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P 佩兰

linang99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46319
获得点赞
52
声望
36
佩兰.jpg


[来源] 为菊科(Compositae)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70~120cm。根茎横走,茎直立,上部及花序枝上的毛较密,中下部少毛。叶对生,通常3深裂,中裂片较大,长圆形或长圆形披针形,长5~12cm,宽2.5~4.5cm,边缘有锯齿,背面沿脉有疏毛,无腺点,揉之有香气。头状花序排列成聚伞状,总苞长6~9mm,排列成2~3列,苞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常带紫红色;每个头状花序有花4~6朵;花两性,全为管状花,白色。瘦果圆柱形。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药材性状] 地上部分的茎呈圆柱形,长短不等,直径0.2~0.5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的带紫色,有节及细纵纹理,质脆,断面有白色的髓或中空。叶对生,有柄,叶片多皱缩破碎,黄绿色或绿褐色,完整叶3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间裂片较大,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不分裂完整的叶呈披针形,长圆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质脆,易破碎。气芳香,味微苦。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菊科草本植物佩兰 Eurpatorium fortunei Turcz. 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辛,平。归脾、胃经。
【功效】化湿醒脾,解暑。
【临床应用】1. 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以及口中甜腻等症。
佩兰气味芳香,善于化湿醒脾,功效与藿香相似,治疗湿阻脾胃症候,两药往往相须为用。本品气味清香,性平不温,故又为治疗湿温病症要药,常与藿香、黄芩、苡仁等药配合应用。此外,又适用于湿热内阻、口中甜腻多涎、口气腐臭之症。
2. 用于暑湿症。
佩兰能醒暑化湿,用于内蕴、畏寒、发热、头胀、胸闷、胃呆等症,常配合藿香、厚朴、荷叶同用。
【处方用名】佩兰、佩兰叶、陈佩兰(洗净,晒干,切碎用)
鲜佩兰(新鲜者,洗净,切碎用。主要用以解暑)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鲜者加倍,煎服。
【按语】1. 佩兰《本经》称兰草,性味辛平,气味方香,专入脾胃,有化湿悦脾之效,有能解暑,为治疗暑湿内蕴之药,其为脾瘅要药,亦去化湿之功。
鲜品用于夏令作用尤佳。
2. 藿香与佩兰均能化湿和中、解除暑热,故临床往往相须配用,但藿香性偏辛温,又能祛风寒、治鼻渊;佩兰则性属辛平,又为湿温、脾瘅之要药。
【方剂举例】芳香化浊法(《时病论》):佩兰、藿香、陈皮、制半夏、大腹皮、厚朴、荷叶
治夏月霉湿,胸腹满闷,气机不畅。
辛苦香淡汤(《湿温大论》):佩兰、藿香、川朴、半夏、黄芩、黄连、枳实、滑石、苡仁
治湿温症。
【文献摘录】《素问.奇病论》:「津液在脾,故令人口干也,此肥美之所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本草纲目》:「按『素问』云,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以行其精气,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发也,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本草经疏》:「肺主气,肺气郁结,则上窍闭而下窍不通,胃主纳水谷,胃气郁滞,则水唋不以时化而为痰癖,兰草辛平能散结滞,芬芳能除秽恶,则上来诸症自疗,大多开胃除恶,清肺消痰,散郁结之圣药也。」
 
佩兰.jpg
t01ef2e846ae6706209.jpg
t011b88f0c919dfb2fd.jpg

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为菊科植物佩兰(兰草)的地上部分,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又名鸡骨香、水香(《本经》)。以全草入药。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浙江、福建等省区。

夏季至秋季开放的花。熟悉的著名秋日七草之一。
 
形态特征
t01c55a8031b91b2d79.jpg
佩兰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根茎横走。茎直立,绿色或红紫色,下部光滑无毛。叶对生,在下部的叶常枯萎:中部的叶有短柄。叶对生,在下部的叶常枯萎;中部的叶有短柄,叶片较大,通常3全裂或3深裂,中裂片较 大,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1.5-2.5cm;上部的叶较小,常不分裂,或全部茎叶不分裂,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齿或不规则细齿,两面光涌或沿脉疏被柔毛,无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及枝端排成复伸房花序,花序径3-6cm;总苞钟状,长6-7mm;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短,卵状披针形,中、内层苞片渐长,全部苞片紫红色,外面无毛无遥点,先端钝;每个关状花序具花4-6朵,花白色或带微红以,全部为管状花,两性,花冠外面无腺点,先端5齿裂;雄蕊5,聚药;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2裂,伸出花冠外。瘦果圆柱形,熟时黑褐色,5棱,长3-4mm,无毛无腺点;冠毛白色,长约5mm。花、果期7-11月。

可入药,佩兰可作为著名的秋日七草之一被人们熟知。

生长分布
生境

生于路边灌丛或溪边。野生或栽培。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怕旱、怕涝。气温低于19℃生长缓慢,高温高湿季节则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分布

产于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及陕西。日本、朝鲜也有。野生者生路边灌丛及山沟路旁。野生或栽培。野生罕见,栽培者多。[1]

栽培技术
t01244a48e61a65a402.jpg
佩兰繁殖方法

用根茎繁殖。11月至翌年3月,挖掘根茎,选取白色、无病虫害、肥大、节密均匀的粗壮新鲜根茎用种。按行距30cm开条沟,沟深3-6cm,栽种两排,首尾相隔3cm,覆土,稍镇压,约经15d左右出苗。

