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肝肾法治疗小脑发育不全
文某,男,41岁。走路不稳,头晕,乏力1年余。患者现步履蹒跚,左右摇晃,四肢有颤动,无肌肉萎缩。头晕,乏力,眼球左右震颤,大便干,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沉细。肌电图示周围神经颤动,CT示小脑发育不全。
诊断:小脑发育不全(共济失调)。辨证为肝肾不足。
治则:补益肝肾。
处方:熟地 15g,山药12g,山萸肉 12g,丹皮12g,丹参15g,茯苓12g,泽泻12g,沙参15g,枸杞子12g,女贞子 12g,仙灵脾12g,仙茅12g,威灵仙12g,白花蛇舌草12g,全蝎6g,甘草6g。中药每日1剂。针灸取大椎、百会、强间、风池、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承扶、委中、承筋、绝骨、太溪,针刺用捻转补法。复诊:走路较前有所平稳,但仍有头晕,两腿有上抽现象,大便干,两日一次,寐可。前方加天麻12g,野菊花12g,蔓荆子10g,酒大黄(后下)6g,针灸同上。三诊:患者症状大减,能较平稳的自行走路,左右摇晃已明显好转,但仍有双下肢轻度震颤,大便正常。前方加枳壳12g,香附12g,针刺同上。四诊:患者症状大减,病情基本平稳,走路较以前已经明显平衡,走路已经无左右摇晃,无四肢颤动等症状。每天坚持自行步行上班工作。随访半年,患者病情平稳,未见复发。
按
本病属脊髓型共济失调中的一种,也是共济失调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发病机理未明,个别病人可发生严重的肌力减退而瘫痪,少数病人可有智力低下和颅神经损害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为肝肾亏虚,虚风内动,以正气虚衰为本质,气血虚弱不能濡养筋脉肌肉。治疗上用中药多以补肝益肾、熄风通络为法,处方多以六味地黄加减,针灸以百会、肾俞、命门、腰阳关、绝骨、太溪为主以补益肝肾,以承扶、委中、承筋,局部疏通经络为主。中药与针灸内应外合,共奏补益肝肾、疏通经络。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文某,男,41岁。走路不稳,头晕,乏力1年余。患者现步履蹒跚,左右摇晃,四肢有颤动,无肌肉萎缩。头晕,乏力,眼球左右震颤,大便干,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沉细。肌电图示周围神经颤动,CT示小脑发育不全。
诊断:小脑发育不全(共济失调)。辨证为肝肾不足。
治则:补益肝肾。
处方:熟地 15g,山药12g,山萸肉 12g,丹皮12g,丹参15g,茯苓12g,泽泻12g,沙参15g,枸杞子12g,女贞子 12g,仙灵脾12g,仙茅12g,威灵仙12g,白花蛇舌草12g,全蝎6g,甘草6g。中药每日1剂。针灸取大椎、百会、强间、风池、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承扶、委中、承筋、绝骨、太溪,针刺用捻转补法。复诊:走路较前有所平稳,但仍有头晕,两腿有上抽现象,大便干,两日一次,寐可。前方加天麻12g,野菊花12g,蔓荆子10g,酒大黄(后下)6g,针灸同上。三诊:患者症状大减,能较平稳的自行走路,左右摇晃已明显好转,但仍有双下肢轻度震颤,大便正常。前方加枳壳12g,香附12g,针刺同上。四诊:患者症状大减,病情基本平稳,走路较以前已经明显平衡,走路已经无左右摇晃,无四肢颤动等症状。每天坚持自行步行上班工作。随访半年,患者病情平稳,未见复发。
按
本病属脊髓型共济失调中的一种,也是共济失调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发病机理未明,个别病人可发生严重的肌力减退而瘫痪,少数病人可有智力低下和颅神经损害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为肝肾亏虚,虚风内动,以正气虚衰为本质,气血虚弱不能濡养筋脉肌肉。治疗上用中药多以补肝益肾、熄风通络为法,处方多以六味地黄加减,针灸以百会、肾俞、命门、腰阳关、绝骨、太溪为主以补益肝肾,以承扶、委中、承筋,局部疏通经络为主。中药与针灸内应外合,共奏补益肝肾、疏通经络。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