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S 山药

董兴辉

闻名全坛
管理员
注册
2008/10/28
帖子
20890
获得点赞
202
声望
68
t01e6a53b126e05531f.jpg
t01c48e509e205a7586.jpg
t011f7e9ae87c336219.jpg


Rhizoma Dioscoreae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缠绕性草本,块茎长而粗壮,外皮灰褐色,有须根。茎常带紫色,右旋。单叶在茎下部互生,中部以上对生。少数为三叶轮生;叶片三角形至宽卵形或戟形,变异大,长3~9cm,宽2~7cm,通常耳状3裂,基部心形,叶脉7~9条,幼苗期叶一般不裂,叶腋内常有珠芽(零余子)。花极小,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雄花序直立,聚生于叶腋内,花被6,雄蕊6;雌花序下垂,子房下位,蒴果扁圆形,具三翅,表面常被白粉。种子扁圆形,四周有膜质宽翅。花期6~9月,果期7~11月。
[药材性状] 毛山药 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3cm。表面黄白色或棕黄色,与明显的纵沟皱或略平坦,未去尽栓批及须根处带黄褐色斑块或小点,两端不平齐。质坚实,断面白色,颗粒状,粉性足。气无,味甘淡微酸。
光山药 呈圆柱形,条匀挺直。长10~20cm,直径1~3cm。表面洁白色,光滑,两端平齐。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市场。
[功能主治]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由版主最后编辑:
t01c4a9537c2cd37e40.png
t01f10b46f946aebf89.jpg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薯蓣科植物山药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甘,平。 入肺、脾经。
【功效】补脾胃,益肺肾。
【临床应用】 1.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及妇女白带等症。
山药性平不燥,作用和缓,为一味平补脾胃的药品,故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应用。临床上用治食少倦怠或脾虚泄泻,常与党参、白朮、扁豆等补脾胃之品配伍;治妇女白带,常与芡实、白朮、茯苓等同用。
2. 用于肺虚久咳,肾虚梦遗精滑,小便频数等症。
山药益肺气,养肺阴,故可用于肺虚痰嗽久咳之症,如有肺阴不足症状者,可与沙参、麦冬等同用;本品又能益肾涩精,如肾亏遗精,则可与熟地、山萸肉、龙骨等配伍应用;如小便频数,则可配益智仁、桑螵蛸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适用于消渴,可与生地、黄耆等同用。
【处方用名】山药、怀山药、淮山药(除去外皮,洗净,晒干,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一两,煎服。
【按语】山药原名为薯蓣,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故为培补脾胃性质平和的药物。至于它补肺益肾的作用则较弱,一般只能作为辅助之品。
【方剂举例】玉液汤《衷中参西录》:山药、黄耆、知母、生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
治消渴。
【文献摘录】《本经》:「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
《大明本草》:「主泄精,健忘。」
《本草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由版主最后编辑:
摘《用药心得十讲》:
山药味甘性温。功能补脾胃、益肺气、强肾固精、治带下。
1.补脾胃:配白术、党参、茯苓、扁豆、莲子肉、炒芡实等,常用于脾胃虚而大便虚泻难愈、四肢疲乏无力、脉虚等症。本品有补脾胃而止泄泻的作用。
2.益肺气:本品有补脾胃以益肺气的作用。常配合党参、五味子、黄芪、陈皮、白术等,用于肺气虚而致的气短乏力、懒言声低、自感胸中气少、右寸脉虚等症。
3. 强肾固精:山药有强肾固精的作用。常配合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五味子、锁阳、金樱子等用于肾虚而滑精、遗精等症。
本品生用能补肾生精、益肺肾之阴而治消渴。以上消明显者(口渴甚、饮水不能解渴、消瘦、尿多、自汗等),可配伍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芩、五味子、沙参、生石膏、乌梅等同用;以中消较明显者(饮食倍增,易饥饿,多饮多食,人体消瘦、四肢乏力等),可配伍生石膏、知母、葛根、黄精、黄芩、花粉、生大黄、生地黄等同用;以下消为甚者(尿频数,尿量多,口渴,腰痠痛,膝腿乏力,阳萎等),可配伍生地黄、熟地黄、山萸肉、五味子、泽泻、丹皮、茯苓、肉桂(少量)等同用。近些年来根据以上经验和理论,随证加减变化,用以治疗糖尿病、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表现为消渴证者),可取得一定效果。
4. 治带下:脾肾两虚、湿邪注于下焦可发为带下病。湿寒重者多为“白带”,湿热重者多为“黄带”或“赤带”。山药既能补脾胃以化湿邪,又能固肾气以止带下。治白带常与白术、苍术、茯苓、龙骨、乌贼骨、吴萸、乌药及车前子等同用:治黄带常与黄芩、黄柏、白果、车前子、芡实、苡米等同用;治赤带常与黄柏炭、茜草炭、川断炭、桑寄生、茯苓、当归炭、白术、白芍等同用。
补脾胃、益肺气、治带下用炒山药,强肾生精,治消渴用生山药。
白术燥湿健脾、益气生血之力大于山药,山药补肾强精之力大于白术。
炒苡米、炒山药均能健脾止泻,但苡米偏于利湿以燥脾,山药偏于补脾肾而固涩。
对于阴虚火旺而导致脾虚泄泻者,如只用白术、苡米之类治疗,易致肾阴受伤,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用山药配莲子、芡实等以实脾,则补脾而不妨于肾。
用山药时,有时可产生气壅、腹中胀闷、食欲不振等副作用,这时可配用一些陈皮,以防其副作用。
用量一般为9~25克。必要时也可用到30克以上。
腹胀、中焦满闷者,不宜用。
 
