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05
- 帖子
- 7775
- 获得点赞
- 82
- 声望
- 38
- 年龄
- 44
毛进军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笔者有个习惯,每当年末岁尾时,都要将《伤寒论·序》认认真真地重读一遍,边读边思考,为的是在新的一年里更加激励自己深入地学习好、掌握好《伤寒论》经典方剂,更好地做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而每读一遍《伤寒论·序》,便有一种新的感悟。
当端正治学态度
《伤寒论·序》开首就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笔者认为,这番话从现在看来,不仅是批评当年那些以士大夫和学士自居的人,而且是对追名逐利,追逐荣华富贵的行为所进行的痛批,对今天的中医界也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目前,在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一部分中医人也是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不思进取,不潜下心来做学问,总希望走捷径、找到速成的秘诀。譬如说现在提倡中西医结合,这本来是一个发展和创新中医的良好愿景,但不少人不去思索如何深层次地汇通中西,而认为学一点儿西医知识,临床上先追求速效,再开点儿中药作为点缀,就算是中西医结合了。以致于一部分中医生在西医理论上“半瓶醋”,在中医临床上没特色,使不少病人对真正的中医缺乏了解和信任,认为只有西医能够治疗急症、重症,中医只能调理慢性病,只能是作为西医的辅助,甚至一些中医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这样下去,就忽略和抛弃了中医经典理论的根基,基础不牢,不会辨证施治,临床上怎么会有好的疗效,怎么能够振兴中医,怎么能够达到中西医结合的目的?
当重经典、多临床
《伤寒论·序》中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现在有一些医生,不去研读经典,不是用经典理论来深化和充实自己的学术,而是靠背几个汤头,学一点儿西医知识的皮毛,就自诩“中西医结合”了,看病过度依赖西医检查,忽视中医望闻问切。处方遣药时心中没底,就开大处方、杂方,动辄开药十七八味、二三十味,见一个症状就加一味药。头痛加点医头的药,脚痛加点儿治脚的药,见细菌或病毒感染就清热解毒,见血压升高就平肝潜阳,于是处方成了药物的堆砌,偏离了中医独特而严谨的理论和思辨体系。
如此方无章法,药无定见,想大撒网一般面面俱到,却一面也顾不到,这就是缘于不懂经典,不会辨证论治,这样的疗效是会大打折扣的。
实践证明,中医的疗效在于经典。重视经典,下苦功夫研读并不断地践行经典,或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就能将中医发扬光大,就能达到辨治准确,对患者一诊(望闻问切)便知,出手即效,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医生。
纵观中国医学史,不懂经典,就不能成为医学大家或“明白人”;不会用经方,就不能治大病和疑难病。扁鹊学经典、用经典,成为起死回生的一代神医。张仲景谙熟经典而成为一代医圣。历代中医伤寒大家以及现代中医大师如胡希恕、邓铁涛等的辉煌成就和学术思想,无不受到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刻启迪,并加以发扬光大,自成一体,成就一家,造福一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早年曾获其老师上海名医章次公先生所赠的一方石印章,上刻:“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这是对“大医精诚”的最好诠释。“菩萨心肠,儿女性情”,这是作为一名中医的“诚”,也就是德,这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有“英雄肝胆,神仙手眼”的“精”,这是“术”;试想,不学好经典,何来“英雄肝胆,神仙手眼”呢?
但学好中医经典,必须要有全身心的热爱、超人的精力和毅力,是不能有一点儿浮躁心态的。只有秉承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精神和毅力,深入地苦学,才能有所获,只有多做临床,才能有所成。
正如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所说“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传承和学研好《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经典,会用、善用经方治病,“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切实做到济世活人。
笔者有个习惯,每当年末岁尾时,都要将《伤寒论·序》认认真真地重读一遍,边读边思考,为的是在新的一年里更加激励自己深入地学习好、掌握好《伤寒论》经典方剂,更好地做临床,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而每读一遍《伤寒论·序》,便有一种新的感悟。
当端正治学态度
《伤寒论·序》开首就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笔者认为,这番话从现在看来,不仅是批评当年那些以士大夫和学士自居的人,而且是对追名逐利,追逐荣华富贵的行为所进行的痛批,对今天的中医界也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目前,在充满诱惑的社会环境影响下,一部分中医人也是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不思进取,不潜下心来做学问,总希望走捷径、找到速成的秘诀。譬如说现在提倡中西医结合,这本来是一个发展和创新中医的良好愿景,但不少人不去思索如何深层次地汇通中西,而认为学一点儿西医知识,临床上先追求速效,再开点儿中药作为点缀,就算是中西医结合了。以致于一部分中医生在西医理论上“半瓶醋”,在中医临床上没特色,使不少病人对真正的中医缺乏了解和信任,认为只有西医能够治疗急症、重症,中医只能调理慢性病,只能是作为西医的辅助,甚至一些中医人也是这样认为的。
这样下去,就忽略和抛弃了中医经典理论的根基,基础不牢,不会辨证施治,临床上怎么会有好的疗效,怎么能够振兴中医,怎么能够达到中西医结合的目的?
当重经典、多临床
《伤寒论·序》中说:“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须臾,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现在有一些医生,不去研读经典,不是用经典理论来深化和充实自己的学术,而是靠背几个汤头,学一点儿西医知识的皮毛,就自诩“中西医结合”了,看病过度依赖西医检查,忽视中医望闻问切。处方遣药时心中没底,就开大处方、杂方,动辄开药十七八味、二三十味,见一个症状就加一味药。头痛加点医头的药,脚痛加点儿治脚的药,见细菌或病毒感染就清热解毒,见血压升高就平肝潜阳,于是处方成了药物的堆砌,偏离了中医独特而严谨的理论和思辨体系。
如此方无章法,药无定见,想大撒网一般面面俱到,却一面也顾不到,这就是缘于不懂经典,不会辨证论治,这样的疗效是会大打折扣的。
实践证明,中医的疗效在于经典。重视经典,下苦功夫研读并不断地践行经典,或在继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就能将中医发扬光大,就能达到辨治准确,对患者一诊(望闻问切)便知,出手即效,才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医生。
纵观中国医学史,不懂经典,就不能成为医学大家或“明白人”;不会用经方,就不能治大病和疑难病。扁鹊学经典、用经典,成为起死回生的一代神医。张仲景谙熟经典而成为一代医圣。历代中医伤寒大家以及现代中医大师如胡希恕、邓铁涛等的辉煌成就和学术思想,无不受到中医经典理论的深刻启迪,并加以发扬光大,自成一体,成就一家,造福一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早年曾获其老师上海名医章次公先生所赠的一方石印章,上刻:“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这是对“大医精诚”的最好诠释。“菩萨心肠,儿女性情”,这是作为一名中医的“诚”,也就是德,这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有“英雄肝胆,神仙手眼”的“精”,这是“术”;试想,不学好经典,何来“英雄肝胆,神仙手眼”呢?
但学好中医经典,必须要有全身心的热爱、超人的精力和毅力,是不能有一点儿浮躁心态的。只有秉承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精神和毅力,深入地苦学,才能有所获,只有多做临床,才能有所成。
正如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所说“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传承和学研好《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经典,会用、善用经方治病,“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切实做到济世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