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Y 罂粟壳

董兴辉

闻名全坛
管理员
注册
2008/10/28
帖子
20890
获得点赞
202
声望
68
09fa513d269759eee01901ffb0fb43166d22dfbd (1).jpg
u=396468737,2259421358&fm=21&gp=0.jpg
u=4013884029,4263985451&fm=21&gp=0.jpg
u=2337442080,4092220617&fm=21&gp=0.jpg
qtyxa-x.jpg
qtylb-x.jpg


Pericarpium Papaveris
[来源] 本品为罂粟科植物罂粟 Rapaver soniferum L.的干燥成熟果壳。
[植物形态] 二年生草本,全株粉绿色,具白色乳汁。叶互生,长椭圆形,基部抱茎,边缘有缺刻。花大,单生,花梗细长,蕾时弯曲,开花时向上;萼片2,早落;花瓣4,白、红、淡紫等色;离生;子房有多心皮组成,1室,侧膜胎座;无花柱,柱头具8~12辐射状分枝。蒴果近球形,于柱头分枝下孔裂。
[药材性状] 本品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状,直径1.5~5cm,长3~7cm。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顶端有6~14条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基部有短柄。体轻,质脆。内表面淡黄色,微有光泽。有纵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黄色,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点。气微清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 敛肺、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
[附注] 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市场。
 
由版主最后编辑:
u=2197935300,2193620142&fm=21&gp=0.jpg
u=2232337381,403805437&fm=21&gp=0.jpg
u=2524147889,3899851532&fm=21&gp=0.jpg
u=2660684979,2656050034&fm=21&gp=0.jpg
u=3382516104,372406647&fm=21&gp=0.jpg
u=3616204489,3780570614&fm=21&gp=0.jpg
u=3690514293,3191348385&fm=11&gp=0.jpg
u=3962536768,1696169321&fm=21&gp=0.jpg
u=3990063022,3102369099&fm=21&gp=0.jpg
u=4267361176,3963147141&fm=21&gp=0.jpg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果壳。
【性味与归经】涩,平。入肺、大肠、肾经。
【功效】敛肺,涩肠,止痛。
【临床应用】 1. 用于久咳不止。
罂粟壳功能收敛肺气,适用于肺气不收、久咳不止的病症,可配合乌梅等同用。
2. 用于久泻,久痢等症。
本品有涩肠止泻作用,治久泻、久痢等症,可单用,或与木香、黄连、干姜等配伍。
此外,婴粟壳的止痛功效亦颇显著,临床上常用于胃痛、筋骨疼痛等病症。
【处方用名】罂粟壳、御米壳(生用,用于涩肠、止痛)。
炙粟壳、炙御米壳(蜜炙用,用于敛肺止咳)。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本品性涩收敛,故咳嗽或腹泻初起时忌用;如久咳、久泻用一般药物无效者,始可考虑应用本品,但又不宜多服、久服。
【方剂举例】百劳散《宣明论》:罂粟壳、乌梅
治久咳虚嗽。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止泻痢,固脱肛,治遗精久咳,敛肺涩肠,止心腹筋骨诸痛。」
《本草求真》:「功专敛肺涩肠固肾,凡久泻,久痢脱肛,久嗽气乏,并心腹筋骨诸痛者最宜。」
 
