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诚邀各位来讨论妇科月经病的诊治.

悬壶先生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7/18
帖子
2263
获得点赞
46
声望
48
中医历来就有"宁治十男,不治一女"的说法,中医妇科根于中医内科,而又有自己显著的特点.月经病的诊治,是对妇科医生甚至中医内科医生最基本的要求.在此诚邀各位来讨论月经疾病的诊断治疗.举凡思路、经验、用药、医案;不论原创、转贴;宏篇巨制、一鳞半爪皆所欢迎.
 
不知道是否有人做过统计
感觉上,妇人病占大部分,又以气机郁滞,气血失和的多见。
 
不懂妇科,现在很多病就根本没法看,我个人感觉中医门诊上女性来看病的还是多些.没有妇科的基础,女性的病治疗起来要追求效果,就很难.
 
温经汤治疗女性便秘案
此为本人诊历.以前一直治疗一女性患者,董某,40余岁,因胆囊手术1次,生产手术1次,肠粘连手术2次,刚开始接手治疗时,主诉是腹痛,纳差,明系粘连所致,患者坚决不手术,求助于中药.舌淡暗苔黄腻,脉沉细,以芳化健脾为主,佐以行气.疗效尚可.因其在外地,治疗时断时续,有症状即电话求助,治疗日久,也能应手取效.后考虑要帮助于粘连处建立新的血液循环,曾加用过活血化瘀之法.
中间不知道又隔数月,突一日打电话告诉我,数日不大便,腹痛,失眠,口干.并言月经量少色暗,我问是否小腹凉,患者说是.我又继续追问月经前凉感是否加重,患者曰然.考虑是温经汤证,乃处以温经汤原方.当晚服药,次日晨即解出大量大便,想来是数日所积之便.服用三剂后眠可口干减,惟大便变稀,尚好解,考虑脾虚不能受纳滋腻之品,以健脾化湿处方治之.现仍在治疗中,思路大致温经法与健脾法出入应用.
 
以什么病为题?
 
遵liu版及学生意见,将题目限在月经病,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感觉要点就是“气、血、於、寒”。
可列出几种典型的讨论。
 
最近治疗一例,25岁,月经一周一行,年前开始,行经时间五六天,色量与以前正常月经时差异不大.初诊时大便淌,解起来不爽快,舌淡红略暗苔黄腻,脉沉细而数.患者说发病前一段时间因一个人在家住,天天吃饼干或方便面.然后就开始发病.
由于妇科基础不好,我在治疗过程中也颇多疑惑,请大家讨论讨论该病案,能给些指点.
 
患者婚否,生育过没,您是怎样治疗的,及效果怎样可否谈谈。
 
先考虑气虚肝脾胃上有湿热,气虚不摄血,肝上有湿热疏泄太过,所以月经一周一行,以升阳益胃汤去羌独活加黄芩、广木香.服用三剂,舌苔退去大半,大便成形.又三剂,舌苔已可.但仍来月经,中间间隔时间一周,行经五天,量如以前.后其脉变弦长,以《傅青主女科》加味当归补血汤加生地,白芍服用一周,月经又来,行经三天,每天量也变少,色暗.后又吃饼干,方便面,大便淌,薄黄腻苔,脉细,加味当归补血汤加人参、黄连、广木香、熟地、山药、枣皮、升麻、柴胡.后未再来复诊,最后疗效未知.
我对妇科没有更深的认识,不知道中间辨证、治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方家指教.
 
月经能一周一次,纳闷,不知道有没有规律性,看样貌似龙胆泻肝汤证
 
确实貌似龙胆泻肝汤证,但是舌腻的时候脉细,舌苔褪掉后脉又弦长.所以一直没用龙胆泻肝汤.
 
象肝郁经早,当疏肝解郁,
可用丹栀逍遥散或加味四味汤。
 
看您的叙述,感觉实际上相当于两周一轮回吧,7+6=13,对吗?否则每个星期都带经五六天,还得了!
我也不熟悉妇科,但这种情况是否还是应该参考漏下病辨治。
 
月经完了隔一周又来。你理解两周一轮回也对。是按漏下诊治的。
 
崩漏的治疗原则
书上好像是说 澄源 截流 复旧
讲源,从病例看,热扰血动主,而再追热的来源,案中提到是已婚独居【患者说发病前一段时间因一个人在家住】,感觉蒲公英说的有些道理ha【象肝郁经早,当疏肝解郁,】
 
没有专门按肝郁化热先治疗一下,现在想想还是遗憾.还是应该先常规后变法.
另外,不知道哪位是否有经验,这种情况是否可以从湿热论治,因为毕竟初诊还是黄腻苔,脉细数.
 
先生首诊用药后,大便成形,浊苔渐退。应当是中焦运转,浊气渐去的表现,治当不误。
只是脉变弦长,药用加味当归补血汤就有可商榷之处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