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drsuofcm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7
帖子
210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印 2008年5月



一、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

甲肝和戊肝都是经消化道途径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纳差、厌油、黄疸、肝区不适等。

(一)急性期

1.中成药:选用茵栀黄口服液、护肝片。

2.黄疸较重者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用法:茵栀黄注射液40毫升+10%葡萄糖100毫升,静滴,每日1次,15天一疗程。

3.甘草甜素可获较好的保肝降酶效果,用法:复方甘草甜素100毫升+10%葡萄糖250毫升,静滴,每日1次,15天一疗程。

4.茵陈10克/次,代茶频服。

5.基本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15~30克,栀子10~15克,大黄5~10克,土茯苓10~15克,连翘10~15克,赤芍10~15克,生甘草3~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高热者加羚羊角粉(冲服)0.3~0.6克,生石膏15~30克;

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1丸,日1~2次;

黄疸重者重用赤芍30~50克。

(二)恢复期

基本方:白芍10克,白术10克,炒扁豆15克,黄芪30克,茯苓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一)单验方

1.大蒜10~15克捣烂,马齿苋30~60克,煎水1碗,冲入蒜泥,过滤得汁,每日2次分服。

2.马齿苋60~90克(鲜草加倍),扁豆花L0~12克,水煎加红糖,口服2次。

3.取无花果,L0岁下每次用1~2个,10岁以上每次用2~3个,捣烂加糖,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对水,沙锅内熬,候二、三沸即可,将汤及果肉一并喝下。

(二)中成药

葛根芩连丸、香连丸(片)等。

(三)基本方药

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10~15克,秦皮10~15克,黄连10~12克,黄芩10~12克,白芍10~15克,马齿苋10~20克,苦参10~20克,广木香5~10克,砂仁3~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

呕吐者加姜半夏、竹茹10~15克;

血痢、腹痛甚加赤芍12克,地榆15克;

高热不退者加水牛角片30克,丹皮12克;

纳差者加焦山楂15克;

脱肛者加黄芪15克,天麻6克,赤石脂15克。

三、病毒性胃肠炎

病毒性胃肠炎是夏秋季节常见病,临床上以恶心、呕吐、腹泻,呈水样便,每日数次或数十次,可伴有腹痛、腹胀,重者可伴有脱水、休克等。

(一)单验方

1.石榴果皮L2~L8克,水煎后加红糖适量,每日分2次服。或市售干燥石榴果皮1000克,加水5000毫升,煮沸半小时过滤。然后再加温水照上法重煎一次,将两次药液混合为2000毫升,冷却后加白糖适量备用。每6小时服药1次。每次服20毫升,疗程7~10天。

2.大米汤500毫升,加半啤酒盖食盐(3~5克)自制为口服补液,频服。

其他参见痢疾的有关治法。

(二)中成药

湿热较重,舌苔黄厚腻者,可选用蓼枫肠胃康颗粒;

伴外感风寒,舌苔白腻者,可选用藿香正气水(胶囊)。

(三)基本方药

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10~15克,黄芩10~12克,黄连10~12克,生甘草3~6克,车前草10~15克,马齿苋10~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四、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临床有发热、出血、低血压、肾脏损害等主要表现。治疗分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一)发热期

1.清开灵注射液60毫升+10%葡萄糖250毫升,静滴,每日1~2次。

2.基本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生石膏30克(先煎),生大黄3~10克(后下),水牛角片30克,生地20克,丹皮10克,赤芍15克,黄连10克,黄芩12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知母6~10克,白茅根15~30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加减:

出血重者加茜草炭12克,大蓟15克;

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1丸,每日1~2次,口服或鼻饲。

(二)低血压休克期

本期治疗需要积极扩容、纠酸、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1.生脉注射液40 毫升~60毫升+10%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2.参脉注射液50 毫升~100毫升+5%葡萄糖250毫升,静滴;

3.参附注射液60毫升+10%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4.丹参注射液20毫升+10%葡萄糖100毫升,静滴;

5.基本方药。生脉散合参附汤,红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制附片15克,浓煎频服。

(三)少尿期

灌肠方。生大黄30克,芒硝10克,生地30克,元参30克,槐花15克,浓煎1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1~2次。

