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S 松节(附:松香、松花粉)

linang99

闻名全坛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5
帖子
46319
获得点赞
52
声望
36
t0127accc2bdbc61194.jpg
t0151304678c62ac06c.jpg
t01d1ae81c0e0887f39.jpg


[来源] 为松科松属若干植物中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或提取得到的挥发油。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针叶长13~20cm,2枚一束,细柔;树脂管4~7个,边生;叶鞘宿存。花单性同株;雄球花丛生于当年枝顶端。球果卵形,熟时粟色,鳞盾平或略肥厚,微具横脊,鳞脐微凹,无刺尖。种子有翅。

[药材性状] 呈不规则的团块状,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纵裂纹。体重坚实,微有松脂香气。饮片呈不规则的块片状,片面黄棕色,显油性。

[采集地] 成都市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肌肉痛或关节痛等。
 
由版主最后编辑:
t0112af163807ae731f.jpg
t01190c51632068ae85.jpg


【药用】松科乔木油松 Pinus tabulaeformis Barr. 或马尾松 P.massonianalamb 的瘤状节或分枝节。
【性味与归经】苦,温。入肝、肾经。
【功效】除湿利痹
【临床应用】用于风湿痹痛。
本品苦燥温通,具有燥湿通络利痹之功,善去筋骨间风湿,对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等症,可单味浸酒服或与羌活、独活、防风、桑枝、海风藤、川芎、当归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松节 油松节(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1. 松香:及松树的树脂。性味苦、甘、温。功能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风湿痹痛,疮疡肿痛等症。一般用量 一钱至三钱 ,入丸散或浸酒服。
2. 松花粉:即松树的花粉。性味甘温。功能润肺,燥湿,止血。内服可以治咳嗽;外敷可治皮肤湿疹,婴儿尿布湿疹,创伤出血。一般用量一钱至二钱,包煎。外用适量。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筋骨间风湿诸病宜之。」
《本草汇言》:「气温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风有湿,作痛作痿,痿软无力者,用此立痊。倘阴虚髓乏,血燥有火者,宜斟酌用之。」
 
由版主最后编辑:
松香
【药用】本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树脂。
【性味】苦、甘,温。
【功效】生肌止痛,燥湿杀虫。
【临床应用】用于痈疖,疥癣等症。
本品通常作为外用药,治痈疖、疥癣湿疮瘙痒等症。治痈疖,可与蓖麻子、东丹等配用;治疥癣湿疮,可与轻粉、麻油等配用。
【处方用名】松香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千捶膏《经验方》:松香、蓖麻子、轻粉、东丹、银朱,茶油
外治痈、疖、疔等。
【文献摘录】《本经》:「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
《药性本草》:「煎膏,生肌止痛,排脓袪风,贴诸疮、脓血?烂,塞牙孔杀虫。」
 
摘《用药心得十讲》:
松节味苦,性温。有祛风湿、活经络、利关节的作用。常用于风湿痹痛(包括风湿性关节炎)较久,关节、筋骨拘挛疼痛,或关节胀痛、屈伸不利者。可配合桂枝、伸筋草、透骨草、木瓜、防已、红花、威灵仙、羌活、独活、炙山甲等同用。寒温较重者,可加制附片、细辛、桂心等。本品对膝关节的寒湿疼痛,效果较好,可与牛膝、木瓜、海桐皮等同用。
伸筋草、透骨草偏用于筋骨拘挛的风湿痹痛。松节偏用于关节屈伸不利或关节肿胀的寒湿痹痛。
用量一般9~15克;重症可用至30克。
 
摘《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油松节乃松树枝干之结节,苦温无毒,善于祛风通络,疏利关节,故习俗多视为痹证及伤科之良药,凡历节肿痛、挛急不舒.或跌仆损伤所致之关节疼痛、肿胀不适,多有效验。

朱老揣摩前贤论述,采用民间秘验,长期研索,发现本品有补虚固本之长,对诸般羸损沉疴,大有恢复之功。

陶弘景谓本品“主脚弱”,李时珍阐发其义曰:“松节,松之骨也,质坚气劲,久亦不朽,故筋骨间……诸病宜之。”《分类草药性》指出它有“通气和血”之功,说明本品不仅祛风辑痹,抑且具有强壮补益之功效。

朱老经验,认为油松节能提高免疫功能,对体气虚弱,易于感冒,屡屡感染者,每日取油松节30克、红枣7枚煎服,连用1个月,有提高固卫御邪之功,能预防感冒之侵袭,赞之为“中药丙种球蛋白”,验之临床,信不诬也。

