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9/04/10
- 帖子
- 11228
- 获得点赞
- 80
- 声望
- 38
- 年龄
- 54
【关键词】 内 经 治未病 学术探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外邪侵袭人体,是由表入里,由轻到重,步步深入的,其传变的一般顺序依次是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藏。传至五藏,终至难治。所以感受外邪,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善治者治皮毛”:阳气者卫外而为故也。天之阳邪,始伤皮毛气化,故善治者,助阳气以宣散其邪,不使内入于阴也。即“止于萌也”。“其次治肌肤”:邪在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肤矣。肌肤尚属外之气分,亦可使邪从外解,故其治之次也。即“救其已生”。“其次治筋脉”:邪在肌肤,留而不去,则入于经络矣。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身形,善治者,知邪入于经,即从经而外解,不使内于脏腑,此为治之法,又其次也。即“攻其已病”。“其次治六府”:邪入于经,留而勿治,则入于里矣,故止可从府而解。即“治其已甚”。“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邪在五藏经气之间,尚可救治而生,如干藏则死矣,故曰半生半死也。即“救其已成”。
因此,笔者认为上文主要体现了《内经》“治未病”思想中的一部分,即“邪伏防发,既病防变”。“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疾病初期,病情轻浅,正气未衰,所以比较容易治疗。倘若不及时治疗,病邪就会由表入里,逐渐加重,正气受到严重耗损,以致病情危重。因此,既病之后,就要争取时间及早诊治,防止疾病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局部到整体,防微杜渐,这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所谓“见微知着,弭患于未萌,是为上工。”
1 《内经》“治未病”思想的起源
春秋末期的老子初步察觉出一些防微杜渐的现象。如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说,事物在安静、平稳、正常的时候容易持守,一旦发生动荡、祸乱、疾患就难以把持了,没有形迹时容易图谋,脆弱时容易分解,微细时容易消散,因而无论治国、治病等都应当在未发生祸患之前,未兆之先,微小之期,防患于未然,消弭于无形,而且祸乱病患的初浅阶段,都容易得到治理。认识到本来细小的事情,发展下去会变化而成为大事,刚刚萌芽的问题容易解决,拖延下去会成为难办之事的道理。所以他主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并明确指出:“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是说时常害怕有病而先作预防,就可能避免疾病为害[1]。“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所以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显然老子这一“治之于未乱”的思想引入到医学之中,就发展成为《内经》“治未病”的思想。《黄帝内经》中“治未病”治则的确立,可以说是老子的这种辨证思想与医疗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另外,《易经》中对防止疾病传变也有记载。《豫》卦六五曰:“贞,疾。恒不死。”病久,但可痊愈,未致死亡。说明发病之后,由于诊断正确,治疗恰当,可转危为安。病情虽重,尚未深入传变,则可救治。《无妄》卦九五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得了病,保持心境清静,神志安和,不用吃药亦可痊愈。此言既病之后,不忧虑,不悲观,怡然自乐,不仅可防止病邪由此及彼发生传变,而且由于最佳心理状态,充分调动了整个机体的抗病能力,故收不药而愈之功。此卦说明既病防变在临证诊治过程中之重要,亦可见《内经》之既病防变说,乃源于《易经》之不药有喜观。
2 《内经》“治未病”思想观的内涵
《内经》所论“邪伏防发,既病防变”有二层含义:其一为邪气内伏而症状尚无或症状较少的状态,类似于今之“亚健康”状态;其二为已病时邪气将累及其他的状态,即“传变”。
2.1 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即通过治疗邪已内伏而病尚未发的状态,以防止疾病的形成。有时疾病虽未发生但邪气已内伏,或出现某些先兆,此时当须善于观察并发现微小的变化,分析其病因病机,及时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热刺》云:“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根据赤色之见而刺之,则“病虽未发”当为已受邪,此时通过恰当的治疗就能防止疾病的形成。《素问·调经论》认为,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之时仍可有微病发生,此时亦当抓住有利时机,如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并可采用多种方法,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从而使机体气血畅行,驱邪外出,“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内经》中有多篇对受邪而未发病的“未病”状态有详细论述,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为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虽已有虚风中人,但邪浅病轻,尚无明显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都指出受邪后,邪伏体内而不发,遗时乃发或新感诱发的现象,成为后世温病学伏邪学说的源起。
