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X 旋覆花(附:旋覆梗)

董兴辉

闻名全坛
管理员
注册
2008/10/28
帖子
20890
获得点赞
198
声望
68
xfb-x.jpg
xfa-x.jpg
Flos Inulae
[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Thunb.或欧亚旋覆花?I. britannica? L.的头状花序。
[植物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20~60cm,不分枝,有平伏毛。基生叶及下部叶较小,中部叶披针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0cm ,宽1~3cm,先端锐尖,基部急狭,无柄或半抱茎,全缘,两面有疏毛。头状花序直径2.5~3cm,多个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半球形,绿黄色;舌状花1层,黄色,管状花多数,密集。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旋覆花
[药材性状] 花序扁球形或类球形,直径1~2cm ,总苞片5层,复瓦状排列,披针形或条形,灰黄色,长4~11mm;舌状花长约1cm,多卷曲,常脱落,先端3齿裂;管状花棕黄色,长约5mm,先端5齿裂;子房长5~6mm,有的可见椭圆形小瘦果。体轻,易散碎。气微,味微苦。
[采集地] 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普饮蓄结、胸膈痞满、呕吐噫气。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线叶旋覆花或旋覆花的头状花序。
【性味与归经】苦、辛、咸,微温。入肺、脾、胃、大肠经。
【功效】消痰平喘,降逆下气。
【临床应用】1. 用于喘咳多痰。
旋覆花功能消痰降气而平喘,故适用于痰壅气逆及痰饮蓄结所致的咳嗽痰多之症,可与桑白皮、甜葶苈、陈皮、半夏等品配伍;如有表症者,当配解表药同用。
2. 用于噫气,呕吐。
本品性温,能降气消痰,故可用于脾胃虚寒或痰湿内聚所致的噫气或呕吐等症,常与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品配伍同用。
【处方用名】旋覆花(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本品的头状花序如绒毛,入汤不易澄清,每能刺喉作痒,故需布包入煎。
【附药】旋覆梗:又较金沸草。即旋覆花的全草。性能、主治、用量、用法俱与旋覆花同。
【按语】1. 旋覆花以消痰降气为主要功能,故主要用于痰多咳嗽气急及嗳气呕吐等症。
2. 经临床实践,旋覆花与前胡等量同用,可增强降气化痰的功能。本品性属微温,一般用于肺寒咳嗽;如遇肺热咳嗽、痰多气急者,也可配合清热药如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等品同用。
3. 旋覆花始载于《本经》,又名金沸草。现在中药店以旋覆花的茎叶称为金沸草,又名旋覆梗,功用与花相似。
【方剂举例】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
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附药】旋覆梗:即旋覆花的地上部份,又名金沸草。性能、主治、用量俱与旋覆花同。
【按语】1. 旋覆花,物髓花类,性属沉降,和胃降气止呕,能治噫气呕吐;化痰止咳平喘,能治痰多咳嗽。性味苦辛咸而微温,以诸寒证为宜,归入脾胃肺及大肠,故有以上诸效。
2. 旋覆花始载与《本经》,又名金沸草。现在药店中以旋覆花的茎叶称为金沸草,又名旋覆梗,古今名用不同,应于了解。
【方剂举例】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
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
金沸草散(《类证活人书》):旋覆花、生姜、半夏、细辛、前胡、荆芥、赤芍、甘草、枣子
治伤寒,中脘有痰,令人壮热,项强筋急,时发寒热。
【文献摘录】《名医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肉死,目中眵?,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之。」
《本草衍义》:「行痰水,去头目风,亦走散之药也。」
《本草汇言》:「消痰逐水,利气下行之药。主心肺结气,胁下虚满,胸中结痰,痞坚噫气,或心脾伏饮,膀胱留饮,宿水等症。大抵此剂咸以软坚散痞鞭,性利以气行痰水,消实伐之药也。」
 
旋复花味苦、辛、咸,性温。主要功用是降气、化痰、行水。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嗳气呕逆:由于大汗或泻下后,胃气受伤,或湿痰阻滞不降而引致肺胃之气上逆,出现嗳气频频,脘部痞闷,胸胁胀满,食入即吐,食物与痰水俱出等症。常用本品配合代赭石、半夏、生姜、党参、竹茹、苏子、茯苓等同用。痰湿盛者,可加陈皮、炒莱菔子等。
2.咳喘痰多:本品能降气化痰,使气降痰消而咳喘平。故对肺气不降、痰浊、水饮蓄积、胸膈滞塞,气机不畅所致的咳嗽、痰多粘稠、气逆作喘等症,常配合陈皮,半夏,桑皮、杏仁、紫苑、苏子、槟榔、炒莱菔子等同用。
本品的全草(花、梗、叶全用)名“金沸草”,除有降气化痰作用外,兼可用于风寒咳嗽。故对外感风寒而致的咳嗽、痰多,常用金沸草配荆芥、前胡、半夏、细辛、茯苓、苏叶、桔梗、陈皮等同用。
苏子降气,兼能开郁温中。旋复花降气,兼能消痰行水。
海浮石治痰结如硬块。旋复花治唾、痰粘如胶漆。
本品性下降,前人有“诸花皆升,惟旋复花独降”的经验记载。根据前人的经验,曾用旋复花配苏梗、厚朴、半夏、生牡蛎、茯苓、香附、黄芩、金果榄、乌梅炭等,随证加减,用于梅核气(咽中似有痰核粘着,喀之不出,咽之不下,不妨碍饮食,但咽中常有异物感),可取得一定效果。梅核气为痰气凝滞所结成,故用此降气消痰之品,往往有效。
用量一般为3~9克。因多绒毛,故须用纱布包煎。气虚、大肠寒冷泄利者忌用。
 
t01ef4fbc69b4468641.jpg
t01fae004fba1071aef.jpg
t014fa7827fcd2dca23.jpg


旋覆花,又名:金佛花、金佛草等,拉丁学名:Inula japonica Thunb.属于菊科、旋覆花属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广西等地。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生用或蜜炙用。《神农本草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现代研究,旋覆花对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化学成分天人菊内酯有抗癌作用。其根及茎叶或地上部分亦可入药,治刀伤、疔毒,煎服可平喘镇咳。是黄花,黄蕊,非常好看。
 
