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L 络石藤(附:海风藤)

恒则成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6/08
帖子
310
获得点赞
14
声望
0
年龄
45
未命名.jpg
简介
【英文名】 CAULIS TRACHELOSPERMI
【来源】 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的干燥带叶藤茎。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制法】 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性状】 本品茎呈圆柱形,弯曲,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mm;表面红褐色,有点状皮孔及不定根;质硬,断面淡黄白色,常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8cm,宽0。7~3。5cm;全缘,略反卷,上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淡,革质。气微,味微苦。
【鉴别】 本品茎的横切面:木栓层为棕红色数列木栓细胞;表面可见单细胞非腺毛,壁厚,具壁疣。木栓层内侧为石细胞环带,木栓层与石细胞环带之间有草酸钙方晶分布。皮层狭窄。韧皮部薄,外侧有非木化的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均由木化细胞组成,导管多单个散在。木质部内方尚有形成层及内生韧皮部。髓部木化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散在髓部常破裂。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6~12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贮藏】络石藤置干燥处。
【备注】 (1)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可单味浸酒服,也可与木瓜、海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治疮疡肿痛之症,常与乳香、没药、瓜蒌、甘草、皂角刺等配伍。
形态特征
络石藤常绿木质藤本,长达10m,具乳汁。茎褐色,多分枝,嫩枝被柔毛。叶对生,具短柄,幼时被灰褐色柔毛,后脱落;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2-10cm,宽1-4.5cm,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被细柔毛。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白色,高脚碟状,萼小,5深裂;花管外被细柔毛,筒中部膨大;花冠反卷,5裂,右向旋转排列,花冠外面和喉部也有柔毛;雄蕊5,着生在花冠筒中部,花药顶端不伸出花冠喉部外;花盘环状5裂,与子房等长;心皮2,胚珠多数。果长圆柱形,长约15cm,近于水平展开。种子线形而扁,褐色,顶端具种毛。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别名:
石鲮、明石、悬石、云珠、云丹、石磋、略石、领石、石龙藤、耐冬、石血、白花藤红对叶肾、对叶藤、石南藤、过墙风、爬山虎、石邦藤、骑墙虎、风藤、折骨草、交脚风、铁线草、藤络、见水生、苦连藤、软筋藤、万字金银、石气柑
各家论述
1.《纲目》:络石,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变白耐老,即医家鲜知用者,岂以其近贱而忽之耶。服之当浸酒耳。
2.《得配本草》:络石,配射干、山栀,治毒气攻喉。配参、苓、龙骨,治白浊已甚。
3.《要药分剂》: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伸屈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
4.《本草正义》:络石气味,《本经》谓之苦温,盖以功能通经络活血而言之,故以为温。然《本经》主治,纯是热症,则非温热可知,故《别录》改作微寒,而《御览》引李当之说,且以为大寒也。此物善走经脉,通达肢节,《本经》主风热死肌,《别录》养肾,主腰髋痛,坚筋,利关节,皆即此义。其治痈肿、喉舌肿,口干舌焦,皆苦寒泄降之功用也。《别录》谓其除那气,则以邪热而言。凡《本经》、《别录》邪气二字,所赅最广,其实各有所主,并非泛辞,读者当以意逆之,自能悟到,不可混作一例者。惟大惊入腹四字,则不甚可解,当付阔疑。恭谓疗产后血结大良,盖以瘀露不通而言,苦泄破瘀,且善通络,是以主之。又谓主蝮蛇疮毒心闷,则清热泄降,固解毒之良药。又谓刀斧伤疮,敷之立瘥,则又外治活血之神丹矣。藏器谓主一切风,即《本经》治风热死肌,《别录》利关节之义。今用以舒节活络,宣通痹痛甚验。
5.《本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肿,水浆不下。
6.《别录》:主大惊入腹,除邪气,养肾,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
7.《药性论》:主治喉痹。
8.《唐本草》:疗产后血结。蝮蛇疮,绞取汁洗之,服汁亦去蛇毒心闷;刀斧伤诸疮,封之。
9.《本草拾遗》:煮汁服之,主一切风。络石藤
10.《中国药植志》:祛风止痛,通络消肿。适用于关节痛,肌肉痹痛,腰膝酸痛等症;也能消散诸疮,去咽喉肿痛。
11.《中国药植图鉴》:预防流产。
12.《江西草药》:祛风活络,凉血止血。治关节炎,肺结核,吐血,外伤出血,风火牙痛,瘰疬,毒蛇咬伤。
选方
①治筋骨痛:络石藤一至二两。浸酒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关节炎:络石藤、五加根皮各一两,牛膝根五钱。水煎服,白酒引。
③治肺结核:络石藤一两,地菍一两,猪肺四两。同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
④治吐血:络石藤叶一两,雪见草、乌韭各五钱。水煎服。(②--④方均出《江西草药》)
⑤治肿疡毒气凝聚作痛:鬼系腰一两(洗净晒干),皂角刺一两(锉,新瓦上炒黄),瓜蒌大者一个(杵,炒,用仁),甘草节五分,没药、明乳香各三钱(另研)。上每服一两,水酒各半煎。溃后慎之。(《外科精要》止痛灵宝散)
⑥治喉痹咽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络石草二两。切,以水一大升半,煮取一大盏,去滓,细细吃。(《近效方》)
⑦治外伤出血:络石藤适量。晒干研末。撒敷,外加包扎。(《江西草药》)
 