2.2 既病防变,治在证先 既病防变,不仅要截断病邪的传变途径“卒然逢之,早遏其路”,而且要“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先安未病之脏,即根据五脏六腑之间相互资生、制约的规律及整体关系,从脏病惟虚则受,而实则不受;脏邪惟实则传,虚则不传的原则,对未病之脏预先调理。《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人体“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因而,治疗疾病时应根据其传变规律,实施预见性治疗,以控制其病理传变。《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素问·痹论》说:“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从以上诸篇所论可见,邪气侵入人体内有一定规律可循,外邪多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五脏病气则多以生克的顺序传变。因此,治疗应及早动手,迅速治愈邪仅在皮毛的“极微极精”阶段,或及时阻断脏腑间的传变。
以肝病为例,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强调肝实之病,开始证见头昏、胸闷、胁痛、苔黄、脉弦等,假如误治或失治会继续发展,出现饮食减少、全身乏力、腹胀便溏、苔腻等脾病证候。若在肝病初起,能够知道肝病传脾这一规律,在治疗时,不使因泻肝而伤脾,或在治肝的同时辅以健脾药,就可以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然而,四季末各十八日,脾土正当旺,此时不需加以调补,肝病亦不传。反之,肝虚之病宜用甘味以培土荣木“即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宜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故实脾,则肝自愈。这些既病防变思想,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后世医家治疗肝虚病,用酸甘焦苦之法,以白芍、山茱萸、五味子补肝阴,以丹参、生地、当归养心血,以大枣、白术、淮山药、淮小麦、炙甘草益脾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所谓治在证先,就是在典型症状尚未表现之前,预先用药。
3 后世医家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
后世医家对《内经》治未病思想多有发挥,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仅论述了疾病传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还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柯琴说:“邪在皮毛,犹未伤形,故仲景制麻黄汤,急汗以发表。邪入肌肉,是以伤其形,故制桂枝汤,嘬热稀粥以解肌,是渍形以为汗。若正邪交争,内外皆实,寒热相乘,故制大青龙于麻桂中加石膏以泻火,是散以泻之也。”《伤寒论》101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悉是,不必悉具。”即在伤寒或中风的过程中,只要出现一部分少阳病证,就可以少阳论治,不必其证候全部具备,从而争取时机,防止病情深化。323条云:“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病虽无危候,但阳衰阴盛之本质已见,故急用温法以救其阳。若不及时使用温法,就会延误病机,吐利、厥逆、烦躁等症必接踵而至。
《金匮要略·痉病第六》云:“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提示病虽在表,却有里传之势,是发痉先兆,若不加治疗,将发展为角弓反张,卧不着席的痉病,故方用葛根汤以生津养筋解痉,以杜邪深入,先安未受邪之地。《疟病脉证并治第四》蜀漆散方后注云:“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此为张仲景认识到疟病的服药时间对疗效有重大影响,提出的预先服药方法。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例·诊候第四》中云:“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从预后良恶论治未病的意义。清·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治疗温热病要保津液和防伤阴。另外,王叔和云:“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防微论》云:“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凡此种种,皆有“见微知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文林,吴弥漫.《内经》“治未病”治则的思想探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86?887
2 于亚丽.对《易经》与《内经》“治未病”的比较研究.湖南中医杂志,2000,16(5):8?9
3 唐雪梅,梅晓云.《内经》疾病传变理论探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1):17?19