为薯蓣科植物薯蓣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块茎。亦名署预(《山海经》),薯蓣、山芋(《本经》),淮山药(《饮片新参》)等。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功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内服:煎汤,9~18g(大量60~250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块茎含薯蓣皂甙(Dioscin),其皂甙元为薯蓣皂甙元(Diosgenin)。
亦含黏液质、胆碱(Choline)、淀粉、糖蛋白、止杈素(d-Abscisin Ⅱ)、多酚氧化酶、维生素 C 、3,4-二羟基苯乙胺(3,4-Dihydroxypheny-lethylamine)。黏液中含甘露聚糖(Mannan)和植酸(Phytic acid)。
尚含17种以上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游离氨基酸以丝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含量较高。水解后的氨基酸则以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最高。
药理作用: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生山药、清炒山药、土炒山药、麸炒山药四种山药制品煎剂对家兔离体肠管节律性活动有明显作用。对肾上腺素产生紧张性降低时,给四种山药煎剂则能使肠管恢复节律,拮抗作用明显。对乙酰胆碱引起肠管紧张性增高时,给予四种山药煎剂均未见肠管紧张性下降或明显恢复节律性活动。
2. 对血糖的作用山药水煎剂30g/kg、60g/kg 给小鼠灌胃,连续10天,可以降低正常小鼠的血糖,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糖尿病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并可对抗由肾上腺素或葡萄糖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
3. 抗衰老作用用经20%山药或熟地、菊花、山药、牛膝四药合剂水煎剂浸泡并阴干的新鲜桑叶喂饲家蚕,结果表明四药合剂能显著延长家蚕寿命,而单味山药虽能延长家蚕龄期,但意义不显著。
4.其他作用实验表明:山药水煎醇沉液给小鼠灌胃,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山药水煎剂给小鼠灌胃,能显著增强小鼠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提示山药能增强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抑制过氧化作用。有报告认为,山药有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山药30g,熟地30g,益智仁15g,桑螵蛸15g,乌药10g,水煎300ml,分2次服,每日1剂。治疗35例,用药24小时最高尿量及多尿期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上海中医药杂志1988;(5 ):28〕
2. 治疗肺结核高热怀山药120g(1日量),水煎频服,治疗1例用西药抗痨药17日无效的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的高热患者,3日后体温降至正常,连用8日,发热、咳嗽、胸痛、气急等症状消失。〔四川中医1990;8(6):26〕
3. 治疗带下山药30g、芡实30g,盐水炒黄柏6g,车前子3g,白果10g,服药期间忌鱼腥、腌菜等生冷食物,注意外阴卫生。治疗110例,痊愈89例,显效21例。〔浙江中医杂志1987;(8):367〕
4. 治疗婴幼儿泄泻a. 生山药500g、白糖 30~50g。先将山药轧成细末,过细萝,取山药粉50g左右,置搪瓷缸内,适量凉水调匀,放火上加热,时时搅拌,待煮两三沸后即成稀糊状,加少许白糖,每次4~6羹匙,日服4~5次。婴儿可适当调稀,频频饮之。治疗22例,全部治愈。〔浙江中医杂志1991;26(2):66〕
b. 淮山药研碎过筛成细末,临用时加冷水煮成糊状口服。1岁以内每次5 ~10g,1~2岁每次11~15g,2~3岁每次16~20g,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2例,疗效显著。〔湖南医学杂志1982;(4):17〕
5. 治疗婴幼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山药10g、车前子4g,6个月以下小儿减半,2岁以上加量1/3,脱水者配用一味薯蓣补液饮:山药30g,白糖或葡萄糖10g,食盐0.5g,用清水600ml 煎山药,剩下约500ml 滤出,加入白糖和食盐混匀溶解,频服。治疗101例,痊愈96例,好转5例。〔中医杂志1984;(5):9〕
6. 治疗小儿积滞炒山药5~10g,炒扁豆、炒白术、鸡内金各3~5g,随症加减,凡伤食、积滞、疳积等症有纳食呆滞、夜寝不宁、多汗倦怠、便溏或干,反复外感、贫血等症均可服用,治疗1218 例,总有效率为98.9%。〔中医杂志1983;24(4):57〕
7. 治疗小儿遗尿症炒淮山药120g(研末备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6g,开水送服,若遗尿较重者加孩儿参30g,焙干研末与淮山药调匀服用,治疗胃气虚弱型遗尿症200例,全部治愈。〔新中医1976;(增刊):58〕
