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G 骨碎补

花香丁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7774
获得点赞
84
声望
38
年龄
44
10.jpg
11.jpg
t01859cc1e5691539ea.png
t013e1472d07bd2211e.jpg
t01fd345cc7cf2d57b2.png
t012c1964b2fe032400.jpg
t01c52b4cbbd439a4d4.jpg


中华槲蕨
Rhizoma Drynariae

[来源]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 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Sm. 或中华槲蕨 Drynaria baronii (Christ) Diels 的干燥根茎。

[植物形态] 槲蕨 多年生附生草本根茎肉质粗壮,长而横走,密生棕黄色钻状披针形有睫毛的鳞片。叶二型:营养叶多数,灰棕色,无柄,革质,下面有短毛,卵形,长5~7cm,宽3~6cm,上部羽状浅裂;孢子叶绿色,纸质,无毛矩圆形,长20~40cm,宽10~20cm,基部渐狭下延成有翅的短柄,中部以上深羽裂,裂片互生,边缘具不明显的疏缺刻,叶脉网状,孢子囊群圆形,在主脉两侧各有2~4行,每长方形网眼内一枚,无盖。
中华槲蕨 主要区别为:营养叶稀少,长达10cm,羽状深裂,下面无毛;孢子叶深裂几达叶轴,两面多疏被短毛。孢子囊群在主脉两侧各有1行。

[药材性状] 根茎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而有分支,长4~15cm,宽1~1.5cm,厚2~4mm。表面淡棕色或暗棕色,密被细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暗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和上表面生有略凸起的圆形叶痕,下面残留短须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有多数黄色维管束小点排列成行。气无,味涩。

[收集地] 成都荷花池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由版主最后编辑: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根茎。
【性味与归经】苦,温。入肾、心经。
【功效】补肾,续伤。
【临床应用】 1. 用于肾虚耳鸣、久泻等症。
本品能温肾止泻,对肾虚久泻之症,常与淮山药、补骨脂等配合应用。
2. 用于骨折损伤,筋骨疼痛等症。
骨碎补不但补肾以坚骨,又能活血以疗折伤,对骨折损伤、筋骨疼痛等症,常与续断、自然铜等配合应用。此外,本品用酒浸汁,外搽可治秃发。
【处方用名】骨碎补、申姜、毛姜、猴姜(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骨碎补丸《和剂局方》:骨碎补、荆芥、白附子,牛膝、肉苁蓉,威灵仙、砂仁,地龙、没药、自然铜,草乌、半夏
治肝肾风虚,筋脉拘挛,骨节疼痛。
【文献摘录】《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本草纲目》:「主补肾,故治耳鸣及肾虚久泄,肾主骨,故治折伤,耳痛。」
 