由版主最后编辑: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 Papaver somniferum L. 的干燥果壳。亦名御米壳(《医学启源》)、粟壳(《易简方》)、米壳等。味酸,性平。入肺、肾、大肠经。功能:敛肺止咳、涩肠、定痛。主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心腹筋骨诸痛、滑精、多尿、白带。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罂粟壳含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蒂巴因(Thebaine)、那可汀(Narcotine)、罂粟碱(Papaverine)及罂粟壳碱(Narcotoline)等生物碱。另含景天庚糖(Sedo- heptulose)、D-甘露庚酮糖(D-mannoheptulose)、内消旋肌醇(Myoinositol)及赤藓醇(Erythritol)等。
药理作用:罂粟壳中之吗啡、可待因、那可汀和罂粟碱为临床常用之生物碱。其药理作用主要为:
1. 镇痛作用吗啡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并有高度的选择性,镇痛时,不但病人的意识未受影响,其他感觉亦存在。对持续性疼痛的效力较间断性锐痛的效力为强。如增加剂量对锐痛亦有效。其镇痛原理除提高痛阈外,对疼痛反应的改变亦是一个重要因素。用吗啡后,疼痛刺激虽然依然能感到,但象紧张、恐惧、退缩等普通应有的反应却已消失,病人“痛而不苦”。经常伴随疼痛的不愉快情绪若被取消,疼痛亦就容易耐受。可待因的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4。
2. 催眠作用吗啡有催眠作用,但睡眠浅而易醒,不能视为真正的催眠药。可待因则并不导致睡眠。
3. 呼吸抑制和镇咳作用吗啡对呼吸中枢有高度选择性抑制作用,在低于镇痛剂量时,对呼吸已有抑制。此时,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可用于治疗呼吸困难(心脏性哮喘)。呼吸抑制的最先表现为频率减少,此时由于深度加大的代偿作用,换气量尚无影响。中毒时由于抑制加深,频率减少太甚,则呼吸的深度加大亦不能代偿,而出现严重的缺氧。呼吸中枢麻痹是吗啡中毒的直接致死原因。可待因对呼吸抑制的作用远较吗啡为轻。
吗啡能使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应性提高,此系呼吸抑制造成缺氧的结果。吗啡中毒时,呼吸的维持有赖于缺氧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此时如吸入纯氧或高浓度的氧,可使自动呼吸立即停止,故给氧时应行人工呼吸。罂粟碱能作用于颈动脉窦与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而有轻度兴奋呼吸的作用,但在治疗上无明显意义。
吗啡能抑制咳嗽中枢,有较强的止咳作用。止咳所需的剂量比止痛所需的剂量小。有报告指出,如吗啡2~4mg即可产生显著止咳作用,而止痛则需要5~15mg。可待因镇咳作用不及吗啡强,但已够满意,且无吗啡的诸多缺点(如成瘾性强、易致便秘、抑制呼吸等),因此为临床上最常用的镇咳药。那可汀具有与可待因相等的镇咳作用,但无其他中枢抑制作用,不会产生精神或肉体的依赖性,亦不抑制呼吸,对动物,大量时反有兴奋呼吸的作用。
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治疗剂量对卧位病人的血压、心率及节律无甚作用,对血管运动中枢也无明显影响。但可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吗啡有舒张外周小血管及释放组胺的作用。血容量减少的病人应用吗啡容易引起低血压,吗啡与吩噻嗪类药物合用对呼吸抑制有协同作用,并有引起低血压的危险。肺心病人应用吗啡曾有引起死亡的报告。
罂粟碱能松弛各种平滑肌,尤其是大动脉平滑肌(包括冠状动脉、脑动脉、外周动脉及肺动脉),当存在痉挛时,松弛作用更加明显。可用于外周动脉和肺动脉栓塞。对狗有长时间舒张冠状血管及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但因其表现正性肌力及收缩压降低的作用,故不足以防止心绞痛。大剂量可抑制心肌传导及延长不应期,治疗量对心电图无明显影响,高剂量可防止氯仿-肾上腺素引起的心脏颤动。
那可汀亦能抑制平滑肌和心肌,但在镇咳剂量时,这些作用不出现。
