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01/02
- 帖子
- 391
- 获得点赞
- 19
- 声望
- 0
- 年龄
- 62
胬肉攀睛的治疗
胬肉攀睛是以目中胬肉由眦角长出,横贯白睛,攀侵黑睛为主要表现的眼病。
中医认为胬肉攀睛为肝经火盛,与内风或外风相煽上炎于目而成。西医往往以手术治疗为主,费用较高,且复发率很高。本人通过中医辨证,应用中药治疗效果显著。
治疗原则:清肝明目褪翳。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龙胆草12~15g,栀子15g,黄芩15g,柴胡10g,生地30g,车前子15g,木通10g,泽泻15g,生甘草10g,当归12g,酒大黄10~15g,牛膝12g,木贼12g,菊花15g,白芍15g,珍珠母30g,蒲公英20~30g,熊胆粉0.3g(兑冲)。
一般患者服药后,次日即感到明显好转,一般5~10天,胬肉消褪一半或完全消失。
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发物等。
胬肉攀睛是以目中胬肉由眦角长出,横贯白睛,攀侵黑睛为主要表现的眼病。
中医认为胬肉攀睛为肝经火盛,与内风或外风相煽上炎于目而成。西医往往以手术治疗为主,费用较高,且复发率很高。本人通过中医辨证,应用中药治疗效果显著。
治疗原则:清肝明目褪翳。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龙胆草12~15g,栀子15g,黄芩15g,柴胡10g,生地30g,车前子15g,木通10g,泽泻15g,生甘草10g,当归12g,酒大黄10~15g,牛膝12g,木贼12g,菊花15g,白芍15g,珍珠母30g,蒲公英20~30g,熊胆粉0.3g(兑冲)。
一般患者服药后,次日即感到明显好转,一般5~10天,胬肉消褪一半或完全消失。
同时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发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