摘《用药心得十讲》:
骨碎补味苦,性温。主要功用是活血、止血、补肾接骨。兼能祛骨风、治牙痛。常用于外伤骨折,肾虚久泻,骨痛、牙痛等症。
1.外伤骨折:本品能入肝肾活血祛瘀、止血、接骨续筋,外伤骨折常配合当归、红花、桃仁、苏木、续断、自然铜、土鳖虫、乳香、没药等同用。
2.肾虚久泻:本品能入肾,肾司二便。久泻多属肾虚,不可专责脾胃。可配合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炒山药、茯苓、赤石脂、制附片等同用。
3.肾虚牙痛:齿乃骨之余,属肾经。肾虚,肾阳浮动而致牙痛者,可用本品配合地黄、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牛膝、细辛、独活等同用。
补骨脂、骨碎补皆能补肾。但补骨脂偏用于温补肾阳,治五更泄泻。骨碎补偏用于祛骨中毒风,治痿痹骨折,并能坚肾固齿。
续断疗折伤,主治在筋。骨碎补疗折伤,主治在骨。
寻骨风治风寒湿痹之骨痛。骨碎补治毒风瘀血之骨痛。
用量一般3~9克。
胃火盛的牙痛忌用。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Sm.、中华槲蕨Drynaria baronii(Christ) Diels、石莲姜槲蕨Drynaria propinqua (Wall.)J.Sm.、崖姜Pseudodrynaria coronans (Wall.) Ching、光亮密网蕨Phymatodes lucida (Roxb.) Ching 以及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Davalliaorientalis C. Chr.、海州骨碎补 Davallia mariesii Moore 等的根茎。亦名胡狲姜、猴姜(《本草拾遗》),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等。味苦,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活血、止血。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内服:煎汤,10~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槲蕨根茎含淀粉 16.4%、葡萄糖 5.37%,亦含柚皮甙(Naringin)。从石莲姜槲蕨中分离出了四种化合物:石莲姜素、4-O-β-D-吡喃葡萄糖基咖啡酸、胡萝卜甙和蔗糖。
药理作用:骨碎补在试管内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作用。实验表明:骨碎补能促进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牙周病根面上附着和生长,提示其可能直接参与了牙周结缔组织新附着形成的过程。
有报告指出,骨碎补对骨关节软骨有刺激细胞代偿性增生的作用,并能部分改善由于力学应力线改变造成骨关节退行性变,从而降低骨关节病的病变率。
研究表明:骨碎补对卡那霉素中毒性耳聋有预防作用。注射卡那霉素时合用骨碎补,可减轻前者对耳蜗的毒性作用,但是骨碎补不能控制停药后中毒性耳聋的发展。
有报告指出,骨碎补注射液给高胆固醇家兔肌肉注射,对高血胆固醇家兔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升高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能预防和治疗主动脉壁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耳聋骨碎补45~60g,葛根45g,磁石60g,山药30g,白芍、川芎各15g,酒大黄1.5~6g,甘草12g,水煎服,每日1剂,并配合维生素类药。治疗108例(183只耳),痊愈10 只耳,显效54只耳,进步46只耳,无效73只耳。对爆震性、突发性、原因不明性耳聋的疗效较好,对噪音性、药物性耳聋的疗效较差。〔中医杂志1981;(5):35〕
2.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地龙(炒)500g,马钱子(制)、红花各 350g,汉防己、乳香(醋炒)、没药(醋炒)、骨碎补(制)、五加皮各150g。马钱子用砂烫至外表呈棕黄色并鼓起,去毛屑。骨碎补用砂烫去毛。将上药粉碎成末,混匀,装入胶囊,每丸含0.15g。成人每次5丸,日服3次,温水送服,15天为1疗程,休息5天再行第二疗程。治疗39例,痊愈26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新中医1990;22(6):27〕
3. 治疗鸡眼骨碎补10g,碾粗末,于95%乙醇100ml中浸泡3日即可使用。用时先以温水洗泡鸡眼处,用小刀削去外层原皮,再涂擦本药液,每2小时擦1次,擦后略有痛感,几分钟后即消失。治疗6例,用药10~15天,全部治愈。〔中医杂志1964;(8):317〕
4. 治疗牙痛骨碎补、升麻各15g,细辛4g,黄柏12g,百合、生地各24g,磁石60g,赤芍30g,龙胆草、甘草各10g。兼便秘者加番泻叶3g;兼发热口干者加石膏60g、知母12g;气阴不足夹寒滞齿(络)者去黄柏、赤芍,龙胆草减半量,加白芍30g,麦冬12g,蜂房15g,细辛增至6~8g。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忌酒、香燥等食物。治疗140例,痊愈125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云南中医杂志1990;11(5):28〕
5. 防治链霉素毒副反应a. 骨碎补,每日 15g,水煎分2次服,严重者可日服2剂。治疗有链霉素毒副反应(主要为头晕、耳鸣,次为唇面麻木、耳痛、耳塞感、耳聋等)者55例,治愈37例,好转10例,无效8例。〔中华医学杂志1977;(2):96〕
b. 骨碎补30~45g,水煎服,日1剂。防治链霉素毒性反应30例,痊愈29例。〔广西医学1982;4(4):213〕
方剂选用:
1. 治疗腰脚疼痛不止:骨碎补一两,桂心一两半,牛膝三分(去苗),槟榔二两,补骨脂三两(微炒),安息香二两(入胡桃仁捣熟)。捣罗为末,炼蜜入安息香,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太平圣惠方》)
2. 治疗金疮,伤筋断骨,疼痛不可忍:骨碎补(去毛,麸炒微黄)、自然铜(细研)、虎胫骨(涂酥炙黄)、败龟(涂酥炙微黄)各半两,没药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胡桃仁半个,一处嚼烂,用温酒一中盏下之,日三、四服。(《太平圣惠方》骨碎补散)3. 治疗打扑伤损:胡狲姜不以多少,生姜半之。上同捣烂,以罨损处,用片帛包,干即易之。(《百一选方》)
4. 治疗肾虚耳鸣耳聋,并齿牙浮动,疼痛难忍:骨碎补四两,怀熟地、山茱萸、茯苓各二两,牡丹皮一两五钱(俱酒炒),泽泻八钱(盐水炒)。共为末,炼蜜丸。每服五钱,食前白汤送下。(《本草汇言》)
【注意事项】
宜忌:阴虚及无淤血者慎服。
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本品,曾有口服煎剂引起中毒1例的报告,症状表现为口干、多语、有恐惧感、心慌胸闷。
【医家论药】
“骨碎补,能入骨治牙及久泄痢。昔有魏某久泄,诸医不效,垂殆,予用此药末,入猪肾中煨熟与食,顿住。盖肾主大小便,久泄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本草纲目》)
“骨碎补,虽与补骨脂相似,然总不如补骨脂性专固肾通心,而无逐淤破血之治也。”(《本草求真》)
“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本草正义》)
“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本草述》)
 
