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W 蜈蚣

曾伟峻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09/07/08
帖子
12067
获得点赞
47
声望
0
年龄
44
t014962399e2ff528e1.jpg
t0182bc0a95b9b9e929.jpg
10.jpg
11.jpg
mmexport1481694549594.jpg


Scolopendra

[来源] 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蜈蚣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 的干燥体。

[动物形态] 头部背板略似心脏形,有一对细长多节的触角,触角基部有4个单眼。口在头前方偏腹面的地方,外围有一对大颚和二对小颚。体部由21体节组成,每个体节上各有脚1对,第一对脚形成镰形的毒颚,末端有毒腺开口。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7cm,宽0.5~1cm。全体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两节暗红色,有触角及毒钩各1对;背部棕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并有纵棱2条;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二节起每体节有脚1对,生于两侧,黄色或红褐色,弯作钩形。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腥而微咸。

[收集地] 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症,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毒蛇咬伤。
 
由版主最后编辑:
t01db207dbd2ec86e5d.jpg t01a2c5d963e69583a2.jpg t019e8032f52a72937e.jpg t01156f059a891ab959.jpg t01967bd9e95fbf43e3.jpg

【药用】本品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虫体。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入肝经。
【功效】祛风、解痉、解毒。
【临床应用】1. 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蜈蚣能通经络而息肝风,肝风除而痉厥自止,故有祛风解痉之效。对于急慢惊风及破伤风呈现痉挛抽搐、角弓反张等症者,常与全蝎、钩藤、僵蚕等药配合应用。
2. 外用治疮疡肿毒、瘰历溃烂等症。蜈蚣有解毒功效,以本品和盐进油,取油擦小儿秃疮;以茶叶末同敷,可治瘰历溃烂。此外,本品又能止痛、解蛇毒,可用于风湿痛及毒蛇咬伤。
【处方用名】蜈蚣(晒干或烘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分至一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蜈蚣星风散《医宗金鉴》:蜈蚣、天南星、防风、江螵。
治破伤风。
 
由版主最后编辑:
摘《用药心得十讲》:
蜈用。对癫痫常配天麻、钩藤、全蝎、天竺黄、胆南星、半夏、朱砂、远志、菖蒲、川贝母等同用。
因高热动风而出现神志不清、四肢痉挛、颈项强直、抽搐、牙关紧闭等症,可配合黄连、郁金、天竺黄、羚羊角、全蝎、僵蚕、钩藤、防风、白蒺藜等同用。
对破伤风病牙关紧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等证,可配合防风、南星、全蝎、白附子、僵蚕、钩藤等同用。
此外,本品也可用于风寒湿痹的筋肉疼痛、麻木、僵板不灵活等,可配羌活、独活、秦艽、防风、威灵仙等同用。对疮毒、烫火伤、瘰疬等,也有解毒作用。常配合乳香、没药、儿茶、雄黄等外用。
蜈蚣与全蝎镇痉熄风的作用差不多,但蜈蚣熄风、止痉、止痛的作用比全蝎好。全蝎治舌僵、言语不利、震颤、抽搐的作用比蜈蚣好。
全蝎主用于定风,蜈蚣除熄风外,还可用于解毒(以毒攻毒)。
用量一般一至三条,或1.5~4.5克。蚣味辛,性温。有毒。主要有止痉熄风和解毒的作用。常与全蝎同用。
 
