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G 枸杞子

董兴辉

闻名全坛
管理员
注册
2008/10/28
帖子
20890
获得点赞
202
声望
68
bygqb-x.jpg
bygqa-x.jpg
枸杞2.jpg
枸杞.jpg


Fructus Lych
[来源] 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 Lycium barbaum L. 的干燥成熟果实。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状。主枝数条,粗壮,果枝细长,先端通常弯曲下垂,外皮淡灰黄色,刺状枝短而细,生于叶腋,长1~4cm。叶互生或丛生于短枝上;叶片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8cm,宽0.5~3cm。花腋生,2~6朵簇生于短枝上;花冠漏斗状,5裂;花冠管部较裂片稍长,粉红色或深紫红色,具暗紫色脉纹;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中部;雌蕊1,子房长圆形。浆果倒卵形,熟时鲜红色,种子多数。花期5~10月,果期6~10月。
[药材性状] 本品呈类纺锤形,略扁,长6~18mm,直径3~8mm。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凸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而有粘性,种子多数,扁肾形。无臭,味甜、微酸。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市场。
[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由版主最后编辑: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肝、肾经。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临床应用】用于肝肾不足,遗精,腰膝酸痛,以及头晕、目眩等症。
枸杞子有补益肝肾之功,不论肾阴虚亏或肾阳不足,皆可应用。治肾虚遗精等症,常与巴戟天、肉苁蓉、潼蒺藜等配伍应用;用于头晕目昏等症,可与菊花、地黄、山萸肉等配伍。
【处方用名】甘杞子、枸杞子(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 1. 枸杞子味甘性平,柔润多液,是一味补养肝肾的药品,功与潼蒺藜、菟丝子相近似。然根据临床实践体会,潼蒺藜、菟丝子、枸杞子三药虽都是平补阴阳之品,但潼蒺藜、菟丝子两药助阳之功胜于养阴,故归入助阳药;枸杞子则滋阴之功胜于助阳,且补益作用较佳。本品配以熟地,则补肝滋肾;配以菊花,则养肝明目;配以黄精,则补精益气。凡肝肾不足的疾患,都可配用。
2. 据古代文献记载,本品可用治消渴。现民间验方单用枸杞子一味,蒸熟嚼食,每次一钱,每日二至三次,治糖尿病症情较轻者,有一定疗效。
3. 本品虽为临床常用药物,但如有外邪实热、脾虚湿滞及肠滑便溏者,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杞菊地黄丸《医级》: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
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久视昏暗。
【文献摘录】《食疗本草》:「坚筋骨. 除风去虚劳,补精气。」
《汤液本草》:「主心病嗌干. 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本草纲目》:「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此乃平补之药,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本草图解》:「补肾益精.,而消渴、目昏而腰痛膝痛,无不愈矣。」
 
摘《用药心得十讲》:
枸杞子味甘性平。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
肝肾不足而致的腰膝无力、脐腹隐痛、阳萎不举、大便溏泄等症,可用本品配合熟地、山药、山萸肉、肉桂、附片、鹿角胶、菟丝子等同用(如右归丸)。
肝肾不足,精血不能上注于目而致两目昏暗、视物模糊不清等,可以本品配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泽泻、菊花等同用(如杞菊地黄丸)。
本品还有生津止渴的作用,可配合天冬、麦冬、山药、玉竹、地黄、知母等,用于消渴病(消渴病包括糖尿病在内)。据近代研究,本品有降血糖的作用。
近些年来我常以枸杞子、五味子二味合用,代替山萸肉,可供参考试用。
枸杞叶苦甘而凉,可清上焦毒热,代茶饮之,可止消渴。枸杞子的根皮,即地骨皮,能清虚热、退骨蒸。
山茱萸、枸杞子皆能滋肝肾,但山茱萸兼能收肝胆之火。枸杞子兼能益肾中之阳。
桑椹滋阴补血,益脑润燥。枸杞子滋养肝肾,益精明目。
用量一般为3~9克。
有外感发热,消化不良易生腹泻者慎用。
 
摘自《绍奇谈医》:

枸杞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荒野河滩,几乎处处有之。但吾蜀所产,其果实既小,颜色呈橙黄色,也不甜。宁夏产枸杞子,最大者长可近寸,糖分也多,颜色深红,为正宗产品。中医处方中有写“甘杞子”者,是因为宁夏古属甘州的缘故。

枸杞属茄科落叶小灌木,植株高可二、三尺,但也有大者,西苑至颐和园之间同庆街有一家门口栽种的枸杞,就高逾二、三米。汪曾祺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甘家口有一棵枸杞高一丈多,一到挂果的时候,一大丛绿叶像瀑布般倾泻而下,枸杞子则如红宝石般闪烁其间。我在1997年曾寓居甘家口半年多,携妻女溜弯时曾留心找过,都不曾找到。后来读沈括《梦溪笔谈》,说陕西枸杞竟有“高达丈余,大可作柱,叶长数寸者”,那恐怕就是“枸杞王”了。

枸杞子性平味甘,《神农本草经》说枸杞“苦寒”,是就整株而言。李时珍说枸杞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甘淡而气寒,子则味甘气平,诚是。