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fortunei(Kze.)J.Sm. 的根茎。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肾虚久泻、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骨碎补,别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英文名:Drynaria fortunei。真蕨目、骨碎补科蕨类植物,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本品呈扁平长条状,多弯曲,有分枝,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淡,微涩。

基本简介
7617bbc71629155042722abb56e3d2fa.jpeg骨碎补出自《本草纲目拾遗》:骨碎补,本名猴姜,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或作骨碎布,讹矣。江西人呼为胡姜,象形也。岭南虔、吉州亦有之。叶似石韦,而一根,余叶生于木。 《日华子本草》:猴姜,是树上寄生草,苗似姜,细长。《开宝本草》:骨碎补,生江南。根着树石上,有毛,叶如庵闾。《本草图经》:骨碎补,今淮、浙、陕西、夔、路州郡亦有之。根生大木或石上,多在背阴处,引根成条,上有黄毛及短叶附之,又有大叶成枝,面青绿色有黄点,背青白色,有赤紫点。

春生叶,至冬干黄,无花实。惟根入药,采无时,削去毛用之。《本草衍义》:骨碎补,苗不似姜,姜苗如苇梢。此物苗,每一大叶两边,小叶槎牙,两两相对,叶长有尖瓣。《纲目》:庵闾主折伤破血,此物(骨碎补)功同,故有庵闾之名。其根扁长,略似姜形,其叶有桠缺,颇似贸众叶,谓叶如庵闾者殊谬,如石韦者亦差。
 
植物形态
①槲蕨,又名:崖姜、岩连姜、爬岩姜、肉碎补、石碎补、飞天鼠、牛飞龙、飞来风、飞蛾草。附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肉质粗壮,长而横走,密被棕黄色、线状凿形鳞片。叶二型,营养叶厚革质,红棕色或灰褐色,卵形,无柄,长5~6.5厘米,宽4~5.5厘米,边缘羽状浅裂,很象槲树叶;孢子叶绿色,具短柄,柄有翅,叶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0~37厘米,宽8~18.5厘米,羽状深裂,羽片6~15对,广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边缘常有不规则的浅波状齿,基部2~3对羽片缩成耳状,两面均无毛,叶脉显著,细脉连成4~5行长方形网眼。孢子囊群圆形,黄褐色,在中脉两侧各排列成2~4行,每个长方形的叶脉网眼中着生1枚,无囊群盖。

附生于树上、山林石壁上或墙上。分布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②中华槲蕨

附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密被棕色有亮光的披针状钻形鳞片。叶二型,营养叶稀少,红棕色,无柄,矩圆披针形,长9~10厘米,宽4~9厘米,羽状深裂,裂片长圆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2~4.5厘米,宽约0.8~1.3厘米,先端钝或急尖,下部裂片缩短,上面被毛,下面无毛;孢子叶绿色,具长柄,柄淡棕红色,有狭翅,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6.5~13厘米,羽状深裂几达中轴,羽片14~25对,长圆形或广线状披针形,宽1~1.4厘米,先端钝圆或急尖,下部羽片缩短或成耳状,叶片两面均疏被短毛,叶脉显著联结成网状,有内藏细脉。孢子囊群圆形,直径约2.5毫米,黄棕色,在中脉两侧各排列成一行,无囊群盖。

生于高山地带的石上或树上。分布青海、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

以上两种植物根茎上的鳞片(骨碎补毛)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③石莲姜槲蕨,又名:近邻槲蕨。

