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蔡小荪辨治血崩证的经验

杏林一脉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6
帖子
2827
获得点赞
30
声望
38
蔡小荪辨治血崩证的经验
上海蔡氏妇科以儒医闻于世,至吾师蔡小荪已七代。其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对血崩证的辨治独具创见,临证屡获卓效。蔡师认为,本病的致病因素甚多,病情变化较为复杂,临诊时务必详审病机,首辨阴阳,即阴崩与阳崩之别。主张“求因为主,止血为辅”,补益不恋邪,止血勿留瘀,以冀全效。兹将吾师治崩经验略述鳞爪,以供参考。

阳盛崩证善治其阴

《素问·阴阳别论》云:“阴虚阳搏谓之崩。”显见阳崩之因乃阴虚阳盛所致。强调阳崩正以阴虚为本,火热为标。蔡师认为,女子曰阴,以血为荣。由于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阴血易耗。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体阴而用阳,阴血不足,更易引起阳亢。此外又可因阳盛之体,邪热易伤冲任,损及肝肾而致阴虚阳盛,迫血妄行。所以,临床上阳崩证较为多见。对于阳崩的治疗,蔡师常用养阴止崩法取效。临床上以经来先阴,量多如注,色鲜或紫,质较浓稠,脉细数,舌质红或绛等阳性征象,为运用养阴止崩法的辨治要点。蔡师曾治疗一位阳崩症患者,年41岁,1993年5月29日初诊。5月3日经来临,量多如注,将月不止,日来尤甚,色鲜且稠,头晕腰酸,肢软乏力,时有腹疼,口干欲饮,屡注催产素及服中西药均不效。脉细数,苔薄质红。此乃阴虚血热,冲任失固。当拟养阴止崩。选用自拟育阴止崩汤加减:当归10克,生地炭30克,炒蒲黄10克,炙龟板10克,白芍10克,旱莲草12克,熟女贞10克,煅牡蛎30克,丹皮炭10克。药后经量即减,3剂而完全净止。本着“热者清之,虚者补之”的原则,方中炙龟板、生地炭益肾滋阴,牡蛎滋阴潜阳,固涩止血。鉴于时有腹疼,防其尚有残瘀,参当归、蒲黄以祛瘀止痛,旱莲草、白芍养阴柔肝育肾。方药着重于养阴止崩,养阴即所以抑阳,阴阳平衡,冲任乃固,血崩自止。这是蔡师治疗阳崩证常用经验方,善治其阴,而取得满意效果。

阴盛崩证善治其阳

《女科百问》齐仲甫说:“受冷而色白者,谓之阴崩。”蔡师认为,阴崩证多寒症,大多由于素体阳虚或崩久而致阳虚。盖血为气的物质,阴血与阳气,阴血之化全赖阳气以温运摄纳,阳气之用全赖于阴血以营养。若阴血大亏,气无所附,气随血衰,统摄无权,以致久崩不止。故阳虚而崩的病例以久崩引起较多。阳虚血崩虽为数较少,但亦不鲜见。临床上多见经来似崩,色较淡而稀为特点,面色(白光)白少华,畏冷肢清,出现阴亡而阳亦随之虚脱的险证。临证时当恪守“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训。蔡师常喜投用参附汤,益气温阳摄血,每能化险为夷。如蔡师曾治疗一位年逾半百的阴崩证患者。1993年10月13日初诊。10月6日月经来临,始则淋漓,昨上午因劳累而致狂行不止,色淡红,质稀,顺腿下流,头眩目花,肢清心慌,血色素65克,面色(白光)白,注止血针未效。脉细数,苔淡薄质嫩红,边有齿印。显见气血大亏,血去阴伤,阴损及阳,冲任失固之象,急当益气温阳止崩。处以炒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白芍10克,炒当归10克,熟附片10克,生地炭30克,炮姜炭3克,仙鹤草30克,生蒲黄15克,阿胶珠(烊冲)9克。投剂两帖后,经即净止。唯心悸寐差,神疲乏力,复诊拟益气养血,以杜反复。上方去附片、炮姜;增甘杞子15克、制黄精15克,以澄其源复其旧。门诊随访3月,血崩未见复发。蔡师指出,临床上阴虚阳盛的血崩,以龟板滋阴凉血之剂,顾忌较少。然对阳虚阴盛的崩症,大胆而正确使用附子,温阳止崩,非常重要。因附子辛甘大热,且有毒,用于体虚崩症,恐其动血劫阴,故处方下药时就不无顾忌。但若确系阳虚血崩,则又属必用之剂。《金匮》黄土汤治疗阳虚便血,亦取附子温阳之功。《校注妇人良方》直接运用参附汤,治妇女暴崩。然益气温阳之法,除确诊阳虚血崩之外,不常轻用。温燥之剂毕竟有动血之虞,一旦症势好转,附子亦当减量或除去。故用附子治阳虚血崩须胆大心细,审证明辨,正确使用,庶可无虞。