(四)多尿期

基本方药。生脉地黄汤合缩泉丸加减: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9克,生地黄20克,山药15克,山萸肉15克,茯苓15克,益智仁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五、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牙关紧闭,全身肌肉强直,及阵发性抽搐为主要表现。

本病在应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措施的同时,可选用中医药治疗。

1.验方:蝉衣去头足,研细面,每次10克,黄酒60毫升冲服,每日3次,连服3日,服后五心出汗为好。如怀疑有感染者,在无其他有效方法治疗时,可用此法预防。

2.玉真散加减。

3.五虎追风散。蝉衣30克,胆南星6克,天麻6克,全蝎5克,蜈蚣5克,朱砂面1.5克(冲),黄酒60毫升为引,每日1剂,分三次温服,轻症服三至五天,重症六至十天,朱砂面只用两天。

六、伤寒、副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水及食物传播。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大与白细胞减少。

1.湿重于热

症状:身热不扬,午后热重,面色淡黄,胸闷脘痞,纳差,脉缓、濡,舌淡红,苔白腻或微黄。

基本方药: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10克,杏仁10克,白蔻仁6克,生薏米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厚朴10克,黄芩15克,姜半夏9克,茯苓15克,通草6克,滑石块2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

2.热重于湿

症状:发热,口微渴,头重痛,胸脘痞闷,纳差,大便不畅,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数。

基本方药:苍术白虎汤加减:苍术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粳米15克,黄连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剂。

3.湿热并重

症状:发热,身热不为汗解,头身困重,口渴不多饮,胸脘痞闷,纳呆。

基本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白蔻6克,藿香10克,茵陈15克,滑石块20克,石菖蒲20克,黄芩15克,连翘15克,射干10克,炒杏仁10克。水煎服,日1剂。

4.邪伏膜原

症状:寒热往来,神疲倦怠,头痛,口苦,呕恶,腹胀,便结或溏泄。舌红,苔厚或厚如积粉,脉弦滑。

基本方药:达原饮加减,槟榔9克,厚朴10克,草果6克,白芍药15克,黄芩15克,知母10克,青蒿15克,柴胡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等。

(一)邪在卫分

症状:头痛,低热微恶寒,口渴咽痛为主,症状轻。

1.中成药:选用清开灵颗粒/口服液,银翘解毒颗粒/片;

2.基本方药。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鲜竹叶20克,淡豆豉15克,牛蒡子10~15克,薄荷6~10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板蓝根15~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邪在气分

症状:高热、大汗出、烦渴、舌红苔黄,以暑热为主的患者。

1.中成药:用清开灵注射液40毫升+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静脉点滴,每日2次。

2.基本方药。白虎苍术汤:生石膏15~30克,知母10~15克,生甘草3克,苍术15克,粳米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三)邪热内闭,腑气不通

症状:壮热头痛,大便干结,烦躁不安。

1.中成药:醒脑静注射液20毫升+5%葡萄糖液250毫升,静脉点滴。每天一次。

2.基本方药。承气汤类合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生大黄10克,芒硝15克,枳实15克,全栝楼30克等,水煎浓缩200毫升。

加减:

轻者用紫雪丹1至1.5克(冲服);

重者用安宫牛黄丸,1丸,每日1~2次,口服或鼻饲。

若大便秘结、腹胀、面赤潮热者,可用峻下通里法,基本方大承气汤:生大黄10~20克(后下)、芒硝6~10克冲服、枳实10~15克,厚朴10~15克,水煎口服或保留灌肠。

(四)热陷心包,热极生风

症状:大热,口渴,谵语,抽搐,痉厥、抽风。

基本方药。清宫汤、钩藤熄风散加减,羚羊角粉3克冲服,水牛角片30克,生石膏30克,白茅根30克,生地20克,麦冬15克,连翘15克,银花20克,钩藤15克,全蝎6克,地龙15克。

水煎口服或直肠点滴。上方送服安宫牛黄丸、紫雪散、至宝丹之一。

八、霍 乱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剧烈泻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肌痉挛和周围循环衰竭。

