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W 乌药

linang99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46319
获得点赞
52
声望
36
t019ba51fbfea647948 (2).jpg
t0178e302f0096fbf83.jpg


[来源] 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块根。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5m。小枝幼时密生锈色毛。叶互生,革质,椭圆形或卵形,长3~7.5cm,宽1.5~4cm,先端长渐尖或短尾尖;上部有光泽,下面密生灰白色柔毛,三出脉。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总花梗极短,花被片6,淡绿色;雄蕊花药均内向瓣裂。核果椭圆形,熟时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根呈纺锤形,略弯曲,两头稍尖,中部膨大成链珠状,称“乌药珠”。长5~15cm,直径1~3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有细纵皱纹及须根痕,或残留细根,并有横生环状裂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浅棕色,稍显粉性,中心稍深有浅棕色花纹。气微香,味微苦辛。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痛经。
 
由版主最后编辑:
t014452ac8cb0ea9b2d.jpg
t01992cc449879ccf18.jpg


【药用】樟科灌木或小乔木乌药 Lindera strychnifolia (Sieb.et Zucc.)Vill.的块根。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肺、肾、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临床应用】1. 用于胸腹胀痛,寒疝腹痛及经行腹痛等症。
乌药辛开温通,善于疏通气机,功能行散气滞、止痛,能上入肺、脾,舒畅胸腹之气滞,故凡寒邪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或胃腹疼痛等症,均可应用,常与木香相须为用。亦可配合香附、枳壳、郁金等同用。本品又善于散寒止痛,用治寒疝腹痛,可配合小茴香、青皮等同用;用于经行腹痛,可配合当归、香附等同用。
2. 用于小便频数,遗尿。
乌药又能下行肾与膀胱,能温肾散寒,对肾与膀胱虚寒所引起的小便频数、遗尿,常配合益智仁、山药等同用。
【处方用名】台乌药、乌药(切片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1. 乌药性味辛温,走肺脾而理胸腹之气滞,散寒凝而除疝气经行之疼痛,且能温肾,除膀胱之冷气,用治尿频遗尿之症。
2. 木香与乌药皆能行气止痛,为治胸腹胀痛之要药,临床每相须为用,然木香行气力佳,且煨用有止泻之功;乌药则又善治寒疝痛经,且能温肾散寒,以治尿频遗尿之症。
【方剂举例】四磨汤(《济生方》):乌药、沈香、人参、槟榔
治七情郁结,上气急喘。
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天台乌药、茴香、木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巴豆、川楝子
治寒凝气滞,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睪丸等症。
乌药汤(《济阴纲目》):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
治妇女经行腹痛。
【文献摘录】《药品化义》:「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甚于香附。以之散寒气,则客寒冷痛自除;袪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满,顿然而减;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藉其气雄之功也。」
《本草求真》:「功与木香、香附同为一类,但木香苦温,入脾爽滞,用于食积则宜;香附辛苦,入肝、胆二经,开郁散结,每于懮郁则妙;此则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耳。」
 
由版主最后编辑:
乌药味辛,性温,主要有行气宽胀、顺逆止痛,温散肝肾冷气、疏达腹部逆气的作用。是常用的温性行气药,兼能温肾缩小便。
本品善长于治下焦属于寒性的气痛,临床上最常用为温肾治疝的要药。时由于肾间冷气波及肝经而致的少腹攻痛、疝气疼痛、睾丸冷痛坠胀等症,可以本品配合吴萸、木香、青皮、炒小茴香、炒橘核、荔枝核、肉桂、川楝子等同用。常用的药方如天台乌药散:乌药、木香、小茴香、良姜、青皮、槟榔、川楝子(用巴豆、麦麸同炒,去巴豆与麦麸)等。
对于因寒邪侵犯脾胃,中焦寒冷,气行不畅而致消化不好,胸腹胀痛、绵绵不休,甚则呕吐,胃部喜暖,进稍凉的饮食则上述症状加重等症,可用本品温散脾寒、行气宽胀、顺逆止痛。常与香附、高良姜、陈皮、半夏、神曲、生姜、吴萸等同用。对妇女受寒而致的行经腹痛,可配合当归、吴萸、香附、炒小茴香、川芎、炒白芍、肉桂、炮姜等同用。
因肾经虚冷而致小便次数多者(尿色不甚黄、尿道无疼痛、遇寒加重),常用本品配桑螵蛸、益智仁、山药、五味子等同用,根据前人这一经验,曾治疗一妇女,产后尿失禁十多年,西医诊断为膀胱麻痹。虽经多处诊治,都未见效,裤中经常垫以棉絮等,非常苦恼。经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为肾经虚寒、小便失司之证。治以温肾固摄之法,处方以八味地黄丸加乌药、桑螵蛸等,服用十余剂,病去大半,
再稍调处方,又进十余剂而痊愈。其处方主要药物如下:熟地、山药、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乌药、桑螵蛸、益智仁、复盆子、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淫羊藿。这些药物可随证加减,仅供参考试用。
小茴香暖下焦,散寒邪而定疝痛。乌药温肝肾、散冷气、顺逆气而治疝痛。
香附行十二经滞气,开郁散结,偏入肝胆,长于治少腹气滞。乌药顺膀肾逆气,治疝、缩尿,偏入肾经,长于治小腹气逆。
用量一般为4.5~9克。气虚有内热者慎用。
 
