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F 佛手(附:佛手花)

linang99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46319
获得点赞
52
声望
36
t01191ceb13aadb94d8.jpg
t0150ed902845195fb0.jpg
t0120cf7ba55936b9b1.jpg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Nort.)?Swi ngle 的干燥果实。

[植物形态] 常绿有刺小乔木。幼枝略带紫红色。叶草质,具透明油点。花单生、簇生或总状花序,紫色或白色。种子7-8粒,卵形。
[药材性状] 干燥果实为纵切片,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广佛手片较薄,较大;川佛手片较厚,较香;建佛手较小,较淡。)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市场。

[功能主治] 疏肝理气,行气调中,燥湿化痰。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云香科小乔木或灌木佛手柑 Citrus medica L.var. sarcodatylis Swingle 的果实。
【性味与归经】辛、苦、酸,温。归肺、脾、胃、肝经。
【功效】疏肝理气,化痰宽胸。
【临床应用】1. 用于?肋疼痛,胸腹胀痛等症
本品气味清香,药性平和,虽属辛苦而温之品,却无燥烈之弊,能入肺、肝、脾、胃四经,对诸气滞均可应用,用治肺气郁滞胸闷及脾胃气滞,可配木香、枳壳等同用;用治肝气郁结?痛及肝气犯胃之症,可配青皮、川楝子等同用。
2. 用于痰多咳嗽
本品化痰止咳之力较弱,而兼理气宽胸之功,故对咳嗽日久痰多,而见胸膺闷痛者甚为适宜,可配橘络、丝瓜络、枇杷叶等同用。
【处方用名】佛手 陈佛手 佛手片 佛手柑(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 ,煎服。
【附药】佛手花:即佛手柑的花。功用与用量用法与佛手相似。
【按语】佛手,辛、可、酸、温,气味清香,功能疏肝,且行肺胃气滞,又能化痰。虽疏肝之力逊于青皮,化痰之功弱于陈皮,然一物而兼理肺脾肝三经之气滞,平和而无燥烈之弊,是其所长焉。
【文献摘录】《本草从新》:「理上焦之气而止呕,进中州之食而健脾。」
 
佛手味辛苦酸,性温。主要功用是理气和中,舒肝解郁。
本品适用于肝胃不和,气滞胃痛,胸闷胁胀,食欲不振,呕吐等症。常配合香橼、香附、苏梗、厚朴、半夏、陈皮、藿香等同用。
佛手配青皮、川楝子,治肝气郁结而致的胃脘痛;配竹茹、黄芩,治妊娠呕吐;配降香、沉香曲能增强降逆止呕的作用。
香橼化痰的作用大于佛手。佛手治呕的作用大于香橼。
佛手花偏用于胸胁气滞作痛,并能开胃醒脾。佛手偏用于中焦气滞、胃痛、作呕。
陈皮化痰燥湿的作用大于佛手。佛手舒肝解郁的作用胜于陈皮。
用量一般为4.5~9克。
香橼与佛手虽均为理气药,但其药力缓和、药性和平,适用于较轻之症,遇有气郁、气滞重症,须配合其他理气药同用。
 
t012da3227b7e77db61.jpg
t01c8c2e6fc8c61db96.jpg

佛手(学名: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新枝三棱形。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有透明油点。花多在叶腋间生出,常数朵成束,其中雄花较多,部分为两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带紫晕,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药用,皮鲜黄色,皱而有光泽,顶端分歧,常张开如手指状,故名佛手,肉白,无种子。

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佛手

别称: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3]

二名法:C. m. var. sarcodactylis

界:植物界
t01d545ec4c48b17b19.jpg
佛手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芸香目

科:芸香科

属:柑桔属

种:佛手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1]
生态习性
t01294fa21ba22ab127.jpg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

1、温度: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

2、水分:年降水量以1000~1200毫米最适宜;

3、光照: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

4、土壤: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分布范围
佛手在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t01732ed7aad3ccaa72.jpg


药用价值
赤松金佛手全身都是宝。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赤松金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别名:佛手柑、手柑

来源:该品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该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厘米,宽3~7厘米,厚0.2~0.4厘米。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性味功效:佛手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脾、肺经。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气滞,胸肋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等症。

鉴别
1.该品粉末淡棕黄色。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壁不均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多角形,偶见类圆形气孔。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多角形的薄壁细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双锥形。

2.取该品粉末1克,加无水乙醇10毫升,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加无水乙醇0.5毫升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佛手对照药材1克,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纳米)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4]

性味归经:辛、苦、酸,温。佛手归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3 ~9克。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别名:佛手柑、手柑

来源:该品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 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该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厘米,宽3~7厘米,厚0.2~0.4厘米。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性味功效:佛手性温,味辛、苦、酸。归肝、脾、肺经。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胃气滞,胸肋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等症。
 
t01c63a9e0c6c553b6f.jpg
t01eb09a14a88a8b691.jpg
t012bfa96193fff302c.jpg
t01e9e245f71585c4ca.jpg

佛手花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花朵和花蕾。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主产于闽、粤、川、江浙等省的佛手,其中浙江金华佛手最为著名,被称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称“金佛手”。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中药名称 佛手花

拼音名 Foshouhua

英文名 FLOS CITRI SARCODACTYLIS

药名:佛手花佛手花别名:佛柑花。

汉语拼音:foshouhua

英文名:FlowrofFleshfingeredCitro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

归经:肝;胃经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快隔

考证:出自《随息居饮食谱》。 科属分类:芸香科

主治:肝胃气痛;食欲不振

生态环境:生于热带、亚热带。

各家论述:《药材资料汇编》:平肝胃气痛。

采收和储藏:4-5月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摘,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

资源分布: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栽培。

功效分类:疏肝药

性味:微苦;微温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花朵和花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植物形态
佛手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佛手花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本品长约1.5cm,呈淡棕黄色,基部带有短花梗;花萼杯状,略有皱纹;药瓣四枚,呈线状矩圆形,外表可见众多的凹窝,质厚,二边向内卷曲;雄蕊多数,着生于花盘的周围;子房上部较尖。气微、味微苦。

生物性状
本品长1.5~2cm。表面淡黄棕色或淡棕褐色。花梗长2~7mm,具纵皱纹。花萼杯佛手花状。常有小凹点。花瓣3片,披针形或长卵形,常弯曲卷缩,长1~2cm,宽约0.5cm,外表面淡黄色,具众多棕褐色细小凹点,质厚,易脱落。

雄蕊多数,黄白色,着生于花盘周围。子房上部狭尖。有的花瓣脱落后,可见渐发育成微呈指状的小果实。花蕾色较深。气香,味微苦。
饮片性状
为干燥花朵,花萼杯状,或略呈五角形,略有皱纹,长披针形佛手花,两边向内卷曲,外表淡棕黄色,有棕褐色麻点,雄蕊多数,黄白色,体轻,质脆。气香,味微苦。 炮制方法:拣去杂质,去柄,筛去土即得。

炮制作用:本品常用于平肝胃气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