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Y 薏苡仁

linang99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46319
获得点赞
52
声望
36
full
u=475457241,2914617762&fm=21&gp=0.jpg
u=959109518,2287040964&fm=21&gp=0.jpg
u=1177762141,665317354&fm=21&gp=0.jpg
u=2057081431,1059906894&fm=21&gp=0.jpg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hrh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1.5m。叶互生,线形至披针形,。花单性同株,成腋生的总状花序;雄小穗位于雌小穗之上部,由总苞中抽出;雄小穗2~3枚同生于一叶腋,其中一枚无柄,无柄雄小穗具革质颖,雄蕊3;有柄雄小穗退化;雌小穗2~3生于花序下部,仅一枚发育,外被一株的骨质总苞,总苞灰白色、灰蓝色或灰黑色,有光泽;花中可见3枚退化雄蕊之残迹;雄蕊1,柱头2裂。颖果圆珠形。花果期7~10月。
[药材性状] 种仁呈广卵形或椭圆形,基部较宽平,顶端钝圆。长5~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平滑,有时残留未除尽的红棕色种皮。背面圆凸,腹面有宽约2mm的纵沟,基部圆形凹入,内有纵黑色半环状痕迹淡棕色点状种脐。果坚实,断面粉性。气微,味微甜。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禾本科草本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var. ma-yuen ( Roman ) S-tapf 的成熟种仁
【性味与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肾、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排脓消痈。
【临床应用】1. 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湿温等症:
薏苡仁功能利水渗湿,作用较为缓弱,然而因其性属微寒,故可用于湿热内蕴之症,对小便短赤,可与滑石、通草等同用;对湿温病邪在气分,湿邪偏胜者,可与杏仁、蔻仁、竹叶、木通等同用。本品又具健脾之功,用以治脾虚水肿、脚气肿痛,配伍茯苓、白朮、木瓜、吴茱萸等同用。
2. 用于泄泻、带下:
本品既能健脾,又能渗湿,故适用于脾虚有湿的泄泻、带下,可与白朮、茯苓等配伍。
3. 用于湿滞痹痛、筋脉拘挛等症:
本品能祛除湿邪、缓和拘挛,故可用于湿滞皮肉筋脉引起的痹痛拘挛,常与桂枝、苍朮等配合应用。
4. 用于肺痈、肠痈:
薏苡仁上能清肺热,下利肠胃湿热,常用于内痈之症,具有排脓消痈之功。治肺痈胸痛、咯吐脓痰可与鲜芦根、冬瓜子、桃仁、鱼腥草等配伍;治肠痈,可与败酱草、附子等同用。
【处方用名】1. 薏苡仁(薏米仁)、苡仁、米仁、生苡仁、生米仁(去壳晒干用,清利湿热宜生用)
2. 炒薏苡仁(炒用,健脾宜炒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按语】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肺脾肾经,渗湿、健脾是其两大功能。利水渗湿以治小便不利,除湿利痹以治湿滞痹痛,且能健脾止泻,又能排脓消痈之效,性属和平,渗而不峻,补而不腻。乃清补淡渗之品,唯药力和缓,且质地较重,故用量须倍于他药。茯苓与薏苡仁,均为甘淡平和之药,渗湿健脾之品,惟茯苓兼入心经,具有宁心安神作用,又可用于化除痰饮;薏苡仁则具排脓消痈之效,又为治湿痹常用之药也。
【方剂举例】三仁汤(《温病条辨》):苡仁、白豆蔻、杏仁、竹叶、通草、滑石、半夏、厚朴
治温病出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本草经疏》:「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本草正》:「味淡甘,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其去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利小便热淋,亦杀蛔虫。」
《本草新编》:「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适用之。」
 