由版主最后编辑:
未命名1.jpg
这草药很容易繁殖
 
由版主最后编辑:
我们这儿很多,蚕虫没桑叶吃的时候,我们小时候就用络石藤叶子给蚕吃,蚕很爱吃,我在生活中观察,有些络石藤爱长在樟树身上,我觉得这样的络石藤得樟气通络之功很强,
 
回复 3# 月舞飞狐


呵呵,感谢先生。我这边的络石藤也是生长在香樟树的树下。
 
④治吐血:络石藤叶一两,雪见草、乌韭各五钱。水煎服。(②--④方均出《江西草药》)
大家来看他这个方子:
药物的名称不统一,还真是害死人。
络石藤,就是本帖所说的,我们就不再多说了。
雪见草是什么呢?
呵呵,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癞蛤蟆草,或叫荔枝草。
https://www.tcmbe.com/threads/37535
乌韭是什么药呢?
呵呵,其实就是所谓的凤尾草。
https://www.tcmbe.com/threads/40507
呵呵,你说我们学这个容易吗?
 
01.jpg
1.jpg

络石藤

络石藤

(英)Chinese Starjasmine Stem

[别名] 红对叶肾、白花藤、爬山虎。

[来源] 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Lem.的带叶茎藤。

[植物形态] 常绿攀援藤本。有白色乳汁。茎红褐色,有气根,幼枝密被短柔毛。叶对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 10cm,宽1-4.5cm,先端尖,钝圆或微凹,下面疏生短柔毛;叶柄短,有毛。聚伞花序腋生和顶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裂片5,向右覆盖。花冠喉部有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盘环状,5裂;心皮2,离生。蓇葖果圆柱状。花期4—6月,果期10月。
生于山野、荒地,常攀援于石上、墙上或其他植物上,有栽培。主产江苏、安徽、湖北、山东。

[采制] 冬季至次年春季采割,晒干。

[性状] 茎呈圆柱形,弯曲,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mm;表面红褐色,有点状皮孔及不定根;质硬,断面淡黄白色,常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展开后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上表面暗绿色或深绿色,下表面色较淡,革质。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份] 茎含牛蒡甙(arctiin)、络石甙(tracheloside)、 去甲基络石甙(nortracheloside)及穗罗汉松树脂酚甙(matairesinoside)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用量6—12g。
 
由版主最后编辑:
shhfb-x.jpg
海风藤
t01b3bc0119d982fe64.jpg
t0111b517cf71afa6da.jpg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 kadsura (Choisy) Ohwi.的干燥藤茎。

[植物形态] 常绿木质藤本。茎有条棱,节上生不定根。叶互生,叶片革质,卵开或卵状披针形,长6~8cm,宽2~6cm,先端渐尖,基部浅必形或圆形,无毛,下面有白色腺点,叶脉5~7条,近叶基发出。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雄穗长3~5.5cm,苞片圆形,盾状,雄蕊2枚;雌穗长1~2cm。浆果近球形,褐黄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 呈扁圆柱形,微弯曲,长15~60cm,直径0.3~2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纵向棱状纹理及明显的节。节间长3~12cm,节部膨大,上生不定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窄,木部宽广,灰黄色,导管孔多数,射线灰白色,放射状排列,皮部与木部交界处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气香,味微苦辛。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用于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由版主最后编辑:
qrlsa-x.jpg
qrlsb-x.jpg