(一)寒霍乱

症状:泻吐频繁,泻下及呕吐物呈稀水或米泔水样,口不渴或喜热饮,形寒喜温,汗出肢冷。

1.中成药:选用藿香正气胶囊、附子理中丸。

2.基本方药。藿香正气散合附子理中汤加减,藿香15克,白芷12克,紫苏12克,茯苓20克,半夏曲12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厚朴10克,干姜10克,桔梗6克,炙甘草10克。

(二)热霍乱

症状:泻吐频繁,泻下黄水或带黏液泡沫,呕吐物热臭酸腐,口臭,心烦口渴,腹中绞痛,小便黄赤。

1.中成药:选用葛根芩连微丸、肠胃康冲剂、六合定中丸。

2.基本方药。王氏连朴饮加减,黄连10克,厚朴10克,菖蒲12克,半夏10克,山栀10克,淡豆豉10克,芦根30克。

(三)干霍乱

症状:卒然腹中绞痛,欲泻不能,欲吐不得,烦躁闷乱,面色青紫,四肢厥冷,头汗出,脉象沉伏。

1.中成药:玉枢丹。

2.针刺:十宣针刺放血。

九、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特异性感染,主要发生在肌组织广泛损伤的病人,少数发生在腹部或会阴部手术后的伤口处。伤口周围皮肤有捻发音,伤口内的分泌物中找到大量革兰氏阳性杆菌,白细胞计数很少,X线检查伤口肌群有气体,是诊断气性坏疽的三个重要依据。

基本方药。石菖蒲30克,郁金30克,黄芩30克,黄连10克,黄柏30克,玄参30克,升麻20克,生甘草30克,栀子15克,土茯苓5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鸡血藤30克,金银花50~100克,忍冬藤30克,建曲20克,每日1剂,水煎服。

十、急性结膜炎(红眼病)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结膜充血、伴有脓性、水样或黏性分泌物。

(一)风热上袭

症状:眼红、痒痛、目中干涩有异物感、眼分泌物黄白而结。

1.中成药:鱼腥草滴眼液点眼、银翘解毒丸。

2.基本方药。疏风散热饮子加减,防风10克,羌活10克,牛蒡子10克,薄荷10克,连翘10克,栀子10克,甘草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

加减:

眼红眼热明显者加蒲公英12克,紫草12克。

(二)热毒蕴结

症状:双眼红赤、眼痛头痛、眼胞肿胀、分泌物脓性或流淡血水、便秘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

1.中成药:鱼腥草滴眼液、双黄连口服液。

2.基本方药。泻肺饮加减,柴胡10克,桑白皮10克,黄芩10克,薄荷10克,赤芍10克,栀子10克,熟大黄6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2克,紫草12克,生甘草10克。

加减:

口干加生地12克,天花粉12克。

十一、视网膜震荡与挫伤

视网膜震荡与挫伤是眼球受到钝力打击后所引起的眼底损伤。临床主要表现视物模糊,视物变形,眼前暗影,查眼底可见视网膜苍白、水肿、出血。

(一)气滞血瘀

症状:外伤后视物模糊、视物变形,查眼底可见视网膜苍白、水肿。

1.中成药:选用复方丹参片、丹七片。

2.基本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克,红花10克,生地12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丹皮10克,丹参10克,郁金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

加减:视网膜水肿较重加猪苓12克,车前子10克。

(二)撞击伤络

症状:外伤后视物模糊、视物变形、暗影遮挡,查眼底可见视网膜片状出血、水肿。

1.中成药:选用云南白药胶囊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

2.基本方药。生蒲黄汤加减,生蒲黄(包)15克,生地12克,丹皮10克,旱莲草12克,丹参12克,荆芥炭10克,郁金12克,茯苓12克,炒白术12克,三七粉(分冲)3克。

加减:

视网膜出血重者加白茅根15克,茜草10克。

视网膜水肿较重加泽兰10克,益母草12克。

十二、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进食含有大量致病性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后引起的中毒。

1.尽早催吐,必要时洗胃、导泻。

2.绿豆120克,生甘草15克,蒲公英30~60克,金银花30克,黄连10克,苏叶10克,先煎绿豆,取上清液,煎服其他药物,煎汤频服。

3.灵芝解毒汤:紫灵芝纷30克,加水连煮2次,将两次水煎液浓缩为100毫升,每服30~50毫升,每日2~3次,昏迷者可鼻饲给药,本药可作为各种毒蘑菇中毒的首选药物。