5. 对消化道及其他平滑肌器官的作用吗啡容易导致便秘,其原因是胃肠道及其括约肌张力提高,加上消化液分泌减少和便意迟钝,因而使胃肠道内容物向前推进的运动大大延缓。治疗剂量的吗啡能使胆道压力显著增加,病人感觉上腹不适,甚则发生胆绞痛。吗啡能使奥狄括约肌收缩,阻止排空,能提高管内压,所以胆道痉挛时不宜使用(或与解痉药物同用)。可待因抑制胃肠蠕动的作用远比吗啡为弱,因此不易引起便秘。
罂粟碱能抑制平滑肌,但作用较弱,亦不能消除吗啡引起的胆管痉挛,对于醋甲胆碱引起的哮喘(人)亦无效。
6. 其他作用罂粟碱对大鼠脑内及心脏单胺神经递质代谢谢有一定影响,使大鼠纹状体及边缘区多巴胺的代谢谢物二氢苯乙酸和高香草酸显著增加(升高约50~70%),使5-羟色胺的代谢谢物5-羟吲哚乙酸增加约3%。但对脑及心脏的单胺递质含量则未见明显影响。
反复应用吗啡(一般连续服用2~3周后)可产生耐受性,停药后耐受性于数天至两个星期内消失。如果再用,第二次耐受性产生更快。获得耐受性的瘾者,剂量可用到治疗剂量的20~200倍,甚至有1日用至5g而不中毒者。但是只有吗啡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有耐受性,如镇痛、催眠、抑制呼吸等;而其对中枢的兴奋作用以及其对瞳孔、平滑肌等的作用则无耐受性。有人认为,耐受性的产生大概由于某些神经组织对吗啡的敏感性降低所致。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细菌性痢疾罂粟壳(去蒂蜜炙)6g ,赤石脂(杵碎)30g,大米(炒黄)30g,干姜6g,石榴皮6g,五味子6g,广木香6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16例,均服药7剂左右临床治愈,其中3例有复发,仍用上方治愈,无副作用。〔中医杂志1983;(7):43〕
2. 治疗慢性胃肠炎罂粟壳10g,金银花、山药各30g,将金银花文火焙干变黄,山药文火炒黄碾成细末,粟壳加水适量文火煎,冲服药末,每日2次,1剂服用2天。治疗慢性胃肠炎、结肠炎、消化不良、特异性胃炎,疗效显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者慎服。〔四川中医1985;3(2):18〕
3. 治疗烫伤当归、罂粟壳各200g,轻粉、银珠、冰片各20g,香油3000g,白蜡300g,单研细末,配制成膏,再制成罂粟膏纱条。将创面清理好后,用罂粟膏纱条敷于创面,加盖无菌纱布,3~4天换药1次,治疗242例,经治疗后无1例感染,一般2~3次后创面即可愈合,有效率在98%以上。〔中国药学报1988;(3):35〕
方剂选用:
1. 治疗久嗽不止:粟壳去筋,蜜炙为末,每服五分,蜜汤下。(《世医得效方》)
2. 治疗水泄不止:罂粟壳一枚(去蒂膜),乌梅肉、大枣肉各十枚。水一杯,煎七分,温服。(《经验方》)
3. 治疗久痢不止:罂粟壳醋炙为末,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姜三片,煎八分温服。(《本草纲目》)
4. 治疗小儿久新吐泻,不思乳食,或成白痢:罂粟壳一两(炒),陈皮一两(炒),诃子一两(炮,去核),缩砂仁、甘草(炙)二钱。上为末,三岁半钱,米饮下,食前。(《普济方》罂粟散)
配伍效用:
罂粟壳配伍木香、黄连、生姜 罂粟壳涩肠止泻止痢;木香辛温芳香,行气导滞;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止痢;生姜温中和胃。四者合用,共奏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涩肠止痢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痢疾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所致之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脓血、时轻时重者。
罂粟壳配伍乌梅 二者均味酸性涩,有敛肺止咳之功,相伍为用,其敛肺、止咳、平喘之效更著,用于治疗虚劳喘嗽不已、无痰或少痰、咳甚则自汗出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本品酸涩收敛,故咳嗽及泻痢初起忌服。本品有毒,不可过量及持续服用。
毒副作用:应用吗啡后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尿急而又排尿困难、出汗、胆绞痛等,但最危险的是呼吸抑制。曾有因腹泻以罂粟壳水蒸服后引起中毒的报告。
