了。
三、邪在脏腑
六经邪热,内传脏腑。其中,三阳属腑,主泻而不藏,邪热客之,则反藏而不泻,故发为腑实证,三阳皆有腑实证;三阴属脏,主藏而不泻,邪热扰之,反泻而不藏,故发为下利,久而成为脏虚寒证,三阴皆有脏虚证。
以上三阴三阳伤寒病的全过程(即整体观)可用下图表示:
表证---太阳经热证---太阳腑实证
表证---阳明经热证---阳明腑实证
表证---少阳经热证---少阳腑实证
表证---太阴经热证---太阴脏虚证
表证---少阴经热证---少阴脏虚证
表证---厥阴经热证---厥阴脏虚证
伤寒传变,由表及里。这个表里并不存在于三阴三阳之间,而是存在于三阴三阳之中,即三阴三阳各有一个表里。历代医家虽也知道伤寒病传变由表及里,但他们强行将三阴三阳按表里分组,以至于有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等说,因而多未能从整体上把握《伤寒论》。三阴三阳并列平等,亦无先后主次之
近日整理我的文档时发现了老庄的部分《伤寒得意集》残稿,老庄回福建快半年了,不知他的《伤寒得意集》是否已经完稿并出版了?现在重读他的文章,仍能受益不少,希望能和大家共享。未经老庄允许就将他的论文贴出来,对不住老庄了。
伤寒整体观
一部《伤寒论》包罗万象,但若按其发病过程来分,则可以分为“未经误治”和“曾经误治”两部分。因此,我们应该首先将《伤寒论》中“曾经误治”的条文摘出,单独分析其“未经误治”的部分,这样才能观察出伤寒病的自然演变过程。
《伤寒论》研究的是外感热病,既然是一个病,就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发病过程,包括发病、发展及转归等。《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可见,一个外感病的完整过程应包括邪在皮表、邪在经络、邪在脏腑三个阶段,故伤寒亦可以分为表证、经络证、脏腑证三个阶段。
《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显而易见,《素问•热论》论述外感热病仅停留于“邪在经络”的六经热证阶段,而未再深入研究。张仲景不仅继承了《素问•热论》的六经热证理论,还远见地看到了六经热证的发展与转归,并对之进行研究,深入到“邪在脏腑”的阶段,补充了《素问•热论》的不足。
一、邪客于表
《伤寒论》以风、寒之邪统领自然界中的阴、阳邪气,风邪属阳,其性善变,着人后迅速化热,(故《伤寒论》中“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将发热列为首症);寒邪伤人后,因寒邪属阴,静而不动,故郁而化热,(故《伤寒论》中“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中云“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寒郁化热后方可内传。所以说在伤寒病中传递的是邪热,而非风、寒之邪。待邪气全部化热后,即形成表热证,《伤寒论》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就是表邪全部化热后的表热证。
这里有必要提及的是表证与太阳病之间的关系。《素问•热论》云:“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一般情况下,三阴三阳是六个由皮部、经络、脏腑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系统,其地位是平等的,因而在表热未传入经络之前,表证是三阴三阳共有的,只不过因为“巨阳…为诸阳主气”,因而习惯上将表证归于太阳,并非其他五者就没有表证。而且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与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诸症中均无太阳经、腑病特有的症状(“头项强痛”或“小便不利”),也可见表证并非太阳所特有。
二、邪入经络
表邪化热后须往里传,而欲入脏腑,则必先经过经络。但人体有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邪气先传入何经?“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哪条经脉经气不足,则邪气就传入哪条经脉,如此而已。邪热传入六经即发为六经热证。
太阳经热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经热上炎,伤及太阳津液,故头项强痛。
阳明经热证:阳明外证云何?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是也。阳明经热逼津外泄,故身热汗出。
少阳经热证: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经热上炎,耗伤津液,扰动清阳,故口苦、咽干、目眩。
太阴经热证: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太阴邪热内壅,故腹满;邪热犯胃,故吐而食不下;邪热扰脾,脾不升清,故发为下利;邪热伤阴,故时腹痛。
少阴经热证: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少阴经热伤及少阴阴液,少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故心中烦,不得卧。少阴咽痛诸证也属少阴经热证。
厥阴经热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都是热证;至于“饥不欲食、食则吐蛔”,《灵枢•大惑论》云“胃热则消 谷,谷消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塞,故不嗜食也”。《灵枢•口问》云 “饮食者皆入于胃,胃中有热则虫动”,可见,“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亦为热证。
可见,三阴三阳皆有经热证,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历代医家却很少提及并进行论述呢?其实不难解释。《伤寒论》384条云: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可见,邪热传入阴经后必发下利,“腐秽当去故也”,三阴皆有下利;下利本可排除腐秽邪热,但若利下不止,则易转为虚证,即由经热证转化为脏虚证。故伤寒最忌下利。三阴经热随下利而去,因而,三阴经热证存在时间不会太长,因此,也不容易引起注意了。
三、邪在脏腑
六经邪热,内传脏腑。其中,三阳属腑,主泻而不藏,邪热客之,则反藏而不泻,故发为腑实证,三阳皆有腑实证;三阴属脏,主藏而不泻,邪热扰之,反泻而不藏,故发为下利,久而成为脏虚寒证,三阴皆有脏虚证。
以上三阴三阳伤寒病的全过程(即整体观)可用下图表示:
表证---太阳经热证---太阳腑实证
表证---阳明经热证---阳明腑实证
表证---少阳经热证---少阳腑实证
表证---太阴经热证---太阴脏虚证
表证---少阴经热证---少阴脏虚证
表证---厥阴经热证---厥阴脏虚证
伤寒传变,由表及里。这个表里并不存在于三阴三阳之间,而是存在于三阴三阳之中,即三阴三阳各有一个表里。历代医家虽也知道伤寒病传变由表及里,但他们强行将三阴三阳按表里分组,以至于有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等说,因而多未能从整体上把握《伤寒论》。三阴三阳并列平等,亦无先后主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