简称苡仁或苡米,苡仁性味甘淡微寒。主要功用有四:利湿;健脾;排脓;舒筋。生用利湿、排脓、舒筋,炒用健脾胃。
1. 利湿:生苡米有利水祛湿的作用,常配合车前子、猪苓、茯苓、泽泻等,用于水肿、小便不利。配木瓜、牛膝、防己、紫苏、槟榔等,用于足膝肿痛、湿脚气。
2. 健脾:炒苡米有健脾除湿的功效。常配合白术、茯苓、炒山药、炒扁豆、芡实米等,用于脾虚泄泻。对于脾虚湿盛者,常生、熟苡米同用,可收健脾利湿之效。
3.排脓:生苡米不但能利湿,并有清热排脓的效果。例如配冬瓜子、桃仁、芦根等,用于肺痈(肺脓肿);配桔梗、白芨等,用于肺痈已溃、吐大量脓血者,有帮助排脓的作用;配银花、当归、生地、元参、生地榆、黄芩、甘草、生大黄、丹皮等,用于急性阑尾炎;配附子、败酱草等,用于阑尾炎已化脓穿孔形成脓肿多日不愈者。
4.舒筋:生苡米还有舒筋、利关节及缓解痹痛的作用。配威灵仙、防己、羌活、独活、桑枝、赤芍、当归、附片等,用于风湿痹痛、筋急拘挛、肢体不能屈伸等症。对由于风湿久痹、筋急拘挛而关节、肢体变形者,除重用苡米配合上述祛风湿之品外,还可同时选配骨碎补、伸筋草、炙山甲、红花、地龙、虎骨(或豹骨)、续断、木爪等活血通络、舒筋壮骨之品。这时可以生、熟苡米同用,既利湿舒筋又健脾益胃。
木瓜、苡米均能舒筋,但木瓜偏于治湿寒所致的筋脉拘急和腿肚转筋;苡仁偏于治湿热所致的筋急拘挛、肢体难伸。
扁豆、苡米均能健脾,但扁豆偏于消暑除湿以健脾;苡米偏于淡渗利湿以健脾。
用量一般为10~20克。但本品味淡力缓,病重者常须重用(30~60克)和久服。
滑精及小便多者不宜用。孕妇忌用。
 
别名: 赣米(《名医别录》),川谷、回回米、草珠、菩提子(《救荒本草》),必提珠(《滇南本草》),芑实(《本草纲目》),珍珠米(《贵州民间方药集》),晚念珠(《福建民间草药》),尿糖珠、老鸦珠(《广西中医药用植物志》)、六谷子(《中药志》)、六谷米(《广西中药志》),药玉米、水玉米、沟子米(《东北药用植物志》),尿端子、尿珠子、催生子、蓼茶子(《湖南药物志》),益米(《闽东本草》)。
性味功效: 味甘、淡,性微寒。健脾,补肺,渗湿,利尿,清热,排脓。
临床应用: 适用于多种肿瘤,如消化道肿瘤、肺癌、子宫颈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等。
常用白花蛇舌草、白术、茯苓、土茯苓、大腹皮等配脾虚湿盛、运化失司的消化道肿瘤。
常与葶苈子、全瓜蒌、蒲公英、鱼腥草、茯苓等配伍治疗痰热挟湿的肺癌。
常与黄柏、萆薢、白莲须、椿根皮等配伍治疗湿热下注、湿聚毒盛的宫颈癌、卵巢癌等。
此外,还适用于脾虚腹泻、风湿疼痛、黄疸、肠痈、肺脓疡、吐血、乳糜尿、扁平疣等,并作为营养补品。
用法用量: 每日19~30g,水煎服。
注意事项:
 
学名:薏苡仁 Semen Coicis
英文名:Jobstears Seed
类别:种子类
别名:米仁、六谷、川谷、菩提子
产地分布:生于河边、溪漳边或阴湿山谷中。全国各地有栽培,以福建、江苏、河北、辽宁产量较大。
采制方法:秋末果实成熟时,割取植株,晒干,打下果实,碾去外壳,除去外皮,收集种仁。
历史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雷公炮炙论》:“凡使薏苡仁勿用yu米,颗大无味,其yu米时人呼为粳yu是也。”②《别录》:“薏苡生真定平泽及田野。八月采实,采根无时。”③《纲目》:“薏苡,有二种:一种粘牙者,尖而壳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饭及磨面食,亦可用米酿酒;一种圆而壳厚坚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也。其根并白色,大如匙柄,结而味甘也。”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eyuan (Romen.) Stapf的种仁。