急性吗啡中毒有三大症状,即昏睡、瞳孔缩小和呼吸抑制。呼吸可慢至每分钟2~4次,并可见潮式呼吸,病人发绀。吗啡对脊髓有兴奋作用,婴儿中毒时可能出现惊厥,但强直型罕见。新生儿对吗啡有很大的敏感性,主要原因是其呼吸中枢尚未稳定之故,亦可能由于其药酶系统尚未发展完全而对吗啡的解毒能力不够。一般规定出生后6个月以内禁用吗啡。甲状腺机能不足者,小量吗啡即可引起中毒,故亦禁用。
吗啡有显著的缩瞳作用,可作为吗啡中毒时的依据之一。
凡连续服用吗啡2周以上,即可成吗啡瘾者,有时连服数日即可成瘾。成瘾后,患者于每次服用后即出现欣快症(欣快症为一种情绪上的变化,患者处于一种特殊的“愉快”状态中,无忧无虑,对精神上的和肉体上的痛苦听之任之,漠不关心。此种特殊的“愉快”状态为导致成瘾的重要原因。在吗啡的欣快症中正确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还存在,同时对其个人的举动和行为的批判态度亦完全保存,运动机能亦无障碍。其表现为喜孤寂,沉醉于幻想之中)。如到时得不到吗啡,则5~8小时后即出现严重戒断症状:瘾者非常萎靡,有兴奋状态,其程度可达到阵发性的哭泣和叫喊,不断乞求给予吗啡;连打哈欠与喷嚏,涕泪交流,冷汗淋漓;亦可发生呕吐和腹泻;不能睡眠。如此维持2~3天后,大部分症状始可消退。有时亦有循环虚脱与意识丧失。如给予足量吗啡,则所有戒断现象立即消失。吗啡瘾的戒断治疗比较困难,并且容易复发。
虽然大量吗啡有使支气管收缩的作用,但在治疗量时则罕有发生,且有支气管性哮喘发生期间应用吗啡致死的报告,故禁用吗啡。
可待因的“欣快”症与成瘾性均很低。可待因的毒性较吗啡少得多而且很轻,如轻度便秘、恶心与呕吐亦很罕见,一般无呼吸抑制的现象。罂粟碱与那可汀无成瘾性;罂粟碱口服毒性甚低,但静脉注射可引起心律障碍而死亡,必须稀释后缓缓注射;那可汀则无明显毒性。
罂粟壳服用过量可致急性中毒,其症状表现为:最初为烦躁不安、谵妄、呕吐、全身乏力,继而头晕、嗜睡、脉搏由开始快而逐渐减慢且弱、瞳孔极度缩小可如针尖大、呼吸浅表而不规则(一般每分8~10次,甚者每分2~4次)、伴紫绀。可有肺水肿、多汗、体温下降、手足发冷、肌肉松弛,最后死于呼吸麻痹,死亡前瞳孔散大。
罂粟壳少量长期服用可致慢性中毒,其症状表现为:成瘾。亦可见厌食、便秘、早衰、阳痿、消瘦、贫血等。
中毒救治:
急性中毒救治:
1. 尽快排出体内毒物。先用黄酒20~30滴,加入温开水中,让病人饮用;然后反复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用20%活性炭混悬液及50%硫酸镁溶液各50ml,注入胃内。
2. 呼吸抑制时可用山梗菜碱、可拉明、苯甲酸钠咖啡因、麻黄碱等注射,直至呼吸情况好转、意识恢复为止;呼吸衰竭者可吸入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施行人工呼吸,或用阿托品兴奋呼吸中枢,必要时用丙烯吗啡5~10mg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亦可),根据情况可间隔10~15分钟再次注射,但总量不得超过40mg。
3. 酌情输液或输入血浆。
慢性中毒救治:逐步减量戒除,同时给予镇静剂。
【医家论药】
“罂子粟壳,酸主收涩,故初病不可用之,泄泻下痢既久,则气散不固而肠滑肛脱;咳嗽诸病既久,则气散不收而肺胀痛剧,故俱宜此涩之、固之、收之、敛之。……《易简方》云,粟壳治痢如神,但性紧涩,多令呕逆,故人畏而不敢服,若用醋制,加以乌梅,则用得法矣。”(《本草纲目》)
“功专敛肺涩肠固肾,凡久泻、久痢脱肛、久嗽气乏,并心腹筋骨诸痛者最宜。”(《本草求真》)
“罂粟壳,古方治嗽及泻痢、脱肛、遗精多用之,今人亦效尤辄用,殊为未妥。不知咳嗽惟肺虚无火或邪尽嗽不止者,用此敛其虚耗之气;若肺家火热盛,与夫风寒外邪未散者,误用则咳愈增而难治。泻痢脱肛,由于下久滑脱肠虚不禁,遗精由于虚寒滑泄者,借其酸涩收敛之气,以固虚脱,如肠胃积滞尚多,湿热方炽,命门火盛,湿热下流为遗精者,误用之则邪气无从而泄,或腹痛不可当,或攻入手足骨节,肿痛不能动,或遍身发肿,或呕吐不下食,或头面俱肿,或精窍闭塞,水道不通,变证百出而淹延不起矣,可不慎哉!”(《本草经疏》)
“蜜炙止嗽,醋炙止痢。”(《本经逢原》)
 
u=25360042,3645267251&fm=21&gp=0.jpg
u=298670851,3106763424&fm=21&gp=0.jpg
u=451838562,3556697982&fm=21&gp=0.jpg
u=498451562,724861724&fm=21&gp=0.jpg
u=678065269,4074008105&fm=21&gp=0.jpg
u=827522716,3347303308&fm=21&gp=0.jpg
u=960065913,296089416&fm=21&gp=0.jpg