[来源] 为夹竹科植物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的干燥带叶藤茎。

[植物形态] 常绿攀援藤本;具乳汁。老枝生气根,嫩枝绿色被子灰色柔毛。枝条攀援树上或墙壁上不生气根。叶对生。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萼5深裂,反卷,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筒中部膨大,花冠5裂,开入时向右作旋转状而平展;雄蕊5,着生于花冠中部,花药连合围绕于柱头;子房上位,心皮2,离生。蓇葖果双生,沿腹缝线开裂,种子顶端有白色细绒毛一束。花期4~5月,果期8~10月。
[药材性状] 茎呈圆柱形,弯曲,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mm;表面红褐色,有点皮孔及不定根;质硬,断面淡黄白色,常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展开后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8cm宽0.7~3.5cm;全缘。略反卷,上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浅,革质。气微,味微苦。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由版主最后编辑:
【药用】夹竹桃科潘援藤本植物络石 Trachelospermum jasminodes (Lindl.)Lem. 的干燥带叶藤茎。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干、肾经。
【功效】祛风通络,凉血消痈。
【临床应用】1. 用于风湿痹痛
络石藤功能祛风而舒经活络,性寒清热,致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可单味浸酒服,也可与木瓜、海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
2. 用于疮疡肿痛
本品行微寒,能凉血清热而消痈,用治疮疡肿痛之症,常与乳香、没药、瓜萎、甘草、皂角刺等配伍。
【处方用名】络石藤 (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 ,煎服。
【附药】海风藤:及胡椒科植物海风藤的藤茎。功能祛风通络,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症一般用量 三钱至五钱 ,煎服。
【文献摘录】《神农本草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种水浆不下。」
《本草纲目》:「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
《要药分剂》:「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
 
摘《用药心得十讲》:
海风藤味辛、苦,性微温。主要作用是祛风湿、通经络。常用于风寒湿痹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四肢拘挛或麻木不仁,阴天下雨则加重等症。可配合羌活、独活、秦艽、当归、桂枝、川芎、桑枝、乳香、木香、青风藤、豨签草同用。
青风藤祛风兼能行痰,偏用于风湿流注,历节(以关节红肿、大小关节游走性剧烈疼痛为特点)、鹤膝(以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征,形如鹤膝,故名)。海风藤祛风、通经络,偏用于风寒湿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
用量一般6~15克。重症可用至30克。
血虚阴虚及肾虚(无风寒湿邪)腰腿痛者不宜用。
 
络石藤味苦,性微寒。有通经络、利血脉、祛风湿的作用。适用于关节疼痛、肌肉痠楚、筋脉拘急、屈伸不利,风寒湿邪久郁不愈,郁而化热,或机体阳盛,正邪相搏从阳化热而出现关节疼痛处发热、身有微热、患肢于夜间不欲多盖衣被等热象者。常配合桑枝、防风、红花、赤芍、忍冬藤、当归、乳香、没药、豨签草、伸筋草等同用。我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兼有发热者。
海风藤治风湿痹痛,偏用于风寒湿较重无热象者。络石藤治风湿痹痛,偏用于兼有热象者。
豨签草用于湿邪偏重、腰腿疼痛、乏力者,兼有益肝肾作用。络石藤用于风湿化热、筋脉拘急疼痛者,善通经络,无补益作用。
用量一般6~15克,重症有时用30克。
 
6d9e59e5h946b683b3b69&690.jpg
t01103955a095edaa21.jpg


络石藤

【拼音名】Luò Shí Ténɡ

【英文名】CAULIS TRACHELOSPERMI

【来源】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Lem. 的干燥带叶藤茎。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弯曲,多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5mm;表面红褐色,有点状皮孔及不定根;质硬,断面淡黄白色,常中空。叶对生,有短柄;展平后叶片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8cm,宽0。7~3。5cm;全缘,略反卷,上表面暗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淡,革质。气微,味微苦。