植物形态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秆直立,高1~1.5m,丛生,分枝多,基部节上生根。叶互生;叶片长10~40cm,宽1.5~3cm,先端尖,基部阔心形,中脉粗厚明显,边缘粗糙;叶舌短;叶鞘抱茎。总状花序自上部叶鞘内侧抽出,1至数个成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小穗复瓦状排列于穗轴上,雌小穗位于雄小穗下方,包被于卵形硬质总苞中,成熟后渐变珠状。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化学成份
种仁含蛋白质16.2%,脂肪4.65%,碳水化物79.17%,少量维生素 b1(330微克%)。种子含氨基酸(为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薏苡素(coixol)、薏苡酯 (coixenolide)、三萜化合物。种仁含薏仁酯(coixenolide)约0.20%,另含碳水化合物 79.17%,脂肪4.65%,蛋白质16.2%及甾体化合物、氨基酸、顺十八烯[8]酸(cis-8- octadecenoic acid)。芸苔甾醇(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烯醇(stigmasterol);脂肪酸中有棕榈酸 (14.6%~15.8%)、硬脂酸(1.1%~1.7%)、油酸(49.3%~59.0%)、亚油酸(22.7%~23.7%)、亚麻酸(微量~0.5%)、并含少量二酰二醇的脂类。

药材鉴别
干燥的种仁。呈圆球形或椭圆球形,基部较宽而略平,顶端钝圆,长5~7毫米,宽约 3~5毫米,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光滑或有不明显纵纹,有时残留黄褐色外皮,侧面有一条深而宽的纵沟,沟底粗糙,褐色,基部凹入,其中有一棕色小点。质坚硬,破开后,内部白色,有粉性。气微,味甘淡。以粒大、饱满、色白、完整者为佳。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福建、河北、辽宁。显微鉴定: 粉末:黄白色。①淀粉粒多聚集成团,单粒圆多角形、类球队形或卵形,直径2~20μm,脐点三叉状、人字状、星状或短缝状,层纹不明显;复粒由2~ 3分粒组成。淀粉粒遇碘液多数显橙黄色。②内胚乳细胞类多角形,壁菲薄,稍弯曲,胞腔内充满淀粉粒。③果皮表皮细胞狭长,壁薄,垂周壁微波状弯曲。④果皮中层细胞不规则长条形,稍弯曲,壁菲薄,有不规则形细胞间隙,似海绵组织状。 本品以粒大充实、色白、无破碎者为佳。

功效
性味功效:性凉,味甘、淡。健脾渗湿,除痹止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

在中医治疗中,薏苡仁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也可用于肺痈、肠痈等病的治疗。由于薏苡仁比大米、小麦热量高,且富含脂肪、多种氨基酸、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钙、磷、镁、钾等,因此,对于久病体虚及病后恢复期的患者来说,是一味价廉物美的营养品。

此外,薏苡仁还是一味美容价值较高的药用食品。临床实验证实,薏苡仁具有一定的抑菌、抗病毒功效。用它来治疗扁平疣有70.8%的有效率;治疗寻常性赘疣也有30.6%的有效率。用法是每日取100克薏苡仁,煮粥或煮汤食用即可。最初几天,疣区会增大变红,继续服用一个多月后,疣便会逐渐干燥脱屑,以致消退。长期服用,可以使皮肤光滑细腻、白净有光泽。

近年来,生物实验还证明:薏苡仁对抗癌也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当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时出现白细胞下降、食欲不振、腹水、浮肿时,不妨用薏苡仁佐餐。
 