摘《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蜈蚣味辛,性微温,有小毒,人旰经。本品善于搜风攻毒,是一味佳晶,但世俗多目之为。五毒”之品,畏而不用,实为可惜。《本经》早就谓其“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别录》以之“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日华子本草》强调“治癥癖”,《本草纲目》重点突出它“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瘘……”。近人张锡纯论其功效,最为全面,他指出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瘛疭,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这是张氏经验之谈,甚为确切。
朱老经常应用本品,其主要施用范围有四:①熄风定痉:凡风动抽掣或口眼歪斜,手足麻木,诸药无效者,增用本品,多奏殊功。②开瘀解毒:对于肿瘤及疮疡痈毒,皆有消坚化毒之效。各种肿瘤配合木鳖子、炮山甲等品,临床观察,有控制发展、改善症状的作用。《本草纲目》谓其。最能伏蛇”,民间蛇医亦称其为治疗蛇伤之要药。对于肺结核的潮热,也有缓解之作用。③舒利关节: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之关节僵肿变形,拘挛不利者,能消肿定痛,舒利挛缩。④杀灭孕卵:因其有坠胎、,去恶血之功,所以宫外孕保守治疗时,其孕卵未终绝者,可以加用本品,每获佳效。
蜈蚣内服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谢功能,增强体质,所以用此治疗骨结核时,患者在服用两周后,即食欲旺盛,面色红活,病灶部分肉芽增生;继服之,精神、体重均见增长,病情日见恢复。但大量内服,一次超过十条者, 每致引起周身红色斑块,其斑块如黄豆大,压之褪色,以肘、膝:关节部位多见,停药二三日后,可自行消失;可能为动物异体蛋白质过敏所致,因此剂量需注意掌握,一日量煎剂不宜超过八条,散剂不超过4克,孕妇须慎用。
朱老认为:入药不必去其头足,可得气味之全,否则反损药力。常用治下列诸病:
(1)癫痫、惊搐
复方止痉散(蜈蚣、全蝎、僵蚕、地龙各等分,研细末),每服2~4克,1日2次,有显著的熄风定痉之功,对癫痫经常发作者,坚持服药,可以减少或控制其发作。对乙脑或高热惊搐者,用之可以缓搐定惊。
[病案举例]
沈×,女,29岁,工人。患癫痫已十佘午,迭治未愈,近年来发作频繁,每1~2周即作1次,作则昏仆不省人事,口吐白沫,手足抽搐,甚则小溲失紫,历时5~10分钟渐苏。苔薄腻,脉细滑。此痫症也,多由惊恐伤及肝肾,脏气不平,而致风动火升,痰火上扼神明,癫痫以作。治宜熄风定惊,化痰降火,以复方止痉散缓图之。药后颇安。连服2个月,未再发作,改为每日服1次以巩固之。
(2)小儿消化不良
验方蜈蚣儿茶散(蜈蚣、儿茶分别研为极细末,6个月以下,每次服蜈蚣粉0.2克,儿茶0.125克;6~12个月每次服蜈蚣0.4克,儿茶0.35克;1~2岁每次服蜈蚣0.6克,儿茶0,35克,1日3次)对于小儿消化不良而引起的呕吐、腹泻、小便减少等症,在加强护理,脱水者补液的基础上,给蜈蚣儿茶散,多于短期内治愈。
《别录》曾提到蜈蚣“疗心腹寒热积聚”,说明本品对胃肠功能有调整作用。今伍以收敛止泻之儿茶,一温一寒,一开一收,共奏和调中州之功。如属脾虚者,又宜参用健脾运中之品,如白术、木香、砂仁之类。
(3)慢性骨体炎、骨结核
由于蜈蚣具有化瘀解毒,消痈散肿,推陈致新之功,对此两病,既可内服,又可外敷。以蜈蚣烘干,研极细末,胶囊装盛,每服5粒,1日2次。同时外用凡土林纱布条蘸上蜈蚣粉末,填人瘘管内,每日1次,收效较为满意。
[病案举例]
费×,男,57岁,农民。患骨结核已四年余,左腿有瘘管两处,脓水淋漓,终日不绝,行走困难。给予蜈蚣粉内服外敷,十日后瘘管分泌减少,瘘道逐步变浅,2个月而愈,患者极为欣忭。
(4)百日咳
亦称“顿咳”,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为特征。取蜈蚣、甘草等分,研为细末,每次1~2岁用1.5克;3~4岁用2克,1日3次,一般连服5~7天可以痊愈。因蜈蚣解痉定咳,甘草润肺止咳,二者相辅相成,奏效较速。
[病案举例]
钱孩,4岁。患百日咳已二十佘日,其咳阵作,作则面红气窒,咳声连连不断,必呕吐痰涎始已。苔薄腻,脉滑数。予蜈蚣甘草散9包,3日分服。药后第二日即见咳势减缓,3日大定,续服2日而愈。
(5)毒蛇咬伤中毒
蜈蚣是蛇医用治蛇伤中毒的主药之一,它善于克制蛇毒,并缓解因蛇毒而引起的局部剧痛、漫肿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目胀大如斗感、复视、四肢麻痹、抽掣、烦躁不宁,甚则昏糊谵妄等症。用蜈蚣粉每次2~3克,1日4次,多能转危为安。但如中毒严重者,尚需配合有关抢救措施始妥。
[病案举例]
徐×,男,46岁,农民。在水稻田劳动,被蝮蛇咬伤左小腿,疼痛异常,并逐步漫肿至膝上,头胀目花,神烦不安。苔薄,脉细数。此蛇毒攻心,内风肆扰之征,治宜解毒祛风。子蜈蚣粉,每次3克,6小时1次。同时在肿胀部以粗针穿刺数处,引流排毒。药后当日下午即痛减神安,次日肿势逐步消退,改为每次2克,1日3次,连用4日而愈。
[朱又春整理]
 
