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07/21
- 帖子
- 839
- 获得点赞
- 102
- 声望
- 28
- 年龄
- 68
五、循序渐进 学以致用
陈修园的医书对我学习中医帮助很大,但也耽误了我一些宝贵时间。陈氏是个崇古尊经者,他把圣人的经典吹得神乎其神。我既然立志要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医生,便先从圣人的《内经》下苦功。不幸所买的又是“张马合注”本。马元台的注还不怎样,而张隐庵的注解,真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反比原文更难理张隐庵的注解,而且不切实用,(他的《伤寒论集注》也是如此)。我在傍徨苦闷当中,想起“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那句名言,又回忆李老师教我读书时,先是从“秋夜有蟋蟀,鸣于墙下,……”一类浅近的学起,接着读《桃花源记》,《项脊轩志》等,后来才读《四书》、《五经》以及诸子百家。我想,学医也如学文,必须循序进,不能躐等。于是,把陈修园抨击为浅陋不足道的《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必读》、《濒湖脉诀》,以及《医学心悟》、《笔花医镜》……等重新钻研。有些早在中学时代已经读过的,今天仔细玩味,得益更多。一天晚上,我专心研究程氏止嗽散的组方义理,略有所悟。第二天恰巧有一商人咳嗽两月,遍服燥热寒凉攻补诸药不效而来求诊。我用止嗽散,竞一剂知,两剂已。此人叹为奇迹,到处宣扬。这时,我深深体会到:深入浅出而又切合实际的医书,说它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像我这样一个无牌的青年医生,要跻身医林,树立威信,必先善治见效快的“时病”。我便把伤寒温病作为学习重点,专心钻研。不敢好高骛远,但求学以致用。古往今来,注解《伤寒论》的不下百数十家,而我却从浅近的《伤寒论类方》人手,继而钻研柯氏《来苏集》。说老实话,几十年来,各种各样的《伤寒论》我浏览不少,而得力者还是此两书。学温病不消说是以《温病条辨》与《温热经纬》为主,旁及吴又可、杨栗山、俞根初、何廉臣、雷少逸诸家。我在中学时,学过一点点历史唯物主之和辩证法,这对我学医很有好处,它使我避免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淖中。我熟读《伤寒论》,但没有成为固执仲景方的“经方派”;我深究温病、也没有成为徒尚轻灵的“时方派”。我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温病学说是伤寒论的发展和补充,主张“寒温合流”。在氯霉素尚末广泛应用之前,我运用仲景的桃花,黄土诸方,与氏安宫、清营、复脉等方化裁,治愈好几例肠伤寒下血重病,就是明显的例证。
六、俱收并蓄 待用无遗
听说行道数十年的老中医,必有几套看家本领,或长于温补,或擅用寒凉,或善治惊疳,或专医崩漏。甚至对一方一药的运用,也有独到之处,如“竹茹先生”、“平胃散大夫”等等。而我真是十分惭愧,可说是一无所长。如果硬要我说说自己几十年来读书临证有哪一点成就,那末,一言以蔽之日:“师古而不泥于古,能撷采各家之长;而辨证细心,据理治病,不拘一格”,如此而已。我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如上文所述,学得一些辩证的皮毛,另一方面,和我缺乏师承很有关系。本来,没有祖传师授,光靠自学,“事倍功半”,是件坏事,但对我来说,却变成了好事。好就好在全靠自己独立思考,不会给一家之言先入为L主,印定眼目,以致临床思维,“偏”向一边。
我对宋金元明时期争鸣的百家,用历史唯物观点详细分析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存任何偏见,而是采其所长,为我所用。例如,我用刘河间的防风通圣散治愈脑血管意外重症。用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治愈“恶网”。用朱丹溪的越鞠丸治愈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用张景岳的大补元煎治愈慢性肾炎。用王肯堂的神芎导水丸治愈急性肾功能衰竭。用谢谢映庐的的大回生汤抢救危重的小儿慢脾风。用吴鞠通的三甲复脉汤治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微小的成就,放在繁花似锦的医学园地里,不过是几茎野草;但可以作为我对寒热攻补诸法,是因病而施,不拘一格的例证。
我对古今有成就的医家都十分尊敬,但不盲目崇拜。我很佩服叶天士,但不同意他那“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之说。几十年来,我治疗温病,常用柴葛,都很应手,没有出现过他老人家所说的不良反应。我也很赞赏王孟英、却惋惜他偏好寒凉,畏羌、独、芎、防如虎。而我于1957年夏秋之际,用活人败毒散治愈流感七百多例,最近,又用此法加石膏治登革热,能收捷效,不是证明王氏未免偏执了吗?