对慢支咳嗽,久久不愈,痰涎稀薄,舌质不红者,加用本品20~30克于辨治方中,有增强宁嗽止咳之功。

慢性肾炎尿蛋白长期不消,而体气偏阳虚者,用本品30克,配合生黄芪30~60克(黄芪久用,宜逐步加量,否则效不著),党参、菝葜各15克,菟丝子、金樱子各丑2克,扦扦活30克.制附片8克,甘草6克,坚持服用,多能逐步恢复。

凡贫血患者,三系减少,或但血小板减少者,朱老每以油松节、鸡血藤、牛角(骨思)、仙鹤草各30克,补骨脂直5克,加于辨治方中,有升高红、白细胞及血小板之功。

[病案举例]
张姓患者,女,54岁,工人。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己五年余,迭经中西药物治疗.终未瘥复,血小板常逗留在2.5万~4万之间,牙龈渗血,四肢紫癜,此伏彼起,关节酸痛,头昏肢软,纳谷欠香,怯冷便溏,苔薄质淡,脉细软。新病多属实属热,久病则多为虚为寒,朱老辨为脾肾阳虚,气不撮血所致,治当培益脾肾,补气撮血。用上五味加益气血的党参、黄芪,温补脾肾之阳的仙灵脾、炮姜岌、炒白术。连服10荆.血小板升至9万,精神较振。紫癜逐步减少,已不续透。嘱续服8剂,症情稳定,紫癜来续见,乃以丸剂巩固善后。晨服人参养荣丸,晚服归脾九,每次6克。随访半年,紫疲迄未再作。

对心脾两虚、血不养心而致失眠者,于归脾汤中加用油松节30克,多可增强宁神安眠之功。

[汤叔良、朱建华整理]
 
松节 Sōnɡ Jié 别名 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结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inus tabulaeformis Carr.2.Pinus massoniana Lamb.3.Pinus densiflora Sied.et Zucc.4.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性味归经为苦,温,归肝经。功效为祛风燥湿,止痛。用于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

松节出自《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方书言松为五粒,字当读为鬣,音之误也。言每五鬣为一叶,或有两鬣、七鬣者。松岁久则实繁,中原虽有,然不及塞上者佳好也。”《纲目》:“松树,磊砢修耸多节,其皮粗厚有鳞形,其叶后雕。二、三月抽蕤生花,长四、五寸,采其花蕊为松黄。结实状如猪心,叠成鳞砌,秋老则子长鳞裂。然叶有二针、三针、五针之别,三针者为栝子松,五针者为松子松。其子大如柏子,惟辽海及云南者,子大如巴豆可食,谓之海松子。”

油松:乔木,高达25m,胸围可达1m以上。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甲状型,裂隙红褐色。枝轮生,小枝粗壮,淡橙黄色或灰黄色;冬芽宽椭圆形,先端尖,红褐色。叶针形,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cm,径约1.5mm;边缘有细齿,两面有气孔线;叶鞘初时淡褐色,渐变成暗灰色。雄球花序圆柱形,长1.2~1.8cm,在新枝上聚生成穗状;雌球花序阔卵形,长7mm,紫色,着生于当年新枝上。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cm,有短梗,向下弯垂,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宿存数年之久;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1.6~2cm,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连翅长1.5~1.8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生于海拔100~2600m的山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t0101f00fad0996ecd0.jpg
马尾松

马尾松:乔木,高达45m,胸围1.5m。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成不规则长块状裂。小枝常轮生,淡黄褐色,无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褐色,先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有长尖头。叶针形,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30cm,细长而柔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序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cm,聚生于新技下部苞腋,穗状;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顶端,淡紫红色。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4~7cm,径2.5~4cm,有短梗,下垂,熟时栗褐色;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cm;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鳞脐微凹,无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mm,连翅长2~2.7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2月。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赤松: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5m。树皮橘红色,不规则鳞片状秃落。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有白粉,无毛;冬芽长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针叶2针一束,长5~12cm,径约1mm,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树脂道约4~6个,边生。雄球花序淡红黄色,圆筒形,长5~12mm,聚生于新枝下端呈短穗状;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球果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张开,易脱落,有微隆起的横脊,鳞脐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mm,连翅长1.5~2cm,种翅宽5~7mm。花期4月,果熟期到年9~10月。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

t01daab44be855b559f.jpg
松节

云南松:乔木,高达30m,胸围1m。树皮灰褐色,不规则鳞片状深裂,易脱落。一年生枝粗壮,红褐色,二三年生小枝上苞片状鳞叶易脱落,露出褐色内皮;冬芽圆锥状卵形,红褐色,芽鳞被针;先端散开,有白色丝状毛。针叶3针—束,稀2针—束,长10~30cm,径约1.2mm,柔软,稍下垂,横切面扇状三角形,树脂近4~5个,中生与边生并存,叶鞘宿存。球果圆锥状卵圆形,长5~11cm,梗长约5mm,熟时栗根色或黄褐色;鳞盾肥厚隆起,有横脊;鳞脐微凹或微隆起,有短刺。种子近卵圆状倒卵形,边翅长1.6~1.9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1月。生于1000~2800的山地林中。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广西。
 
