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X 犀角

人参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08/05/05
帖子
5904
获得点赞
850
声望
113
年龄
43
【药用】本品为犀科动物犀牛的角。
【性味与归经】苦、酸、咸,寒。入心、肝、胃经。
【功效】清热定惊,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1. 用于温热病热盛火炽、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等症。
犀角性寒,能清心热而定惊,常与黄芩、黄连、山栀、牛黄、冰片、麝香等品制成丸药服用。
2. 用于温热毒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等症。
犀角又能清血分热,解热毒,故对热毒燔于血分,血热伤络,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发斑等症,均有良好的作用,常与赤芍、丹皮、鲜生地等同用。如属气血两燔所致的高热神昏、发斑等症,本品又可与生石膏、知母等同用。
【处方用名】犀角粉、乌犀尖(研粉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每次二至五分,研粉冲服。本品大多配入丸散内服用。价格昂贵而物少,必须严格掌握使用。
【按语】1. 犀角是一味清营血、解热毒的药物,配以牛黄或羚羊角,则清心定惊;配鲜生地、赤芍、丹皮,则凉血止血、配大青叶、玄参、升麻等,则凉血化斑;配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心解毒;配生石膏、知母、玄参等,则凉血清热。
2. 犀角、鲜生地都能清热凉血,鲜生地长于养阴生津,犀角则偏于解毒定惊。犀角主要用于清血分实热,与生石膏的清气分实热,也有所不同;但犀角与石膏相同,以治气血两燔,则功效甚好。
3. 阅读前人方书,在方剂中用犀角的颇多,这说明当时犀牛较多。现在世界上犀牛已成稀有动物,犀角一药,货源日少。因此,为了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应以发展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即必须积极的寻找代用的药物。
4. 目前临床上采用水牛角(即水牛的双角)作为犀角的代用品。按《别录》记载,水牛角能“治时气寒热头痛”,又《大明本草》说:「煎汁,治热毒风及壮热」。据上所述,则水牛角的功效与犀牛角相似。《中药志》引用天津市药政局的调查报告说,天津市某市民用水牛角治疗小儿热症十数年,有较好效果,也建议临床试用。
5. 水牛角的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两至二两,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次五分至一钱。
【方剂举例】犀角地黄汤《千金方》:犀角、生地、丹皮、芍药。
治伤寒温病,热伤失血。
犀角大青汤《张氏医通》:犀角、大青、玄参、升麻、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草。
治斑出火盛,狂闷难透。
 
犀角味苦咸,性寒。主要有清营凉血、解毒定惊的作用。
温病热入营分,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等症,可用犀角配合郁金、天竺黄、元参、钩藤、羚羊角、远志、菖蒲、黄连等同用。
温病热入血分,热邪迫血妄行而出现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身出红斑等证。可用犀角配生地黄、生石膏、赤芍、丹皮、元参、白茅根、大小蓟等同用。
犀角价格昂贵而货源缺乏,故常作为粉剂冲服。近些年来常以水牛角、广犀角代替。可资参考。广犀角是非洲犀角,经广州进口的,也称广角,价较低。
用量一般0.7~1.5克,为末随汤药冲服。广犀角可用3~9克水煎服,也可用粉剂随汤药冲服,每次1.5~3克。水牛角则须用20~30克,先下、水煎服。
 
