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2/17
- 帖子
- 1585
- 获得点赞
- 8
- 声望
- 0
《温法纵横》终于出版了,也终于拿到了样本,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这一段时间的辛苦终于有了结果。
原本总想写点什么为这一段做个总结,却总也写不出来,可能是所有该说的话都在书中了吧。
记得在看到周艳杰女士写的书评时,我曾大发感慨:“一个编辑,一年要看几百万的文字,我曾很怀疑是否还能保持对学术的敏感?没想到您还是抓住了主旨”,周女士回答说:“随缘惜缘”。是啊,编辑与作者是一种缘,作者与读者是一种缘,医者与患者也是一种缘。
一个医者,在临床中,由于不同的际遇,因而结识了不同的患者,在验证、运用从书本中学来的知识为患者服务的同时,又以患者为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个人独到见解。医者与患者,我给你健康,你给我经验;我是你的健康护卫,你是我的衣食父母。所以要彼此心存感激,更要随缘惜缘。
而当医者的经验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文人重立言”的影响,大多会产生一种写出来的冲动,想要把从前人书籍中继承而来并发扬之的经验回馈给更多人的愿望。这时,若有编辑能慧眼识珠,这种愿望就有可能成真,而医者的角色也就转变成了作者。但这个过程中,起码需要编辑与作者在学术认知上的高度契合,特别是一些小众的、不合时宜的、存在争议的作品,是需要编辑的前瞻性眼光与巨大的勇气的。从立项会上的力排众议据理力争,到书籍草稿的错别字筛查,再到书籍上市后的推广宣传,在这个不算漫长的过程中,友谊的种子往往也许会在编辑、作者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有了一个更纯净的替代词-朋友。
当书籍出版后,作者当然希望会有更多的读者看到它、喜欢它。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定会是各方面的意见都有,称赞的、批评的、不屑的,这些我都希望看到,这不是唱高调装大度,因为就像阴阳的对立统一那样,伴随批评的往往是进步。就像胡不群先生读后就指出,所谓“四维汤”的命名,并不始于我,而是王少华先生,在其专著中广泛用于肾病。通过这样的互动,即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又使得某些学术上逐步趋于完善,所以,我很珍惜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缘分。
但是有些没有读过书的、却就书籍内容之外的某些东西而指手画脚的,就不欢迎了,只能说一句:“走好,不送”。
原本总想写点什么为这一段做个总结,却总也写不出来,可能是所有该说的话都在书中了吧。
记得在看到周艳杰女士写的书评时,我曾大发感慨:“一个编辑,一年要看几百万的文字,我曾很怀疑是否还能保持对学术的敏感?没想到您还是抓住了主旨”,周女士回答说:“随缘惜缘”。是啊,编辑与作者是一种缘,作者与读者是一种缘,医者与患者也是一种缘。
一个医者,在临床中,由于不同的际遇,因而结识了不同的患者,在验证、运用从书本中学来的知识为患者服务的同时,又以患者为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个人独到见解。医者与患者,我给你健康,你给我经验;我是你的健康护卫,你是我的衣食父母。所以要彼此心存感激,更要随缘惜缘。
而当医者的经验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文人重立言”的影响,大多会产生一种写出来的冲动,想要把从前人书籍中继承而来并发扬之的经验回馈给更多人的愿望。这时,若有编辑能慧眼识珠,这种愿望就有可能成真,而医者的角色也就转变成了作者。但这个过程中,起码需要编辑与作者在学术认知上的高度契合,特别是一些小众的、不合时宜的、存在争议的作品,是需要编辑的前瞻性眼光与巨大的勇气的。从立项会上的力排众议据理力争,到书籍草稿的错别字筛查,再到书籍上市后的推广宣传,在这个不算漫长的过程中,友谊的种子往往也许会在编辑、作者的心中悄悄生根发芽,从而使彼此的关系有了一个更纯净的替代词-朋友。
当书籍出版后,作者当然希望会有更多的读者看到它、喜欢它。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定会是各方面的意见都有,称赞的、批评的、不屑的,这些我都希望看到,这不是唱高调装大度,因为就像阴阳的对立统一那样,伴随批评的往往是进步。就像胡不群先生读后就指出,所谓“四维汤”的命名,并不始于我,而是王少华先生,在其专著中广泛用于肾病。通过这样的互动,即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又使得某些学术上逐步趋于完善,所以,我很珍惜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缘分。
但是有些没有读过书的、却就书籍内容之外的某些东西而指手画脚的,就不欢迎了,只能说一句:“走好,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