田间管理

幼苗高9cm时,选阴天进行间苗、宰苗,并结合松土除草,追施人粪尿。封行前及第1次收割后再进行1次中耕除草,重施人粪尿。封行前及第1次收割后再进行1次中耕除草,重施人畜粪肥或硫酸铵,增施过磷酸钙等。雨季应及时排除积水;遇冒进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用5%石灰水浇注意根部;早害有红蜘蛛,菜青虫,叶跳虫等为害。[3]

药用价值
t01af3dae0fa2458325.jpg
佩兰

【功能主治】

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润内蕴;脘痞不饥;恶心呕吐;口中甜腻;消洵。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①《本经》:主利水道,杀蛊毒。

②《翟公炮炙论》:生血,调气与荣。

③《别录》:除胸中痰癖。

④《开宝本草》:煮水以浴,疗风。
⑤《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口中甜腻,口臭。

⑥《纲目》:消痈肿,调月经。

⑦《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结石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鲜品可用15-20g

药理作用

t01c181adb2c5c3f750.jpg
佩兰

1.佩兰挥发油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

2.佩兰能引起牛羊慢性中毒,侵害肾、肝而生糖尿病。

3.鲜叶或干叶的醇浸出物含有一种有毒成分,具有急性毒性,家兔给药后,能使其麻醉,甚至抑制呼吸,使心率减慢,体温下降,血糖过多及引起糖尿诸症。

4.口服佩兰能引起小鼠动情周斯暂停,排卵受到抑制。

佩兰100%水煎剂,用试管稀释法,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其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用药禁忌

1、阴虚、气虚者忌服。

2、《得配本草》:胃气虚者禁用。
 
佩兰的鉴别方法

佩兰为较常用中药。原名兰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的功能。用于湿浊中阻、胃脘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头胀胸闷、暑湿表证。

来源 为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或泽兰Eupatoriumjaponicum Thnb.、林氏泽兰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的全草。

1.佩兰:属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茎直立,圆柱形,绿色或红紫色,少分枝,全部茎枝被稀疏短柔毛或光滑无毛。叶对生,中部茎叶较少,通常3浅裂,上部茎叶不分裂,叶面光滑,边缘有粗齿或不规则细齿。干后有香气。秋日梢端生头状花序排成复伞状花序,管状花冠淡紫色。

2.泽兰:形状似兰草。茎有涩毛,叶对生,广被针形,有尖犬齿,通常不分裂。香气微弱。

3.林氏泽兰:形状似上种。惟全部茎枝密被白色柔毛或粗毛,叶为椭圆长被针形,具粗锯齿。

产地与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江苏、浙江、河北、广东、湖北、湖南等省。

鉴别要点 佩兰与泽兰、林氏泽兰均为菊科不同种植物,三者区别是:佩兰(兰草)茎绿色或红紫色,中部茎叶通常三深裂,叶面光滑具粗锯齿或细齿,香气较浓;泽兰则茎有涩毛,叶披针形有尖犬齿,通常不分裂,香气较弱;林氏泽兰则全部茎枝被柔毛或粗毛,叶椭圆长披针形,具粗齿。三者在不同地区同等当佩兰入药。

名典鉴别 ①梁·《名医别录》曰:“兰草生太吴池泽,四月、五月采。”②陶弘景曰:“方药俗人并不识用。太吴应是吴国太伯所居,故呼太吴。今东间有煎泽草,名兰香,或是此也。李当之云:是今人所种都梁香草也。泽兰亦名都梁香。”③唐·苏恭曰:“兰即兰泽香草也。圆茎紫萼,八月花白,俗名兰香,煮以洗浴。生溪涧水旁,人间亦多种之,以饰庭池。陶所引煎泽兰,都梁香者是也,而不能的识。”④陈藏器曰:“兰草、泽兰二物同名,陶不能知,苏亦浪别。兰草生泽畔,叶光润,阴小紫,五月、六月采阴干,即都梁香也。泽兰叶尖微有毛,不光润,茎方节紫,初采微辛,干之亦辛。苏云八月采白者,即泽兰也,以注兰草,殊误也。”⑤韩保昇曰:“生下湿地,叶似泽兰,尖长有歧,花红白色而香。”⑥宋·寇宗奭曰:“兰草诸家之说异同,乃未的识,故无定论。今江陵、鼎、澧州山之间颇有之,山外平山即无,多生阴地幽谷。叶如麦门冬而阔,且韧,长及一二尺,四时常青。在黄绿色,中间瓣上有细紫点。春芳者为春兰,色深;秋芳者为秋兰,色淡。开时满室尽香,与他花香有别。”⑦明·李时珍曰:“兰草、泽兰一类两种也。俱生水傍下湿处。二月宿根生苗成丛,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节生,有细齿。但以茎圆节长而叶有歧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而叶有毛者为泽兰。”又曰:“寇氏所说,乃近时所谓兰花,非古之兰草也。兰草有数种,兰草、泽兰生水傍,山兰即兰草之生山中者。兰花亦生山中,与三兰迥别。兰花生近处者,叶如麦门冬而春花;生福建者,叶如菅毛而秋花。”⑧清·《本草从新》、《本草求真》只收载泽兰,而兰草只在泽兰项下述及,两者混而为一。更增其识别难度。详见后“泽兰”。

快速鉴别 茎呈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0.2~0.5cm。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的带紫色,具节及细纵纹理,质脆,断面有白色髓或中空。叶对生,有柄,黄绿色或绿褐色,完整叶三裂或不分裂,分裂者中间裂片较大,长椭圆形或椭圆被针形,不裂完整叶呈被针形、长圆状被针形或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质脆,易破碎。气芳香,味微苦。以身干、叶多色绿、气香者为佳。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