为犀科动物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 L.、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苏门犀Rhinoceros sumatrensis(Fischer)等的角,又称犀牛角。味酸、咸,性寒。入心、肝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定惊安神。主治:伤寒温疫热入血分、惊狂、烦躁、谵妄、斑疹、发黄、衄血、下血、痈疽肿毒。内服:磨汁或研末,1~2g;煎汤,1.5~6g;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犀角的主要成分为角蛋白(Keratin)、胆固醇、磷酸钙、碳酸钙等。还含有其他蛋白质、肽类、游离氨基酸、胍衍生物(Guanidinederivatives)、甾醇类等。犀角用热水抽提,可得 2mg/g 的氨基酸,其中含丝氨酸、甘氨酸等约 20 种。水煎液又含乙醇胺。
药理作用:
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a. 强心作用:10%犀角水煎剂对在位或离体蟾蜍心及离体兔心均有强心作用,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振幅加大,心率增加,每分钟输出量增多。剂量加大,则使离体蟾蜍心脏表现强心作用后,很快就表现为中毒现象,最后停止于收缩期。犀角的热浸液对因毛果芸香碱而致功能衰弱的蛙心脏,有使心搏明显加强,使之恢复原状的作用。犀角的强心作用主要是由于直接兴奋心肌的结果。
b. 对血管的作用: 用10%的犀角煎剂对蟾蜍下肢血管灌流,在短时内见血流比正常减少,而后逐渐增加,超过了正常流量。提示其对下肢血管是先收缩而后扩张。
c. 对血压的作用:犀角煎剂对麻醉犬、家兔静脉注射,其血压先上升,后下降,然后持续上升。其降压作用与迷走神经关系不大,其血压先略升高而后下降的现象,可能和其先收缩血管而后扩张有关。当血压恢复后又连续增高,可能是因其对心脏的兴奋作用此时超过了血管扩张的作用或此时血管扩张作用已经消除的原因。
2. 解热作用犀角对大肠杆菌发热之家兔无解热作用。但有报道认为,静脉注射犀角的生理盐水浸煮液对大肠杆菌引起的发热家兔,能使之体温降至正常。对用温热刺激法或肾上腺素脑内注射引起发热的家兔,静脉或皮下注射犀角浸液无解热作用。
3. 镇惊作用有报道认为,犀角有一定的定惊作用,其对中枢神经的作用点可能主要是在脊髓。实验证明:用犀角混悬剂给小鼠灌胃(3g/kg 体重),连续三天,对戊四氮和咖啡因的作用无明显影响,但对士的宁的作用,似可延长反应的潜伏期和动物生存时间,动物反应率和死亡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可延长戊巴比妥钠组动物的睡眠时间。
4. 其他作用对健康家兔静脉注射犀角注射液,能使之白细胞总数呈短暂的急剧下降后,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上升。亦能使凝血时间缩短,血小板数增加。
犀角生理盐水浸煮液静脉注射,对离体兔肠和子宫有兴奋作用;对兔眼有轻度的扩瞳作用。
犀角煎剂在体内、体外对葡萄球菌均无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乙脑犀角5g、生地15g、生石膏20g、知母10g、连翘10g、玄参10g、麦冬 6g、莲子心2g、石决明10g、天竺黄5g、全蝎5g、僵蚕5g,水煎服。治疗重症乙脑9例,全部治愈。平均住院15.4天,最短6天,最长26天。〔江西中医药1985;(4):18〕
2. 治疗荨麻疹犀角片3g(锉粉冲服,如无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用量30g),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紫花地丁各10g,白僵蚕、紫草各6g,随证加减,水煎内服。治疗30例,痊愈27例,显效2例,无效1例。〔广西中医药1990;13(4):6〕
3. 用于洋金花中毒犀角粉1.5g,研末灌服,2小时1次,抢救1例经用西药综合抢救6小时无效的洋金花中毒患者,服犀角粉2次后神志渐醒,安静,呼吸平稳,可对答及辨认亲人,观察2天,痊愈出院。〔吉林中医药1986;(3):27〕
方剂选用:
1. 治疗太阴温病;神昏谵语:犀角尖二钱(冲磨),元参心三钱,莲子心五分,竹叶卷心二钱,连翘心二钱,连心麦冬三钱。水煎服。(《温病条辨》清宫汤)
