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jiangfeng0130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1/02 帖子 78 获得点赞 1 声望 6 年龄 38 2011/03/18 #1 今天看中医了,说是心肾不交,请问心肾不交会影响性生活么?吃完交通心肾的中药,再补肾需要吃什么药?吃治疗阴虚的六味地黄丸合适还是治疗阳虚的桂附地黄丸合适?
董丹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23 帖子 26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38 2011/03/18 #2 晕, 这个问题 你去看病的时候, 咋没问问那个老中医呢??? 你问 是“补阴虚” 还是 “补阳虚” 相当于问人:该往左走呢,还是该往右走呢?? 另外补一句: 任何中药,最好是在医生的嘱咐或参考下, 才去吃,药对症,才是好东西, 要不对症,那可就前边得加上“毒”字了 ========================== 外行人的理解;
晕, 这个问题 你去看病的时候, 咋没问问那个老中医呢??? 你问 是“补阴虚” 还是 “补阳虚” 相当于问人:该往左走呢,还是该往右走呢?? 另外补一句: 任何中药,最好是在医生的嘱咐或参考下, 才去吃,药对症,才是好东西, 要不对症,那可就前边得加上“毒”字了 ========================== 外行人的理解;
ZHONGYI_000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2/24 帖子 67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3/19 #3 呵呵,提个观点,说不定会遭到大家的质疑 其实是不存在“心肾不交”这个概念的,用现在的话说:“心肾不交”是个伪命题。
C chengangzhongyi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02/10 帖子 25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2011/03/19 #4 所谓“心肾不交”,临床上常见为失眠等睡眠质量问题,如果确为睡眠问题,建议用滋肾安神丸。最好还是去看医生,祝早日康复!!!
采芝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03 帖子 445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年龄 43 2011/03/19 #5 回复 3# ZHONGYI_000 心肾不交确有,但是若真心肾不交,则病入少阴,人命危矣。而今中医稍有不足,便动辄冠以心肾不交,良可叹也
我是121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15 帖子 220 获得点赞 4 声望 16 年龄 47 2011/03/19 #6 但我从《黄帝内经》中知道确有这一说,做梦的多人与心肾不相交有关怎么解释呢!谢谢!
投药即中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14 帖子 110 获得点赞 2 声望 0 年龄 39 2011/03/20 #8 心肾不交主要是影响睡眠质量,多做恶梦,睡不踏实,易醒!" 是药三分毒"建议不要乱补! "有余而泻,泻即为益;无缺而补,补即为毒" 你属于阳虚还是阴虚,哪的去找大夫,全面诊断后才可以定下来,不要自己瞎吃药! 希望能帮到您!
心肾不交主要是影响睡眠质量,多做恶梦,睡不踏实,易醒!" 是药三分毒"建议不要乱补! "有余而泻,泻即为益;无缺而补,补即为毒" 你属于阳虚还是阴虚,哪的去找大夫,全面诊断后才可以定下来,不要自己瞎吃药! 希望能帮到您!
极 极度深蓝 惊鸿一瞥 杏叶会员 注册 2008/09/13 帖子 72 获得点赞 13 声望 8 年龄 46 2011/03/21 #9 辩证: 心肾不交证是因心肾既济失调所致的病证。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多由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 鉴别诊断: 本证以肾阴虚、心火旺为特征。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达肾水,肾水上济心火,使肾水不寒,心火不亢,则水火互济,心肾相交。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火偏亢,或心火独炽,下吸肾水,则肾阴暗耗,以致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而心肾不交。 心火偏亢,则心烦失寐,心悸不安,健忘;肾水不足,髓海空虚则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虚火内扰精室则遗精,带下。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心火亢盛证相辨别,心火亢盛证仅表现为心烦失寐等心火偏亢的症状,而无肾阴虚见症。本证既有心人偏亢的症状,又有肾阴虚的见症。 辨证注意点:心火偏亢的临床表现,伴有肾阴虚的见症。 治疗原则: 一般认为心肾不交证,从病机上分析多为心火旺于上,肾阴亏于下,水火不交而成。对于这种“心火旺、肾阴虚”常用黄连阿胶汤火“泻心火,滋肾阴”;从临床上分析,尚有“心火旺、肾阳虚”.“心气虚、肾阳虚”、“心气虚,肾阴虚”,亦可说是心肾不交证。其治疗,“心火旺,肾阳虚”可用交泰丸泻心火,助肾阳;对“心气虚,肾阳虚,“用茯菟丸养心气,补肾阳;对“心气虚、肾明虚”用天王补心丹来益心气,滋肾阴。
辩证: 心肾不交证是因心肾既济失调所致的病证。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多由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 鉴别诊断: 本证以肾阴虚、心火旺为特征。在生理状态下,心火下达肾水,肾水上济心火,使肾水不寒,心火不亢,则水火互济,心肾相交。若肾水不足,心火失济,则心火偏亢,或心火独炽,下吸肾水,则肾阴暗耗,以致肾水亏于下,心火亢于上而心肾不交。 心火偏亢,则心烦失寐,心悸不安,健忘;肾水不足,髓海空虚则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脉细数。虚火内扰精室则遗精,带下。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心火亢盛证相辨别,心火亢盛证仅表现为心烦失寐等心火偏亢的症状,而无肾阴虚见症。本证既有心人偏亢的症状,又有肾阴虚的见症。 辨证注意点:心火偏亢的临床表现,伴有肾阴虚的见症。 治疗原则: 一般认为心肾不交证,从病机上分析多为心火旺于上,肾阴亏于下,水火不交而成。对于这种“心火旺、肾阴虚”常用黄连阿胶汤火“泻心火,滋肾阴”;从临床上分析,尚有“心火旺、肾阳虚”.“心气虚、肾阳虚”、“心气虚,肾阴虚”,亦可说是心肾不交证。其治疗,“心火旺,肾阳虚”可用交泰丸泻心火,助肾阳;对“心气虚,肾阳虚,“用茯菟丸养心气,补肾阳;对“心气虚、肾明虚”用天王补心丹来益心气,滋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