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脾约为脾失膀胱束约

焦三仙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5063
获得点赞
111
声望
38
汪存仁 甘肃玉门市中医院

《伤寒论》246条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跌阳脉”反映脾胃之气。脉象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此“强”非生理正常脉象,而是病理偏亢;“涩则小便数”,是脾气不足,营气亏虚。由于胃气偏亢,脾气不足而形成小便数而大便硬的“脾约”证。
从生理上讲,脾主湿,胃主燥;脾主升,胃主降;脾主营,胃主化。《临证指南医案》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又曰:“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统调水道,下输膀胱……”这里充分说明:脾胃与肺、肾、膀胱、水液代谢谢相关,和五脏生克制化相系。
从病理而言,脾气失于燥化不能制水则小便数而大便硬。在治疗上首先以芍药、麻仁、蜂蜜健脾益营而升;杏仁宣降肺与大肠,共凑益营健脾、滋燥润肠、通便之功,而恢复五行相互滋生,相互为约的水土关系。“脾约”者,乃脾气失其对膀胱藏津液束约之能也。
 
这个解释不敢苟同。似乎作者对方剂的理解与条文不合乎,只是在解释“脾约”的表面之意。
 
脾主湿,脾约即湿约,何必牵扯膀胱?
 
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如何看脾约首先当从此开始思考.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胃中燥热,脾受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频数,大便干结。
 


老兄说的在理,根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