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林中医 惊鸿一瞥 发帖需要审核会员 注册 2011/02/04 帖子 3 获得点赞 0 声望 0 年龄 38 2011/02/04 #1 趁着过年,刚看完胡希怒的六经,对比了一下任应秋,所以微微一问 阳明经主水谷,属于多血多气之经,外感病邪侵入,伤寒:胃家实是也。胡希怒称阳明主里,故予以清、下、吐等大法 任应秋在面肿的治疗上,也同样判断为风客阳明,称阳明主表,故予以汗法 我的个人解读是 胡希怒认为从体质为阳的,分三层,为表、里、半表半里 任应秋认为从病邪侵入人体,分六层,将阳明作为表 那么,阳明经的辩证和治则应如何确定啊? 因为水平低,无法判断和如何运用这两种思路,还是说我在宏观上就是错的 恳求,高手点拨。
趁着过年,刚看完胡希怒的六经,对比了一下任应秋,所以微微一问 阳明经主水谷,属于多血多气之经,外感病邪侵入,伤寒:胃家实是也。胡希怒称阳明主里,故予以清、下、吐等大法 任应秋在面肿的治疗上,也同样判断为风客阳明,称阳明主表,故予以汗法 我的个人解读是 胡希怒认为从体质为阳的,分三层,为表、里、半表半里 任应秋认为从病邪侵入人体,分六层,将阳明作为表 那么,阳明经的辩证和治则应如何确定啊? 因为水平低,无法判断和如何运用这两种思路,还是说我在宏观上就是错的 恳求,高手点拨。
杏林村夫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1/02 帖子 391 获得点赞 19 声望 0 年龄 62 2011/02/04 #2 六经辨证始于仲景,原指外感之邪传变之变化、演变规律,其意义有病邪由表入里,正邪俱实,正邪交争于阳明气分,白虎汤主之;以伤寒之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而成之里热实证,大承气汤主之。故阳明经证可分为阳明气分证和阳明腑实证。临证以此辨病。阳明经病多为实证,故应以清和泻为主。仅供参考。
六经辨证始于仲景,原指外感之邪传变之变化、演变规律,其意义有病邪由表入里,正邪俱实,正邪交争于阳明气分,白虎汤主之;以伤寒之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而成之里热实证,大承气汤主之。故阳明经证可分为阳明气分证和阳明腑实证。临证以此辨病。阳明经病多为实证,故应以清和泻为主。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