药品简述
t0127143598052d284e.jpg
松节

药名:松节

汉语拼音:songjie

英文名:PineNodularBranc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

2、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

3、赤松:pinusdensifloraSied.etZucc.

4、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Franch.

功效分类:祛风药;清热燥湿药。

科属分类:松科。

别名:黄松木节、油松节、松郎头。

性味:苦;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醋等。外用:适量,浸酒涂擦;或炒研末调敷。

生态环境:
1、油松:生于海拔100-2600m的山地。

2、马尾松: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

3、赤松: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

4、云南松:生于1000-2800m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

1、油松: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2、马尾松: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赤松: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南京一带有栽培。

4、云南松:分布于西南地区及广西。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赤松、云南松等枝干的结节。

采收储藏:多于采伐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之,经过选择修整,晒干或阴干。

炮制方法:擘碎,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待软切片,晒干。或浸泡后置蒸笼内蒸透,乘热切片。
用药禁忌
阴虚血燥者慎服。

①《本经逢原》:“血燥人忌服。”
②《本草从新》:“血虚人尤忌。
常用配方
1、治百节风虚,脚痹疼痛:松节十斤(捶碎,以水一石煮取汁五斗,去滓),糯米五斗(炊熟),细曲五斤(捣碎)。上三味拌和,入瓮密封,三七日开,取酒。可温饮一盏,日三。(《圣惠方》松节酒)

2、治风湿性关节炎:松节18g,桑枝30g,木瓜9g。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3、治大骨节病:松节7.5kg,蘑菇0.75kg,红花0.5kg,加水50kg,煮沸至25kg,滤过加白酒5kg。每次服20ml,每日2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4、治脚转筋疼痛挛急:松节一两(细锉如米粒),乳香一钱。上件药用银石器内,慢火炒令焦,只留一二分性,出火毒,研细,每服一钱至二钱,热木瓜酒调下。(《孙尚药方》)

5、治扭伤,跌打损伤(皮肤未伤者):松节适量,劈成细块,白酒浸半月,外擦患处。(《四川中药志》1982年)

6、治从高坠损,恶血攻心,胸膈烦闷:黄松木节五两,细锉,用童子小使五合,醋五合,于砂盆内以慢火炒,旋滴小便井醋,以尽为度,炒令干,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童子热小便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松节散)

7、治翻胃:松节,上锉碎,酒煎服之。(《百一选方》)

t01141ddcbf61d349ad.jpg
松节

8、治脚气入腹,心腹胀急,烦躁肿痛:松节(炒黄),松白皮、苏叶各一两,槟榔三分,甘草五钱,加灯芯二十根,生姜二片,童便三分。水煎服。(《医学入门》松节汤)

9、治脑疽:松节细研,用猪胆汁合麻油敷疮。(《普济方》)

10、治牙齿疼痛,牙龂肿痒,齿根宣露:肥松节四分,细辛二分,蜀椒二分,胡桐律四分。上四味,切,以清酒四升煮十沸,承热含之,冷即吐却,更含,瘥止。(《外台》引《广济方》)

11、治牙齿历蠹,齿根黯黑:以松节烧灰揩之。(《圣惠方》)

12、治水田皮炎:松节、艾叶各适量,制成松艾酒精,涂擦患处。(《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13、治历节风,四肢疼痛犹如解落:松节三十斤(细锉,水四石煮取一石),猪椒叶三十斤(锉,煮如松节法);上二味澄清,合渍干曲五斤候发,以糯米四石五斗酿之,依家酝法酘,勿令伤冷热。第一酘时下后诸药:柏子人五两,磁石十二两(末),独活十五两,天雄五两(炮),茵芋四两(炙),防风十两,秦艽六两,芎藭五两,人参四两,萆藓五两。上十味细切,内饭中炊之,如常酘法,酘足讫,封头四七日,押取清,适性服之,勿至醉吐。(《千金方》)