为大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 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 或其近缘动物的干燥全虫。亦名天龙(《本草纲目》)、百脚(《药材学》)。味辛,性温,有毒。入肝经。功能: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主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内服:煎汤,1~3g;研末吞服,每次 0.6~1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Histamine)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固醇(Cholesterol)、蚁酸(Formic acid)
等。亦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δ-Hydroxylysine);氨基酸有组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Taurine)、谷氨酸。
药理作用:
1. 止痉作用止痉散(全蝎、蜈蚣)每天1g,连服1、3、9天后,对卡地阿佐、士的宁、烟碱的半数惊厥量引起的小鼠惊厥均有对抗作用,在同剂量时蜈蚣对抗上述3种药物的惊厥效价比全蝎高,而对盐酸古柯碱性惊厥则无效。
2. 抗真菌作用蜈蚣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 抗肿瘤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它能使小鼠的精原细胞发生坏死、消失。蜈蚣水蛭对小鼠肝癌瘤体的抑制率为26%,属于微效,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有增强作用,但长期应用对肝脏有损伤。化癌丹(含昆布、海藻、龙胆草、全蝎、蜈蚣、醋炒大米等),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肺结核蜈蚣去头足,焙干,研末内服,每次3条,日服3次,连服1个月,停药休息1周。治疗空洞型肺结核12例,用药3个月后,经X线透视证明空洞闭合者2例,缩小者6例,无变化者4例,对肺组织破坏广泛者效果较差。〔陕西中医1983;(6):6〕
2. 治疗脑血栓形成白花蛇、蜈蚣各1条,全蝎10g,制成散剂内服。治疗首次发作的脑血栓形成患者47例,痊愈24例,有效17例,无效6例。〔吉林中医药1989;(4):15〕
3. 治疗面神经炎制蜈蚣2条(不去头足),朱砂1.5g,研末混匀,等份分为2包,为一日量,每日早晚以防风10g 沸水浸泡送服。朱砂累积用量达30g后应改为每日0.5g,孕妇忌服。治疗38例,15日内治愈者28例,30日内治愈者8例,无效2例。〔湖南医药杂志1981;(2):16〕
4. 治疗面瘫蜈蚣2条,防风30g。以防风煎汤送服蜈蚣末,每日晚饭后服1剂。治疗2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痊愈16例,显效6例,好转3例,无效1例。〔山东中医杂志1986;(3):26〕
5.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风湿性关节炎蜈蚣、细辛各20g,白花蛇30g,当归、白芍、甘草各60g。共研细末,以白酒2 000ml浸泡密封10天后备用。
每日早晚各服30~40ml,小儿用量酌减。25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5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风湿性关节炎7例,结果:显效8例,好转3例。服药后均未出现任何副作用。〔福建中医药1988;(4):13〕