形态特征
t0124d81adef6e6c1e2.jpg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有多少粗壮的须根。茎单生,有时2-3个簇生,直立,高30-70厘米,有时基部具不定根,基部径3-10毫米,有细沟,被长伏毛,或下部有时脱毛,上部有上升或开展的分枝,全部有叶。

节间长2-4厘米。基部叶常较小,在花期枯萎;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3厘米,宽1.5-3.5稀4厘米,基部多少狭窄,常有圆形半抱茎的小耳,无柄,顶端稍尖或渐尖,边缘有小尖头状疏齿或全缘,上面有疏毛或近无毛,下面有疏伏毛和腺点。

中脉和侧脉有较密的长毛;上部叶渐狭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径3-4厘米,多数或少数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总苞半球形,径13-17毫米,长7-8毫米;总苞片约6层,线状披针形,近等长,但最外层常叶质而较长;外层基部革质,上部叶质,背面有伏毛或近无毛,有缘毛;内层除绿色中脉外干膜质,渐尖,有腺点和缘毛。舌状花黄色,较总苞长2-2.5倍;舌片线形,长10-13毫米;管状花花冠长约5毫米,有三角披针形裂片;冠毛1层,白色有20余个微糙毛,与管状花近等长。瘦果长1-1.2毫米,圆柱形,有10条沟,顶端截形,被疏短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1-2]

该种是亚洲东部许多地区常见的种,与欧亚旋覆花 I. britanica L. 极近似,常被视为后者的一个变种 (var. japonica Franch.) 或亚种 (ssp. japonica Kitam.),仅以叶形和毛茸为区别。本种在植株的高低,叶形的宽狭,头状序的多少等方面,有极大的差异。通常分为一些不同的变种;但这变种之间有中间类型存在,故以合并为适宜。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150-2400米的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广产于中国北部、东北部、中部、东部各省,极常见,在四川、贵州、福建、广东也可见到。在蒙古、朝鲜、苏联西伯利亚、日本都有分布。
中药名称
【药名】旋覆花[3-4]
t01ef12199e995f2d3c.jpg
【别名】蕧、盗庚、盛椹、戴椹、飞天蕊、金钱花、野油花、滴滴金、夏菊、金钱菊、艾菊、迭罗黄、满天星、六月菊、黄熟花、水葵花、金盏花、复花、小黄花、猫耳朵花、驴耳朵花、金沸花、伏花、全福花。

【英文名】Inula Flower,flower of Japanese Inula,flower of Linearleaf Inula,flower of British Inula。

【拉丁药名】

1.Flos Inulae Japonicae (旋覆花)

2.Flos Inulae Britanicae(欧亚旋覆花)

药材基源
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 Inula britannica L.的干燥头状花序。

药性论述
【功效分类】止咳药;祛痰药;软坚药;利水药。

【性味归经】味苦;辛;咸;微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纱布包煎或滤去毛),3-10g。

【注意事项】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又因该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药理作用】旋覆花为常用中药,中医常用于治疗祛痰。中国多数地区使用的旋覆花原植物为菊科植物旋覆花,云南省则用同属植物水朝阳旋覆花,而湖北省使用湖北旋覆花的花序做旋覆花入药。

药用配伍
1.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该品苦降辛开,降气化痰而平喘咳,消痰行水而除痞满。治寒痰咳喘,常配苏子、半夏;若属痰热者,则须配桑白皮、瓜蒌以清热化痰;若顽痰胶结,胸中满闷者,则配海浮石、海蛤壳等以化痰软坚。

2.噫气,呕吐。该品又善降胃气而止呕噫。治痰浊中阻,胃气上逆而噫气呕吐,胃脘痞鞕者,配代赭石、半夏、生姜等,如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此外,该品配香附等,还可治气血不和之胸胁痛,如香附旋覆花汤(《温病条辨》)。
【快速鉴别】

呈扁球形或球形,直径1~2cm。总苞由多数苞片组成,呈复瓦状排列,苞片披针形或条形,灰黄色,长4~11mm,总苞基部有残留花梗,苞片及花梗表面被白色茸毛;舌状花一列,黄色,长约lcm,多卷曲,常脱落,先端三齿裂;管状花多数,棕黄色,长约5mm,先端5齿裂,子房顶端有30余枚白色冠毛,长约5~6mm。有的可见椭圆形小瘦果。花体轻,易散碎,气微,味微苦。

药材炮制
⑴旋覆花:除去梗、叶及杂质。

⑵蜜旋覆花:取净旋覆花,照蜜炙法(附录Ⅱ D)炒至不粘手。

用药禁忌
1、阴虚劳嗽,津伤燥咳者忌用;又因该品有绒毛,易刺激咽喉作痒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布包入煎。

2、不良反应:曾有报道2例旋复花引起的接触性过敏性皮炎,1例服后致暴泻。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