4 周 艺,周来兴.《内经》“治未病”初探.中医药通报,2007,6(6):29?31
5 国 华,张雪亮.试论《金匮要略》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发展.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3):166?16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外邪侵袭人体,是由表入里,由轻到重,步步深入的,其传变的一般顺序依次是皮毛、肌肤、筋脉、六腑、五藏。传至五藏,终至难治。所以感受外邪,必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善治者治皮毛”:阳气者卫外而为故也。天之阳邪,始伤皮毛气化,故善治者,助阳气以宣散其邪,不使内入于阴也。即“止于萌也”。“其次治肌肤”:邪在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肤矣。肌肤尚属外之气分,亦可使邪从外解,故其治之次也。即“救其已生”。“其次治筋脉”:邪在肌肤,留而不去,则入于经络矣。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身形,善治者,知邪入于经,即从经而外解,不使内于脏腑,此为治之法,又其次也。即“攻其已病”。“其次治六府”:邪入于经,留而勿治,则入于里矣,故止可从府而解。即“治其已甚”。“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生半死也”:邪在五藏经气之间,尚可救治而生,如干藏则死矣,故曰半生半死也。即“救其已成”。
因此,笔者认为上文主要体现了《内经》“治未病”思想中的一部分,即“邪伏防发,既病防变”。“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疾病初期,病情轻浅,正气未衰,所以比较容易治疗。倘若不及时治疗,病邪就会由表入里,逐渐加重,正气受到严重耗损,以致病情危重。因此,既病之后,就要争取时间及早诊治,防止疾病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局部到整体,防微杜渐,这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所谓“见微知着,弭患于未萌,是为上工。”
1 《内经》“治未病”思想的起源
春秋末期的老子初步察觉出一些防微杜渐的现象。如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意思是说,事物在安静、平稳、正常的时候容易持守,一旦发生动荡、祸乱、疾患就难以把持了,没有形迹时容易图谋,脆弱时容易分解,微细时容易消散,因而无论治国、治病等都应当在未发生祸患之前,未兆之先,微小之期,防患于未然,消弭于无形,而且祸乱病患的初浅阶段,都容易得到治理。认识到本来细小的事情,发展下去会变化而成为大事,刚刚萌芽的问题容易解决,拖延下去会成为难办之事的道理。所以他主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并明确指出:“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是说时常害怕有病而先作预防,就可能避免疾病为害[1]。“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所以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显然老子这一“治之于未乱”的思想引入到医学之中,就发展成为《内经》“治未病”的思想。《黄帝内经》中“治未病”治则的确立,可以说是老子的这种辨证思想与医疗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另外,《易经》中对防止疾病传变也有记载。《豫》卦六五曰:“贞,疾。恒不死。”病久,但可痊愈,未致死亡。说明发病之后,由于诊断正确,治疗恰当,可转危为安。病情虽重,尚未深入传变,则可救治。《无妄》卦九五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得了病,保持心境清静,神志安和,不用吃药亦可痊愈。此言既病之后,不忧虑,不悲观,怡然自乐,不仅可防止病邪由此及彼发生传变,而且由于最佳心理状态,充分调动了整个机体的抗病能力,故收不药而愈之功。此卦说明既病防变在临证诊治过程中之重要,亦可见《内经》之既病防变说,乃源于《易经》之不药有喜观。
2 《内经》“治未病”思想观的内涵
《内经》所论“邪伏防发,既病防变”有二层含义:其一为邪气内伏而症状尚无或症状较少的状态,类似于今之“亚健康”状态;其二为已病时邪气将累及其他的状态,即“传变”。
2.1 欲病救萌,防微杜渐 即通过治疗邪已内伏而病尚未发的状态,以防止疾病的形成。有时疾病虽未发生但邪气已内伏,或出现某些先兆,此时当须善于观察并发现微小的变化,分析其病因病机,及时进行正确有效的治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素问·热刺》云:“ 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根据赤色之见而刺之,则“病虽未发”当为已受邪,此时通过恰当的治疗就能防止疾病的形成。《素问·调经论》认为,在“血气未并,五脏安定”之时仍可有微病发生,此时亦当抓住有利时机,如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并可采用多种方法,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从而使机体气血畅行,驱邪外出,“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内经》中有多篇对受邪而未发病的“未病”状态有详细论述,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为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虽已有虚风中人,但邪浅病轻,尚无明显症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都指出受邪后,邪伏体内而不发,遗时乃发或新感诱发的现象,成为后世温病学伏邪学说的源起。