8. 治疗溃疡性口腔炎淮山药20g、冰糖30g,制成煎剂(两次煎液混匀后分两份)。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连服2~3天。治疗50余例,疗效甚为满意。一般服用2剂即愈。〔陕西中医1985;(4):174〕
方剂选用:
1. 治疗脾胃虚弱,不思进饮食:山芋、白术各一两,人参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煮白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温米饮下。
(《圣济总录》山芋丸)
2. 治疗下焦虚冷,小便频数,瘦损无力:薯蓣于沙盆内研细,入铫中,以酒一大匙,熬令香,旋添酒一盏,搅令匀,空心饮之,每旦一服。(《太平圣惠方》)
3. 治疗诸风眩运,益精髓,壮脾胃:薯蓣粉,同曲米酿酒;或同山茱萸、五味子、人参诸药浸酒煮饮。(《本草纲目》山药酒)
4. 治疗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用之)。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儒门事亲》)
配伍效用:
山药配伍白术 炒山药补气养阴止泻;白术苦温,补气健脾、燥湿止泻。二者合用,有补脾燥湿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湿胜之泄泻。
山药配伍党参 山药补脾益阴;党参补气生津。二药伍用,有补脾益气、生津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之食少口渴、体倦乏力等症。
山药配伍茯苓 山药补脾气、益胃阴而止泻;茯苓渗湿健脾而止泻。二者合用,为平补缓利之剂,既补益脾胃,又不伤阴留湿,用于治疗久病脾胃气阴不足所致之不思饮食、倦怠乏力、腹泻、带下等症。
山药配伍芡实 山药补脾益气;芡实涩带固精、补脾祛湿。二者伍用,有补脾益气、收敛止带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湿盛之带下色白量多者。
山药配伍天花粉 山药益气养阴;天花粉清热、生津。二者合用,有益气生津、清热养阴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伤津之口渴干呕、食少,或消渴症。
【注意事项】
宜忌: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本品养阴能助湿,故湿盛中满或有积滞、有实邪者忌服。
【医家论药】
“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第其气轻性缓,非堪专任,故补脾肺必主参、术,补肾水必君茱、地,涩带浊须破故同研,固遗泄仗菟丝相济。诸丸固本丸药,亦宜捣末为糊。总之性味柔弱,但可用为佐使。”(《本草正义》)
“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治脾虚腹泻,怠惰嗜卧,四肢困倦。又取其甘则补阳,以能补中益气,温养肌肉,为肺脾二脏要药。土旺生金,金盛生水,功用相仍,故六味丸中用之治肾虚腰痛,滑精梦遗,虚怯阳痿。但性缓力微,剂宜倍用。”(《药品化义》)
“山药,本属食物,古人用入汤剂,谓其补脾益气除热。然气虽温而却平,为补脾肺之阴,是以能润皮毛、长肌肉,不似黄芪性温能补肺阳,白术苦燥能补脾阳也。且其性涩,能治遗精不禁,味甘兼咸,又能益肾强阴,故六味地黄丸用此以佐地黄。然性虽阴而滞不甚,故能渗湿以止泄泻。生捣敷痈疮,消肿硬,亦是补阴退热之意。至云补阳消肿,补气除滞,理虽可通,语涉牵混,似非正说。至入汤剂以治火虚危症,难图近功,必多用之方愈,以其秉性和缓故耳。入滋阴药中宜生用,入补脾内宜炒黄用。淮产色白而坚者良。”(《本草求真》)
“山药,能补肾填精,精足则阴强、目明、耳聪。”(《本草经读》)
“山药,气温,味甘平,无毒。手足太阴经药也。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益气力,润泽皮肤。长肌肉,兼强筋骨。除寒热邪气,却头面游风风眩。
开心窍聪明,涩精管泄滑。理脾伤止咳、参苓白术散频加。逐腰痛强阴,六味地黄丸常用。其曰补虚羸者,以其甘助元阳,温养肌肉也。其曰消硬满者,何哉?盖气虚邪实,此硬满之所由结也,今补中益气,则正气胜而邪自去,硬满安能久存乎。二门冬为使。恶甘遂。”(《药鉴》)
 
山药
【拼音名】Shān Yɑo

【英文名】RHIZOMA DIOSCOREAE

【别名】薯蓣、土薯、山薯蓣、怀山药、淮山、白山药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注:同属植物野山药Dioscorea japonica Thunb.野生于我国各地。其根亦作山药入药,功效类同。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鉴别】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扁卵形、类圆形、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8~35μ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约至240μM,针晶粗2~5μM。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直径12~48μM。

【炮制】
山药: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麸炒山药:取净山药片,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黄色。

【性味】甘,平。

【归经】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15~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