6. 治疗慢性骨髓炎蜈蚣60g、淫羊藿30g、肉桂10g,研成细粉过100目筛备用,每日20~30g,分2~3次温开水送服。治疗52例,痊愈20例,显效16例,好转11例,无效5例。〔中医杂志1983;(12):35〕
7. 治疗腮腺炎银朱6g、蜈蚣2条。如局部发热者可加黄连、黄柏、栀子各3g。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敷局部。治疗60例。对急性淋巴腺炎或其他无名肿毒亦有效。〔中医杂志1965;(10):46〕
8. 治疗疮疖痈疽生熟地黄各9g,蜈蚣7条,焙干存性研末,以麻油调匀,洗净患处后用本药涂敷,每日3次,轻者1~2周可愈,重者1月可愈。忌食辛辣之物。〔浙江中医杂志1957;(6):271〕
9. 治疗无名肿毒活蜈蚣2条,红花5g,加75%酒精500ml浸泡7日后使用。用棉签蘸药液涂患处,每日3~5次,3~10天为1疗程。治疗600例无名肿毒(其中手指炎236例,毛囊炎168例,急性乳腺炎35例,外痔12例,痈26例,蛇咬伤3例,虫咬伤92例,牙髓炎23例,外伤感染5例),结果:痊愈560例,显效23例,好转12例,无效5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9):566〕
10. 治疗带状疱疹蜈蚣1份,蛇蜕1份,香油8份。先将蜈蚣、蛇蜕炒黄研极细末,再加香油调匀备用。用时摇匀,将药液均匀涂患处,日3次。治疗24例,皆在用药5天内痊愈。〔国医论坛1992;(2):32〕
11. 治疗急性蜂窝组织炎蜈蚣1条,全蝎、南星、天麻、白芷、防风各3g,羌活6g,鸡矢白6g(焙干研末另包),为1日量,先煎药去渣,再放入鸡矢白末,加黄酒1杯,分3次内服。必要时成人可加倍服用。治疗数十例,效果良好。〔中医杂志1962;(10):23〕
12. 治疗银屑病蜈蚣5条,乌梢蛇、乌梅、石榴皮、红花、三棱、莪术、木香各20g,紫草、黄柏、银花藤各30g,放入砂锅,以菜油500g,浸泡2小时后,以文火煎至发黄微黑时,用纱布过滤,每日外搽皮损处1~2次,搽药后用手摩擦5~10分钟,使局部微微发热为度,1月为1疗程。治疗65例,临床治愈41例,好转18例,无效6例。〔辽宁中医杂志1989;13(5):27〕
13. 治疗鸡眼干蜈蚣30条、乌梅9g,焙干研末,加菜油适量,以油浸盖药面为宜,浸泡7~10天即可。使用时先用1%温盐水浸泡患处15~25分钟,待粗皮软化后剪去,外敷本药适量,用纱布包扎,每12小时换药1次。治疗87例,结果:痊愈71例,有效15例,无效1例。〔陕西中医1983;(4):24〕
14. 治疗乳汁潴留性囊肿蜈蚣20条,血余炭 3g,核桃仁40枚,各研细末,并和匀,等份分为20包,每次1包,日服2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治疗11例,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2):4〕
15. 治疗阳痿蜈蚣18g,当归60g,白芍60g,甘草60g,共研细粉,分为40包,每次半包至1包,早晚各1次,空腹用白酒或黄酒送服,15天为1疗程,忌生冷、气恼。治疗737例,近期治愈655例,好转并持续治疗者77例,无效5例,服药后一般3~7日见效。〔中医杂志1981;(4):36〕
16. 治疗阴囊湿疹蜈蚣10条,土元、地龙各6g,均烤干研极细粉末,加香油适量调匀成糊状油膏。先用苦参30g,地肤子、蛇床子、白藓皮各10g,黄芩15g煎水洗患部后,再将油膏外涂。可用于各类阴囊湿疹。用上法曾治疗一多方医治无效之顽癣,以上述外洗药加苍术10g,煎水洗患处,然后外搽油膏,1日3次。三天后丘疹消退,渗液停止,连用7天而愈。〔新中医1986;(9):8〕
17. 治疗消化道癌症蜈蚣晒干研末,每日用量为2~3条,分3次服;或以100条蜈蚣制成200ml 注射液,每日用2~4ml,于病灶基底部浸润注射。治疗胃癌7例,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食道癌11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山东医刊1957;(4):12〕
方剂选用:
1. 治疗中风抽掣及破伤后受风抽掣者:生箭芪六钱,当归四钱,羌活二钱,独活二钱,全蝎二钱,全蜈蚣大者两条。煎汤服。(《医学衷中参西录》逐风汤)
