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买书看书的疑问

徐明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10/14
帖子
3757
获得点赞
22
声望
38
年龄
45
很多同学或者爱好者,或者同道,在看古书的的时候常常会发现某某书是后人假托之名所作

最有名的比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都是后世假托黄帝,神农之名所做,好,那大家要问了,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托名而留下来的典籍,其真正的作者却永远不被人所知。

他们之所以要呕心沥血地把知识记录下来,无非是认为这些发明、发现十分不易,对人们具有重要用途。

可以说,他们必须具有十足的民族责任心,而绝无名利之想,才能这么做。

他们记载下来的文字,必定是真实古朴,而绝无浮华之气,因而可信度极高,以致历经两千年,用之实践仍然极为灵验!

反观现在呢?学术领域的职称,名分,利益都与论文多少,出书数量挂起钩来。

为了名利想办法出书,到头来就是你抄我,我抄你,百度谷歌,想尽办法,削减脑壳要在书上署自己的名

学生东抄西抄,拼拼凑凑,弄好了在署上导师的大名,老师学生皆大欢喜,可是书呢?却是一堆垃圾,误人子弟,害人不浅

曾经看到一个某中医药大学校长出的书,解释穴名,把公孙穴解释为爷爷孙子,凡此种种,啼笑皆非!

明白了这些,相信正在看书,买书的同学和朋友自己就能有一个判断了。
 


就像电脑上的一些网站一样,你识别不了,上去了就中毒。
 
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好文章,好著作,止步于九八年。个人意见。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的人实在不多……
 


改革开放前,九十年代初,尚存有好的学风,此后则江河日下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