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2/07
- 帖子
- 1761
- 获得点赞
- 14
- 声望
- 38
我最近看了三本书,得出一个比较好用的方子
补中益气汤!
当然,是要进行加减的!
这三本书是,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部分,赵文魁脉学部分,还有秦伯未注解的汤头歌诀正续集。
医宗金鉴是状态方向,文魁脉学是脉的方向,汤头是升柴的活用,
能引述原文的,我引述如下:
补中益气升阳清,热伤气陷大虚洪,头疼表热自汗出,心烦口渴畏寒风,困倦赖言无气动,动则气高喘促声,保元甘温除大热,血归气术补脾经,佐橘降浊散滞气,升柴从胃引阳生升,阴火肾燥加地柏,阳热心烦安神凝。 这是医宗金鉴的心法。
文魁脉学的我是通读的,具体总结不出来。
秦伯未的汤头有这样的话,“东垣曰:升,柴味薄性阳,能引脾胃清气行于阳道,以资春风之和,又引参,耆,甘草上行,充实腠理,使卫外为固,凡补脾胃之药,多以升阳补气名之者此也。”
综上所述,我在现在大体上摸到脉是大虚洪的,都以补中益气汤进行加减。
如果还无法活用补中益气汤,建议去看看李杲的生活年代,那个年代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年代,那么我们可否说,现在的白领有上顿没下顿的,也是很适合吃补中益气汤呢?
还是希望大家多考虑一个方子的活用,我认为,那才是真正的由伤寒读出了精髓!
希望大家也写出自己的心得。手打的挺累,希望对大家有学习上的参考。
补中益气汤!
当然,是要进行加减的!
这三本书是,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部分,赵文魁脉学部分,还有秦伯未注解的汤头歌诀正续集。
医宗金鉴是状态方向,文魁脉学是脉的方向,汤头是升柴的活用,
能引述原文的,我引述如下:
补中益气升阳清,热伤气陷大虚洪,头疼表热自汗出,心烦口渴畏寒风,困倦赖言无气动,动则气高喘促声,保元甘温除大热,血归气术补脾经,佐橘降浊散滞气,升柴从胃引阳生升,阴火肾燥加地柏,阳热心烦安神凝。 这是医宗金鉴的心法。
文魁脉学的我是通读的,具体总结不出来。
秦伯未的汤头有这样的话,“东垣曰:升,柴味薄性阳,能引脾胃清气行于阳道,以资春风之和,又引参,耆,甘草上行,充实腠理,使卫外为固,凡补脾胃之药,多以升阳补气名之者此也。”
综上所述,我在现在大体上摸到脉是大虚洪的,都以补中益气汤进行加减。
如果还无法活用补中益气汤,建议去看看李杲的生活年代,那个年代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年代,那么我们可否说,现在的白领有上顿没下顿的,也是很适合吃补中益气汤呢?
还是希望大家多考虑一个方子的活用,我认为,那才是真正的由伤寒读出了精髓!
希望大家也写出自己的心得。手打的挺累,希望对大家有学习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