4.若出现黄疸者,茵陈、炒山栀各15~30克,大黄15克,炒黄柏15~25克,当归15克,丹参15克,川郁金15克,车前草30克,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者可每日2剂。

5.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还可用紫苏30克,生甘草10克,黄连6克一次煎服。若误服变质饮料或防腐剂,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质饮料灌服。

6.紫金锭1粒,开水化服,每日2次。

7.藿香正气水或胶囊,内服10毫升/6粒,每日三次。

8.鲜马齿苋适量(约60克)、鲜大蒜适量(约30克),混合捣烂后,温开水冲服,或伴面条食用。

十三、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临床上以头痛、鼻塞、流涕、恶寒、发热为主要表现。

(一)风热感冒

症状:身热较重,微恶风寒,汗出不畅,头痛,咳嗽,痰黏或黄,咽喉干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

1.中成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银翘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发热者用瓜霜退热灵胶囊。

2.基本方药。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荆芥9克,桔梗6克,板蓝根15克,炒杏仁10克,薄荷6克(后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次分服,连服2~3剂。

(二)风寒感冒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1.中成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

2.基本方药。荆芥10克,白芷10克,炒杏仁10克,柴胡15克,黄芩10克,甘草6克,生姜10克,大枣15克。水煎,每日分2次服。

(三)暑湿感冒

症状: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渴不多饮,胸闷恶心,小便短黄。

1.中成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水)、保济口服液。

2.基本方药。藿香10克,佩兰10克,香薷10克,厚朴10克,姜半夏10克,黄连9克,水煎,每日分2次服。

十四、中 暑

中暑是指在炎热季节,感受暑热之邪,骤然发生的以高热、汗出、烦渴、乏力或神昏、抽搐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热病。

(一)轻症

症状: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全身疲软,汗多,发热,面红。

中成药:选用藿香正气(水)胶囊、十滴水、六一散、生脉饮;绿豆汤、酸梅汤等。

(二)重症

症状:中暑呕吐,胸中满闷,恶心,头晕目眩等。

1.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胶囊、十滴水、六一散、生脉饮

2.针刺法:取人中、合谷、十宣。用泻法。

3. 基本方药:王孟英清暑益气汤加减,西洋参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石斛15克,麦冬9克,黄连5克,竹叶6克,荷梗6克,知母6克,甘草3克,粳米15克,西瓜翠衣30克,块滑石15克(先煎),生甘草5克。

加减:

若出现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手足痉挛,高热无汗,体若燔炭,烦躁不安,选用安脑丸或安宫牛黄丸鼻饲;清开灵注射液30毫升或醒脑静注射液30毫升,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滴。

若高热神昏,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皮肤干燥,唇甲青紫。舌红绛,脉细弦紧或脉伏欲绝,选用紫雪、局方至宝丹鼻饲;高热者,选用清开灵注射液30毫升或醒脑静注射液30毫升,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点滴。

十五、咳 嗽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可见于各种疾病,如感冒、急性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肺部肿瘤等,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一)风寒咳嗽

症状:咳嗽声重,咳痰稀白,咽痒,气急,常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怕冷、无汗等。

1.中成药:选用通宣理肺丸(口服液)、急支糖浆、二母宁嗽丸。

2.单验方:川贝5克,用白梨一个蒸熟服用;

杏仁10克,萝卜子10克,水煎服;

青果10克,白萝卜100克切片,煎水频服。

3.基本方药:三拗汤,炙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甘草10克,苏叶6克,金沸草15克,陈皮10克,水煎服,每服150毫升,每天2~3次,每日1剂。

(三)肺热咳嗽

症状:咳嗽频频,气粗声哑、咽喉疼痛、咳吐黄痰,或痰黏咳吐不爽,口渴欲饮等。

1.中成药:羚羊清肺丸、止咳橘红丸、复方鲜竹沥口服液。

2.单验方:生百合15克,款冬花10克,炙杷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基本方药:麻杏石甘汤,炙麻黄6克,生石膏30~60克,炒杏仁15克,生甘草1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未完待续)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