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随便说伤寒

自由天空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2/26
帖子
789
获得点赞
1
声望
18
年龄
54
伤寒论是张仲景的得意之作。其中包含了他及其他整个家族,还有朋友,亲信,师祖等人的心血与痛楚。六经的创意来源于内经,于天之六气相因,应身体之部,而别于十二经脉。特以师传 病由第七章句送上,以元我说。
病由第七
《经》言,百病始生,皆因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伤于上,清湿伤于下。张机则以,人秉五常,皆因风气而生,风即能生人,依能害人;犹水能载舟,依能覆舟。其所言风气,于《经》言百病始生于气暗合。《经》言风雨寒暑,清湿喜怒依为之天之四气、六气。张机所言风气是为天之六气。风为六气之变,气为六气之常。以其意于《内经》合而词别着,是为医道之传,皆出师门故也。就其主旨则同。仅以古书杂谈而书其病由则有三因。一者,外感六淫、五常之气;为外所因。二者,饮食劳倦,为内所因。三者,因于七情,为气所伤。余不当罔论古谈,其虽未尽病由,却字字有理;是为三因之括。清莫枚士以研经为长;阅众家之说合而论之,列为八因;一为邪气;二为水湿;三为鬼神;四为虫兽;五为器物;六为饮食;七为药石;八为;人事。其中,邪气,水湿,器物,虫兽者皆为外因; 鬼神,人事为之七情;饮食,药石当为内因。故言病之始生;莫出三因。病之所形,莫过乎形气也。
病源于外者,首为天之六气、四气;以及疫疠异气。其有有形无形之别。天之六气相感,则为无形之气;其伏行于天地之间,或因早晚,或因时日;因其不备而中,使人感而生疾。六气之数,各有情状,以太阳为寒,阳明为燥,少阳为热;太阴为湿,少阴为火,厥阴为风。其为六气者,和平不可以伤人;助运而施化,为人所用者也。以其有胜复之别,而化而为邪以伤人。其气盛,则为邪也霸;弥攻也持,使正气不能轩使,为病也暴。其气衰,则为邪也奇,左右之气隐见,在泉之气反作;其行从正气以走,因形之盛衰而流止;为病也持,时有隐见之象。以其邪气流走之情,而谓之传经。 以太阳寒邪为盛者,其止太阳之份,正气不得轩使,而气止汗闭,数日迁延则转属阳明,故而热结汗蒸;再经数日,则传之少阳,众窍以热;再传则至于阴份;为形所病也。太阳寒邪为虚者,其至太阳之份,则夺其正气,使其气虚而汗出不止,其传从于气者,则传于太阴之份;使之寒湿凝结而不施化。其从于经而传者,则传于少阴之份,使寒凝于经而火气不得发泄。阳明之燥邪盛,则中燥而便难;其传至少阳之份,则燥结诸窍,津液虚少而神气外越,故而妄言憺语。再传则至阴份,形所受也。阳明之燥邪虚者,则热中,传之从气份则至于太阳之份,热结则黄汗出。从其经传者,则传于太阴之份;燥结则运化不施而痿生也。少阳之热邪盛者,口苦咽干,目眩;传则攻阴而形热。少阳之热邪虚者,则诸窍虚热,胸中烦满。阳气不伸故也;传从气分则中热,为阳明之份;其从于经而传者,则为厥阴之份,风热伏于血份而偏枯。 太阴湿邪盛者,腹满而吐,自利而腹痛。传则拒于太阳之份,寒湿凝于其处;太阴湿邪虚者,则四肢烦满;其传还走于少阴之份,则湿热蒸煣于内而胸满不欲食。其从于经而传者, 则传于阳明之份,虚利而五谷不化。少阴火邪盛者,脉微细而欲寐;火邪闭经故也;其传还于太阴,则热结而运化不施,故而痢,即便脓血也;少阴火邪虚者,寒反盛,脉弱涩而亡阳也。其传则止于厥阴之份;风寒行于里,则关节诸窍疼痛。其从于经而传者,厥寒于表,则四肢逆冷。厥阴风邪盛者, 消渴,气上撞心;阳气不能伏于形也。传则还气于少阴,饥不欲食,下痢不止;厥阴风邪虚者,阴气不藏,阳气反盛,以形中不藏阳之故,阳盛数日以绝,阴气反盛,故而寒热往来。其寒去而热能复者,为生气不绝,则当生也;热不能复者,则为生气绝也。厥气伏于形者,则发为脓肿;是以厥阴为风,风郁生火者也。厥气从于经而传者,归于少阳,是为风气走于三焦,以风之常动之性,而中气逆乱;则出现奔豚,吐虫等症。六气为邪,所传而则至于阴份,邪于形并,则邪害生化之机。五脏为之受纳不足;邪气转归而入脏,脏气实则还归六腹,六腹充则寄予四维。为形之所害。为病则成寒中、痈疽、癫狂诸疾。故言六气者,在天为六气;在人为六部。所言六部者,以统周身各部,天地诸邪侵害,无不以从六气之部而感,迁延而入,随害机害形害神;以成其道。仲师张机书《伤寒》是为百病立则,非独为伤寒也。伤寒六经以统诸病,用味以归六经为用味之一道也。
地之四气,是为地之行度顺天之向奔而生。有过与不及之变;以和地之五运。其过者为春温,夏暑,秋燥,冬寒。其不及者春风、夏热、秋湿、冬燥。其之为邪,中于人依首应六经之部。《经》言风雨伤上,清湿伤下,热中于前,风中于后;即此理也。 所谓四气,过者为正,不及为邪;正气伤人,则以逆六气,拒而抗之,故其气在则病在,气去则病依去。邪气伤人,则留恋于形,随经以入;而成诸病。故此,经言,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春伤于风,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薢疟。秋伤于湿,上逆为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此者即四气为邪而为病者。其为病者,因气而感,虽有不和六经传化之处,然其所入之部依合于六经之处,用味依当合于归经之道。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