【鉴别】本品茎的横切面:木栓层为棕红色数列木栓细胞;表面可见单细胞非腺毛,壁厚,具壁疣。木栓层内侧为石细胞环带,木栓层与石细胞环带之间有草酸钙方晶分布。皮层狭窄。韧皮部薄,外侧有非木化的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均由木化细胞组成,导管多单个散在。木质部内方尚有形成层及内生韧皮部。髓部木化纤维成束,周围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方晶。散在髓部常破裂。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稍润,切段,干燥。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用于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6~12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贮藏】置干燥处。

【备注】(1)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可单味浸酒服,也可与木瓜、海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治疮疡肿痛之症,常与乳香、没药、瓜萎、甘草、皂角刺等配伍。

【摘录】《中国药典》
 
由版主最后编辑:
络石藤

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 minoides(Lindl.)Lem. 的茎、叶。亦名络石(《本经》)、络石草(《近效方》)、鬼系腰(《外科精要》)等。味苦、性凉。入肝、肾经。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痈肿、喉痹、吐血、跌打损伤、产后恶露不行。内服:煎汤6~15g;浸酒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汁洗。
【现代研究】
主要成分:茎含牛蒡甙(Arctiin)、络石糖甙(Tracheloside)、罗汉松树脂酚甙(Matairesinoside)、降络石糖甙(Nortracheloside)、橡胶肌醇(Dambonitol)、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yl glucoside)、加拿大麻糖(Cymarose)等。
药理作用:牛蒡甙可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使冷血及温血动物产生惊厥,大剂量引起呼吸衰竭,并使小鼠皮肤发红,腹泻。对离体兔肠及子宫有抑制作用。
【临床运用】
临床报道:
1. 治疗中风全虫(研末服)、丹参各30g,土鳖、地龙、僵蚕、钩藤、忍冬藤、海风藤、络石藤各15g,鸡血藤60g,蜈蚣3条,乌梢蛇9g,黄芪120g,当归12g,随证加减,水煎服。治疗54例,疗效满意。〔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1;14(3):24〕
2. 治疗痹症海风藤王、络石藤、钩藤、鸡血藤、威灵仙各100g,透骨草50g,川乌、草乌、细辛各30g,切碎,以75%酒精10000ml 浸泡1个月制成抗风湿渗透液备用。治疗时将渗透液均匀地涂于疼痛关节部位,再加 TDP 照射,经5~10分钟,局部温热,药液烘干,如此再涂1~2次药液,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在治疗期间停用一切中西药。对照组单纯用TDP理疗器照射疼痛部位30分钟。结果:加渗透液组患者中显效 39 例,有效10例,无效1例。TDP治疗组患者中显效5例,有效23例,无效2例。〔内蒙古中医药1991;10(4):18〕
方剂选用:
1. 治疗筋骨痛:络石藤一至二两。浸酒服。(《湖南药物志》)
2. 治疗肿疡毒气凝聚作痛:鬼系腰一两(洗净晒干),皂角刺一两(锉,新瓦上炒黄),瓜蒌大者一个(杵,炒,用仁),甘草节五分,没药、明乳香各三钱(另研)。上每服一两,水酒各半煎。溃后慎之。(《外科精要》止痛灵宝散)
3. 治疗喉痹咽塞,喘息不通,须臾欲绝:络石草二两。切,以水一大升半,煮取一大盏,去滓,细细吃。(《近效方》)
配伍效用:
络石藤配伍海风藤 络石藤味苦性凉,入肝、肾经,祛风通络、凉血消肿;海风藤苦辛微温,入肝经,祛风湿、通经络。二者相须为用,共奏祛风湿、舒筋脉、通经络、止疼痛之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关节肿痛、筋脉拘急、半身不遂等症。
【注意事项】
宜忌:“阴脏人畏寒易泄者勿服。”(《本草经疏》)
“杜仲、牡丹为之使。恶铁落,畏菖蒲、贝母。”(《本草经集注》)
【医家论药】
“络石,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变白耐老,即医家鲜知用者,岂以其近贱而忽之耶。服之当浸酒耳。”(《本草纲目》)
“络石,配射干、山栀,治毒气攻喉。配参、苓、龙骨,治白浊已甚。”(《得配本草》)
“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伸曲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要药分剂》)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