15、治患脚屈,积年不能行,腰脊挛痹及腹内紧结者:松节一斛,净洗,锉之,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渍曲;又以水二斛煮滓,取一斛,渍饭。酿之如酒法,熟即取饮,多少任意。(《补缺肘后方》)

18、治齿风,疼痛不止:槐白皮、地骨皮各一两,松节一两(锉)。上药,捣筛为散,每用五钱,以浆一(二)中盏,煎五、七沸,去滓,热含冷吐。(《圣惠方》槐白皮散)

折叠编辑本段文献论述
t017aa0143aba9555e8.jpg
松节

1、《本草汇言》:松节,气温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风有湿,作痛作酸,痿弱无力者,用此立痊。倘阴虚髓乏,血燥有火者,宜斟酌用之。

2、《名医别录》: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

3、《日华子本草》:治脚软骨节风。

4、《本草衍义补遗》:炒焦治骨间病,能燥血中之湿。

5、《滇南本草》:行经络,治痰火,筋骨疼痛,湿痹痿软,强筋骨。

6、《草通玄本》:搜风舒筋。

7、《分类草药性》:治鹤膝风,通气和血。

8、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
生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t0165d5bfdf2f6e426a.jpg
松节

1、油松

呈扁圆节段状或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状,短粗细不一。表面黄棕色、灰棕色或红棕色,稍粗糙,有时带有棕色至黑棕色油脂斑,或有残存的栓皮。质坚硬而重。横断面木部淡棕色,心材色稍深,可见有同心环纹,有时可见散在棕色小孔状树脂道,显油性;

髓部小,淡黄棕色,纵断面纹理直或斜,不均匀。有松节油香气,味微苦辛。

2、马尾松

与油松相似。表面黄棕色、浅黄棕色或红棕色,纵断面纹理直或斜,较均匀。以体大、色红棕、油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
1、油松

横切面年轮宽0.4-0.5mm。早材管胞直径20-40μm,壁厚约1.7μm;晚材管胞直径9-27μm,壁厚约3.5μm。树脂道直径60-146μm。径向切面交叉场纹孔窗格状,1-3个,多为1个,木射线管胞内壁具锐锯齿。切向切面射线高1-13个细胞。

2、马尾松

横切面年轮宽1.5-6mm。早材管胞直径30-95μm,壁厚约3μm;晚材管胞直径15-36m,壁厚约7μm。树脂道直径可达200μm.径向切面交叉场纹孔窗格状,稀松木型,多1-2个,射线管胞内壁多钝浅锯齿。切向切面射线细胞1-24个。
 
t01dcae6b2bdd1e2f05.jpg
t013dc0ef5f12ad4a6e.jpg
t015ae4a7ca3db7baf5.jpg
松香
松香以松树松脂为原料,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得到的非挥发性天然树脂。松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造纸、油漆、橡胶等行业。
1.松林中特有的香味。

唐许浑《宿开元寺楼》诗:"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唐罗邺《春日过寿安山馆》诗:"帘开山色离亭午,步入松香别岛春。"

2.松脂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松》:"松脂,别名松膏、松肪、松胶、松香。"

3.指松脂蒸馏后的物质。固体,透明,不溶于水,质硬而脆,淡黄色或棕色。是制造油漆、肥皂、纸、火柴等的工业原料。

4.非晶体
 
中药材
植物形态
1.乔木,高达45m,胸围1.5m。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成不规则长块状裂。小枝常轮生,淡黄褐
t015ae4a7ca3db7baf5.jpg
松香色,无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褐色,先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有长尖头。叶针形,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30cm,细长而柔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cm,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顶端,淡紫红色。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4-7cm,径2.5-4m,有短梗,下垂,熟时粟褐色;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cm;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鳞脐微凹,无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mm,连翅长2-2.7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2月。

