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05/13
- 帖子
- 3437
- 获得点赞
- 13
- 声望
- 0
- 年龄
- 71
吾师引我入新境
跟随周仲瑛老师学习的体会-季建敏 江苏省中医院
周仲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伟大事业,提高中医学术诊疗水平,除院校学历教育外,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有幸拜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为师,这是我从医以来梦寐以求的心愿。通过从师这段时间,我深深体会到周老不但具有高明精湛的医术,而且具有高尚的医德情操。通过周老的谆谆教诲,口传心授,悉心指导,使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科学深奥,使我更加热爱这一事业,同时也体会到学无止境,中医事业任重而道远,深深感受拜名师学习使我的医学生涯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以病人为中心
是崇高医德情操
周老认为“医乃活人之道”,应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在周老的眼中,只有病人,并无贫贱富贵之分,对所有病人均一视同仁,必当竭力施治。周老虽年已八旬,常常不顾疲劳,从早晨8时连续工作至下午2点是经常的事,遇有外地远道而来的病人,又常加班给患者看病。周老行医,不求数量而求质量,每个病人,必悉心诊治,从不计较各人得失。重事实又是周老的一贯作风,对疗效不佳者,必在病案中如实记载,并重新审证求机,以求良效。正是周老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行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风范,重视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医疗作风以及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道的敬佩、各级领导的重视,尤其是周老匠心独具的精湛医术,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病人前来就诊,从病人对周老的信赖和感激中,更加深刻体会到一个真真正正的名家的意义,周老的崇高医德情操对我们起到了模范作用,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模样。
治疑难杂症
中医同样有优势
我虽然是学习中医的,工作后由于从事血液病专业,大量接触了西医学的知识和理论,临床往往也是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药往往成了辅助治疗手段,甚至成了西医的点缀,久而久之,就不愿深入研究中医了。即便是深入研究中医治疗,也仅限于中医治疗有效的几种良性血液病,对于恶性疾病,往往没有把握,没有信心。自从跟随周老临证学习后,发现求周老医治的绝大多数病人均为恶性肿瘤、内科疑难杂病,多数为西医院不能治疗或放弃治疗的顽疾,经周老妙手回春的纯中医药治疗,有些病人竟神奇般地好了,大部分病人都有非常显著的好转。平时得到周老的点拨,常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渐渐领悟到中医对恶性疾病也很有治疗优势,从而坚定了对中医的信念。
传承中医关健
是变为自己的东西
过去在临床工作中,往往认为中医学的很多描述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变迁,恐怕已不适用于现代,总想突破创新,往往是以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规范中医,结果,造成继承严重不足,“创新”太过,所产生出来的产品就是一种中不中、西不西的东西,就好比没有基石的楼房,是极不稳定的,注定临证也不会取得好的疗效。跟师学习后我发现,周老诊治病人的风格和医案中,处处体现出对前贤理论的精确把握,周老结合自己的经验,往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治疗疑难杂症、奇病怪病、恶性肿瘤等。这一切都说明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知识能够较好地指导中医临证,关健是看能否正确掌握和理解,变为自己的东西。周老常教导我们,要注重理论和经典的学习,并不是教条僵化地接受,主要是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临证技巧。
病案整理
是继承老中医经验的有效途径
