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十八岁,甲子十一月十八日
先泄而后滞下,脾传肾,为难治。
大白芍(二钱)真雅连(钱二分,吴萸炒)黄芩炭(一钱二分)生茅术(三钱)猪苓(三钱)泽泻(三钱)生苡仁(二钱)广木香(钱半)老浓朴(二钱)川椒目(五钱)良姜(二钱)广皮(钱半)水六杯,煮取二杯,渣后再煎一杯,三次服。
二十日,先泄后滞下,古云难治,非一时可了,且喜脉弱,尚有生机。
白芍(三钱,炒)南槟榔(钱半)木香(钱半)当归尾(一钱)地榆炭(三钱)广陈皮(二钱)小枳实(二钱,捣碎)红花(二钱)煎法如前。
二十三日,脉沉有力,滞下,胀痛太甚,便后少减,片时其痛仍然,议纲开一面,用温下法。
白芍(三钱,酒炒)黄芩(三钱,酒炒)真山连(二钱,酒炒黄)大黄(五钱,酒炒)枳实(三钱)浓朴(三钱)广木香(二钱)安边桂(二钱,去粗皮)广皮炭(二钱)红花(二钱)归尾(钱半)水五杯,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一帖。
二十三日于二十日,方内加∶两头尖(三钱)
二十四日,肾症复归于脾,用四苓合芩芍汤法。
猪苓(五钱)泽泻(五钱)生苡仁(五钱)茯苓皮(五钱)焦白芍(二钱)黄芩(钱半,炒)广木香(钱半)生白术(五钱)广陈皮(钱半)浓朴(二钱)真山连(钱半,炒)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二十五日,于前方内加∶白通草(二钱)
二十六日,肝郁则小便亦不能通,此徒用四苓不效,议开阴络法。
降香末(三钱)麝香(五厘,冲)桃仁(三钱)归须(二钱)琥珀(三分,冲)猪苓(三钱)两头尖(一钱)泽泻(三钱)小茴香(三钱)川楝子(三钱)
二十七日,已效,于前方内加∶安边桂(三分)生香附(三钱)郁金(六钱)
二十八日,九窍不和,皆属胃病,用开太阳,阖阳明,兼泻心法。
半夏(六钱)青皮(二钱)广陈皮(二钱)茯苓(三钱,连皮)猪苓(三钱)泽泻(三钱)黄芩(二钱)生苡仁(三钱)浓朴(一钱姜汁炒)干姜(二钱)炒山连(钱半)广木香(一钱)水五杯,煮成二杯,再煮一杯,三次服。
二十九日,开太阳,阖阳明,兼法湿中之热。
半夏(六钱)茯苓皮(三钱)生苡仁(三钱)广皮(二钱)白芍(二钱)白通草(二钱)广木香(一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黄芩炭(二钱)真山连(钱半)萆(二钱)
三十日,粪后便血,加黄土汤法。
半夏(五钱)广木香(一钱)灶中黄土(六钱)黄芩炭(二钱)萆(三钱)炒白芍(三钱)茯苓皮(三钱)广皮(二钱)全当归(钱半)老浓朴(二钱)炒苍术(三钱)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服。
初一日,舌绛甚,胸中嘈杂无奈,喉且痛,粪中犹带血迹,议酸苦泄热法。
乌梅(九枚)灶中黄土(八钱)黄芩(二钱)
初二日,四苓合芩芍法,以小便短,口糜,犹有滞下也。
炒白芍(二钱)半夏(三钱)真山连(钱半)泽泻(三钱)炒黄芩(钱半)猪苓(三钱)乌梅肉(三钱)茯苓皮(三钱)赤苓炭(钱半)当归(一钱)灶中黄土(三钱)头煎一杯,二煎一杯,分三次服。
初三日,少腹胀痛,不小便,仍系肝郁,不主疏泄之故。
真云连(二钱,炒)黄芩炭(二钱)桃仁泥(三钱)生香附(三钱)韭白汁(三滴)两头尖(三钱)降香末(三钱)麝香末(五厘)小茴香(三钱,炒黑)归须(二钱)琥珀末(五分,同冲)
初四日,于前方内加∶广郁金(二钱)
初五日,苦辛淡,开下焦湿热,兼泻肝火法。
萆(五钱)云连(二钱,炒黑)小茴香(三钱,炒黑)白通草(二钱)川楝子(三钱)吴萸(钱半,炒黑)黄柏炭(二钱)生香附(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