摘《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乌药味辛性温,是一味理气、解郁、散寒、止痛的佳品,对于胸腹胀满、气逆不顾之疼痛,用之最合。所以《本草求真》认为本品对“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耳。”《本草述》更盛赞其“实有理其气之元,致其气之用者。……于达阳之中而有和阴之妙”。朱老指出:“乌药性温气雄,对于客寒冷痛,气滞血瘀,胸腹胀满,或四肢胀麻,或肾经虚寒、小便滑数者,用之最为合拍。若属气虚或阴虚内热者,均不宜用。本品有顺气之功,但对孕妇体虚而胎气不顺者,亦在禁用之列,否则祸不旋踵,切切不可猛浪。由于它‘上入脾肺,下通膀胱与肾’(《本草从新》)。”朱老用此治疗肾及膀胱结石所致之绞痛,取乌药30克,金钱草gO克煎服,有解痉排石之功,屡收显效。乌药常用量为10克左右,但治肾绞痛需用至30克始佳,轻则无效。此乃朱老经验之淡。
[病案举例]
徐x,男,38岁,干部。一午前突发肾绞痛,经检查为右侧榆尿管结石引起,对症治疗而缓解。固工作较忙,来作根治,顷又发作,右侧腰腹部绞痛甚剧,汗出肢冷,尿赤不爽,苔白腻,脉细弦。此输尿管结石引发之肾绞痛也。惠予乌药30克、金钱萃90克煎服,药后半小时腰腹部绞痛即渐缓,4小时后又续服2煎,绞痛即定。次日排出如绿豆大的结石2枚。继以金钱草60克、海金沙20克、芒硝4克(分冲)、鸡内金9克、甘苹梢5克,服20剂,又排出结石3枚,经B超复查,已无结石。如温热偏盛,则需加用生地榆、生槐角、小蓟、萆薢等品始妥。
乌药与香附合用名“香附散”(《慎斋遗书》),对浑身胀痛,气血凝滞者有佳效,因乌药能气中和血,香附善血中行气,相辅更彰。乌药配川芎治妇人气厥头痛及产后头痛(《本草纲目》)甚效。乌药伍益智仁、山药为。缩泉丸”(《妇人良方》),乃治肾经虚寒、小便滑数之名方,对老人尿频、小儿遗尿而偏阳虚者,有温肾祛寒、固涩小便之功。因其具温阳固摄之效,以之移治肺寒或肾阳虚之涕多如稀水,或咽际时渗清涎者,取此三味加于辨治方中,大可提高疗效,此则异病同治之理也。
[病案举例]
王X,女,54岁,工人。体禀素虚,稍受风寒,即喷嚏频频,流清稀涕如水液状,绵绵不绝,头昏神疲,颇以为苦。苔薄质淡,脉细软。此乃肺肾阳虚,乏于固摄,治宜温肺益肾,摄敛止涕。
炙黄芪20克,炒白术、怀山药、台乌药、益智仁、苍耳于、半夷、茯苓各10克,甘草4克。4剂。
药后清涕即显著减少,再剂而敛。随后嘱服“玉屏风口服液”,每次2支,1日3次,连服1个月,即获根治。

[朱琬华、蒋熙整理]
 