附生多年生草本,高达60厘米。根茎肉质粗肥,横走,密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鳞片,其边缘有睫毛。叶二型,无毛,营养叶淡棕色,革质,阐卵形,长8~16厘米,宽6~10厘米,羽裂深1/2~2/3;孢子叶柄长8~20厘米,叶片长25~45厘米,宽20~30厘米,矩圆形或矩圆状卵形,羽状深裂达叶轴;裂片互生,下部一二对略短或不缩短,中部的长12~18厘米,宽1.5~2.5厘米,渐尖头,边缘有疏浅缺刻,网状叶脉明显。孢子囊群在主脉两侧各排成整齐的一行,靠近主脉,无囊群盖。

附生山区树干或岩石上,分布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

④崖姜

附生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根茎肉质粗厚,横走,密生棕色长条形有睫毛的鳞片。叶簇生,无柄,光滑,硬革质,长圆状披针形,中部宽15~25厘米,羽状深裂,向下部渐狭,中部以上的裂片长10~20厘米,宽约3厘米,全缘,无毛,先端长尾状渐尖,基部有关节,叶脉明显,网状,网眼有分离的内藏小脉。孢子囊群生于靠近侧脉的网眼上边和内藏小脉的交叉点上,近圆形或长圆形,成熟时呈断线形,无囊群盖。

附生于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岩石或树干上。分布广东、广西,台湾和云南。

⑤光亮密网蕨,详"猪毛蕨"条。

⑥大叶骨碎补,又名:硬骨碎补、华南骨碎补。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根状茎粗壮横走,连同叶柄基部密生披针形、膜质、棕色鳞片。叶近生,纸质,无毛;叶柄及叶轴棕色;叶片三角形,长宽各约60~90厘米,4回或5回羽状分裂,顶部渐尖并为羽裂;羽片互生,有柄,基部一对最大,中部以上逐渐变小;小羽片有短柄,连同小羽轴有狭翅;末回裂片斜三角形,常二裂成不等长的尖齿。孢子囊群生于小脉中部稍下的弯弓处,或生于小脉分叉处;囊群盖盅形。

附生于岩石或树干上。分布广东、广西、台湾、云南。

⑦海州骨碎补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根茎长而横走,密生阔披针形的鳞片,边缘有不规则细锯齿。叶远生,叶柄硬直,长约10厘米;叶片三角状五边形,长宽几相等,约8~14匝米,4回羽状细裂,基部一对羽片最大,长宽各约5~7厦米;末回裂片长圆形,宽1.5~2毫米,钝尖,顶部二裂为不等长的粗钝齿,叶脉单一或交叉,每齿有小脉1条。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盅状,向边缘开口,成熟时孢子囊突出口外,覆盖裂片顶部,仅霉出外侧的长钝齿。

附生于石山。分布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和台湾。

采收炮制
冬、舂采挖,除去叶片及泥砂,晒干或蒸熟后晒干,用火燎去毛茸。

①槲蕨、中华槲蕨及石莲姜槲蕨的干燥根茎呈扭曲的扁平长条状,常多分歧,长6~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约2~4毫米。表面淡棕色至暗棕色,密被细小鳞片,黄棕色至棕色,柔软如毛;用火燎过则残留鳞片成棕色至深棕色,两侧及上表面具突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质硬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红棕色,有黄白色散在的维管束,成圆圈状排列。气无、味淡而微涩。以粗壮扁平为佳。

槲蕨主产于浙江、湖北、广东、广西、四川,此外,贵州、江西、福建等地亦产。中华槲蕨产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石莲姜槲蕨产于四川、云南。

②崖姜的干燥根茎呈圆柱形或扁条状,粗大,略弯曲而扭曲,不分枝,长7~15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棕黑色或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沟纹和皱纹,在沟纹、皱纹及叶基处可见黄棕色细密的鳞片,上面有哭起的圆形叶痕,直径约1厘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红棕色,有众多的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凹"形。气微弱,味微涩。

产于广东,在辽宁、广东使用。

③光亮密网蕨的干燥根茎详"猪毛蕨"条。

④大叶骨碎补的干燥根茎呈扭曲的圆柱形,或略扁,长4~13厘米,直径7~9毫米,表面棕褐色,有纵沟纹及皱纹,残留少量黄棕色鳞片。上侧有突起的圆形叶基痕。质坚硬。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红棕色,有多数黄色点状维管束,排成环状,中央有两个维管束较大,呈新月形。气微弱,味微涩。

产于广西、广东,在辽宁、广西、广东使用。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