自己随着对伤寒温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对某些传统的理论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例如,叶天士引述张凤逵《伤暑全书》之言,主张治疗暑温不必用下。余师愚治暑热疫也反对攻下。我却认为,既然“夏暑发自阳明”,且其热较伤寒温病为甚,寒、温之邪可以传腑,而暑温岂有只传经而不入腑之理?早在六十年代,我就用下法抢救过许多例乙脑危症。又如麻后肺炎,从《医宗金鉴》以迄清末名家,都主张用辛凉宣肺,苦寒清热解毒的治。我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有半数以上患儿出现火盛刑金,肺叶焦枯的证候,便采用以喻氏清燥救肺汤为主的甘凉濡润,沃焦救焚的治法,前后救过二百多例危重患儿(多合并心衰),全部治愈。“愚者干虑,必有一得”,所以我从不曾为自己不是正途出身而妄自菲薄。
凡是活人之术,不论古的、今的、中的、西的、以至针灸、外治、民间草药、单方,我都不肯摒弃。早在四十年代,我认识一位姓陈的外科铃医,他说自己少不知书,不懂内科,只会用点草药。但有好几例肠伤寒误用温补,出现严重毒血症的,他用鲜崩大碗二斤,捣汁加水频灌,都转危为安。我吸收他的经验,了解到崩大碗甘淡而寒,清热解毒祛湿之力甚强又不伤正气。后来在医院同道的启发和协作下,用它治疗尿毒症,降低血中非蛋白氮,很有实效。
韩愈曰:“寒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良”则吾不敢当,“俱收并董”,不存偏见,这一点自问尚能做到。
陈修园的医书对我学习中医帮助很大,但也耽误了我一些宝贵时间。陈氏是个崇古尊经者,他把圣人的经典吹得神乎其神。我既然立志要做一个有所作为的医生,便先从圣人的《内经》下苦功。不幸所买的又是“张马合注”本。马元台的注还不怎样,而张隐庵的注解,真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反比原文更难理张隐庵的注解,而且不切实用,(他的《伤寒论集注》也是如此)。我在傍徨苦闷当中,想起“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那句名言,又回忆李老师教我读书时,先是从“秋夜有蟋蟀,鸣于墙下,……”一类浅近的学起,接着读《桃花源记》,《项脊轩志》等,后来才读《四书》、《五经》以及诸子百家。我想,学医也如学文,必须循序进,不能躐等。于是,把陈修园抨击为浅陋不足道的《本草备要》、《汤头歌诀》、《医宗必读》、《濒湖脉诀》,以及《医学心悟》、《笔花医镜》……等重新钻研。有些早在中学时代已经读过的,今天仔细玩味,得益更多。一天晚上,我专心研究程氏止嗽散的组方义理,略有所悟。第二天恰巧有一商人咳嗽两月,遍服燥热寒凉攻补诸药不效而来求诊。我用止嗽散,竞一剂知,两剂已。此人叹为奇迹,到处宣扬。这时,我深深体会到:深入浅出而又切合实际的医书,说它价值连城,也不为过。
像我这样一个无牌的青年医生,要跻身医林,树立威信,必先善治见效快的“时病”。我便把伤寒温病作为学习重点,专心钻研。不敢好高骛远,但求学以致用。古往今来,注解《伤寒论》的不下百数十家,而我却从浅近的《伤寒论类方》人手,继而钻研柯氏《来苏集》。说老实话,几十年来,各种各样的《伤寒论》我浏览不少,而得力者还是此两书。学温病不消说是以《温病条辨》与《温热经纬》为主,旁及吴又可、杨栗山、俞根初、何廉臣、雷少逸诸家。我在中学时,学过一点点历史唯物主之和辩证法,这对我学医很有好处,它使我避免陷入主观主义的泥淖中。我熟读《伤寒论》,但没有成为固执仲景方的“经方派”;我深究温病、也没有成为徒尚轻灵的“时方派”。我很早以前就认识到温病学说是伤寒论的发展和补充,主张“寒温合流”。在氯霉素尚末广泛应用之前,我运用仲景的桃花,黄土诸方,与氏安宫、清营、复脉等方化裁,治愈好几例肠伤寒下血重病,就是明显的例证。
六、俱收并蓄 待用无遗