为樟科植物乌药 Lindera strychnifolia (Sieb.et Zucc.)Villar 的根。味辛,性温。入脾、肺、肾、膀胱经。功能:顺气、开郁、散寒、止痛。主治: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脚气、小便频数。内服:煎汤,4~9g;磨汁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根含钓樟烷(Linderane)、钓樟醇(Linderol)、钓樟内酯(Linderalactone)、异钓樟内酯(Isolinderalactone)、钓樟烯(Lindere-ne)、钓樟甾烯(Lindesterene)、乙酰钓樟烯(Acetyllinderene)、钓樟液烯(Lindenene)、新钓樟内酯(Neolinderalactone)、钓樟酮(Lindene-none)、钓樟液烯醇(Lindenenol)、醋酸钓樟液烯醇(Lindenenol acetate)、石竹烯(Caryophylle- ne)、乌药酸(Linderaic acid)。尚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新木姜子碱(Laurolitsine)。
药理作用:
1. 抗凝与止血作用实验表明:乌药水煎剂(0.01~0.04g生药/ml)能明显延长血液凝聚时间,呈现抗凝血酶作用。乌药干粉能明显缩短兔血浆钙化时间,促进血凝。乌药复方止血粉对兔、羊、犬股动脉部分切开及部分脾切除所引起的出血有良好的止血作用。
2. 其他作用以乌药长期饲喂大鼠,可使其体重增加较对照组为快。排气汤(乌药和广木香为其主要成分)对离体兔肠无明显影响,但给麻醉犬灌胃或静脉注射,则对在位肠管有促进蠕动作用,该作用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所致。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黏连性肠梗阻乌药、川楝子、当归、炒莱菔子各12g ,厚朴、元胡、赤芍、枳壳各9g,大黄15g(后下),芒硝6g(冲)。水煎服。治疗85例,临床治愈70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96.5%,多在1~2日内显效。〔河北中医 1987;9(6):14〕
2. 治疗多种疼痛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炒)、青皮(去白)、良姜(炒)各15g,槟榔(锉)2个,川楝子10个,巴豆70个(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候黑色,去巴豆及麸不用),共研细末。每服3g,温酒送服;疼甚者,炒生姜挤汁和热酒下亦得。治疗疝痛、腹痛、虫痛、胃痛、痛经等因寒凝气滞、肝气横逆者,效果良好。〔福建中医药1964;9(5):21〕
3.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乌药、党参、山药、车前子各15g,黄芪20g,桔梗5g,茯苓、泽泻、丹皮各10g。水煎服。治疗63例,显效28 例,有效21例,无效14例。本方不能显著缩小前列腺体积,但能大幅度地减少残余尿。〔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12):8〕
4. 治疗关节扭伤栀子2份,乌药、桃枝心、樟树枝心各1份,晒干,研末,以50%酒精调成糊状,再加适量面粉,混合搅匀后摊在塑料布中,厚约0.3cm,敷于患处。用于关节扭伤,一般1次即可明显消肿止痛,2次基本痊愈。〔新医学1984;15(12):632〕
方剂选用:
1. 治疗胀满痞塞,七情忧思所致:天台乌药、香附、沉香、砂仁、橘红、半夏,为末。每服二钱,灯心汤调。(《赤水玄珠》乌药顺气散)
2. 治疗泻血,血痢:乌药不以多少,炭火烧存性,捣罗为末,陈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圣济总录》乌金丸)
配伍效用:
乌药配伍沉香 乌药温肾散寒、行气止痛;沉香醒脾开胃、祛湿化浊、行气止痛。二药合用,走气分、达下焦,有醒脾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脾虚之胸闷、腹胀、气短、乏力、呕吐等症。
乌药配伍当归 乌药辛开温通,行气解郁、散寒止痛,偏走气分;当归辛散温运,养血活血、调经止痛,偏走血分。二者伍用,共奏行气活血、散寒温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凝气滞血淤之痛经、产后腹痛以及寒疝等症。
乌药配伍木香 乌药行气止痛散寒,长于温散下焦寒湿;木香行气止痛,功擅行脾胃气滞。两药相须为用,其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更著,用于治疗寒凝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以及胃肠神经官能症属气滞不通者。
乌药配伍薤白 乌药行气止痛散寒;薤白通阳散结行气。二者伍用,有行气通阳、止痛散寒之功效,用于治疗阴寒痰浊凝滞所致之胸痹而症见胸闷、疼痛者。
乌药配伍益智仁乌药温肾散寒;益智仁补肾缩尿。二者伍用,有温补肾阳、散寒缩尿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虚衰之尿频、遗尿等。
【注意事项】
宜忌:气虚、阴虚内热者忌服。
【医家论药】
“乌药,气雄性温,故快气宣通,疏散凝滞,甚于香附。外解表而理肌,内宽中而顺气。以之散寒气,则客寒冷痛自除;驱邪气则天行疫瘴即却;开郁气,中恶腹痛,胸膈胀满,顿然可减;疏经气,中风四肢不遂,初产血气凝滞,渐次能通,皆藉其气雄之功也。”(《药品化义》)
“乌药,和来气少,走泄多,但不甚刚猛,与沉香同磨作汤,治胸腹冷气,甚稳当。”(《本草衍义》)
“乌药,功与木香、香附同为一类,但木香苦温,入脾爽滞,用于食积则宜;香附辛苦,入肝、胆二经,开郁散结,每于忧郁则妙;此则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耳。”(《本草求真》)
“乌药,产妇虚而胎气不顺者,切不可用,用则胎立堕。人以为顺气用之,谁知乌药能顺胎气之实,而不顺胎气之虚乎?不独胎气,凡气虚者,俱不能顺,惟血虚而带郁滞者宜之耳。”(《本草新编》)
“乌药,气温,味辛,气厚味轻,入足阳明少阴经药也。诸冷能除,凡气堪顺。止翻胃,缩小便。辟疫瘴时行,解蛊毒卒中。佐香附,能治妇人诸般气症,君平胃,能消男妇诸般食积。用于风药能疏风,用于胀满能降气,用于气阻能发阻,用于腹痛能止痛。又主肾间冷气攻冲,此又为足少阴药也。然此剂无滋益人,不可多服,但取其辛散凝滞而已。”(《药鉴》)
“乌药,辛温,散气之品。病属气血虚,而内热者忌之。时医多以香附同用,治女子一切气病。然有虚实寒热。冷气暴气,用之固宜。虚气热气,用之贻害。故妇人月事先期,小便短赤,及咳嗽、内热、口渴、口干、舌苦,不得眠,一切阴虚内热之病,皆不宜服。”(《本草害利》)
附注:乌药亦称乌药片,以浙江天台所产者为道地药材,称天台乌药,简称台乌药、台乌,品质最佳。乌药经炒制后称炒乌药,辛燥之性已缓,散寒之力较强,适宜于虚寒气滞作痛者。
 