2. 治疗急黄,心膈烦躁,眼目赤痛:犀角屑一两,茵陈二两,黄芩一两,栀子仁一两,川升麻一两,川芒硝二两。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又竹叶三七片,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太平圣惠方》犀角散)
3. 治疗伤寒热毒内盛,身发赤斑:犀角(镑)、麻黄(去根节)、石膏各一两,黄连(去须)三分,山栀子仁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犀角汤)
4. 治疗热病咽喉赤肿,口内生疮,不能下食:犀角屑一两,川升麻一两,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马牙硝半两,黄柏(锉)半两,黄芩一两。上药捣筛为散,以水四大盏,煎至一大盏,去滓,入蜜三合相和,煎一两沸,放温,徐徐含咽。(《太平圣惠方》犀角煎)5. 治疗吐血似鹅鸭肝,昼夜不止:犀角二两(镑屑生用),桔梗二两(生用)。上二味,捣罗为散。暖酒调下二钱匕。(《圣济总录》)
6. 治疗下痢鲜血:犀角(屑)、干地黄、地榆各二两。上三味,捣筛,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温服之。(《古今录验方》)
配伍效用:
犀角配伍羚羊角、石膏 犀角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羚羊角清热解毒、平肝息风;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三者相伍,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息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热病之壮热谵语、发斑、抽搐等症。
犀角配伍生地、赤芍、丹皮 犀角清热凉血解毒;生地清热凉血养阴;赤芍、丹皮清热凉血散淤。四药伍用,有泄热凉血、活血散淤之功效,用于治疗热入血分,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或热扰心营而引起的谵语狂躁、斑疹紫黑、舌绛起刺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孕妇慎服。畏川乌、草乌。
“妇人有妊勿服,能消胎气。”(《雷公炮制论》)
“痘疮气虚无大热者不宜用,伤寒阴证发躁,不宜误用。”(《本草经疏》)
毒副作用:犀角毒性很低。家兔静脉注射10%犀角煎剂4ml/kg,未见中毒现象。小白鼠静脉注射30%犀角煎剂0.5ml,可出现痉挛、呼吸不整、眼突出,5分钟内消失,以后呈睡眠状态达5~6小时。
【医家论药】
“犀角,气寒,味苦酸咸,无毒,……解心热,止烦乱,安心神,镇诸惊,何谓哉?盖寒能制热,苦能泻火,寒苦入心,则心热解,而烦乱止矣,热解烦止,更兼酸以敛神,则神安矣,心定神安,而血以养筋,则惊镇矣。其曰明目者,盖火热下行烁肾,故目昏。其曰清音者,盖火热上行逼肺,故音哑,今火热既去,且又咸以滋肾,则水又足以胜火,而目之所以明者,此也,音之所以清者,此也。大都伤寒温疫,风肿疮疡诸症,皆火热为之也,今火热既去,则邪不得以夺正,而寒疫之所以除者,此也,肿疡之所以消者,此也。易老云:上焦蓄血,犀角地黄汤主之;中焦蓄血,桃仁承气汤主之;下焦蓄血,抵当汤主之。三法宜知,不可忽也。痘家热症,逼血妄行及烦闷小便赤涩,并痘色红紫者,宜用之以解热,若虚寒症勿用。畏川乌草乌。”(《药鉴》)
“犀角,足阳明药也。胃为水谷之海,饮食药物必先受之,故犀角能解一切诸毒。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风邪热毒,必先干之,故犀角能疗诸血及惊狂斑痘之证。”(《本草纲目》)
“犀角,性升而善散,故治伤寒热毒闭表,烦热昏闷而汗不得解者,磨尖掺入药中,取汗速如响应。仲景云:如无犀角,以升麻代之者,正以此两物俱入阳明,功皆升散,今人莫得其解,每致疑词,是但知犀角之解心热,而不知犀角之能升散,尤峻速于升麻也。倘中气虚弱,脉细无神及痘疮血虚,真阴不足等证;凡畏汗、畏寒、畏散者,乃所当忌。或必不得已,宜兼补剂用之。”(《本草正义》)
“犀角,今人用治吐血、衄血、下血,伤寒蓄血发狂谵语,发黄、发斑,疮痘稠密热极黑陷等证,皆取其入胃入心、散邪清热、凉血解毒之功耳。”(《本草经疏》)
“犀角,治吐血、衄血、大小便血,犀角地黄汤为专药。若患久气虚,又为切禁,以其能耗散血气也。痘疮之血热毒盛者,尤为必需;然在六、七日灌浆之时,又为切禁,以其能化脓为水也;而结痂后余毒痈肿,则又不忌;惟气虚毒盛之痘,切不可犯。”(《本经逢原》)
 