听说行道数十年的老中医,必有几套看家本领,或长于温补,或擅用寒凉,或善治惊疳,或专医崩漏。甚至对一方一药的运用,也有独到之处,如“竹茹先生”、“平胃散大夫”等等。而我真是十分惭愧,可说是一无所长。如果硬要我说说自己几十年来读书临证有哪一点成就,那末,一言以蔽之日:“师古而不泥于古,能撷采各家之长;而辨证细心,据理治病,不拘一格”,如此而已。我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是如上文所述,学得一些辩证的皮毛,另一方面,和我缺乏师承很有关系。本来,没有祖传师授,光靠自学,“事倍功半”,是件坏事,但对我来说,却变成了好事。好就好在全靠自己独立思考,不会给一家之言先入为L主,印定眼目,以致临床思维,“偏”向一边。
我对宋金元明时期争鸣的百家,用历史唯物观点详细分析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存任何偏见,而是采其所长,为我所用。例如,我用刘河间的防风通圣散治愈脑血管意外重症。用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治愈“恶网”。用朱丹溪的越鞠丸治愈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用张景岳的大补元煎治愈慢性肾炎。用王肯堂的神芎导水丸治愈急性肾功能衰竭。用谢谢映庐的的大回生汤抢救危重的小儿慢脾风。用吴鞠通的三甲复脉汤治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这些微小的成就,放在繁花似锦的医学园地里,不过是几茎野草;但可以作为我对寒热攻补诸法,是因病而施,不拘一格的例证。
我对古今有成就的医家都十分尊敬,但不盲目崇拜。我很佩服叶天士,但不同意他那“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之说。几十年来,我治疗温病,常用柴葛,都很应手,没有出现过他老人家所说的不良反应。我也很赞赏王孟英、却惋惜他偏好寒凉,畏羌、独、芎、防如虎。而我于1957年夏秋之际,用活人败毒散治愈流感七百多例,最近,又用此法加石膏治登革热,能收捷效,不是证明王氏未免偏执了吗?
自己随着对伤寒温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对某些传统的理论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例如,叶天士引述张凤逵《伤暑全书》之言,主张治疗暑温不必用下。余师愚治暑热疫也反对攻下。我却认为,既然“夏暑发自阳明”,且其热较伤寒温病为甚,寒、温之邪可以传腑,而暑温岂有只传经而不入腑之理?早在六十年代,我就用下法抢救过许多例乙脑危症。又如麻后肺炎,从《医宗金鉴》以迄清末名家,都主张用辛凉宣肺,苦寒清热解毒的治。我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有半数以上患儿出现火盛刑金,肺叶焦枯的证候,便采用以喻氏清燥救肺汤为主的甘凉濡润,沃焦救焚的治法,前后救过二百多例危重患儿(多合并心衰),全部治愈。“愚者干虑,必有一得”,所以我从不曾为自己不是正途出身而妄自菲薄。
凡是活人之术,不论古的、今的、中的、西的、以至针灸、外治、民间草药、单方,我都不肯摒弃。早在四十年代,我认识一位姓陈的外科铃医,他说自己少不知书,不懂内科,只会用点草药。但有好几例肠伤寒误用温补,出现严重毒血症的,他用鲜崩大碗二斤,捣汁加水频灌,都转危为安。我吸收他的经验,了解到崩大碗甘淡而寒,清热解毒祛湿之力甚强又不伤正气。后来在医院同道的启发和协作下,用它治疗尿毒症,降低血中非蛋白氮,很有实效。
韩愈曰:“寒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良”则吾不敢当,“俱收并董”,不存偏见,这一点自问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