2.乔木,高达25m,胸围可达1m以上。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甲状裂,裂隙红褐色。枝轮生,小枝粗壮,淡橙黄色或灰黄色;冬芽宽椭圆形,先端尖,红褐色。叶针形,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cm,径约1.5mm,边缘有细齿,两面有气孔线;叶鞘初时淡褐色,渐变成暗灰色。雄球花圆柱形,长1.2-1.8cm,在新枝上聚生成穗状;雌球花序阔卵形,长7mm,紫色,着生于当年新枝上。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cm,有短梗,向下弯垂,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宿存数年之久;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1.6-2cm,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连翅长1.5-1.8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3..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5m。树皮橘红色,不规则鳞片状脱落。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有白粉,无毛;冬芽长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针叶2针一束,长5-12cm,径约1mm,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树脂道约4-6个,边生。雄球花淡红黄色,圆筒形,5-12mm,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球果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张开,易脱落,有微隆起的横脊,鳞脐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mm,连翅长1.5-2m,种翅宽5-7mm。花期4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4.乔木,高达30m,胸围可达2m。幼树皮暗灰色,老时灰黑色,粗厚,不规则块裂。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无毛;冬芽银白色,圆柱状椭圆形或圆柱形,顶尖,芽鳞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有光泽,粗硬,长6-12cm,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有树脂道6-11个,中生。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长1.5-2cm;雌球花单生或2-3个聚生新枝近顶端,直立,卵圆形,淡紫红色。球果熟时褐色,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4-6cm,径3-4cm,有短梗,向下弯垂,中部种鳞卵状椭圆形,鳞盾稍肥厚,横脊显著,鳞脐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5-7mm,连翅长1.5-1.8cm,种翅灰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名称】:松香【英文名】:rosin,colophony【拼音】:Sōnɡ Xiānɡ【别名】:沥青、松脂、松胶、松肪、松膏、松脂香、松胶香、白松香、黄香【药材类别】:其他【性味】:苦;甘;性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别录》:甘,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平。

④《本草正》:味苦辛;温。【归经】:入肝、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求真》:入肝、脾。【入药部分】: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或同属数种植物的树脂除去挥发油后,所留存的固体树脂。【产地和分布】: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形态特征】:本品呈透明或半透明不规则块状物,大小不等,颜色由浅黄到深棕色。常温时质地较脆,破碎面平滑,有玻璃样光泽,气微弱。遇热先变软,而后融化,经燃烧产生黄棕色浓烟。【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干掺;或调敷。内服:煎汤,3-5g;或入丸、散、亦可浸酒服。

【注意事项】:血虚者、内热实火者禁服。不可久服。末经严格炮制不可服。

①《医学入门》:不可单服,塞实肠胃。

②《本草经疏》:病人血虚有火,及病不关风寒湿所伤而成者,咸不宜服。

③《本草求真》:火实有热者勿服。【松香的功效与作用】: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主痈疽恶疮;瘰疬;瘘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扭伤;妇女白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

①《本经》:主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

②《别录》:主胃中伏热,咽干消渴,及风痹死肌,炼之令白;其赤者主恶痹。
③《药性论》:杀虫,用之主耳聋;牙有蛀孔,少许咬之不落;能贴诸疮脓血,煎膏生肌止痛,祛风。

④《日华子本草》:润心肺,下气除邪;煎膏主瘘烂,排脓。

⑤《滇南本草》:疗赤白癜风,厉风。

⑥《医学入门》:治历节酸痛,生津止渴,固齿,聪耳明目;入滋补药和服,壮阳,实阴茎,令人有子。

⑦《纲目》:强筋骨,利耳目。治崩带。

⑧《本草备要》:祛风去湿,化毒杀虫。【附方】:①治一切肿毒:松香八两,铜青二钱,蓖麻仁五钱,同捣作膏,摊贴甚妙。(《怪证奇方》)

②治疖肿,痈疽,疔疮:松香粉二两,酒精二百毫升,加热溶解,瓶口密封备用,以干棉球蘸取药液搽患处,每天一至二次。(《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③治痈疽肿毒溃破:脓水淋漓,脓头不出:炼过松脂一两,滴明乳香、真没药(俱放瓦上,焙出油)各五钱,樟脑一钱,共为细末,掺入毒内,拔脓散毒。(《外科全书》)

④治一切瘘:炼成松脂末,填疮孔令满,日三、四度。(《圣惠方》)

t012241452c0c8399b2.jpg
松香

⑤治淋巴结核溃烂:黄香一两,研为细粉。有脓水者,干撒,干者用猪油调敷。(《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

⑥治疥癣湿疮:松胶香研细,约酌少入轻粉,衮令匀,凡疥癣上,先用油涂了,擦末。(《刘涓子鬼遗方》)

⑦治瘙痒疮疥:用炼过松脂五钱,大黄、荜拨各一两;樟脑、槟榔各五钱。共为极细末,用猪油一两,和研为丸,加水银八钱再研,以水银散,不见点为度。每遇瘙痒疥癣,以药丸疮上磨之。(《刘涓子鬼遗方》)
⑧治神经性皮炎:松香、猪油各适量,煮成糊状,涂患处,日数次。(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⑨治阴囊湿痒欲溃者:板儿松香为末,纸卷作筒,每根入花椒三粒,浸灯盏内三宿,取出点烧,淋下油搽之;先以米泔洗过。(《简便单方》)