枸杞子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古方龟鹿二仙胶、左归丸、右归丸、还少丹皆用之。以其性平,故为平补之品,凡精血不足者,无论阴虚阳虚皆可用。古有“去家千里,无食萝摩、枸杞”之说,遂使人误以其为壮阳之药,实不足凭也。今在宁夏,其鲜者可作水果食用,就是明证(当然不能吃得太多)。叶天士说“王道无近功,多用自有益”,枸杞子之补,乃属“王道”无疑,危急之时,不能拿它救命,但补益精气,强壮身体,自有其潜移默化之功,所以李时珍把它的作用归于“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一类。今日临床,枸杞子常用于糖尿病、慢性肝炎、肝硬化、萎缩性胃炎、肺结核病、贫血、神经官能症等慢性疾病,证属肝肾亏虚,症见头目眩晕、腰膝酸软、面色苍白或萎黄、遗精阳痿、视物昏花者。现代研究证实枸杞子确有促进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促进造血功能、升高白细胞、保肝、降糖的作用以及促进生长的作用。

枸杞苗叶,名“天精”,亦供药用。天精味甘而苦,有清热毒、散疮毒、除烦热、健胃之功。我的家乡川北一带,每到春天,人们便采其嫩芽(当地叫作“狗地芽儿”)作菜,炒食、凉拌均佳。但为什么叫“狗地芽儿”呢,多年以来我一直不明白,后来才想到这可能是“枸杞芽”的误读,再想一想,“枸”是枸杞,“地”则是枸杞的根“地骨皮”。最近有人研制出一种保健药“仙人杖茶”,即用枸杞叶作茶。“仙人杖”乃枸杞之别名,但竹笋欲成竹时枯死者也叫仙人杖。我在刘民叔《鲁楼医案》中见过,但不知他用的是哪一种“仙人杖”?吾当起刘前辈于地下而质之。

枸杞根皮,名“地骨”,即中医处方中的“地骨皮”。地之骨,似言其根之深也。吾蜀中医耆宿熊寥笙老先生说“其(枸杞)根直达黄泉,得地之阴气甚厚,是以性寒凉,长于去痨热,退虚热”。我不明白老先生说的“黄泉”是什么地方,但他说的药效却是极对的。地骨皮长于泻肾火,治有汗之骨蒸潮热,亦能清肺中伏火,治肺热咳嗽咯血。近时药理研究更认为地骨皮除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外,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均有一定疗效。

地骨皮入药,清肺肾之热,一般常用量为15~25g。蒲辅周老先生治疗阴虚血热而致的月经过多或崩漏,用鲜地骨皮120g(干者减半)炖瘦肉吃。他认为地骨皮凉而不凝,不伤胃气,所以用大剂量也无妨。

附录:

丁兆平、王春娟二位先生对拙作《枸杞》一文中“中医处方中有写‘甘杞子’者,是因为宁夏古属甘州的缘故”的说法提出批评,他们的意见是对的,不惟指我错谬,而且丰富了我的知识。我谢谢他
 
摘《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枸杞子甘平,滑润多脂,为滋肾养肝、益精生津之妙晶。其止血作用,方书记载甚少,仅《本草述》提及“诸见血证,咳嗽血”。朱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为此晶具有止血之功,对慢性肝病所见牙齿出血尤为适合,每日用30克煎汤代茶,连服数日,齿衄常获控制,临床症状亦随之改善。朱老常谓: “血证病因,千头万绪,约言之,缘阴阳不相维系,若阴虚阳搏,宜损阳和阴;若阳离阴走,宜扶阳固阴。但肝肾精血交损所致之失血,非偏寒偏热所宜,枸杞则为当选之佳品。”不仅齿衄,举凡鼻出血、咯血、崩漏等症见精血内夺、肝不藏血者,在辨证论治方药中加用枸杞,可以提高疗效。
此外,枸杞子不仅入肝、肾二经,《要药分剂》指出,还兼人肺、胃二经,同时,王好古说它:“主心病嗌干、心痛。”此处之心痛,多指胃痛而言,这是枸杞子治胃痛之滥觞。因为本品善于滋肾补肝,润肺养胃,所以对胃阴不足或肝气横逆犯胃之胃痛,用之有益。朱老对溃疡病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而见口干、苔少舌红,脉弦细者,均加重枸杞子之用量,恒收佳效。有时单用本晶,每次10克,嚼服或烘干研末吞服,1日2次,食前服,对萎缩性胃炎亦有佳效。
[病案举例]
孙×, 男,36岁,工人。患慢性迁延型肝炎已四年余,迭治未愈,经常头眩、神疲、牙龈渗血,时多时少,心悸胁痛,夜寐不实,多梦纷纭。苔薄质红,脉弦细。此肝阴亏损、虚火上炎、疫毒未靖之征,治宜养肝阴,戢浮火,解疫毒。
川石斛、金铃子各10克,旱莲草、制黄精、川百合各15克,甘杞子、蛇舌草各20克,夜交藤30克,甘草6克。10剂,每日1剂。
二诊:药后诸象均见好转,牙龈渗血亦止。苔薄,脉小弦。再予原方5剂以善后之。
[朱步先整理]
 
大多都认为枸杞子甘平,有的习惯用于养阴,小时候常帮邻居摘果子,看到水灵的果子免不了吃几粒,但吃20——30粒就会流鼻血,所以鲜果是阳重于阴的,肝为阴中之阳藏,所以入肝没错,但入肾需制,大家想想怎样制?其皮,地骨皮理解起来应该好理解,之所以说其直达黄泉,是因为宁夏处西北,黄沙地,越是这种黄沙地枸杞子长势越好。
 
为什么流鼻血呢?机理是什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