2.2 既病防变,治在证先 既病防变,不仅要截断病邪的传变途径“卒然逢之,早遏其路”,而且要“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先安未病之脏,即根据五脏六腑之间相互资生、制约的规律及整体关系,从脏病惟虚则受,而实则不受;脏邪惟实则传,虚则不传的原则,对未病之脏预先调理。《素问·玉机真藏论》认为,人体“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因而,治疗疾病时应根据其传变规律,实施预见性治疗,以控制其病理传变。《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素问·痹论》说:“五脏皆有合,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从以上诸篇所论可见,邪气侵入人体内有一定规律可循,外邪多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五脏病气则多以生克的顺序传变。因此,治疗应及早动手,迅速治愈邪仅在皮毛的“极微极精”阶段,或及时阻断脏腑间的传变。
以肝病为例,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强调肝实之病,开始证见头昏、胸闷、胁痛、苔黄、脉弦等,假如误治或失治会继续发展,出现饮食减少、全身乏力、腹胀便溏、苔腻等脾病证候。若在肝病初起,能够知道肝病传脾这一规律,在治疗时,不使因泻肝而伤脾,或在治肝的同时辅以健脾药,就可以使脾脏正气充实,防止肝病蔓延。然而,四季末各十八日,脾土正当旺,此时不需加以调补,肝病亦不传。反之,肝虚之病宜用甘味以培土荣木“即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宜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故实脾,则肝自愈。这些既病防变思想,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后世医家治疗肝虚病,用酸甘焦苦之法,以白芍、山茱萸、五味子补肝阴,以丹参、生地、当归养心血,以大枣、白术、淮山药、淮小麦、炙甘草益脾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所谓治在证先,就是在典型症状尚未表现之前,预先用药。
3 后世医家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继承
后世医家对《内经》治未病思想多有发挥,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仅论述了疾病传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还制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柯琴说:“邪在皮毛,犹未伤形,故仲景制麻黄汤,急汗以发表。邪入肌肉,是以伤其形,故制桂枝汤,嘬热稀粥以解肌,是渍形以为汗。若正邪交争,内外皆实,寒热相乘,故制大青龙于麻桂中加石膏以泻火,是散以泻之也。”《伤寒论》101条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悉是,不必悉具。”即在伤寒或中风的过程中,只要出现一部分少阳病证,就可以少阳论治,不必其证候全部具备,从而争取时机,防止病情深化。323条云:“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病虽无危候,但阳衰阴盛之本质已见,故急用温法以救其阳。若不及时使用温法,就会延误病机,吐利、厥逆、烦躁等症必接踵而至。
《金匮要略·痉病第六》云:“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提示病虽在表,却有里传之势,是发痉先兆,若不加治疗,将发展为角弓反张,卧不着席的痉病,故方用葛根汤以生津养筋解痉,以杜邪深入,先安未受邪之地。《疟病脉证并治第四》蜀漆散方后注云:“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此为张仲景认识到疟病的服药时间对疗效有重大影响,提出的预先服药方法。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例·诊候第四》中云:“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从预后良恶论治未病的意义。清·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清·吴鞠通《温病条辨》提出:治疗温热病要保津液和防伤阴。另外,王叔和云:“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防微论》云:“故凡人少有不适,必当即时调治,断不可忽为小病,以致渐深,更不可勉强支持使病更增,以贻无穷之害。”凡此种种,皆有“见微知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文林,吴弥漫.《内经》“治未病”治则的思想探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86?887
2 于亚丽.对《易经》与《内经》“治未病”的比较研究.湖南中医杂志,2000,16(5):8?9
3 唐雪梅,梅晓云.《内经》疾病传变理论探析.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1):17?19
4 周 艺,周来兴.《内经》“治未病”初探.中医药通报,2007,6(6):29?31
5 国 华,张雪亮.试论《金匮要略》对《内经》“治未病”思想的发展.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