为禾本科植物薏苡 Coix lachryma-jobi L. 的种仁。亦名薏米(《药品化义》)、米仁(《本草崇原》)、薏仁(《本草新编》)、苡仁(《临证指南》)、苡米(《本草求原》)、药玉米(《东北药植志》)等。味甘、淡,性凉。入脾、肺、肾经。功能: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主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内服:煎汤,9~30g;或入散剂。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种子含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薏苡素(Coixol)、薏苡酯(Coixenolide)、三萜化合物。种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 B1。
药理作用:
1. 镇静、镇痛及解热作用薏苡素有较弱的中枢抑制作用,对小鼠和大鼠有镇静作用,并能与咖啡因相拮抗; 在大鼠试验中(尾部电刺激法)有镇痛作用,强度与氨基比林相似。还有解热作用,对 T.T.G. 细菌制剂(精制复合多糖类)性发热的解热作用较好;对二硝基酚引起的发热无明显作用。对多突触反射有暂时性的抑制作用。但不能降低士的宁或戊四氮的致死作用。
2. 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薏苡仁油(主要为棕榈酸及其酯)对呼吸,小量兴奋,大量麻痹(中枢性),能使肺血管显著扩张。
3. 对心血管的的作用薏苡仁油低浓度对蛙的离体心脏呈兴奋作用,高浓度呈麻痹作用。对兔耳壳血管灌流,低浓度时使血管收缩,高浓度则使之扩张。家兔静脉注射,能使之血压下降。
薏苡素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使其收缩振幅减低,频率减慢;但对兔耳血管无影响。给家兔静脉注射,能引起血压下降。
4. 对肌肉的作用薏苡仁油低浓度,对蛙的骨骼肌和运动神经末梢有兴奋作用,高浓度则呈麻痹作用。亦能减少在体及离体蛙肌肉的挛缩,并缩短其疲劳曲线。
薏苡素对横纹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电刺激所引起的收缩反应及大鼠膈肌的氧摄取和无氧糖酵解,并能抑制肌动球蛋白-三磷酸腺苷系统的反应。
5. 对肠管及子宫的作用薏苡仁油低浓度时对家兔离体肠管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先呈一时性兴奋而后麻痹;能使家兔及豚鼠的子宫紧张度增加,振幅增大,此兴奋作用可被肾上腺素所翻转。薏苡素对家兔肠管的运动有抑制作用。
6. 其他作用薏苡素皮下注射可使血糖略有下降。实验证明,薏苡仁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霉菌性肠炎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化裁治疗霉菌性肠炎24例,痊愈17例,显效5 例,好转2例。〔广西中医药1988;(5):15〕
2. 治疗鞘膜积液生苡仁30g,萹蓄草30g,加水500ml 煎,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7天为1 疗程。治疗50例,积液消失恢复正常者46例,肿大缩小1/3者4例。〔浙江中医杂志1982;(8):373〕
3. 治疗扁平疣a. 生苡仁500g,研细末,加入白砂糖500g,共拌和,每次1匙,日服2~3次。治疗19例,治愈16例,无效3例,一般在连用7~14日后皮疹逐渐消失。〔新医药学杂志1977;(1):16〕
b. 苡仁每日10~30g,一次水煎连渣服,共服 2~4 周。治疗27例,痊愈9例,显著有效11例,无效7例。〔中华皮肤科杂志1958;(6):492〕
c. 用新收之苡仁60g,与大米混合煮粥吃,每日1次,连续服用。治疗23例,经服药7~16天后,痊愈11例,效果不明6例,无效6例。〔中华皮肤科杂志1959;(1):34〕
4. 治疗传染性软疣a. 薏苡仁50g,大青叶、板蓝根各30g,升麻7.5g ,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治疗传染性软疣6例,寻常疣1例,扁平疣33例,共治愈26例,好转10例,无效4例。〔临床皮肤科杂志1985;14( 6 ):341〕
b. 薏苡仁10g(研成细粉),加白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3次,20天为1疗程。治疗42例,有效率为100%。〔河北中医1990;(1):36〕
5. 治疗坐骨神经痛苡仁60~90g,制附子(先煎)10~30g,赤芍20~40g,炙甘草10~30g,党参15~30g,当归10~20g,鸡血藤12g,秦艽12~18g,海风藤10g,川牛膝10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治疗23例,痊愈15例,显效7例,无效1 例。〔中医杂志1982;(7):45〕
6. 治疗坐骨结节滑囊炎薏苡仁60g,加水300ml,煎至200ml,分2次服,日1剂。连服26~45剂,治疗25例,皆愈。囊肿完全吸收、症状消失。〔中医杂志1987;(1):66〕
7. 治疗婴幼儿腹泻苡米10g,山药15g,鸡肝1具,先将山药、苡米研为细末,用竹片把鸡肝削成片,拌上药末调匀加醋适量,放于碗内置饭上蒸熟,早晚分2次食完。治疗千余例,均获良效。〔湖北中医杂志1985;(5):35〕
方剂选用:
1. 治疗肺痈咯血:薏苡仁三合。捣烂,水二大盏,入酒少许,分二服。(《济生方》)