u=1142016587,536330803&fm=21&gp=0.jpg
u=1525534121,1669010723&fm=21&gp=0.jpg
u=1552437410,1795463014&fm=21&gp=0.jpg


名称:罂粟壳
类别:收涩药
拼音:YING SU QIAO
拉丁:Pericarpium Papaveris
别名:御米壳、栗壳、烟斗斗、鸦片烟果果
药用部位:成熟蒴果的外壳
药材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多已破碎成片状,直径1.5~5cm,长3~7cm。外表面黄白色、浅棕色至淡紫色,平滑,略有光泽,有纵向或横向的割痕。顶端有6~14条放射状排列呈圆盘状的残留柱头;基部有短柄。体轻,质脆。内表面淡黄色,微有光泽,有纵向排列的假隔膜,棕黄色,上面密布略突起的棕褐色小点。气微清香,味微苦。
栽培要点:
产地:我国各地均产
采收加工:秋季将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破开,除去种子及枝梗,干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平;酸、涩;归肺、大肠、肾经;毒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禁忌:咳嗽、泻痢初起,或久痢积滞未消者慎服。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儿童禁用。
应用
1.久泻,久痢。本品味酸涩,性平和,能固肠道,涩滑脱,《本草纲目》曰其“为涩肠止泻之圣药”, 适用于久泻、久痢而无邪滞者。 治脾虚久泻不止者,常与诃子、陈皮、砂仁等同用,如罂粟散(《普济方》);治脾虚中寒久痢不止者,常与肉豆蔻等同用,如真人养脏汤(《和剂局方》)。若配苍术、人参、乌梅、肉豆蔻等可治脾肾两虚,久泻不止,如固肠丸《证治准绳》。
2.肺虚久咳。本品酸收,主入肺经,具有较强的敛肺气止咳逆作用,适用于肺虚久咳不止之证。可单用蜜炙研末冲服,或配伍伍乌梅肉,如小百劳散(《宣明论》)。
3.胃痛,腹痛,筋骨疼痛。本品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可用治上述诸痛较剧者。单用有效或配入复方使用
2e95cfb2b59ef571e3e604c0b3a421f7.png火锅中易加入罂粟壳
国家法律对罂粟壳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禁止非法供应、运输、使用。但是仍然有些食品加工者置国家法律、法规及人民身体健康于不顾,在食品中掺入罂粟壳吸引回头客。2009年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知,针对个别餐饮消费经营者在火锅中使用罂粟壳的违法行为,将严格依法查处。2011年,国家再次在《加强食品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监管管理的紧急通知》中申明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严厉打击此类行为。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条【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鸦片、海洛因相比,罂粟壳内的“有毒物质”虽然含量不大、纯度也不高,但其成分同样包括吗啡、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等 30 多种生物碱。对“瘾君子”而言,食用罂粟壳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对绝大多数从未接触过毒品,尤其是对毒品有高度敏感性的人来说,“功力”却不可小觑。这些人吃过后,会或多或少地产生轻快感,表现在生理上,有的人可能脸部微微发红,有的人可能心跳加快,有的人可能容易打瞌睡,而有的人可能不易入睡。即使是对毒品不敏感的人,如果长期食用添加了罂粟壳的食品,也必定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人们长期食用这种食品,会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状,最终上瘾,具有潜在的吸食毒品的倾向,给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