⑩治软疖频发:通明沥青八两,铜绿二两,麻油三钱,雄猪胆汁三个。先溶沥青,乃下油胆,倾入水中扯拨,器盛。每用绯帛摊贴,不须再换。(《纲目》翠玉膏)

⑾治小儿白秃疮:炼过松脂、黄丹各五钱,轻粉三钱。共为细末,菜油调搽;先用米泔汤洗净搽药,一日一次。(《简集方》)

⑿治头癣:明矾一斤半,煅枯研细,嫩松香三两,鲜猪油半斤。将松香包入油内,用松明柴点燃猪油,使松香油熔化滴下,冷却后加入枯矾,调匀,涂患处,使之结痂;隔天去痂再涂,不用水洗。(《全展选编·皮肤科》)

⒀治一切风热疮,小儿头疮:沥青、黄蜡、芝麻油各十两,巴豆十四个。上先将沥青、麻油、黄蜡熬成汁;次入巴豆,不住手搅,候巴豆焦黑,去巴豆不用;次入腻粉二钱,再搅极匀,放冷,敷疮上。(《卫生宝鉴》软青膏)

⒁治历节诸风,百节酸痛不可忍:松脂三十斤炼五十遍,酒煮十遍,二十遍亦可;炼酥三升,温,和松脂三升熟搅,令极调匀,旦空腹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⒂治历节风:松膏一升,酒三升,浸七日,服一合,日再,数剂愈。(《千金方》)

⒃治肝虚目泪:炼成松脂一斤,酿米二斗,水七斗,曲二斗,造酒频饮之。(《纲目》)
⒄治小儿紧唇:炙松脂贴之。(《圣惠方》)

⒅治风虫牙痛:刮松上脂,滚水泡化,漱口。(《濒湖集简方》)

⒆治虫蛀牙痛:炼过松脂一两,菜油三钱,火上熬化,将冷凝,加入真蟾酥五分,用筋搅匀,取米粒大,内入牙痛隙处。(《梅师集验方》)

⒇治耳久聋:松脂三两(炼),巴豆一两,相和熟捣,可丸,以薄棉裹入耳孔中塞之,日一度易。(《梅师集验方》)

(21)治妇人白带:松香五两,酒二升,煮干,木臼杵细,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温酒下。(《摘元方》)

(22)治疠风,皮肤瘙痒,须眉脱落,身面俱起紫泡:白松香不拘多少,于砂锅内煎九次,每煎一次,露一宿,九次煎如沙者良,方可服,若服此药,终生不可吃盐,若犯必发。

性味归经
【性味归经】苦甘,温。①《本经》:"味苦,温。"②《别录》:"甘,无毒。"③《药性论》:"味甘,平。"④《本草正》:"味苦辛,温。"入肝、脾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肺二经。"②《得配本草》:"入手太阴、足阳明经。"③《本草求真》:"入肝、脾。"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生肌止痛,适用于痈疖疮疡,湿疹,外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1~3钱,入丸散或浸酒服。外用适量,入膏药或研末敷患处。

【异名】松脂、松膏、松肪(《本经》),松胶香(《刘涓子鬼遗方》),沥青(《卫生宝鉴》),白松香(《滇南本草》),松胶(《纲目》),黄香(《本草原始》),松脂香(《草木便方》)。

【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树干中取得的油树脂,经蒸馏除去挥发油后的遗留物。植物形态参见"松节"条。
【采集】多在夏季采收,在松树干上用刀挖成V字形或螺旋纹槽,使边材部的油树脂自伤口流出,收集后,加水蒸馏,使松节油馏出,剩下的残渣,冷却凝固后,即为松香。置阴凉干燥处,防火、防热。

【药材】松香为不规则半透明的块状,大小不等。表面黄色,常有一层黄白色的霜粉。常温时质坚而脆,易碎,断面光亮,似玻璃状。有松节油臭气,味苦。加热则软化,然后溶化,燃烧时产生棕色浓烟。以块整齐、半透明、油性大、气味浓厚者为佳。

产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

【化学成分】油松和马尾松的松香含松香酸酐及松香酸约80%,树脂烃约5~6%,挥发油约0.5%及微量苦味物质。

【炮制】松香:置铜锅中,用微火加热融化,捞去杂质,倾入水中,候凉后取出,干燥。制松香:取葱煎汤,加入松香粉,煮至松香完全融化,乘热倒入冷水中,取出,阴干。(每松香100斤,用葱10斤)