2. 治疗破伤风:蜈蚣头、乌头尖、附子底、蝎梢各等分。为细末。每用一字,或半字,热酒调下。如禁了牙关,用此药,斡开灌之。(《儒门事亲》蜈蚣散)
3. 治疗破伤风邪在表,寒热拘急,口噤咬牙:蜈蚣二条,江鳔三钱,南星、防风各二钱五分。共研细末,每用二钱,黄酒调服,一日二服。(《医宗金鉴》蜈蚣星风散)
4. 治疗蛇头疔初起,红肿发热,疼痛彻心者:大蜈蚣一条,全蝎七个,雄黄三钱。共为末。用鸡子清调敷患处,外以猪胆皮套上。(《疡医大全》蜈蚣散)
5. 治疗小儿急惊:蜈蚣一条(全者、去足,炙为末),丹砂、轻粉等分。研匀,乳汁和丸,绿豆大,每岁一丸,乳汁下。(《太平圣惠方》万金散)
配伍效用:
蜈蚣配伍川乌、草乌 蜈蚣通络止痛;川乌、草乌祛风散寒止痛。三药伍用,有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较剧者。
蜈蚣配伍钩藤、僵蚕、朱砂 蜈蚣祛风定惊;钩藤清热息风止痉;僵蚕合蜈蚣以祛风痰、止抽搐;朱砂安神定惊。四药合用,有息风化痰镇痉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痰热急惊及破伤风证。
蜈蚣配伍全蝎、白附子、僵蚕 白附子主要祛头面之风痰;僵蚕善祛经络之风痰;蜈蚣合全蝎则增强祛风解痉之功。诸药合用,有祛风化痰之功效,用于治疗中风口眼斜。
【注意事项】
宜忌:孕妇忌服。
毒副作用:蜈蚣含有二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可引起溶血作用,并能引起过敏反应。大量蜈蚣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
曾有报告,蜈蚣注射液肌肉注射后10分钟,部分病例有灼热感,面部轻度潮红,头昏头胀等,大都在1~2小时内消失。亦有报告,服含有本品的汤剂,每日9g,3天后出现头昏乏力,尿呈酱油色,诊断为溶血性贫血。
亦有应用本品致全身出现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休克的报告。
本品中毒的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不省人事,心跳及脉搏缓慢,呼吸困难或面色潮红,尿呈酱油色,体温下降,血压下降等。
中毒救治:
1. 用2%~3%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然后服用活性炭。
2. 迅速冲服制马钱子末0.5g,以对抗毒素。根据病情3小时后可重复给药1次。
3. 酌情补液,并给予维生素C。
4. 其他处理:肌肉注射异丙嗪等抗组胺药物,亦可酌情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呼吸困难时可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等。
5. 中草药治疗:
a. 茶叶适量,泡水频服。
b. 人参(另炖)、五味子、甘草各9g,附子12g。水煎2次,混匀,2次分服。每次间隔4小时,连续服2~4剂。
【医家论药】
“蜈蚣有毒,惟风气暴烈者可以当之,风气暴烈,非蜈蚣能截能擒,亦不易止,但贵药病相当耳。设或过剂,以蚯蚓、桑皮解之。”(《本草纲目》)
“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转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其性尤善搜风,内治肝风萌动,癫痫眩晕,抽掣瘛瘲,小儿脐风;外治经络中风,口眼歪斜,手足麻木。为其性能制蛇,故又治蛇症及蛇咬中毒。外敷治疮甲(俗名鸡眼)。用时宜带头足,去之则力减,且其性原无大毒,故不妨全用也。”“有病噎膈者,服药无效,偶思饮酒,饮尽一壶而病愈。后视壶中有大蜈蚣一条,恍悟其病愈之由不在酒,实在酒中有蜈蚣也。盖噎膈之证,多因血淤上脘,为有形之阻隔,蜈蚣善于开淤,是以能愈。观于此,则治噎膈者,蜈蚣当为急需之品矣。”(《医学衷中参西录》)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