血瘀崩证善治其因

在血崩证中,血瘀引起的崩证屡见不鲜。古人治崩有塞流、澄源、复旧三个步骤。先止血,以塞其流,这是应急的措施,在一般无瘀病例中诚可取效。但对于由血瘀所引起的出血,常感效果不显或无效,甚至症势反而增剧。缘出血由于瘀滞未清,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血不归经,致出血不止。如果不辨症因而单纯止血,往往愈塞流则出血愈甚。此外,在塞流止血过程中,始终应该注意止血防瘀,明察到单纯止血每易留瘀。诚如《血证论》云:“止血之后,其离经之血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蔡师推崇此说,指出治血当以去蓄利瘀,使血返故道,不止血而血自止,为治血瘀崩证的大法。本着“通因通用”的原则,自拟化瘀止崩汤加减治疗血瘀崩证每获佳效。如蔡师曾治疗一位内膜异位症而致血崩。年40,初诊1992年1月14日。半年前妇科检查,子宫后壁可触及小结节,有触痛,B超提示左侧附件4×3×1.5厘米肿块,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每经临两少腹剧痛,昨临经量多如涌,有块且大,腰酸疲惫,头晕目花,脉细,苔薄有紫斑。症属宿瘀内结,血不循经。治拟化瘀止血。处以炒当归10克,丹参6克,赤白芍各10克,生蒲黄30克,花蕊石15克,血竭3克,三七末(吞)1.5克,怀牛膝10克,制香附10克,震灵丹(包)12克。3剂药后痛减,经遂净止。继用桂枝茯苓法化瘀散结,循环调治。三月后门诊随访,血崩未见反复。蔡师分析,此病人瘀象显然,恶血不去,血不归经,徒止何益?故予化瘀止崩。方中血竭与三七末配伍,取其既有散瘀行滞之力,又有止血定痛之功,为血瘀崩证必用之品。蔡老用药每喜轻简,唯蒲黄此药常据血瘀崩证情况而定,通常超量应用,多则30克,且喜用生蒲黄。因蒲黄具有活血化瘀、收敛止血之功,并能收缩子宫。震灵丹是蔡师治疗血瘀崩证常用成药之一,因其有止血行血之功,寓通于涩,既能固涩止血,又能化瘀、理气、止痛。

血瘀崩证往往又可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流行而致,对于此型病症,蔡师常注意补气活血同用。他说:“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脉络,脉络无气,必停留而瘀。”在临证时必须“审气血之荣枯,辨经络之通滞。”故在临床上治疗气虚兼有血瘀的崩证,常采用益气化瘀止血法,疗效显著。在补气止崩中不忘祛瘀,他说:“有专用补气者,气愈补而血愈瘀,血瘀气更不能外达。此时用补气破血之剂,通开血道,气直达于外,故两者需时时兼顾。只是在具体运用时需根据气虚、血瘀的轻重缓急而权衡侧重。”如蔡师治疗一位农村妇女,年43,1990年11月18日初诊。两年前因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近B超复查又发现左侧卵巢有7×6×5厘米不活动肿块。经期尚准,此次11日来潮,狂行如注,有块且大,色暗,已甫1周,面色(白光)白,用中西药均未效,故来本院就诊。症见苔薄质偏暗,边有齿印。蔡师认为,该病员突然大量出血,当属暴崩急病。由于农村工作辛劳过甚,难免气虚不足,瘀血停留胞宫,而致大下不止,间有血块。姑先益气活血止崩。处以党参15克,炙黄芪15克,白芍10克,花蕊石12克,熟军炭10克,炮姜炭3克,三七末(吞)3克。3剂后经血全止。二诊再拟益气养血之品,复旧澄源,调理而愈。方中熟军炭与炮姜炭配伍,熟军炭偏凉,推陈致新,引血归经,炮姜炭祛瘀生新,温经止血,两者相伍行中有止,攻补兼施,相得益彰,而达止血消瘀之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