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5063
- 获得点赞
- 111
- 声望
- 38
中医义诊、中药辨识、中医药历史文化展览、中医药文化演出……绵阳、广安两地百姓享受了中医药的盛宴。3月28日和29日,“中医中药中国行”四川省活动暨“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月”活动分别在上述两地启动,当日当地所有中医医疗机构免收挂号费。本次活动主题为“关爱灾区,‘三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惠民”。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四川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副省长陈文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等出席仪式。
王国强对灾区人民和中医药工作者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表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希望四川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建设中医药强省中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科学发展,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大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把中医药知识带进农村、社区和家庭,把“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使中医药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并要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战胜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李崇禧表示,四川将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从认识中医药,到感受中医药,到受惠于中医药,为实现四川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3月28日,绵阳的启动仪式在九洲体育馆和铁牛广场举行,去年5·12大地震中九洲体育馆作为当时的灾民安置点,容纳了数万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启动仪式上,四川省政府向甘孜、阿坝、凉山州中藏医医院发放了33辆救护车。以介绍绵阳中医药事业和抗震救灾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演出博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喝彩。铁牛广场上,绵阳市名老中医李孔定、蒲志孝等为群众义诊,上千名市民排队咨询。
3月29日,在邓小平故里广安市,30位四川省优秀青年名中医来到该市思源广场为当地百姓义诊。启动仪式上,王国强等领导为中医药“三进”服务队授旗。据悉,中医药“三进”服务队队员由四川省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专家组成,将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中医医疗、中医科普、中医文化宣传等活动,走进农村、社区和家庭。王国强等领导还前往广安市广安区万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民李素华家中调研和慰问,高度肯定了该中心开展中医药进家庭的做法。
据了解,绵阳、广安两地启动仪式结束后,四川省各市(州)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医药服务百姓、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当地中医医疗机构进行义诊,并免收一天挂号费,还将开展中医药健康讲座等。
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药专家宣讲团将分赴各市(州),针对社区居民、离退休老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中医文化爱好者开展康复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的防治,社区和农村适宜技术推广,中医特色诊疗方法讲解和中医药文化探究等活动。
王国强对灾区人民和中医药工作者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表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希望四川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建设中医药强省中不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科学发展,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大力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把中医药知识带进农村、社区和家庭,把“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使中医药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并要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战胜困难,重建美好家园。
李崇禧表示,四川将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从认识中医药,到感受中医药,到受惠于中医药,为实现四川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3月28日,绵阳的启动仪式在九洲体育馆和铁牛广场举行,去年5·12大地震中九洲体育馆作为当时的灾民安置点,容纳了数万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启动仪式上,四川省政府向甘孜、阿坝、凉山州中藏医医院发放了33辆救护车。以介绍绵阳中医药事业和抗震救灾为主要内容的文艺演出博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喝彩。铁牛广场上,绵阳市名老中医李孔定、蒲志孝等为群众义诊,上千名市民排队咨询。
3月29日,在邓小平故里广安市,30位四川省优秀青年名中医来到该市思源广场为当地百姓义诊。启动仪式上,王国强等领导为中医药“三进”服务队授旗。据悉,中医药“三进”服务队队员由四川省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专家组成,将分赴全省各地,开展中医医疗、中医科普、中医文化宣传等活动,走进农村、社区和家庭。王国强等领导还前往广安市广安区万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民李素华家中调研和慰问,高度肯定了该中心开展中医药进家庭的做法。
据了解,绵阳、广安两地启动仪式结束后,四川省各市(州)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中医药服务百姓、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当地中医医疗机构进行义诊,并免收一天挂号费,还将开展中医药健康讲座等。
由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药专家宣讲团将分赴各市(州),针对社区居民、离退休老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中医文化爱好者开展康复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的防治,社区和农村适宜技术推广,中医特色诊疗方法讲解和中医药文化探究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