2. 治疗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本草纲目》薏苡仁粥)
3. 治疗风湿痹气,肢体痿痹,腰脊酸疼:薏苡仁一斤,真桑寄生、当归身、川续断、苍术(米泔水浸炒)各四两。分作十六剂,水煎服。(《广济方》)
4. 治疗消渴饮水:薏苡仁煮粥饮,并煮粥食之。(《本草纲目》)
5. 治疗肠痈:薏苡仁一升,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瓣人二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备急千金要方》)
配伍效用:
薏苡仁配伍白术 薏苡仁利水渗湿;白术益气健脾燥湿。二药共用,可增强其健脾祛湿之功,用于治疗脾虚湿盛之大便溏泻、身倦乏力者。
薏苡仁配伍冬瓜皮 薏苡仁健脾利水;冬瓜皮利水消肿。二者合用,有利水消肿健脾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盛而脾虚之浮肿、小便短少者。
薏苡仁配伍芦根 薏苡仁渗湿排脓;芦根清热生津而排脓。二者合用,有清肺排脓之功效,用于治疗肺痈咳吐脓痰、身热口干者。
薏苡仁配伍麻黄 薏苡仁除湿通痹;麻黄发汗解表利水。二者伍用,有祛风散寒除湿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在表、一身尽痛、筋脉不伸之痹症。
薏苡仁配伍通草 薏苡仁健脾利湿热;通草清热利湿。二者伍用,共奏清热利湿健脾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蕴脾所致之小便不利、纳呆乏力。
【注意事项】
宜忌:脾约便难及孕妇慎服。
毒副作用:薏苡素给小鼠腹腔注射一次500mg/kg,有短时镇静作用,但无死亡;静脉注射一次100mg/kg无死亡,亦无明显异常表现;给小鼠每天每千克体重口服20mg、100mg与500mg,连续30天,均未见毒性反应。薏仁丙酮提取物(油状)对小鼠口服的最大耐受量为10ml/kg。
临床应用本品,治疗扁平疣时,多数病例在皮疹消失前发生治疗反应,表现为皮疹增大变红,炎症加剧,继续用药数日后反应消失。
【医家论药】
“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其去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利小便热淋,亦杀蛔虫。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脓,利膈开胃。以其性凉,故能清热,止烦渴、上气。但其功力甚缓,用为佐使宜倍。”(《本草正义》)
“薏米,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主治脾虚泄泻,致成水肿,风湿筋缓,致成手足无力,不能屈伸。盖因湿胜则土败,土胜则气复,肿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养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痈肠痈。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下部,用治脚气肿痛,肠红崩漏。若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气和力缓,倍用无不效。”(《药品化义》)
“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胜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本草纲目》)
“薏苡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泄,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总之,湿邪去则脾胃安,脾胃安则中焦治,中焦治则能荣养乎四肢,而通利乎血脉也。甘以益脾,燥以除湿,脾实则肿消,脾强则能食,如是,则已上诸疾不求其愈而自愈矣。”(《本草经疏》)
“薏苡仁,除湿而不如二术助燥,清热而不如芩、连辈损阴,益气而不如参、术辈犹滋湿热,诚为益中气要药。然其味淡,其力缓,如不合群以济,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本草述》)
“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本草新编》)
“薏苡仁,气微寒,味微甘,无毒。主筋急拘挛,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肺痈脓血,干湿肺气。”(《药鉴》)
 
辛弃疾从北方回来,到健康为官,突然得疝气,阴囊坠胀肿大如杯。有道人教他用东壁土炒苡仁成黄色,再用小火熬干,之后研粉,每次用无灰酒调药二钱口服,用后肿胀渐消而愈。后来有位叫程沙随的医生也得了这个病,辛弃疾告诉他这个方子,用后疗效也非常好。

-《宦游纪闻》

① 此例疝气当为水疝,是寒湿之气下注所致,用薏米利水去湿,因其性微寒,故用无灰酒调。

②《本经》:"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薏米可清利体内湿气,味甘而具补性,《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因能祛邪而不伤正,在临床中可以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比如癌症的治疗,单味治疗扁平疣,肺痈,肠痈,风湿痹症等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