周老认为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具备科学的内涵。周老反复强调,要重视病案的学习和提炼,以病案为载体,能够理解中医理论的应用,观察实践效果,掌握临床技巧,可达预期效果。具体做法,要从有效病案中出发,体现辨证思维观,中医整体理论与个体化优势并行;要善于积累知识,点滴知识也不能放弃;要从多个相似病案中找到共性的东西,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再指导临证,体现中医优势与作用。周仲瑛教授是一位勤于思考、精于思辨、善于创新的中医内科大家,求同存异,自主创新又是周老鲜明的特点,周老强调把病机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通向论治的桥梁,提倡辨证应首重病机,并以脏腑病机为核心。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审证求机论”、“知常达变论”、“药随证转论”、“复合施治论”等,对外感热病提出“气营中心说”,对急性肾衰创“三毒说”,对内伤杂病提倡“内生六淫说”,对消渴倡导“三热论”,哮喘提倡“风痰夙根论”,擅长从“风火痰瘀毒虚”和“瘀热”等病机学说辨治急难重症,这些把临床经验升华为理论的创新,不但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更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为我们系统学习和掌握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和追求的方向。
辨证
是中医的灵魂和精髓
周老常教导我们,从表面上看,辨证似乎是固定的证候,是比较容易识别的,但由于人体的盛衰偏性不同,往往多种疾病缠身,证型杂合,相互影响,在实际临证中,往往并不是我们我们所看到的典型证候,辨证就成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东西,其疗效当然也就大不相同。由于受现代医学所谓标准化、规范化的影响,中医的辨证也成了条框式的规定,这样做的结果,似乎中医的理论就无法在辨证中体现,换句话说,中医的理论在辨证体系中也就没有必要了,即便是需要,这主要是病历书写的需要,也是按已规定的证,来牵强附会地去解释其证,完全丢弃了按中医理论指导辨证的思维体系。周老认为中医的辨证论治精髓,决不是僵化的协定处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诊疗标准所能涵盖的,而是一种“审证求机”、“药随证转”的辨证论治体系,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体系。
中医与西医结合
是发展的方向
周老对现代医学毫无门户之见,采取西为中用,衷中参西的态度,这种大胸襟、大智慧,非名家大家所不能有。周老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医文献,在临证中从辨证论治基础上,参考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融入到中医药的治疗中,往往取得前人所没有的疗效。如苍耳草治过敏性疾病,牛蒡子用来治脑水肿、马勃治溃疡等均是周老临床实践的总结。也为我们如何将这两种医学有机结合、变为我用指明了方向。同时,周老也指出,要真正做到深层次的结合,尚有很多的路要走。
在跟师的这段时间里,周老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深深影响着我,以周老的学术思想为指导,通过自己的临床辨证治疗血液病,确实也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极大地鼓励了我,提高了我对自己的信心。钱学森先生预言:“21世纪,医学的主宰者是中医中药”是有根据的。我们要为传承和弘扬岐黄医术更加奋发努力。
跟随周仲瑛老师学习的体会-季建敏 江苏省中医院
周仲瑛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伟大事业,提高中医学术诊疗水平,除院校学历教育外,名老中医学术传承是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有幸拜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为师,这是我从医以来梦寐以求的心愿。通过从师这段时间,我深深体会到周老不但具有高明精湛的医术,而且具有高尚的医德情操。通过周老的谆谆教诲,口传心授,悉心指导,使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科学深奥,使我更加热爱这一事业,同时也体会到学无止境,中医事业任重而道远,深深感受拜名师学习使我的医学生涯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以病人为中心
是崇高医德情操
周老认为“医乃活人之道”,应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在周老的眼中,只有病人,并无贫贱富贵之分,对所有病人均一视同仁,必当竭力施治。周老虽年已八旬,常常不顾疲劳,从早晨8时连续工作至下午2点是经常的事,遇有外地远道而来的病人,又常加班给患者看病。周老行医,不求数量而求质量,每个病人,必悉心诊治,从不计较各人得失。重事实又是周老的一贯作风,对疗效不佳者,必在病案中如实记载,并重新审证求机,以求良效。正是周老的“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和行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风范,重视客观实际、实事求是的医疗作风以及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道的敬佩、各级领导的重视,尤其是周老匠心独具的精湛医术,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病人前来就诊,从病人对周老的信赖和感激中,更加深刻体会到一个真真正正的名家的意义,周老的崇高医德情操对我们起到了模范作用,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模样。
治疑难杂症
中医同样有优势
