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3/08
- 帖子
- 12
- 获得点赞
- 0
- 声望
- 0
若干年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廖育群先生曾向我提出质疑:既然《扁鹊内径》九卷《外经》十二卷被编纂入《针经》(《灵枢》),现在的《灵枢》怎么不见扁鹊的名字?质疑提的直率而又尖锐。经过若干年的考证与思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 《灵枢•九针十二原》写的很明白:“为之经纪”的“纪”。已告诉了我们一切。“纪”《说文解字》“丝别也。”用现在的白话讲就是“丝缕”。这里我们又要回到二千年前的《史记》了。《史记》是以纪、表、书、世家、列传体裁写的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百三十篇(卷)。《汉书》以后的二十四史都基本按这个体裁写就。那么我们看看《史记》的二家注疏对“纪”的解释:“《索隐》: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後代纲纪也。”“裴松之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这里就很明白了,只有帝王书称纪。《灵枢•九针十二原》“为之经纪”明显套用了《史记》手法来编纂《针经》,设置了这样门槛,《扁鹊内经》《外经》只能被去掉“扁鹊”,因此,《灵枢》里面是无法找出“扁鹊”二字,否则与“经纪”的“纪”无法共处。
(2)扁鹊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 “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看,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有这样一位很有名的医生,医技很高但却是位民间的医生,他曾给赵简子、齐桓侯看过病,但没有社会地位,最后被“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扁鹊与黄帝之类极为显贵地位比显然落差巨大。这种极不对称性可能是《灵枢》(《针经》)编纂者把扁鹊名字去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3) 史书上介绍扁鹊见于《史记》。《吕氏春秋》及《淮南子》未见扁鹊之记载(我没有查到,若有疏漏,请有所发现的网民于以赐正)。从《史记》翔实的记载来看,扁鹊和仓公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而且确实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只是扁鹊为春秋战国时人,仓公则是汉文帝时人。春秋战国乃至两汉,在我国整个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那段历史时期,学术处于诸子齐发,百家争鸣的强盛时期,几乎涵盖包括哲学、军事、农、商、医、天文地理等所有领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最璀璨而光辉的时期。因此,以扁鹊而入说并以《扁鹊内经》《外经》在社会上流行,是符合当时社会潮流趋势。所以我们在《汉书•艺文志》里看到它们身影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历史不断发展,随着统治阶层的政治取向,社会哲学观的嬗变,理论学术的交汇与碰撞,社会的取舍等诸因素的作用下,到了《灵枢》(《针经》)编纂时代。《经》的门槛提高了,达到《灵枢•九针十二原》那种“为之经纪”的“纪”等级,医经只能由黄帝这样的人物配得上入说成书,扁鹊这样的草根阶层只能被出局。这种门槛标准与《史记》的十二纪的手法一致,规格相同。这也可能是《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被编纂(重组)的命运和原因吧。
以此观之,扁鹊二个字在《灵枢》中是无法出现的。
【说明】:有想参考我的《扁鹊内经》《外经》研究(1),请在“百度”输入《扁鹊内经》《外经》研究。或《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一期。
写于仁和居 2011.3.13
(1) 《灵枢•九针十二原》写的很明白:“为之经纪”的“纪”。已告诉了我们一切。“纪”《说文解字》“丝别也。”用现在的白话讲就是“丝缕”。这里我们又要回到二千年前的《史记》了。《史记》是以纪、表、书、世家、列传体裁写的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百三十篇(卷)。《汉书》以后的二十四史都基本按这个体裁写就。那么我们看看《史记》的二家注疏对“纪”的解释:“《索隐》: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又纪,理也,丝缕有纪。而帝王书称纪者,言为後代纲纪也。”“裴松之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这里就很明白了,只有帝王书称纪。《灵枢•九针十二原》“为之经纪”明显套用了《史记》手法来编纂《针经》,设置了这样门槛,《扁鹊内经》《外经》只能被去掉“扁鹊”,因此,《灵枢》里面是无法找出“扁鹊”二字,否则与“经纪”的“纪”无法共处。
(2)扁鹊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 “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看,春秋战国时期确实有这样一位很有名的医生,医技很高但却是位民间的医生,他曾给赵简子、齐桓侯看过病,但没有社会地位,最后被“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也,使人刺杀之。”扁鹊与黄帝之类极为显贵地位比显然落差巨大。这种极不对称性可能是《灵枢》(《针经》)编纂者把扁鹊名字去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吧。
(3) 史书上介绍扁鹊见于《史记》。《吕氏春秋》及《淮南子》未见扁鹊之记载(我没有查到,若有疏漏,请有所发现的网民于以赐正)。从《史记》翔实的记载来看,扁鹊和仓公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而且确实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只是扁鹊为春秋战国时人,仓公则是汉文帝时人。春秋战国乃至两汉,在我国整个历史长河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那段历史时期,学术处于诸子齐发,百家争鸣的强盛时期,几乎涵盖包括哲学、军事、农、商、医、天文地理等所有领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中最璀璨而光辉的时期。因此,以扁鹊而入说并以《扁鹊内经》《外经》在社会上流行,是符合当时社会潮流趋势。所以我们在《汉书•艺文志》里看到它们身影是很自然的事。然而历史不断发展,随着统治阶层的政治取向,社会哲学观的嬗变,理论学术的交汇与碰撞,社会的取舍等诸因素的作用下,到了《灵枢》(《针经》)编纂时代。《经》的门槛提高了,达到《灵枢•九针十二原》那种“为之经纪”的“纪”等级,医经只能由黄帝这样的人物配得上入说成书,扁鹊这样的草根阶层只能被出局。这种门槛标准与《史记》的十二纪的手法一致,规格相同。这也可能是《扁鹊内经》《外经》《白氏内经》《外经》被编纂(重组)的命运和原因吧。
以此观之,扁鹊二个字在《灵枢》中是无法出现的。
【说明】:有想参考我的《扁鹊内经》《外经》研究(1),请在“百度”输入《扁鹊内经》《外经》研究。或《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第一期。
写于仁和居 20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