乌药,中药名。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
 
乌药
t01cffb944a6c6bffa7.jpg
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为樟科·山胡椒属植物,英文名:Root of Combined Spicebush。别名:鳑魮树(本草纲目),铜钱树(浙江、江西),天台乌药、斑皮柴(浙江),白背树、鲫鱼姜、细叶樟、土木香(江西),白叶子树(广东),香叶子(浙江)。用于行气止痛,温肾散寒。[1]

植物属性
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5米,胸径4厘米;树皮灰褐色,根有纺锤状或结节状膨胀,外面棕黄色至棕黑色,表面有细皱纹;幼枝青绿色,具纵向细条纹,密被金黄色绢毛,后渐脱落;顶芽长椭圆形;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近圆形,先端长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革质或有时近革质,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苍白色,幼时密被棕褐色柔毛,后渐脱落,偶见残存斑块状黑褐色毛片;花期3-4月,果期5-11月;根药用,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采挖,果实、根、叶均可提芳香油制香皂;根、种子磨粉可杀虫。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200-1000米向阳坡地、山谷或疏林灌丛中。产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湖南、广东、广西、陕西、台湾等省区。越南、菲律宾也有分布。习惯以浙江天台所产者品质最佳,故称“天台乌药”或“台乌药”。

中药属性
基本信息
为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块根。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陕西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生用或麸炒用。

【性味】辛,温。

【归经】:入胃,肾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药材形状
【中国药典】: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长6-15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切片厚0.2-2mm,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年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炮制方法
1.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根据季节注意换水,防止发臭,及时捞出切片。如已在鲜时切片者,筛去灰屑。

2.炒制:取净乌药片,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

3.麸制:取净乌药片,用麦麸炒至微黄,筛去麦麸即得。

4.醋制:取乌药片与醋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斑为度,取出放凉。每乌药500克,用醋6克。

5.酒制:取乌药片,加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尽时,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放干,每乌药500克,用黄酒60克。

6.盐制:取麦麸,炒热,加入经盐水润半小时的乌药片,炒3-4分钟至呈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乌药16公斤,用盐0.4公斤,开水2公斤,麦麸2公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