我虽然是学习中医的,工作后由于从事血液病专业,大量接触了西医学的知识和理论,临床往往也是以西医治疗为主,中医药往往成了辅助治疗手段,甚至成了西医的点缀,久而久之,就不愿深入研究中医了。即便是深入研究中医治疗,也仅限于中医治疗有效的几种良性血液病,对于恶性疾病,往往没有把握,没有信心。自从跟随周老临证学习后,发现求周老医治的绝大多数病人均为恶性肿瘤、内科疑难杂病,多数为西医院不能治疗或放弃治疗的顽疾,经周老妙手回春的纯中医药治疗,有些病人竟神奇般地好了,大部分病人都有非常显著的好转。平时得到周老的点拨,常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渐渐领悟到中医对恶性疾病也很有治疗优势,从而坚定了对中医的信念。
传承中医关健
是变为自己的东西
过去在临床工作中,往往认为中医学的很多描述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变迁,恐怕已不适用于现代,总想突破创新,往往是以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规范中医,结果,造成继承严重不足,“创新”太过,所产生出来的产品就是一种中不中、西不西的东西,就好比没有基石的楼房,是极不稳定的,注定临证也不会取得好的疗效。跟师学习后我发现,周老诊治病人的风格和医案中,处处体现出对前贤理论的精确把握,周老结合自己的经验,往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治疗疑难杂症、奇病怪病、恶性肿瘤等。这一切都说明前人总结的经验和知识能够较好地指导中医临证,关健是看能否正确掌握和理解,变为自己的东西。周老常教导我们,要注重理论和经典的学习,并不是教条僵化地接受,主要是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和临证技巧。
病案整理
是继承老中医经验的有效途径
周老认为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具备科学的内涵。周老反复强调,要重视病案的学习和提炼,以病案为载体,能够理解中医理论的应用,观察实践效果,掌握临床技巧,可达预期效果。具体做法,要从有效病案中出发,体现辨证思维观,中医整体理论与个体化优势并行;要善于积累知识,点滴知识也不能放弃;要从多个相似病案中找到共性的东西,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以此再指导临证,体现中医优势与作用。周仲瑛教授是一位勤于思考、精于思辨、善于创新的中医内科大家,求同存异,自主创新又是周老鲜明的特点,周老强调把病机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通向论治的桥梁,提倡辨证应首重病机,并以脏腑病机为核心。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审证求机论”、“知常达变论”、“药随证转论”、“复合施治论”等,对外感热病提出“气营中心说”,对急性肾衰创“三毒说”,对内伤杂病提倡“内生六淫说”,对消渴倡导“三热论”,哮喘提倡“风痰夙根论”,擅长从“风火痰瘀毒虚”和“瘀热”等病机学说辨治急难重症,这些把临床经验升华为理论的创新,不但丰富了中医学的内容,更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具体指导。为我们系统学习和掌握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需要不断努力学习和追求的方向。
辨证
是中医的灵魂和精髓
周老常教导我们,从表面上看,辨证似乎是固定的证候,是比较容易识别的,但由于人体的盛衰偏性不同,往往多种疾病缠身,证型杂合,相互影响,在实际临证中,往往并不是我们我们所看到的典型证候,辨证就成了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东西,其疗效当然也就大不相同。由于受现代医学所谓标准化、规范化的影响,中医的辨证也成了条框式的规定,这样做的结果,似乎中医的理论就无法在辨证中体现,换句话说,中医的理论在辨证体系中也就没有必要了,即便是需要,这主要是病历书写的需要,也是按已规定的证,来牵强附会地去解释其证,完全丢弃了按中医理论指导辨证的思维体系。周老认为中医的辨证论治精髓,决不是僵化的协定处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诊疗标准所能涵盖的,而是一种“审证求机”、“药随证转”的辨证论治体系,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完成的体系。
中医与西医结合
是发展的方向
周老对现代医学毫无门户之见,采取西为中用,衷中参西的态度,这种大胸襟、大智慧,非名家大家所不能有。周老广泛阅读了大量中医文献,在临证中从辨证论治基础上,参考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融入到中医药的治疗中,往往取得前人所没有的疗效。如苍耳草治过敏性疾病,牛蒡子用来治脑水肿、马勃治溃疡等均是周老临床实践的总结。也为我们如何将这两种医学有机结合、变为我用指明了方向。同时,周老也指出,要真正做到深层次的结合,尚有很多的路要走。
在跟师的这段时间里,周老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深深影响着我,以周老的学术思想为指导,通过自己的临床辨证治疗血液病,确实也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极大地鼓励了我,提高了我对自己的信心。钱学森先生预言:“21世纪,医学的主宰者是中医中药”是有根据的。我们要为传承和弘扬岐黄医术更加奋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