①陶弘景:"松脂,以桑灰汁或酒煮软,按内寒水中数十过,白滑则可用。"

②《本草图经》:"松脂皆先炼治,其法用大釜加水,置甑,用白茅藉甑底,又加黄砂于茅上,厚寸许可矣。然后布松脂于上,炊以桑薪,汤减即添热水,常令满,候松脂尽入釜中,乃出之投于冷水。既凝又蒸,如此三过,其白如玉,然后入药。"
 
t01751dd03a8b2c683e (1).png
t01cf4254b340b5a039 (1).jpg
t01a3ad6ccfa77e16e3.jpg
t014215a903f699e651.jpg


松花粉,中药名。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油松Pinus tabuli formis Carr.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花粉。春季花刚开时,采摘花穗,晒干,收集花粉,除去杂质。
 
基本介绍
t013acb7fcac765bec9.jpg


松花粉(英文:POLLEN PINI)又名松花、松黄,泛指马尾松、油松、红松、华山松和樟子松等松属植物雄蕊所产生的干燥花粉。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为鲜黄色或淡黄色细粉,味甘平无毒,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一些中国传统食物如松花糕、松花团子、松花酒等仍添加松花粉。有非常大的药用价值,针对皮肤相关病疗效显著,被自古以来整整37部药典收录,包括《中国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松花粉作为松属植物的遗传物质,除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一般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黄酮、酶、脂肪酸及辅酶等200余种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

【拼音名】sōnghuāfěn

【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花粉。1~3月开花时,将雄球花摘下,晒干,搓下花粉,除去杂质。采摘时:应以嫩.红为主,花粉最好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松节条。

【生境分布】主产云南、浙江、江苏、辽宁、吉林、湖北等地。

【性状】淡黄色的细粉。气微,味淡。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椭圆形,长45~55μm,直径29~40μm,表面光 滑,两侧各有一膨大的气囊,气囊壁有明显的网状纹理,网眼多角形。干燥松花粉为淡黄色的细粉末。体质轻飘,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不沉于水。气微香,味有油腻感。以黄色、细腻、无杂质、流动性较强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油脂及色素等。
t0135959c4a59476ce0.jpg


【炮制】筛去杂质,晒干或烘干。

【性味】甘,温。
①《本草衍义》:味淡。②《纲目》: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功能主治】

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

1、《神农本草经》:松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

2、《本草纲目》: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3、《本草汇言》:疗久痢,解酒毒,清血热。

4、《本经逢原》:除风湿,治痘疮湿烂。

5、《随息居饮食谱》:酿酒主养血息风。

6、《江苏植药志》:预防汗疹。外用作创伤止血剂。

7、《四川中药志》:收敛止血。治皮肤湿疹,黄水疮湿烂不结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浸酒或调服。外用:干掺或调敷。

【注意】《本草衍义补遗》:多食发上焦热病。
①《本草衍义》:味淡。②《纲目》: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

【功能主治】

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

1、《神农本草经》:松黄,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

2、《本草纲目》: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3、《本草汇言》:疗久痢,解酒毒,清血热。

4、《本经逢原》:除风湿,治痘疮湿烂。

5、《随息居饮食谱》:酿酒主养血息风。

6、《江苏植药志》:预防汗疹。外用作创伤止血剂。

7、《四川中药志》:收敛止血。治皮肤湿疹,黄水疮湿烂不结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浸酒或调服。外用:干掺或调敷。

【注意】《本草衍义补遗》:多食发上焦热病。
详细介绍
松花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或其同属植物的花粉。1~3月开花时,将雄球花摘下,晒干,搓下花粉,除去杂质。别名:松花、松黄(《唐本草》)。主产云南、浙江、江苏、河北、辽宁、吉林、湖北等地。主治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用于内服:煎汤,1~2钱;浸酒或调服。外用:干掺或调敷。干燥松花粉为淡黄色的细粉末,用放大镜观察,呈均匀的小圆粒。体质轻飘,易飞扬,手捻有滑润感,不沉于水。气微香,味有油腻感。以黄色、细腻、无杂质、流动性较强者为佳。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5m。一年生枝淡红褐色或淡灰色,无毛;二三年生枝上的苞片宿存;冬季红褐色,稍有树脂。树皮纵深裂或不规则鳞片状,少有浅裂成薄片剥落。针叶2针一束,粗硬,长10~15cm,树脂管约10个,边生;叶鞘宿存。雄球花丛生新枝基部,雌球花生于枝端。球果卵圆形,长4~10cm,成熟后蝉褐色,宿存;鳞盾肥厚,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刺尖。种子长卵圆形,长6~8mm,种翅长约10mm。花期4~5月,球果次年10月成熟。