01300000432220132945317616643.jpg


犀角

【药用】本品为犀科动物犀牛的角。

【性味与归经】苦、酸、咸,寒。入心、肝、胃经。

【功效】清热定惊,凉血解毒。

【临床应用】1.用于温热病热盛火炽、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惊厥抽搐等症。

犀角性寒,能清心热而定惊,常与黄芩、黄连、山栀、牛黄、冰片、麝香等品制成丸药服用。

2.用于温热毒盛、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等症。

犀角又能清血分热,解热毒,故对热毒燔于血分,血热伤络,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衄、发斑等症,均有良好的作用,常与赤芍、丹皮、鲜生地等同用。如属气血两燔所致的高热神昏、发斑等症,本品又可与生石膏、知母等同用。

【处方用名】犀角粉、乌犀尖(研粉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每次二至五分,研粉冲服。本品大多配入丸散内服用。价格昂贵而物少,必须严格掌握使用。

【按语】1.犀角是一味清营血、解热毒的药物,配以牛黄或羚羊角,则清心定惊;配鲜生地、赤芍、丹皮,则凉血止血、配大青叶、玄参、升麻等,则凉血化斑;配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心解毒;配生石膏、知母、玄参等,则凉血清热。

2.犀角、鲜生地都能清热凉血,鲜生地长于养阴生津,犀角则偏于解毒定惊。犀角主要用于清血分实热,与生石膏的清气分实热,也有所不同;但犀角与石膏相同,以治气血两燔,则功效甚好。

3.阅读前人方书,在方剂中用犀角的颇多,这说明当时犀牛较多。现在世界上犀牛已成稀有动物,犀角一药,货源日少。因此,为了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健康,应以发展眼光来看待这一问题,即必须积极的寻找代用的药物。

4.目前临床上采用水牛角(即水牛的双角)作为犀角的代用品。按《别录》记载,水牛角能“治时气寒热头痛”,又《大明本草》说:「煎汁,治热毒风及壮热」。据上所述,则水牛角的功效与犀牛角相似。《中药志》引用天津市药政局的调查报告说,天津市某市民用水牛角治疗小儿热症十数年,有较好效果,也建议临床试用。

5.水牛角的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大剂量可用一两至二两,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次五分至一钱。

【方剂举例】犀角地黄汤《千金方》:犀角、生地、丹皮、芍药。治伤寒温病,热伤失血。

犀角大青汤《张氏医通》:犀角、大青、玄参、升麻、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草。治斑出火盛,狂闷难透。
 
犀角为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之圣药,治疗热入营血之症卓有功效,常可止出血于顷刻,退热毒于即时。治疗热入血分,颇血妄行,出现吐血、尿血、便血、妇女倒经、血崩或周身发斑甚或烦躁不安、神昏谵语者。余常用《千金要方》之犀角地黄汤,方用:犀角(磨汁另冲)3克,生地30克,芍药15克,丹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大怒伤肝而致吐血者,加柴胡、黄芩;热邪炽盛者,加黄连、黑山栀;斑疹较重的,加银花、连翘、牛蒡子、生甘草;咯血者,加白及、花蕊石;尿血者,加小蓟、白茅根;便血者,加地榆、槐花米;热甚神昏者,同时服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本方专为温热之邪燔于血分而设。热入血分,迫血妄行,阳络伤则血外溢为吐血,阴络伤则血内溢为便血,溢于肌肤而为斑疹,蓄于下焦发为如狂。方中用犀角清心火而解毒热,血热得清,其血自宁;用生地补血凉血而滋阴液,助已失阴血之复原;用白芍敛阴和营,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之虑;用丹皮凉血散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药味虽少,配伍周匝,是一首“虽曰清火,而实滋阴;虽曰止血,而实祛瘀,瘀去新生,阴滋火熄”(《医宗金鉴》的名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