各家论述
《本草经解》: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

功能主治
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

①《本草纲目》: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②《本草汇言》:疗久痢,解酒毒,清血热。

③《本经逢原》:除风湿,治痘疮湿烂。

④《随息居饮食谱》:酿酒主养血息风。
⑤《江苏植药志》:预防汗疹。外用作创伤止血剂。

⑥《四川中药志》:收敛止血。治皮肤湿疹,黄水疮湿烂不结痂。

折叠附方大全

1.治风旋头旋肿痹,皮肤顽急 松树始抽花心(状如鼠尾者佳,蒸,细切)二升,用绢囊裹,入酒五升,浸五日,空腹饮三合,再服大妙。(《元和纪用经》松花酒)

2.治产后壮热,头痛,颊赤,口干唇焦,多烦燥渴,昏闷不爽 松花、川芎、当归、石膏、蒲黄五物等同为末,每服二钱,水二合,红花二捻,同煎七分,去滓,粥后温温细呷。(《本草衍义》)

3.治老人小儿脾泄水泻 松花一升,百合、莲肉、山药、薏米、芡实、白蒺藜各末一升,粳米粉一斗二升,糯米粉三升,砂糖一斤。拌匀蒸熟,炙干食之。(《寿世青编》理脾糕)

4.治小儿久泻身热 炒黑松花一钱,炒红曲二钱。共研,白糖调下。(鱼孚溪单方选))

5.治疫毒下痢 松花二钱,薄荷叶煎汤,入蜜一匙调服。(《惠直堂经验

主要特点
纯天然
松花粉是生长在海拔1100—1500米山区的中国乡土树种――马尾松和油松的花粉,与蜂源花粉相比,松花粉为人工采集,具有花源单一、品质纯净、成份稳定,无农药残留物,不含动物激素等特点。松花粉较其它任何一种植物花粉口感均好,服用时感到有淡淡香味。古人称:“松柏之气可以使人长寿!”所以松花粉堪称“花粉之王”。经科研和实践证明,长期服用无毒副作用。
全营养
松花粉是松树花蕊的精细胞,担负着松树繁衍的重任,内含200余种营养成份,且搭配合理,能够全面补充、均衡人体所需的营养。其保健作用大,调理范围广,是名副其实的“健康卫士”。因而,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服用者,都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不同程度上收到很好的效果。

历史出处
〖一〗历代药典中的记载

汉·《神农本草经》

“(松花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心腹寒热邪气,利小便,消淤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

唐·《新修本草》

“松花即松黄,拂取正似蒲黄,久服令轻身,疗病胜似皮、叶及脂也。”

宋·《本草衍义》

“其花上黄粉名松黄,山上人及时拂取,作汤点之甚佳,但不堪停久,故鲜用寄远……松黄一如蒲黄,但其味差淡,治产后壮热、头痛、颊素、口干唇焦、多烦躁渴、昏闷不爽。”

明·《本草纲目》

“松花,甘、温、无毒。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亦可酿酒。”

清·《本草从新》

“善糁诸痘疮伤损并湿烂不痂”

〖二〗历代药膳中的记载

早在先秦时期,《周礼》就记载有“食治学”,并对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作了富有哲理的阐述,奠定了中医学“治未病”的医学理论。后人又将可以食疗的药物编集成多种版本的《食疗本草》,在这些专著中,都有用松花粉做汤、制馅、蒸饼、酿酒的记载。

宋·《山家清供》

该书提到“松黄饼”的制作:在松花出粉时,收粉加入米粉,由水调后密封几天,然后作如古龙诞饼状。该品“不唯香味清甘,亦能壮颜益志”。

明·《群芳谱》

“二三月间抽穗生长,花三四寸,开时用布铺地,击取其蕊,名松黄,除风止血,治痢,和砂糖作并(饼)甚清香,宜速食不耐久留。”

〖三〗历代文学作品中的记载

松花粉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美人井”的传说,还有作为贡品每年春季向皇上进贡的记载,文人诗圣们更是对酒当歌,抒发情怀,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唐代张沁的《妆楼记》及刘恂的《岭表录异》中写到:晋代白州双角山下,有一口美人井,凡汲饮此井水者,家中诞女多是非常俊美,其原因是井旁常年有松花开放,花粉落入井中,人们喝过有花粉的井水产生功效,故美女颇多。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腹空先进松花酒,乐天知命了无忧。”以及宋代词人苏东坡的“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等都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松花粉的奇特妙用。
 
后退
顶部